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第三次徐州之战,尤其是了让出青州之后,一切发现了改变,刘澜的作战意图开始变得模糊,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前提下,袁绍与他的谋主们在战略制定上犯下了巨大的失误,为何会如此说,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袁绍内部出现了南下兖州与南下徐州的争论。
并因此而导致了颜良最终战死沙场,甚至一度改变了整个战争的局势,这个时候,他才猛然反应过来,郭嘉一早的担忧发生了,这个时候他只能找上门去劝说袁绍,因为他很清楚,徐州之战离不开袁绍,想要赢就必须依靠袁绍。
而在损失了颜良之后,袁绍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也必须要做个样子,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袁绍才真正将主力南调并派到了徐州,袁绍终于在南下兖州与徐州之间做出了最后的抉择,再一次选择与他们联合,攻下徐州已经势不可挡,不管刘澜应战与否,徐州必然不保,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刘澜就算是敢应战也只会大败,所以这才是刘澜主动后退的原因。
这些话,郭嘉曾经都有分析过,当时曹操的回答只有三个字,我知道,毕竟这一切在当时的前提下太过遥远了,曹操当时也许会考虑,但还是要根据战况的发展来制定更为合理的部署,只是刘澜果真一战不打就退了。
刘澜的选择,曹操必须要承认,就算嘴上不说,但心里也一直说着一句话,就是他做出后撤的选择是最合理最正确的选择,不然的话他们肯定会让刘澜在徐州城惨败,将其重挫之后,那么关羽也就没有实力抵抗了。
郭嘉此来,可不仅仅只是为了说些联络徐州氏族让刘澜自乱阵脚这些话,因为现实已经败在面前,或者说他和袁绍的战略已经很明确了,就是要争夺徐州,所以他和袁绍结盟,是战胜刘澜的关键,但击溃刘澜之后呢?
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徐州之战(265)()
九江之战后很多人都在猜测着孙策的动向,但除了郭嘉,几乎没人能想到孙策居然跑到了长沙躲了起来,他手下上万军队,这支部队在关键时刻绝对会对对他们有至关重要,但是在对于张羡,曹操是有些疑问的,他并不确定他是否真心投诚,这样一来不管张羡和孙策帐下的人马有多少,也几乎和镜花水月没什么区别。
如果曹操下令他们能够听从,那他现在肩上的压力就会减轻不少,最少这时候能够在后方对刘澜造成威胁,曹操看着郭嘉说:“你觉得张羡和孙策值得信任吗,尤其是孙策,这不就是墙头草吗,反叛袁术,这样的人是否值得信任?”
郭嘉明白他的担忧,便笑了笑,道:“据卑职所掌握的情况,孙策反出袁术,主要是因为袁术没有兑现之前的承诺,孙策这才叛出了袁术自立,如果不是刘澜的话,他几乎已经成功,所以这样的人是有野心的,如果曹公愿意的话,就算拉拢不成,也完全可以利用他来对付刘澜。”
“孙策现在身居何职?”
“前年袁术上表,表孙策为怀义校尉。”这样的事情曹操可能不会记得太清楚,但郭嘉是不会忘记的,尤其是对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一些人,他们的动态郭嘉都记着,这也是为何能够直接就把答案说出来的关键。
“怀义校尉?不如再封其为丹阳太守如何?”
“主公又在驱虎吞狼?”郭嘉笑了起来,以前第一次徐州之战的时候,就是算计的袁术和刘澜,计划无比完美,但可惜袁术并不给力,最后被击败了,但这一次,虽然曹操说出了想赐予孙策的官职,但并不会对他报多大的希望,而这一官职恰恰对孙策极具吸引力,他计策了舅父吴景之前的官职,但最关键的是,现在丹阳在刘澜的手中,这就等于是给了孙策对丹阳用兵的借口,那么就算曹操无法驱使他,也他也会对丹阳懂些脑筋,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对他们都是一件利好的消息。
对于这件事郭嘉当然赞成:“我看除了丹阳太守,还可以加封讨逆将军。”
曹操默默点了点头,他心里大概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害怕孙策以后尾大难除的事情出现,这显然是多虑的,与对付刘澜比起来,孙策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给他封什么职位都无所谓但只要能让他出力,就成。
“依你,对了,刚才突然说到了张羡,望问你一声,你以为派何人前往彭城,去见高览比较合适?”
这个人选很关键,也必须要选择好了,不然的话很可能引起双方更大的误会,而在现有的人员当中,能够与高览坦诚不公,最少能够坐下来谈事情的人选,最好还得从冀州过来的人选中遴选,可仔细瞧瞧,会发现这些人中好像还真没有几个,他自己亲自过去,陷入又不合适,那么思来想去也就只有一个人了:“如果主公信得过卑职,卑职愿意保荐一人前往。”
“何人?”
“朱灵。”
郭嘉在刚才的一瞬间心中出现了一名他认为最合适的人选,那就是他的老朋友朱灵,因为这人曾经在冀州军队为武将,所以与高览这些将领的关系还都不错,或者说都是很好的朋友,只不过朱灵因为自己的原因最后留在了曹操身边,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环境下,双方都不会把这些人视作背叛,就算现在,虽然他们与冀州关系有些紧张,但在私交这方面却并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派此人过去,必然能显出他们是带着极大的诚意来的。
最少可以让高览放心,曹操了想,朱灵过去确实非常合适,至于他的忠心更不用说了,能在袁绍声势势力最鼎盛之时来投效他的人,不管是文还是武,都是值得信任,因为这是雪中送炭,而现在来投效他的人,曹操却不会如此看待,甚至还会觉得这些人十有八九都是锦上添花之辈,他点头答应道:“好,就派他去彭城。”
九江之战后很多人都在猜测着孙策的动向,但除了郭嘉,几乎没人能想到孙策居然跑到了长沙躲了起来,他手下上万军队,这支部队在关键时刻绝对会对对他们有至关重要,但是在对于张羡,曹操是有些疑问的,他并不确定他是否真心投诚,这样一来不管张羡和孙策帐下的人马有多少,也几乎和镜花水月没什么区别。
如果曹操下令他们能够听从,那他现在肩上的压力就会减轻不少,最少这时候能够在后方对刘澜造成威胁,曹操看着郭嘉说:“你觉得张羡和孙策值得信任吗,尤其是孙策,这不就是墙头草吗,反叛袁术,这样的人是否值得信任?”
郭嘉明白他的担忧,便笑了笑,道:“据卑职所掌握的情况,孙策反出袁术,主要是因为袁术没有兑现之前的承诺,孙策这才叛出了袁术自立,如果不是刘澜的话,他几乎已经成功,所以这样的人是有野心的,如果曹公愿意的话,就算拉拢不成,也完全可以利用他来对付刘澜。”
“孙策现在身居何职?”
“前年袁术上表,表孙策为怀义校尉。”这样的事情曹操可能不会记得太清楚,但郭嘉是不会忘记的,尤其是对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一些人,他们的动态郭嘉都记着,这也是为何能够直接就把答案说出来的关键。
“怀义校尉?不如再封其为丹阳太守如何?”
“主公又在驱虎吞狼?”郭嘉笑了起来,以前第一次徐州之战的时候,就是算计的袁术和刘澜,计划无比完美,但可惜袁术并不给力,最后被击败了,但这一次,虽然曹操说出了想赐予孙策的官职,但并不会对他报多大的希望,而这一官职恰恰对孙策极具吸引力,他计策了舅父吴景之前的官职,但最关键的是,现在丹阳在刘澜的手中,这就等于是给了孙策对丹阳用兵的借口,那么就算曹操无法驱使他,也他也会对丹阳懂些脑筋,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对他们都是一件利好的消息。
对于这件事郭嘉当然赞成:“我看除了丹阳太守,还可以加封讨逆将军。”
曹操默默点了点头,他心里大概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害怕孙策以后尾大难除的事情出现,这显然是多虑的,与对付刘澜比起来,孙策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给他封什么职位都无所谓但只要能让他出力,就成。
“依你,对了,刚才突然说到了张羡,望问你一声,你以为派何人前往彭城,去见高览比较合适?”
这个人选很关键,也必须要选择好了,不然的话很可能引起双方更大的误会,而在现有的人员当中,能够与高览坦诚不公,最少能够坐下来谈事情的人选,最好还得从冀州过来的人选中遴选,可仔细瞧瞧,会发现这些人中好像还真没有几个,他自己亲自过去,陷入又不合适,那么思来想去也就只有一个人了:“如果主公信得过卑职,卑职愿意保荐一人前往。”
“何人?”
“朱灵。”
郭嘉在刚才的一瞬间心中出现了一名他认为最合适的人选,那就是他的老朋友朱灵,因为这人曾经在冀州军队为武将,所以与高览这些将领的关系还都不错,或者说都是很好的朋友,只不过朱灵因为自己的原因最后留在了曹操身边,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环境下,双方都不会把这些人视作背叛,就算现在,虽然他们与冀州关系有些紧张,但在私交这方面却并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派此人过去,必然能显出他们是带着极大的诚意来的。
最少可以让高览放心,曹操了想,朱灵过去确实非常合适,至于他的忠心更不用说了,能在袁绍声势势力最鼎盛之时来投效他的人,不管是文还是武,都是值得信任,因为这是雪中送炭,而现在来投效他的人,曹操却不会如此看待,甚至还会觉得这些人十有八九都是锦上添花之辈,他点头答应道:“好,就派他去彭城。”
九江之战后很多人都在猜测着孙策的动向,但除了郭嘉,几乎没人能想到孙策居然跑到了长沙躲了起来,他手下上万军队,这支部队在关键时刻绝对会对对他们有至关重要,但是在对于张羡,曹操是有些疑问的,他并不确定他是否真心投诚,这样一来不管张羡和孙策帐下的人马有多少,也几乎和镜花水月没什么区别。
如果曹操下令他们能够听从,那他现在肩上的压力就会减轻不少,最少这时候能够在后方对刘澜造成威胁,曹操看着郭嘉说:“你觉得张羡和孙策值得信任吗,尤其是孙策,这不就是墙头草吗,反叛袁术,这样的人是否值得信任?”
郭嘉明白他的担忧,便笑了笑,道:“据卑职所掌握的情况,孙策反出袁术,主要是因为袁术没有兑现之前的承诺,孙策这才叛出了袁术自立,如果不是刘澜的话,他几乎已经成功,所以这样的人是有野心的,如果曹公愿意的话,就算拉拢不成,也完全可以利用他来对付刘澜。”
“孙策现在身居何职?”
“前年袁术上表,表孙策为怀义校尉。”这样的事情曹操可能不会记得太清楚,但郭嘉是不会忘记的,尤其是对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一些人,他们的动态郭嘉都记着,这也是为何能够直接就把答案说出来的关键。
“怀义校尉?不如再封其为丹阳太守如何?”
“主公又在驱虎吞狼?”郭嘉笑了起来,以前第一次徐州之战的时候,就是算计的袁术和刘澜,计划无比完美,但可惜袁术并不给力,最后被击败了,但这一次,虽然曹操说出了想赐予孙策的官职,但并不会对他报多大的希望,而这一官职恰恰对孙策极具吸引力,他计策了舅父吴景之前的官职,但最关键的是,现在丹阳在刘澜的手中,这就等于是给了孙策对丹阳用兵的借口,那么就算曹操无法驱使他,也他也会对丹阳懂些脑筋,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对他们都是一件利好的消息。
对于这件事郭嘉当然赞成:“我看除了丹阳太守,还可以加封讨逆将军。”
曹操默默点了点头,他心里大概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害怕孙策以后尾大难除的事情出现,这显然是多虑的,与对付刘澜比起来,孙策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给他封什么职位都无所谓但只要能让他出力,就成。
“依你,对了,刚才突然说到了张羡,望问你一声,你以为派何人前往彭城,去见高览比较合适?”
这个人选很关键,也必须要选择好了,不然的话很可能引起双方更大的误会,而在现有的人员当中,能够与高览坦诚不公,最少能够坐下来谈事情的人选,最好还得从冀州过来的人选中遴选,可仔细瞧瞧,会发现这些人中好像还真没有几个,他自己亲自过去,陷入又不合适,那么思来想去也就只有一个人了:“如果主公信得过卑职,卑职愿意保荐一人前往。”
“何人?”
“朱灵。”
郭嘉在刚才的一瞬间心中出现了一名他认为最合适的人选,那就是他的老朋友朱灵,因为这人曾经在冀州军队为武将,所以与高览这些将领的关系还都不错,或者说都是很好的朋友,只不过朱灵因为自己的原因最后留在了曹操身边,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环境下,双方都不会把这些人视作背叛,就算现在,虽然他们与冀州关系有些紧张,但在私交这方面却并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派此人过去,必然能显出他们是带着极大的诚意来的。
最少可以让高览放心,曹操了想,朱灵过去确实非常合适,至于他的忠心更不用说了,能在袁绍声势势力最鼎盛之时来投效他的人,不管是文还是武,都是值得信任,因为这是雪中送炭,而现在来投效他的人,曹操却不会如此看待,甚至还会觉得这些人十有八九都是锦上添花之辈,他点头答应道:“好,就派他去彭城。”
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徐州之战(266)()
资助粮草这种事情,换在任何一个时期,不论古今都是奇特的存在,可换成曹操和袁绍好像也就没什么特别的了,两个人那可是发小,而且还是对付共同的敌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粮草确实不是问题,更何况类似的事情早有先列,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但随着战事推移,到了眼下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袁绍却迟迟没有将第二波粮食运抵,这可让不少人都开始担忧起来,一旦现有粮食要是吃光了,接下来又该何去何从?
以战养战必然成为首选,不然就必须得被迫撤兵,那样现在所占的徐州县城就得白白拱手让给袁绍,对此曹操眯成一条缝的眼睛已经说明了一切,就好像他一早就已经想到了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毕竟是老朋友,老相识了,袁绍能做出什么样的恶心事来都不奇怪,反而他不下绊子那才奇怪呢,对这件事曹操有自己的打算,也不用急,他会让袁绍乖乖把粮食送来的,说出这番话的一刻,曹操眼中闪烁着狡诈的笑容,胸有成竹,看向于禁让他大可放心,耐心等待,不用为粮食的事情烦恼。
于禁默默点头,除此之外他也毫无办法,不然就只能纵兵抢粮,而他此行就是这个目的,但既然曹公如此说,那他就只能保持耐心。
~~~~~~~~
吕县,刘澜和赵云正商谈着作战部署,一名报信兵被许褚带进了屋内,刘澜看了眼二人,便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启禀主公,是秣陵派来的使者,有关荆州的消息,特急呈主公。”
“荆州?难道是张绣的事情?”这个消息使刘澜微微一怔,时间太短了,这么快估计不会是他所想的这件事,可既然不是张绣,那又会是什么呢,他心中感觉有些不太妙,沉吟一下便道:“把书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