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枭雄-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琅翼、沈驰云、徐言青、曲攀云等余胜军里营团级别以上的高级军官们一个个骑着马游走在余胜军前后,口中大声发出了诸多命令。

    “整队!”

    “快,快,都给老子跑起来!”

    在诸多高级军官的命令下,众多连级基层军官指挥着自己的连从行军状态的纵队变为横队。

    最后形成了以营为主的数个大横队方阵。

    于此同时,后方的炮兵部队也是在炮兵军官们的指挥下快速把火炮卸下,部分炮兵们把炮兵连的众多马匹牵到后方,而那些炮兵们则是一个吆喝着把火炮原地摆开。

    已经被林哲临时委任为炮兵总指挥官的付林阳放下了望远镜,然后也没有下马,而是掏出了一个小本子用铅笔写写画画着,不时好身边的几个炮兵军官们低声交谈着。

    由于事发仓促,炮兵部队根本来不及构筑炮兵阵地,只能是原地展开,所幸的是苏州城外是一片广阔的平地,原地展开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就当这些炮兵军官们忙着测定诸元,准备进行炮击的时候,王吕云和钱牛北的骑兵部队已经前出!

    此时,虽然双方已经行动了起来,但是彼此间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还有着两公里左右的距离。

    两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对于太平军的大量步兵而言他们要冲过来至少还需要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

    至于钱牛北和王吕云的骑兵们,目前需要前出阻挠他们的快速靠近,同时也需要对他们进行一次试探,看看这些乱哄哄冲出来的太平军到底战力如何!

    就当余胜军上下忙成一片,急忙整队迎战的时候,远方的苏州城门楼上,一个年约四十,身穿战袍的中年武将用手挡着阳光,眯着眼远眺着远方的余胜军,半响后只见他收回了目光面带微笑着:“看来那就是余胜军!”

    旁边的几个军帅,师帅们也是齐齐点头,其中一个面容略老,年约五十的军帅开口道:“看他们的旗帜应该是没错了,就是之前在湖州的那支余胜军!”

    “这样一看,的确和其他清妖不太一样吗,变阵倒是够快,只是就凭借他们区区这三四千人,也想挡住我们四万天兵的步伐,简直可笑!”一旁的一个军帅露出讥笑的口吻:“而且这股清妖届持火枪,没有一个刀盾手和长枪手,可见他们畏敌如虎,不敢血战,只能火枪远射壮胆!”

    不过这话刚出,前头的吴汝孝却当即回过头来,当即冷哼一声:“哼,如果他们真的像你说的那么窝囊,那么浙北的一万多人就不会折损他们手中,林成庭就不会饮恨而归!”

    和手中诸多信心爆棚,极度轻视余胜军的下属们相比,吴汝孝看着远方动作有序,迅速就从行军状态的纵队变为横队的余胜军开始皱眉了。

    面对己方数万大军的冲击,竟然还能够稳如泰山,变阵之间丝毫不见慌乱,仅此一点,吴汝孝就是知道这个余胜军是名不虚传。

    太平军去年和今年先后两次南下浙北都被余胜军所阻,而且每次林成庭的部队都是近乎全军覆没,这已经是引起了众多太平军高层大佬们的注意。

    不少人太平军的高层将领已经把余胜军视为自己南下和东进的最大阻碍。

    身为太平天国的检点之一,吴汝孝在太平天国内已经算得上是高层将领,他虽然没有和余胜军接触过,但是对余胜军的了解并不少,知道该部兵力虽少但是绝对等闲视之。

    根据林成庭等和余胜军交过手的太平军将领们的说法,余胜军清妖尤擅火器,部众届持火枪,巨炮,每战必火炮先发,后步队远射,己方往往无法近其百步之内。

    当他得知林成庭率领的一万多精锐南下浙北,非但没能攻下湖州,反而在广德之北的白云桥全军覆没,以至于出战前的一万三千精锐之师之剩下不足三千的时候,吴汝孝可是非常惊讶的。

    林成庭此人并不算是太平天国上层大佬的嫡系将领,只能算是太平军的外围将领,活跃在天京外围的皖南地区的他甚至连天京都没去过,不过此人能力不容小窥。

    自从去年林成庭从浙北饮恨而归后,一改流窜作战的模式,先后拿下建平,宣城、宁国等城,把清军彻底逐出了宁国府一带,后来又跟着西征军后头先后参与皖南太平府、池州府、微州府等地和清军的战斗。

    到了今年夏秋之际,他麾下的那一万多人已经算是打出了威名,在太平军内部都算是有一定的名气了,要不然当初太平天国执行南下战略的时候,也不会让林成庭这个名不经穿的军帅去了。

    林成庭这个人虽然在太平天国内部官位不高,不和其他人一样动辄指挥、检点甚至丞相,但是吴汝孝却是知道,林成庭这个军帅并不是普通的军帅,他的官职低只是因为他并不是太平天国上层大佬的嫡系而已,要不然早就是检点了。

    一个旁系出身,没有上层大佬的支持下仅仅依靠自己就能拉起上万精锐之兵,并横行于皖南的林成庭都在余胜军手下战败了,吴汝孝没有理由再去轻视林哲,轻视余胜军。

    当他得知余胜军已经到了吴江并且即将抵达苏州的时候,他一改以往的攻下一地,洗劫一空再挟裹着民众继续前进的做法,而是在苏州停了两天,准备先看看情况,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而今派出这四万多人出战,就是他的一个试探之举!

    四万人,听上去很多,但实际上里头也就一千多他的老部队而已,而且这一千多人都是在后面压阵,充当督战队的那种,真正准备冲锋陷阵,用生命去试探余胜军虚实的那四万人都是这段时间他挟裹而来的普通民壮。

    这些挟裹而来的民壮,死的再多他也不心痛,,对面的余胜军要把他们杀干净,得需要用多少子弹和炮弹啊,用一个人换一颗子弹都是划算的。

    而且这三四万炮灰被清理一遍后,总能练出来几千个能打的老兵吧,到时候这些老兵就可以补充到他的骨干部队中去了。

    这种方式就是流寇式军队最常用的以战养军!

    如果前头四万人死光了,这苏州府的丁口上百万,到时候再抓个几万人壮丁就能补充,吴汝孝一点损失都没有。

    吴汝孝大手笔派出了四万多连武器都没有的壮丁来试探进攻尽管吴汝孝对他们没报什么指望,但是依旧给对面的余胜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是心理上的,当看着对面好几万人朝着己方冲过来,往日里镇定无比的余胜军军官们一个个都是紧张了起来,一个年轻的中尉连长一边深呼吸着,一边用带着白色手套的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这汗一方面是被头顶上的太阳给嗮的,而另外一方面则是被对面的好几万人给吓的。

    但是尽管年轻,不过他还是坚守着自己的指责,只见他骑着马游走在自己这个步兵连的前后,口中说着:“都装填好了!”

    “队形排的更紧密一些,都稳住了!”

    也有其他几个军官们高声鼓舞着士气:“那些不过都是流民而已,他们连弓箭火枪都没有,等下只要我们严守阵型,胜利最后必定是属于我们余胜军的!”

    “我余胜军成军以来,转战浙苏皖三省,大小数十战未尝一百,而今天,同样也不会失败,余胜军战无不胜!!”

    于此同时,几个传令兵们也是传递着林哲的最新指示:“大帅有令,各部必须严听号令,违令者立斩!”

    在这种敌军大举压上来的态势下,余胜军不仅仅需要士气上的鼓舞,更需要时刻提醒军官以及士兵们,余胜军还有着最为严苛的军法,任何违抗命令的行为都会受到最简单,同时也是唯一的处罚:当场处决!

    这一点对于那些军官们尤其重要,至于士兵倒是不用太担心,这些士兵经历长期训练后,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对命令的本能反应,除非部队伤亡惨重而导致全军崩溃,不然的话这些普通士兵实际上并不会转身而逃的。

    反倒是那些随营学堂出身的军官,这些军官所学的都是各种战术技巧,并没有和士兵那样接受洗脑式的训练,所以说逃跑的话,这些军官们逃跑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就当步兵们紧急列队,提前装填好子弹的时候,王吕云和钱牛北的骑兵已经前出,不过面对好几万人的大规模冲锋,哪怕再狂妄的王吕云也没胆子直接带着骑兵冲出去,只能远远的进行骚扰性射击,效果却是相当不错,但是一放到数万人这个巨大的基数上,那么就会发现骑兵部队的骚扰射击并没有掀起太多的浪花。

    骑兵和这些冲锋过来的太平军民壮们接战的时候,余胜军的火炮也已经是紧急完整了准备,随着付林阳的:“全体都有,全力射击!”

    紧接着个个炮兵连的连长们一个个下达具体命令:“实心弹装填,前方一千三百码,急速射击!”

    “榴弹装填,前方一千码,急速射击!”

    “榴散弹装填,前方八百码,全力射击!”

    近三十门火炮发出隆隆巨响后,数十颗实心弹夹杂着不少的榴弹、榴散弹飞向了前方千米外的太平军人群中,实心炮弹落入人群之中,先是砸死数人后触地,再挑起来砸中数人,后又跌下在地上向前滚去,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趟出一条血路来。

    榴弹落入人群中,因为引信不太可靠,有些落入人群中没有爆炸,而有些则是在半空中就提前爆炸,有些则是触底后爆炸。

    还有榴散弹,尽管同样因为引信不可靠,不能让所有榴散弹都在敌军的头顶上准时爆炸,但是只有一颗爆炸,那就能笼罩下方的一大片范围,单纯对人员的杀伤而言,比榴弹还要大得多。

    这些炮弹尽管在那四万多人的太平军中掀起一阵一阵的浪花,但是依旧无法阻挡那四万多人继续冲向余胜军的方阵。

    此时,汉特·威廉再一次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是一个合格而勇敢的职业军人,就和泗安之战的时候一样,只见他骑着马到了最前方的第一营,高举着自己的指挥刀,然后用着略带冷静的声调大声高喊着:“开火!”

    于此同时,其他的余胜军军官们也是高喊着‘开火’!

    下一瞬间,余胜军成军以来,最密集的一次齐射就是打了出去!

第一百一十章 崩溃和追击() 
四万多太平军叫嚷着各种口号,手持着刀剑、长枪、锄头甚至木棍等各式武器朝着余胜军的方阵冲了过去,密集的人海如同海潮一样猛扑而来。

    前方的余胜军步兵横队方阵在这数万大军面前,彷佛低矮的堤坝一样,随时都会被这股庞大的人潮给淹没。

    就在这个时候,余胜军宽大而薄的横队方阵中,众多骑在马上的步兵军官们也是及时下达了他们的作战命令:

    “开火!”

    “全力射击!”

    随着余胜军的各级步兵军官们相继下达命令,数个步兵营的横排方阵里的士兵们相继扣下扳机,随着手中的步枪传来一股巨大的后坐力,一发发圆锥形的子弹从枪管激射而出,跃出枪口划向天际。

    在半空中划出了一道肉眼无法看见的细微弧线后,数千发子弹落入远方三百多米外的太平军人潮中。

    清脆而密集的枪声中,对面冲过来的太平军浪潮似乎停顿了,只见最前面的浪花突然间就是消失不见。

    再接着,已经完成紧急装填散弹的炮兵部队的二十多门火炮也是陆续打出了散弹,二十多门火炮的近距离散弹杀伤效果比步枪的齐射更加恐怖。

    每一发散弹打出去,对面的太平军士兵几乎都是得倒下一大片。

    后排的那些太平军士兵原本只是盲从的跟随前方的士兵向前跑动,但是下一瞬间,他们却是发现自己前面的那些太平军士兵几乎同一时间内倒下。

    如同被死神的镰刀收割了一样,成片成片前排的太平军士兵连接倒下,直接被打的那些还好但是很多伤而未死的太平军士兵们一个个都是同一时间发出了凄厉的哀嚎。

    那一瞬间,也许是因为对未知的茫然,也许是对死亡的惧怕,也许是最开始的冲动而激情的火焰已经被浇灭。

    他们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哪怕是后方不知道情况的太平军依旧推搡着,哪怕是被推得踉跄跌倒,他们依旧没能跨过前排那些倒下的士兵们的尸体。

    这一瞬间,数万太平军掀起的浪潮在余胜军前三百米彷佛消失了一样,不管多少人冲上来都没能跨过那一道死亡线。

    随着前方的那些余胜军士兵再一次打出齐射,数千发的子弹打过来又是让数以百计的前排太平军士兵倒下后,太平军似乎又涌起了浪潮。

    只是这一次,他们没有和之前一样继续向前冲,反而是不知道谁最先开始的,直接扔下了手中的刀剑枪支,哭喊着转身就跑。

    不少人还在大喊:“败了,快逃啊!”

    当最前排的那些几千人转身逃跑后,后方那些太平军士兵们虽然还不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但是看见前头的人都转身跑了,而且一个个都还喊着‘败了’‘快逃’之类的话,他们也是脸色开始慌乱,然而加入了转身逃跑的行列。

    其向后疯狂逃去的速度甚至比他们之前冲过来的速度还要快得多。

    看着争相逃走的这四万多太平军,林哲心中终于是松了一口气,一直抓紧战马缰绳的左手也是缓缓松了开来。

    不仅仅是他,其他的余胜军军官以及士兵们一个个也都是松了口气,之前那些太平军冲过来的时候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万一真的让这四万多人冲了过来,到时候就算余胜军再能打,但是恐怕情况也不容乐观,最后就算获得了胜利但是估计也会受到不小的伤亡。

    如今太平军主动退却了,这无疑让这些人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是让他们对这些太平军有了一个新的认知,而这种新的认识就是尽管对面的太平军人多,但是他们很弱,真的很弱!

    想当初余胜军和林成庭所部战斗的时候,虽然每次林成庭的部队最后都被余胜军击溃,但是林成庭的士兵们战斗意志不是这些人可以比较的,他们可是敢直接顶着余胜军的火力冲上来玩肉搏战的,尤其是林成庭的骑兵,尽管在组织度以及战术上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时代里,但是他们的战斗意志并不薄弱,董阳红可是敢带着骑兵冲击余胜军后阵,甚至和余胜军的骑兵发起面对面冲锋的猛人。

    然而眼前的这些人空有数万人,但是其战斗意志却是相当薄弱,遭到了猛烈火力打击后就会迅速引起崩溃,尤其是随后的一阵猛烈火炮散弹射击更是直接摧毁了他们的士气。

    从刚才的战斗来说,实际上余胜军炮兵所造成的伤亡是要超过步兵方阵的两轮远距离齐射的。

    因为步兵方阵为了尽可能的打出更多次数的齐射,是在大约三百八十米左右就打出第一轮齐射,这一次齐射的命中率相当低下,三千多支步枪顶多命中了两三百人而已。

    第二轮齐射的效果要好一些,因为太平军靠的更近了,命中精度以及威力都要提升很多,所以这一次的齐射造成了太平军大约三四百人的伤亡。

    两者相加,也不过六百人左右,区区六百人的伤亡对于四万多人的大军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远远不如炮兵的持续射击。

    尽管之前的远距离炮击成果一般,由于远距离射击射速较慢,加上火炮也不是同时攻击一个点,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