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同样也是害怕太平军来一个战略方向大转变,不往东进反而是沿着太湖西进南下浙北,进攻宜兴、长兴等地。
而这两个地方的余胜军都是只有一个混成团而已,就算能够固守某个城市,但是敌军人多势众完全可以分兵绕过南下,到时候浙北或者苏松太地区就有可能遭到太平军的劫掠破坏。
为了避免自己固守苏州,而导致敌军分兵去其他地方,所以林哲决定主动率军西进,四月十二号,林哲率军余胜军中军主力近八千人离开苏州,两天后抵达无锡。
常熟方向的林安飞率领的第四混成团也是一同西进,在距离林哲中军北方大约八公里的方向同时行军,以掩护林哲中军的侧翼,避免大股贼军迂回到林哲中军的侧后位置。
宜兴方向,经过三天激战后,徐言青率领第二混成团成功击溃八千余太平军,于四月十五号占领该城,略微休整后该部继续向前进军,他们没有去常州府城所在的阳湖县,而是转道东北方向,朝着金坛县而去。
面对余胜军的步步紧逼,太平军也是逐步收缩兵力,除了派出大量侦骑继续刺探余胜军的情报外,林成庭、吴汝孝、秦日纲三人的部队已经大多收缩到了常州府城内以及周边地区,并开始构筑大量的防御工事,挖壕沟胸墙,加厚常州府城墙等。
就当太平军和余胜军双方都是如临大敌,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
清廷那边终于也是反应了过来,得知江南大营、江北大营相继被破后。
清廷当即下旨把向荣革职留任,之所以革职而留任,是因为向荣虽然战败了,但是好歹带着残兵退往丹阳继续固守。而托明阿这个只知道自己逃命的家伙直接被革职,连留任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另派了德兴阿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北军务。
清廷立马下旨要把向荣革职留任,可惜革职留任的圣旨还没送到了,向荣就是在丹阳战败而自杀身亡了。
向荣一死,清廷不得不调和春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同时任命黄宗汉、张国梁、林哲三人帮办江南军务。
咸丰帝下旨要求江南各军务必尽快收复镇江,进军江宁云云!
和春抵达江阴后,不知道是因为心急还是他认为自己比向荣更牛逼,刚上任就是派了信使抵达余胜军大营内,限时林哲三天内对常州发起反攻,而他也会亲自率领江阴的三万大军随后抵达云云。
林哲看完他的信后,直接冷哼一声,当着信使以及石琅翼等人大批下属的面把信直接扔在地上:“我林哲收复苏州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那里吃奶呢,就凭他也想对我林哲指手画脚。”(。)
第一百二十八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
林哲跋扈在清廷上层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当年他拒绝向荣让他发兵常州、镇江、甚至是为了阻拦吉尔杭阿插手商贸区和江海关,直接和吉尔杭阿火拼了一场,随后又是多次拒绝向荣、黄宗汉等人的请求出兵常州。
这些事情让林哲的跋扈之名更盛于他的善战之名,就连太平天国那边都知道林哲和清廷多有间隙。
和春对林哲的跋扈也是早有耳闻,但是当听见返回的信使说林哲竟然直接当面就把他的信扔在地上,并说自己攻打苏州的时候和春还在吃奶,依旧被气的脸色发绿,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好,不愧是林哲,今天算是见识了!”和春满脸的恨色!
一旁的黄宗汉看着和春的脸色,心中也是在叹气,之前和春给林哲下令之前,他就提醒过和春,并不能把林哲当成下属来对待,要不然就是自己丢脸。
他黄宗汉凭借着前几年在浙江和林哲打下的交情,尚能勉强维持和林哲的较好局面,虽然说他这一年多来依旧没能从林哲手上收回江海关,但是林哲也没有在其他江苏政务上给黄宗汉制造麻烦,也没有扣留苏松太地区的传统赋税以及厘金。
要不然黄宗汉也不能支撑这么久,并相继扩军万余和吴汝孝争夺常州。
在黄宗汉的认知中,林哲这个人就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你好好的哄着他,给他面子,林哲也会给你面子。
但是你和春初来乍到,就自认比当初的向荣更牛逼,竟然敢直接向林哲下令,这不是自己找抽吗!
“大人息怒,如今局势危急,还请大人以江南大局为重!”黄宗汉可不想和春一个脑袋发热又搞出什么事来。
如今的局势非常明显,江南一地能够抵抗太平军东进的只有余胜军。如果把林哲彻底得罪了,到时候人家直接退守苏州不出,单凭如今江阴的这近三万清军可没办法守住常州诸县。
好在和春也不是没脑子的人,生气归生气。但是也是知道现在不是和林哲翻脸的时候,当下强行忍住对林哲的怒气,随后道:“那他现在到那里了,可是去了常州?”
“不错,卑职返回之前。余胜军正在前往常州的路上!”信使当即如此回答。
一边的黄宗汉又道:“林哲虽然跋扈,但是事情轻重缓急他还是知道的!”
和春也是冷哼一声,林哲此举是什么意思?摆明了就是他去常州并不是因为他和春的命令,而是以大局为重。
这让和春相当不爽,他才是督办江南军务的钦差大臣,别说你林哲区区一个江苏布政使了,就连江苏巡抚和两江总督都得靠边站,可是看如今的情形,仿佛他林哲才是督办江南军务的钦差大臣一样。
尽管对林哲恨的牙痒痒,但是和春也是知道既然林哲已经率军进军常州。那么他也不能干坐着,当即就是带着黄宗汉、张国梁一起,率领江阴方向的近三万人出兵常州。
清军这边的林哲跋扈,而太平军那边的林成庭同样也是个自傲无比的人,如今在常州的太平军三位统帅中,秦日纲这个燕王地位最高,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他主持军务的。
但是林成庭却是对他不理不睬,直接联合了吴汝孝掌控了常州军务大权发号施令,这让秦日纲相当不满,甚至萌发了率兵离去的心思。
然而就算心中不满。这个秦日纲也是同和春一样,算是个知道事情轻重缓急的人,毕竟能够走到这等高位的秦日纲不会是傻蛋,知道现在抵抗余胜军才是头等要务。而和林成庭的私人恩怨要先放一放,以后再说。
不过虽然秦日纲暂时忍下了,但是依旧给天京的天王洪秀全发去密信,称林成庭为人骄纵,仗拥有数万而不从自己的号令,并多次出言不逊。称其只知东王,不知天王!
林成庭自然不知道秦日纲已经对他心生恨意,并向洪秀全秘密告状,现在的他是忙着部署常州城防。
吸取了当年广德之战教训的他,这一次对防御工事的构筑更加上心,在城外挖了数道胸墙壕沟。
同时因为常州的城墙并不算高大、厚实,林成庭估计到时候面临余胜军的密集火力炮击,估计这些城墙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甚至会导致部署在城头位置的己方士兵伤亡惨重。
所以这一次他是没指望着靠城墙来防守,只是在其中的数段城墙加厚加固,充当炮台安置火炮,至于他麾下的那些火枪兵们则是被他一律部署到城墙下的壕沟上。
到时候就算城墙被毁了,也不会太过影响他的防御作战!
只要他的士兵们在余胜军攻城的时候安然躲在壕沟中,那么余胜军的火炮就无法发挥太大的作用,届时如果余胜军的步兵发起攻城的话,那么己方的士兵就可以等到余胜军靠近百米距离后,再从壕沟中出来开枪。
到时候余胜军的步兵火力失去了远距离射击的优势后,在双方都是滑膛枪,射速相当的情况下,到时候就是比拼双方训练和勇气的时候了。
而林成庭自信自家部队的训练和士气绝对不会逊于余胜军!
而两天后,事实也是证明了林成庭的做法是对的,当余胜军抵达常州城外,一如既往的开始安营扎寨,然后部署火炮并开始炮击。
这一次余胜军汇集常州城下的足足有四个混成团,每个混成团各辖有一个炮兵营,每个炮兵营辖有两个炮兵连。
各炮兵连配属十二磅火炮为主,少部分六磅火炮以及旧式的八百斤火炮。
此外余胜军还有一个军部直属的攻城重炮营,辖有一个二十四磅短管臼炮连以及一个三十二磅的短管臼炮连。
各个炮兵连相加,足足有五十余门火炮,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十二磅以上的重炮,这等火力对于当代的国内战场而言可以说是非常恐怖。
呼啸而来的火炮几乎遮天蔽日,实心弹,榴弹、榴散弹持续不断的落在常州城的太平军阵地上!
其中的榴弹和榴散弹也是一改两年前命中低极其低下以及引信不准,导致提前爆炸和哑弹的情况,变的精度提高了很多,并且哑弹以及提前爆炸的情况也变少了。
1854年的浙北以及苏州战役中。余胜军面对太平军的时候,虽然占据了绝对的火炮优势,但是面对敌军严防死守的城市以及林成庭弄出来的壕沟防御体系,依旧显得力不从心。
战后林哲就是亲自指示军械局必须引导林德机器厂对火炮、炮弹进行改良。
为此。余胜军的军械局和林德机器厂签订了研发以及预定采购的合同,让林德机器厂对现有的前装炮进行技术改良,同时要求他们对后装线膛炮进行研发。
以林德机器厂的现今的技术能力,能不能顺利仿制都成问题,更加别说让他们独立研发后装线膛炮了。所以人家林德机器厂也干脆,直接派人到国外询问并求购后装线膛炮的技术。
随后得知英国那边有着一种刚设计出来,但是尚未完成设计的阿姆斯特朗火炮,在没有找到其他堪用的后装线膛炮设计的前提下,林德机器厂那边的人觉得就算只是个半成品,但是也好歹比自己研发强的心思,购买了该炮的的设计资料,然后打算自己继续研发并完善。
依靠林德机器厂的技术能力自然是不可能随便搞一下就把火炮的设计完善并制造出来的,所以现在连个样炮都没有。
近两年林德机器厂的火炮部门主要工作还是集中在前装滑膛炮的设计改良以及制造更大口径的火炮上。
如今他们铸造的铜铸十二磅火炮已经比前几年林哲外购的旧式十二磅火炮重量减轻了很多,射程和精度都有所上升。
另外还为水师营铸造了多门三十二磅、二十四磅的舰载加农炮。用以替换装备新船以及替换旧船上的十二磅火炮。
另外还为水师营以及陆军铸造了多门二十四磅、三十二磅等口径的短管臼炮。
在引起大量技术设备,雇佣大量洋人技师的前提下,林德机器厂在前装滑膛炮上已经算是勉强跟上了时代步伐。
相对于火炮的改进,其实林德机器厂对炮弹的改进更加明显,相继采用木质弹托以及金属引信后,炮弹的精度更高,同时榴弹、榴散弹引信频繁失效的情况也是大为改观。
这从现在常州城外密密麻麻落下的炮弹就可以看的出来,尤其是那些榴弹和榴散弹,原本精度不怎么高的这些炮弹竟然也能够频繁命中。
有的榴散弹则是甚至到敌军胸墙的上空直接爆炸,大量杀伤沟壕内的敌军人员。
不过尽管火炮的精度更好了。但是除了榴散弹效果尚可外,更多的榴弹以及实心弹效果却是频繁让林哲皱眉。
这些实心弹和榴弹对沟壕内的敌军杀伤效果相当低,就算实心弹摧毁了敌军的胸墙,但是也无法伤害沟壕里的敌军人员。
而榴弹除非准确落入壕沟之中。不然的话就算落在壕沟外的一米之外,所造成的杀伤效果也是等于零,顶多就是让太平军听个声响而已!
看着己方的火炮命中率以及射程虽然都比以往大大提高,但是依旧很难杀伤大量敌军后,林哲也是放下了望远镜皱起了眉头。
这个林成庭玩壕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这常州城外被挖出来了数道壕沟。外头还放着大量的木桩栏杆等障碍物,如果再加上铁丝网的话,这妥妥的就是一战时期的战壕啊!
“先不要管壕沟,把他们城墙上的火炮摧毁再说!”林哲让炮兵们放弃了浪费弹药的行为,现在发射榴散弹和榴弹还有点效果,但是实心弹的话对于那些壕沟而言基本一点作用都没有,还不如先把城墙上的敌军火炮给摧毁了再说。
很快,余胜军的炮火就是转移了目标,开始对城头上的太平军火炮进行轰击,这些城头上的火炮可没办法躲在壕沟里头,就算是躲在城墙后实际上防护能力也是相当有限。
十二磅火炮发射的实心弹击中城头后,会造成城墙上的石头碎片横飞,其效果不亚于一枚榴弹爆炸的效果,往往会造成炮兵的大量死伤。
至于榴弹以及榴散弹就更加不用说了,天生就是为了杀伤人员而设计的!
看着自己的炮兵阵地人员死伤惨重,林成庭脸色一沉,当即下令道:“让炮队避战!”
自己好不容易才重建了四十多门火炮的炮队,可不能在相互之间的炮战中就损失殆尽,他还得靠着这些火炮给己方的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呢。
至于说现在炮队避战就无法压制余胜军的火炮,林成庭对此不以为意,反正自家炮队的射程和精度、威力都是不如对面的那些余胜军的炮队,有着自知之明的他可没指望过靠自己的炮队能够压制住余胜军的炮队。
至于说万一城墙被余胜军的火炮摧毁了,那就摧毁了呗!
他的两万新军大多都藏身在沟壕里,这些不高又不厚的城墙对他的新军而言没有什么作用,至于说失去了城墙的保护吴汝孝和秦日纲的部队怎么作战,那就不关林成庭的事了!
听闻林成庭让炮队避战,放任余胜军的炮队轰击城墙的时候,秦日纲一脸怒火的找到了林成庭!(。)
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炮和战马()
秦日纲的部队可不是什么新军,他的部队依旧是传统的冷兵器部队,防守作战的时候对城墙的依赖非常大。
如今林成庭把炮队撤下来,放任余胜军的火炮轰击城墙,这导致他部署在城墙上的部队死伤惨重。
如此之下,秦日纲不对林成庭发飙才怪,但是面对秦日纲的指责,林成庭只是不以为意,炮队是他的,他喜欢怎么用还轮不到让秦日纲来指手画脚。
林成庭的这种态度,又是让秦日纲怒火大生,最后不得不把自家的部队也撤销城墙,免的遭受无所谓的损失。
而在城外,看着敌军相继撤下城头的林哲却是没有什么喜悦的表情,因为这对于余胜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敌军主动撤下城头避战就代表着自己的火炮攻击所能够造成的敌军伤亡少了很多。
于此同时敌军城墙下壕沟和胸墙的存在又无法让步兵们趁势直接发起攻城!
不得已之下,他让炮兵部队再一次改变策略,除了继续用部分十二磅火炮用实心弹集中轰击常州的某一段城墙外,让其他火炮全部换装榴弹以及榴散弹打击常州城墙外壕沟里的敌人。
虽然敌军有着壕沟藏身,但是持续的炮击下也会造成敌军的持续伤亡,这种伤亡数次也许一次两次很少,但是累积起来依旧是比较可观的数字,并且只能挨打不能还手的情况持续久了,对敌军士兵的士气打击是非常严重的。
四月中旬的这几天,余胜军是一边在城外构筑营地摆出了长期困守对持的架势,另外一边也是让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