短暂的休整之后,曹操没有继续停留,而是下令部队继续开拔,而一早就朝平阿而去的夏侯渊也在即将抵达平阿之前被寿春军的斥候发现,消息被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回了平阿,闻讯之后,张勋一名将领也都没召见,而是亲自去找到杨弘,将消息告诉了他。
闻讯的杨弘非常震惊,好像一早就已经料到一样,但在心中他还是颇为吃惊的,这么快就出现了曹军的部队,这个速度远远超乎他的预料,非常平静的问道:“不知曹军来了多少人马,可有看到曹操的旗帜?”
“并非是曹操亲自前来,乃是曹军将领夏侯渊,部队也不过只有五千多人罢了。”张勋笑着说道,毕竟在他看来夏侯渊作为曹军先锋来到平阿,并不会对他们构成任何危险的,不然的话早就草木皆兵升帐商议应对之策了,怎么可能像现在这样优哉游哉,还是主动来见杨弘。
“就这点兵马,也敢来平阿?”杨弘一听,立时冷笑了起来:“看来曹操这是心里也没有底,派夏侯渊来打前站了。”
“既然曹操派夏侯渊来送死,不如我们立即派兵,先杀他个片甲不留?”张勋阴测测的说道。
“不可。”杨弘想了想最后还是反对了张勋的决定,夏侯渊这五千人,成不了气候,我们出兵,反而正中下怀,夏侯渊巴来此,说白了就是曹操派来打探我们底细的,所以我们不仅不能出兵,反而要严令将士严守平阿,不给敌军任何机会,这样一来夏侯渊无计可施,曹操又摸不清我军情况,自然不敢贸然进攻平阿。”
“将军难道忘了我们来此的初衷是什么了吗,曹操的情况没有谁比你我更了解,他们那点粮食能坚持多久,说白了他们现在是最想速战速决的一方,既然这样我们就要反其道而行之,不让其的算怕打响,他越急着与我开战,我们就越要坚守平阿,不给他任何机会,只要等到他们粮草不济,那时我们在做计较不迟。”
“将军不好了,曹军杀过来了?”就在张勋和杨弘商议对策之际,这时一名传令兵匆匆忙忙跑了过来。
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寿春之战(24)()
反正对于这个结果,他也完全有心里准备,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坏,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这样就算过去之后,如果一次攻城就能取得成功的话,那么收获还是蛮大的,毕竟他现在还是以抢时间为主,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容后再说。
有的事情虽然是可以容后再去考虑的,可粮草却不行,还好部队的粮食一直都是荀彧在筹集,对于荀彧曹操是极其放心的,他这个人心细,交代的事情都能够完美完成,甚至远远超过预期,第一批的粮草以及运来,第二批也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运送过来,他在前线要考虑的就只有如何攻下平阿,其他的事情,根本就无须分心。
对粮草的事情,曹操莫名的自信,也许就像郭嘉深信着曹操一样,对他深信不疑,这样的信任是需要长久的默契才能够形成的,只要其中出现一次疏漏,可能曹操也就不敢如此笃定了。
而且曹操给荀彧留下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局面,再加上这次平叛与以往不同,那些自诩对汉室忠心耿耿的世家也会慷慨解囊,猜出了主公为何会如此笃定的郭靖笑容满面,道:“主公信任荀令君没有错,但是许都的情况曹公比谁都清楚,司空如果亲自坐镇的话,那么这些世家大族无一例外都要夹着尾巴做人,可您一离开,荀令君难免就顾虑重重了一些,所以这次粮草要是司空出面从他们手里筹集的话,绝对没有问题,但让荀令君出面,就难了。”
郭嘉的知道曹操想什么,但有一点却也是他的自信所在,那就是同属世家的荀彧,凭什么去说服其他世家?让我们出人出粮,那请问颍川荀家又出了多少?
他太了解这些世家的嘴脸了,这件事如果是他郭嘉去办,那绝对没有问题,都得乖乖的把粮食贡献出来,可换做荀彧,那就难了,人家一句话你荀家出多少,我们跟多少,你荀家出一万石,我们也出一万石。
可荀家的情况,从老家主分家之后,荀家八子就各国各的,虽然谁家有困难会相互救济,但终归还是无法与那些合族的大家族相提并论的,如果是让整个荀家出一万石,那每家凑一凑也没多少,可如果是让荀彧自己出,那可就掏不出这么多的粮食了。
以他的地位和身份,尚书令年食汉禄也不过是一千石,而如果是以三公或者九卿的身份领尚书令则秩为二千石,而这不叫要养一家子老小,还要养数十员属官,一年到头,这点禄米其实真正能攒下的根本就不多。
而要求其他荀家子弟合力出资,也不现实,如果是谁家有难,那八子支援,可现在这种情况,也无法开口,可想而知,这些世家以此为口舌刁难荀彧,很大程度上就是让他知难而退,要清楚你荀彧能掏多少,人家就跟多少,可你荀彧最多也不过就一百石,那么世家自然而然也就跟你一百石。
这一百石对荀彧可以说是一个月的俸禄,但对那些大家族来说,却是九牛一毛,所以郭嘉觉得曹操把对付世家的事情交给同样是世家的荀彧来做,不仅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反而是在难为他,这也是他为何笃定的表示这件事如果换成自己或者是别人的话效果会更好,而荀彧,则没什么希望。
有的事情虽然是可以容后再去考虑的,可粮草却不行,还好部队的粮食一直都是荀彧在筹集,对于荀彧曹操是极其放心的,他这个人心细,交代的事情都能够完美完成,甚至远远超过预期,第一批的粮草以及运来,第二批也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运送过来,他在前线要考虑的就只有如何攻下平阿,其他的事情,根本就无须分心。
对粮草的事情,曹操莫名的自信,也许就像郭嘉深信着曹操一样,对他深信不疑,这样的信任是需要长久的默契才能够形成的,只要其中出现一次疏漏,可能曹操也就不敢如此笃定了。
而且曹操给荀彧留下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局面,再加上这次平叛与以往不同,那些自诩对汉室忠心耿耿的世家也会慷慨解囊,猜出了主公为何会如此笃定的郭靖笑容满面,道:“主公信任荀令君没有错,但是许都的情况曹公比谁都清楚,司空如果亲自坐镇的话,那么这些世家大族无一例外都要夹着尾巴做人,可您一离开,荀令君难免就顾虑重重了一些,所以这次粮草要是司空出面从他们手里筹集的话,绝对没有问题,但让荀令君出面,就难了。”
郭嘉的知道曹操想什么,但有一点却也是他的自信所在,那就是同属世家的荀彧,凭什么去说服其他世家?让我们出人出粮,那请问颍川荀家又出了多少?
他太了解这些世家的嘴脸了,这件事如果是他郭嘉去办,那绝对没有问题,都得乖乖的把粮食贡献出来,可换做荀彧,那就难了,人家一句话你荀家出多少,我们跟多少,你荀家出一万石,我们也出一万石。
可荀家的情况,从老家主分家之后,荀家八子就各国各的,虽然谁家有困难会相互救济,但终归还是无法与那些合族的大家族相提并论的,如果是让整个荀家出一万石,那每家凑一凑也没多少,可如果是让荀彧自己出,那可就掏不出这么多的粮食了。
以他的地位和身份,尚书令年食汉禄也不过是一千石,而如果是以三公或者九卿的身份领尚书令则秩为二千石,而这不叫要养一家子老小,还要养数十员属官,一年到头,这点禄米其实真正能攒下的根本就不多。
而要求其他荀家子弟合力出资,也不现实,如果是谁家有难,那八子支援,可现在这种情况,也无法开口,可想而知,这些世家以此为口舌刁难荀彧,很大程度上就是让他知难而退,要清楚你荀彧能掏多少,人家就跟多少,可你荀彧最多也不过就一百石,那么世家自然而然也就跟你一百石。
这一百石对荀彧可以说是一个月的俸禄,但对那些大家族来说,却是九牛一毛,所以郭嘉觉得曹操把对付世家的事情交给同样是世家的荀彧来做,不仅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反而是在难为他,这也是他为何笃定的表示这件事如果换成自己或者是别人的话效果会更好,而荀彧,则没什么希望。
有的事情虽然是可以容后再去考虑的,可粮草却不行,还好部队的粮食一直都是荀彧在筹集,对于荀彧曹操是极其放心的,他这个人心细,交代的事情都能够完美完成,甚至远远超过预期,第一批的粮草以及运来,第二批也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运送过来,他在前线要考虑的就只有如何攻下平阿,其他的事情,根本就无须分心。
对粮草的事情,曹操莫名的自信,也许就像郭嘉深信着曹操一样,对他深信不疑,这样的信任是需要长久的默契才能够形成的,只要其中出现一次疏漏,可能曹操也就不敢如此笃定了。
而且曹操给荀彧留下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局面,再加上这次平叛与以往不同,那些自诩对汉室忠心耿耿的世家也会慷慨解囊,猜出了主公为何会如此笃定的郭靖笑容满面,道:“主公信任荀令君没有错,但是许都的情况曹公比谁都清楚,司空如果亲自坐镇的话,那么这些世家大族无一例外都要夹着尾巴做人,可您一离开,荀令君难免就顾虑重重了一些,所以这次粮草要是司空出面从他们手里筹集的话,绝对没有问题,但让荀令君出面,就难了。”
郭嘉的知道曹操想什么,但有一点却也是他的自信所在,那就是同属世家的荀彧,凭什么去说服其他世家?让我们出人出粮,那请问颍川荀家又出了多少?
他太了解这些世家的嘴脸了,这件事如果是他郭嘉去办,那绝对没有问题,都得乖乖的把粮食贡献出来,可换做荀彧,那就难了,人家一句话你荀家出多少,我们跟多少,你荀家出一万石,我们也出一万石。
可荀家的情况,从老家主分家之后,荀家八子就各国各的,虽然谁家有困难会相互救济,但终归还是无法与那些合族的大家族相提并论的,如果是让整个荀家出一万石,那每家凑一凑也没多少,可如果是让荀彧自己出,那可就掏不出这么多的粮食了。
以他的地位和身份,尚书令年食汉禄也不过是一千石,而如果是以三公或者九卿的身份领尚书令则秩为二千石,而这不叫要养一家子老小,还要养数十员属官,一年到头,这点禄米其实真正能攒下的根本就不多。
而要求其他荀家子弟合力出资,也不现实,如果是谁家有难,那八子支援,可现在这种情况,也无法开口,可想而知,这些世家以此为口舌刁难荀彧,很大程度上就是让他知难而退,要清楚你荀彧能掏多少,人家就跟多少,可你荀彧最多也不过就一百石,那么世家自然而然也就跟你一百石。
这一百石对荀彧可以说是一个月的俸禄,但对那些大家族来说,却是九牛一毛,所以郭嘉觉得曹操把对付世家的事情交给同样是世家的荀彧来做,不仅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反而是在难为他,这也是他为何笃定的表示这件事如果换成自己或者是别人的话效果会更好,而荀彧,则没什么希望。
有的事情虽然是可以容后再去考虑的,可粮草却不行,还好部队的粮食一直都是荀彧在筹集,对于荀彧曹操是极其放心的,他这个人心细,交代的事情都能够完美完成,甚至远远超过预期,第一批的粮草以及运来,第二批也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运送过来,他在前线要考虑的就只有如何攻下平阿,其他的事情,根本就无须分心。
对粮草的事情,曹操莫名的自信,也许就像郭嘉深信着曹操一样,对他深信不疑,这样的信任是需要长久的默契才能够形成的,只要其中出现一次疏漏,可能曹操也就不敢如此笃定了。
而且曹操给荀彧留下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局面,再加上这次平叛与以往不同,那些自诩对汉室忠心耿耿的世家也会慷慨解囊,猜出了主公为何会如此笃定的郭靖笑容满面,道:“主公信任荀令君没有错,但是许都的情况曹公比谁都清楚,司空如果亲自坐镇的话,那么这些世家大族无一例外都要夹着尾巴做人,可您一离开,荀令君难免就顾虑重重了一些,所以这次粮草要是司空出面从他们手里筹集的话,绝对没有问题,但让荀令君出面,就难了。”
郭嘉的知道曹操想什么,但有一点却也是他的自信所在,那就是同属世家的荀彧,凭什么去说服其他世家?让我们出人出粮,那请问颍川荀家又出了多少?
他太了解这些世家的嘴脸了,这件事如果是他郭嘉去办,那绝对没有问题,都得乖乖的把粮食贡献出来,可换做荀彧,那就难了,人家一句话你荀家出多少,我们跟多少,你荀家出一万石,我们也出一万石。
可荀家的情况,从老家主分家之后,荀家八子就各国各的,虽然谁家有困难会相互救济,但终归还是无法与那些合族的大家族相提并论的,如果是让整个荀家出一万石,那每家凑一凑也没多少,可如果是让荀彧自己出,那可就掏不出这么多的粮食了。
以他的地位和身份,尚书令年食汉禄也不过是一千石,而如果是以三公或者九卿的身份领尚书令则秩为二千石,而这不叫要养一家子老小,还要养数十员属官,一年到头,这点禄米其实真正能攒下的根本就不多。
而要求其他荀家子弟合力出资,也不现实,如果是谁家有难,那八子支援,可现在这种情况,也无法开口,可想而知,这些世家以此为口舌刁难荀彧,很大程度上就是让他知难而退,要清楚你荀彧能掏多少,人家就跟多少,可你荀彧最多也不过就一百石,那么世家自然而然也就跟你一百石。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寿春之战(25)()
夏侯惇赶到了义城县,县令望风而降,三万大军在城外扎下的营盘,可以说是非常的足够壮观了,但夏侯惇并没有贸然入城而是在军营之中,布好营盘,毕竟比起城内,他还是觉得营房更为安全,最少寿春想要来袭击他,在义城县是最有可能得手的,但他在营寨内,除非他们能够攻下大营。
这不是夏侯惇太过小心,实在是进入了扬州境内,不小心不行,谁知道敌人在什么地方躲着呢?
夏侯惇非常小心,不敢有丝毫掉以轻心,而营寨也是非常的坚固,安全足以保证,虽然他也听到不少士兵说什么在这里根本不可能有人来偷营,但他还是做到了一切,他相信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在义城停留了三日,一切异常也没有,夏侯惇的部队再一次开拔,向平阿而来,按照约定他司空率领主力也快赶到了,只要他们及时抵达,就能与司空配合拿下平阿县以及张勋,部队一路向西,可走了几十里后,前方却突然传来了呐喊声,一支寿春军突然拦在了他们面前。
久经战阵的夏侯惇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看着严阵以待的敌军,夏侯惇立即下令部队结阵,准备出击,区区几千人就敢来阻拦他们,简直就是找死。
这是无数曹军心头第一时间出现的想法,甚至连夏侯惇都这般认为。寿春军就算是主力全部过来,也未必能有胜算,更何况这不到五千人的部队,如果有地形优势,那还有一战的可能,像他们现在这样,简直就是找死。
夏侯惇在心头冷笑一声,他正巴不得寿春军来送死呢,现在就出现了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