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以前,为突破封建经济结构及封建政治体制的阻力,越来越多的洋行商人以天津为跳板向清宫廷所在的北京开展活动。他们以借款为诱饵,与内务府建立起联系,以便争夺对清政府开始酝酿举办的海防、洋务事业及国家建设项目的投资权。不少洋行已开始经营军火生意。甲午战争以后,在华洋行势力又获得了进一步的扩张。据统计,外商洋行1911年增至2863家。从事商品贸易的投资及收取佣金的代理业务转移的洋行首先感觉到中国的变化:原来中国的npc自洋务运动失败后就很少采购工业设备。截止1899年,洋务派人士共创立了大大小小30家兵工厂,晚清军事工业初具规模,也迎来了中**事工业的第一个小高峰。从1861年清朝近代军事工业开始生产到1911年清朝灭亡,在50年的时间里,清朝军工厂一共生产了1。01万只抬枪,27。3万只步枪,1。7万只马枪,200多挺机枪,4千7百把手枪,3900门火炮,2。65亿发步枪子弹,293万发手枪子弹,365万发炮弹,871万公斤黑火药和58万公斤无烟火药。翻译了的西方书籍,成立了4年制的兵工学堂。
可惜军工产品品质低下,废品率极高!军事工业不善,产品的废品率之高,浪费现象之惊人。《同治九年十月初五日三口通商大臣兵部左侍郎崇厚、署三口通商大臣大理寺卿成林、候补府尹德椿奏》和《查勘江南制造局复奏折》里就记述了清朝军事工业产品低下的窘境。说“即如枪厂各机,本系昔年所造来福枪之件,嗣改造林明敦枪,又改造快利枪,现又改造小口径毛瑟枪,均就原机陆续凑配,从权改用。其大小有不合者,则兼以人工锉磨。所用工匠又皆未经教练,不过仿照洋式以意为之,以致所出之械一经逐件拆卸,厚薄宽窄互有参差,彼此不能调换。”
如果仅仅如此还则罢了可军工原材料对外进口依赖性太强!由于还处在农业社会的晚清工业基础太差,这使得军工业在生产产品时只能从国外进口原材料,甚至整套引进生产设备。过多的军工原材料进口也进一步推高了产品的造价。由于没有工业基础本国不能生产,军工厂所需要的生产设备如机床大多都需要从外国直接进口。比如后来著名汉阳兵工厂之所以能生产“汉阳造”,也是从德国直接进口了生产设备。
没有职业经理人又不懂和科学技术的官僚经营,没有现代技术工人只有古代的官奴工匠,没有采矿,钢铁厂,化学厂却直接想制造大炮军舰。清廷的洋务派们实际上是在盖一座空中楼阁,乃是无源之水。
清军倒是进口了很多先进的武器,但80万清军中,除了少数精锐外,多数情况下都没把新武器装备给士兵!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意大利军队无意中占领了天津附近一座几乎无人值守的清军武器库,缴获了该处存放的武器弹药和作战物资。各种先进武器和各类军用物资让这些侵略者们惊呆了!当时世界上款、性能最优的武器让意大利人艳羡不已。为此领队的意大利海军中将西蒙事后写信对英国公使说:这些武器中包括“式的曼利彻式卡宾枪的型,比联军中列装的卡宾枪更为先进,似为刚出厂的;而克虏伯大炮比德军现役的大炮口径更大、瞄准更精、射程更远、更为新式。”西蒙以戏谑、调侃的口吻写道:“战斗伊始就意外缴获清军这么多先进武器,等于给联军一万六千名军人配备全副武装还有富余,只可惜我们的士兵一人只有两只手。”当时没有今天的技术封锁这回事,对于亚洲国家,欧洲强国基本是只要出钱,什么先进武器都可以卖给你。等于说八国联军很大程度上靠着缴获武器攻入了北京。注意,这些武器,大部分是在仓库里被发现的,而不是在清军手里。
洋行已经感觉到明显的变化就是这些玩家诸候成主力,购买商品也从武器弹药变成了矿场、钢铁厂、金属冶炼、煤炭厂、电力建设、铁路交通等的技术资料和设备,技术学校和相关的知识。
第三十五章亚马逊的蝴蝶()
第二个感觉到玩家诸候变化的是底层npc,随着玩家们一个又一个矿场、钢铁厂、金属冶炼、煤炭厂、发电厂、铁路的建成,尽管玩家们的出产产品限于初期加工的低附加值的产品,产量低且质量差,但仍对我大清产生了根本影响,要知道汉冶萍公司是当时亚洲最大钢铁联合企业,在辛亥革命前夕,达到年产钢7万吨,铁砂50万吨的规模,拥有工人7000余人,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表面上看还好,但是深究下来就问题大了铁砂除汉阳铁厂自用外,应尽先售与日本人;铁砂售价由双方议定,不受国际市场影响;日本八幡制铁所可以预购。日本商人从1908年到1915年每年从大冶铁矿运走铁砂6~7万吨!而全国建钢铁厂的玩家至少有几百家每年产钢也对中国也不无小补:随着市场钢铁量增加,价格自然有所下降,各种农具,铁锅价格自然跟着下降。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当然“蝴蝶效应”TheButterflyEffect主要还是关于混沌学的一个比喻。也是蝴蝶效应的真实反应。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却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
玩家们上千吨钢铁产量投入到清末这个农业国起到了一串联锁反应,其中当仁不让的就是各地既得利益者。就好像英国机纺棉布印度市场导致印度纺织工人失业,1850年印度有600万纺织工人,到1880年只有240万,1913年更只有230万。19世纪中期,英国驻印度总督本丁克也不得不承认:“棉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当这些npc铁匠,土法采矿的士绅们联合起来时玩家们也很棘手,毕竟相比这些同气连枝,官官相护的npc相比,玩家的势力还只是一盘散砂。
对于势力庞大的玩家公会来自然不是问题:我大清卖官鬻爵从顺治玩到宣统。
中国古代的官爵买卖,可以追溯到战国末期。《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嬴政四年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尚未统一天下的秦国,抗蝗救灾,又一次走在列国前头,“发明”了新的财源。自此之后,历朝历代都有买官卖官的记录,或公开标价“童叟无欺”,或私相授受暗箱操作。而将买官卖官的传统发扬到极致,形成严密规范的官职“捐纳”制度,则是在清朝。
捐纳制度在清朝十分,《清史稿》记载:“清制,入官重正途,自捐例开,官吏乃以资进。”这里说的“正途”,指科举考试,是最最的任官途径。而清代“捐例”的开启,也并不比其开科取士晚多少。早在入关不久的顺治六年1649,户部就以“师旅繁兴,岁入不给,议开监生、吏典、承差等援纳”。但此并非常例,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官职捐纳,目的性较强,只是在有特殊需要,如逢战事、赈灾等时,才“开捐”官职以充国库。
清代卖官的规模惊人心目,捐纳名目繁多:赈捐、军火捐、海防捐、工捐、米捐、茶捐等。康熙征讨准噶尔费用不足,下诏鼓励富户捐纳,仅山西一省,捐县丞的有1万2千人。乾隆时,还出现过白米20石可捐一个县丞的记载,可想而知,卖官达到了什么程度。
清早期,科举进士出身的“正途”官员,是不与纳捐的“异途”官员一起排班站立的。但到了后期,买官的人太多了,衙门充斥了捐纳官吏,倒是“客大欺主”,“正途”官员不与捐纳官员挤着站的话,就没地方站了。
对于玩家会而言买个高官自然可行,叮那些人买完官之后才发现坑:清朝盛行新官候补,称之为“需次”。郑板桥等名人都被需次过,王朝璩(qú)还写了一本《需次燕语》的书。清末县官李超琼在《日记》中说,他考中进士后到苏州,和他一起需次的达48人之多!一位叫唐崧甫的海南籍候补县令已经候补了20多年;另一位叫刘黎阁的福建候补县令,候补了26年,甚至连临时差事也没捞到过一次!
与李超琼同龄的候补知县查普荫,候补了几年,贫病客死他乡了;他的同乡王竹更可怜,需次了20年,穷得脸无肉像,好容易在病中得了个荆溪县令,却在得到消息的4天后死了。
清初实行这种候补制度,人数尚可控制。清中期以后无论是通过科举考试,还是用钱捐官,都需要追加投资才得到实缺。加之督抚等有力者的“保举”之类,实际上候补早已无序。
这实缺难找,候补官对那些盘根错节的士绅毫无威慑力,其它地方暂且不说,山东的玩家势力把目标瞄准了玩家实打实的官职最高的余显。袁世凯在山东上任以来保境安民。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依靠军事实力,调和民教,发布告示,并实力推行,处理民教纠纷,“不分民教,但论曲直”,迅速稳定了社会秩序。所以余显作为正五品的袁世凯“亲兵”还是在npc中有很大的威慑力!
可余显听到各个玩家势力发来的信息却左右为难,答应帮玩家就意味着得罪npc士绅,面对广阔分散的乡村社会,清王朝的控制常常显得无能为力,而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社会中的士绅们却具有天然的权威性。因此,在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士绅们却借助于“社学”在极短的时间内动员和聚集起数十万民众,以至于不仅使“夷人”而且使朝廷大为恐慌。
况且处置违法的士绅,必须按照特定程序进行,否则地方官就可能因其擅权而被参劾。“生员犯小事者,府州县行教官责惩。犯大事者,申学黜革,然后定罪。如地方官擅责生员,该学政纠参。”?“生员关系取士大典,若有司视同齐民挞责,殊非恤士之意。今后如果犯事情重,地方官先报学政。俟黜革后,治以应得之罪”?。在身分社会里,昭示尊贵等级的身分,都具有该社会制度所给定的经济、政治、法律的特权,也只有因此,拥有身分的人才能拥有特别的地位和权势。“是以一游黉序,即为地方官长所敬礼,乡党绅士所钦重,即平民且不敢抗衡,厮役隶人无论矣。……故一登科甲,便列缙绅,令人有不敢犯之意,非但因其地位使然,其品望犹足重也”。
且不说nppc官员的后备,同气连枝,光是处理士绅的程序余显都管不了,更何况士绅手握团练兵,真闹起来余显也吃不准自己的分量会不会让余显下台谢罪,毕竟我大中华的国情到21世纪都是“按闹分配”嘛!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不帮这些玩家势力就更难办,“树大必有枯枝,人多必有****”游戏中可不缺无脑玩家,甚至无脑玩家势为,人家看你好歹五品官压不住一个秀才,好点的情况是从此瞧不上余显,那可是求之不得;坏点的情况是认为你这是瞧不起他或者是不愿帮忙就是不给面子,那就麻烦大了,npc干掉一次就行,玩家要真从小仇结成人仇不依不饶就难办了。
第三十六章风暴()
劝架是个技术活,劝得好不容易,劝不好,还可能引火上身。所以,在劝架这件事上,也不能怪人们明哲保身。
余显很显然不想掺和到这堆烂摊子中去,他通过资料现在有了一个目标:提学使也就是今天的省分管科教文的副省长,总理全省学务,选用僚佐,旌别属官,主持乡试,驻防学务等事宜。即督察全省府、州、县儒学事务;掌管全省学校、士习、文风之政令;掌理岁试、科试,届时巡视各府州,考查诸生的文才、品行、学习勤惰,并对所属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学官进行考核;负责考送贡生,岁贡考准,由学政给予贡单;凡全省重大事宜提督学政均参加会议,与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共同会商。
清末废除科举制,兴办学堂设置的省级行政官署。光绪三十二年(1905年),清政府裁撤提督学政,改设提学使司;在各行省以提学使为主官,每省一人每三年为一任,为正三品;作为总督、巡抚属官,在布政使之次,列按察使之前,由总督巡抚节制和学部指挥。总理全省教育行政事务;筹划全省教育经费:全省各级学堂,聘用外国教员等事宜。考核所属职员,管辖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共6科,每科设科长1人,其职掌与学部六司配套。设省视学6人,另设学务议绅4人,议长1人为咨询机关。辛亥革命后,改为教育厅,厅长为主管。相当于现在的分管科教文的副省长,副部级干部。
首先提学使作为一个教育系统官职,在游戏中吸引力不大,对余显来说就是竞争对手少了;其次这个官职是清末新政后的光绪三十二年(1905年),清政府裁撤提督学政,改设提学使司,所以余显还有5年时间从五品帮带升到三品提学使。
认定目标的余显自然不想掺和到这种纠纷中去,办得好赢个官声,办不好满身泥的事还是少碰为好。
可世事难料,就在袁世凯兵压义和团,迫其北上时,一个大新闻诞生了。在山东的泰安有一个玩家根据建招工时招了一伙河南人,山东与河南两地看似方言相似,其实差异非常大。山东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这部分地区经济不怎么发达,几乎都说河南方言,农民工输出也很多,所以很多出了省的山东人会被误认为是河南人。
可山东人的老乡观念特别强。山东有句话叫: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个本来萍水相逢的人,只要一说是老乡,就会顿时去掉戒心,无话不谈。因此,跟山东人打交道,设法扯上老乡关系,或者通过老乡引荐,往往会收到很特殊的效果;二,无论多大的官,无论多有钱,每到年底,在外的山东人都会想办法赶回老家,就好象不回家过年,是一件天大的遗憾。
在很多外地人眼里,山东人都是嗜酒如命的一群。有本研究山东的人书,里面专门就有一章,叫:酒缸里泡大的山东人。所以,外地人一旦遇到山东人,第一反映就是能喝酒喜欢喝酒。但是山东人不是嗜酒,而是怕别人喝不过瘾。因此,来了朋友,山东人会没命地劝别人喝酒,大有不喝烂醉誓不罢休的气概,好象的交情,自己对朋友的感情,都凝聚在了这酒里。而在自己家里,或者是去了别人那里,都是基本不喝或尽量少喝。在山东人看来,酒不过是加强交流的气氛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工具而已,这大概就是通常所说的醉翁之意酒吧?因为只是个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所以,只要能喝的面红耳热,把朋友连同自己一起喝倒就足够了,哪儿有空去细品酒的优劣呢?
所以当本地山东大汉喝醉后借着酒劲就和河南人闹出了些纠纷。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可处理这件事的当地官员却捅了大篓子——按照清朝异地为官的规矩泰安的官员又是个河北人,结果官员惩罚了山东人,引发某些不明真相的山东人不满,恰好又碰上义和团被袁世凯压迫北上的当口,义和团在当地的残留部分趁机散布谣言:“河北人联合河南人欺负山东人!”
谣言尽管很简单,却借着义和团的关系在山东愈演愈烈,连带着玩家与被侵害利益的npc之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