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枭雄-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向荣的压力也不小,咸丰帝已经是反复要求向荣早日攻克江宁了。

    许乃钊够爽快,林哲自然也不好拖拖拉拉,送别许乃钊的那天,林哲在诸多松江府以及上海的官员士绅面前公开宣布:鉴于松江府地方未靖,贼军依旧鼠窜各处,余胜军未来数日内就会出兵周边府县,肃清贼军,还广大民众一个朗朗乾坤。

    同时他也是向许乃钊给予了私底下的承诺,保证未来协防松江府的余胜军至少有半数老兵,不会出现都是新招募的士兵的情况,同时承诺未来协防上海的余胜军兵力不会少于两千人,新建之军的规制一律效仿现有余胜军规制。

    许乃钊对此还算满意,虽然都是余胜军,但是新部队和老部队的差距肯定会有,而许乃钊是花钱请的余胜军协防上海,自然是希望自己雇佣的余胜军都是老兵为主,至于人数,两千是最少的了。

    送走许乃钊后,偌大的上海县城里又回到了只有林哲和他的余胜军以及吴健彰等一群地方官员的日子。

    吴健彰小心试探了两句,得知林哲真的不打算住道台衙门后,自己才是从上海县衙搬回了道台衙门,至于林哲自己,则是把余胜军军部继续设置在西城门附近。

    接下来林哲就是开始忙碌了起来,首先是传令留在绍兴府募兵的余胜军各员,扩大募兵规模,要求募兵不仅仅局限在绍兴一府,同时也要派人到浙江南部的几个府县募兵。

    浙江是北富南穷,北部地区因为是传统的鱼米之乡,在没有遭到大规模天灾或**的情况下,普通百姓普遍日子过的还可以,民风相对温和,实际上并适合大规模招募兵员。

    自古以来都是穷山恶水出好兵,近代也不例外。

    近代闻名的团练军队,比如曾国藩的湘军以及李鸿章的淮军,他们的士兵来源其实都是从偏僻地区招募的,湘军是从湖南偏僻地区里招募山民,而淮军则是在江北招募穷苦百姓,这些地方都不算什么富裕地区,湖南的偏僻山区就不说,江北在这年代也不是什么好地方,虽然都是在江苏省,但是苏北和苏南是天差地别。

    余胜军一开始在余姚县募兵,后来扩大到整个绍兴府,不过绍兴府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富裕的地区,人口虽多但是合格的兵员实际上并不多。

    为了进一步扩充合格兵员的数量,林哲把目光瞄向浙南偏僻地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除了募兵外,林哲同样责令随营学堂扩大招生规模,招生不仅仅局限在绍兴府,而是扩大到整个浙江以及苏南地区,基本上只要愿意来报考的士子,并通过考核后都可以接收,不再和以往一样只局限在绍兴当地士子群体。

    募兵以及军官的培养自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办成的,为了能够快速扩军搭建底子,林哲也是一改以往全新组建某个步兵团的模式,而是采取了从现有部队成编制抽调数个步兵连,从而充当新步兵团的骨干,然后再用新兵充实该部队。

    为此,林哲直接把带到上海的第二步兵团三个连为骨干,直接成立第四步兵团,原第二步兵团副团长沈驰云为第四步兵团团长。

    此外还从第一步兵团抽调第三连、第四连、第五连为骨干,成立第五步兵团,新任团长是第一步兵团兼任第三步兵连连长曲攀云。

    于此同时,林哲以缴获的数门劈山炮为基础,成立第四炮兵连,连长乃是原来第二炮兵连副连长兼任第一排排长林明碚,此人也是余胜军的老资格炮兵了,和余胜军其他军官大多出身随营学堂不同,他是士兵出身。

    原先乃是林家的细户,余胜军成立后应募成为炮兵,由于认得几个字,加上年轻好学,很快就是升任炮长,排长,最后又升任副连长,如今当上炮兵连连长后也算是独当一面了。

    至于骑兵部队,林哲考虑到许乃钊已经往湖州那边送去了一百多匹战马,所以直接把留在湖州的骑兵部队扩编,成立第二骑兵连。

    而辎重部队,同样也是从现有的辎重团抽调了一个连回防湖州,再加上留驻在湖州的第四辎重团,共同组建第二辎重团,原有的留在上海的辎重团则是改称第一辎重团,辖剩余的两个辎重连。

    如此一番拆调后,余胜军的编制表就从原来的三个步兵团、三个炮兵连、一个骑兵连、一个辎重团变成了五个步兵团、四个炮兵连、两个骑兵连、两个辎重团。

    当然了,目前这些编制上的扩大并没有直接增加余胜军的总兵力,新招募的士兵还没来呢,现在的各团除了留在湖州的第三步兵团外,其他的都是只有三个步兵连而已,此外第四炮兵连也是个空架子,两个辎重团也是只有各自两个连的兵力。

    一旦把各部兵员补充完整,未来余胜军的总兵力有望超过五千之众!

    只是要想把上述部队的兵员以及武器补充完整,至少也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这说的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如果所有拖延恐怕还要更久。

    而要招募新兵,购置武器、骡马等,仅仅是前期支出就至少得七八万两银子,看着毕余同拿过来的密密麻麻的账册,再看下面的总支出金额,不由得让林哲感叹。

    这打仗扩军就是烧钱啊!

    自己好不容易捞了几十万两银子,这还没捂热呢就花出去好几万了,如果再算上这个月还没发放的薪资,那又得一两万。

    到时候扩军完毕,每月花销至少四万两往上走,如果还是打仗期间,花销更是哗啦啦的往上涨。

    手中的这五六十万两银子看似很多,但实际上支撑不了多久。

    余胜军花钱还算是少的了,人数比余胜军更多的湘军曾国藩都砸下去几十万了,今年湘军怎么也得花个上百万的。

    全国各地清军的总军费可是以数千万来计算的,区区几十万两银子还真不算什么。

    扩军要募兵外,还得购买武器,火枪有林德机器厂供应,弹药以及火炮还得进口,只要有钱问题都不算大。

    而这些事情林哲也只是抓一个总,详细事务自然有余胜军的诸多人分别去处理。

    余胜军热热闹闹的扩军,实际上这扩军之中,林哲自身并不算忙,所以只是给手下们发出了诸多命令后,林哲就是把注意力转到了江海北关上头来。

    要知道,他得先把江海北关从洋人手里拿回来,那样才谈得上打击走私整顿江北海关,以创造更多的税收,从而为余胜军提供军费,如果没能把江海北关从洋人手中拿回来,那么这一切都是空话。

    江海北关关乎到未来数月甚至未来几年内余胜军的军费收入,林哲自然是希望越早拿回来越好,但是要怎么行事还得林哲仔细斟酌!

    ;

第七十二章 吴健彰进营() 
为了把江海北关从洋人手中收回来,林哲就得详细了解关于江湖北关的前后事项,毕竟他之前所知道的都只能算是的道听途说,一部分是潘立宣告诉他的,其他的都是他到上海后到处收集到的一些信息。

    但是外部消息和官方消息自然是不同的,所以在处理江海北关此事前,他还得和负责此事的吴健彰进行详谈。

    当吴健彰走进西门余胜军军营的时候,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个军营,也不是第一次接触这些余胜军的将士们,但是他依旧用着略微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周边的余胜军将士。

    进入军营,他就是看见右手边的一个大空地里众多的余胜军进行稍微怪异的训练。

    一大群士兵们气虚喘喘的围绕着空地跑圈,虽然已经是深秋,但是这些士兵却都是没有穿着上衣,全都光着膀子在跑,仔细看就就会发现,这些士兵虽然身高不向那些大汉们那么高大,但是一个个却是都是极为粗壮,都是浑身的肌肉。

    看着这些士兵们在军官们的喝令下,一个个已经是趴在地上然后开始做俯卧撑,一直到吴健彰越过这片空地,那些士兵们还在做着。

    让吴健彰对余胜军这些士兵的体能有了一个更直接的认知。

    以前他就略有耳闻,听说余胜军里的士兵伙食极好,每天都是白米饭管饱,三天两头都有肉可吃,以往他还不太相信。

    如果真的让士兵们敞开了吃,这余胜军每个月得花多少的伙食钱?

    吴健彰并不知道,林哲为了让士兵拥有健壮的体格,用以满足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对士兵们的伙食向来都非常在意。

    士兵们的每月薪饷中,扣除一部分充当士兵的伙食费,然而这一部分钱是不够的让士兵们敞开了吃,所以余胜军里还会补贴一部分。

    所幸余胜军的米粮都很少自己花钱买,此前的米粮绝大部分都是地方官府以及士绅们的主动捐献,在松江各府县作战的时候又是缴获了大批粮食,这些粮食都算得上是不花钱的。

    但是如果把所有的米粮都则算成银子,那么余胜军光光是每月额外补贴的伙食费就高达好几千两银子。

    所以如果你算上额外补贴的伙食费用,再加上士兵固有的薪饷,就会发现余胜军的普通士兵的薪资远远不止四两银子,平均会达到五两银子左右,这个薪资比湘军的薪资还要高一些。

    余胜军里的伙食标准是远远超过当代的平均百姓的伙食水平的,别说那些穷苦百姓了,实际上就算是乡下拥有数百亩的小地主,城市里的普通中等家庭里的饮食都是比不上余胜军这些士兵的。

    这个时代没有多少家庭可以天天白米饭管饱,因为这样每人单月伙食费用就得好几两银子,一个家庭下来就得十几二十两银子,试问当代有多少家庭的月收入可以达到十两银子甚至二十两银子以上的,就算能赚到十几二十两银子也不可能全都花到吃喝上。

    在当代,想要天天吃饱饭都是绝大部分人的奢望,更别说天天白米饭了。

    余胜军的高标准伙食费在这个时代的中国里,算得上是一个特例,这不是因为林哲有多么好心,如果可以他也会缩减士兵们的伙食费用,但现实不允许他这么做。

    士兵们必须保持高强度的训练才能够发挥出应该有的战斗力,而高强度的训练是需要体能来保证的,而体能是需要粮食来保证的。

    简单来说,吃得好也是一支军队发挥高战斗力的必须条件。

    吴健彰虽然不知道这些详情,看是看着光着膀子的士兵们的体格,就知道这余胜军的伙食标准之高名不虚传。

    啧啧,这林哲倒是大手笔,那么多的米粮他倒舍得,如此算得上待兵如子啊!

    不过他很快就是看到了一丝不和谐的场面,那就是场中另外一队正在训练的方队突然停了下来,然后其中一个军官走到了一个正在列队训练的士兵面前,先是大吼了几声,那士兵就是双手撑地趴在了地上,然后那军官就是挥舞起手中的皮鞭对着这个士兵猛抽起来,虽然那被打的士兵没有发出惨叫声,但是吴健彰却是听见了皮鞭破空的声音。

    那响亮的鞭打声听的吴健彰肥胖的脸庞都是一抖一抖的,这林哲如此练兵,不怕士兵们闹兵变吗!

    如果说刚才余胜军士兵的跑步、俯卧撑以及其他训练都在他的理解之内,内心里虽然心痛林哲拿出这么多的米粮,但是也是赞同这些训练的。

    但是如今看见士兵被鞭打,让他萌生了一丝疑惑。

    不都说那些名将们都是待兵如子的吗,怎么现在自己看到的不是这样啊!

    他带着疑惑,问着旁边带着他进来的石琅翼道:“石团长,那士兵犯了什么错,竟然要遭到如此毒打!”

    石琅翼呵呵一笑,用着不甚在乎的语气道:“也没什么,就是转向的时候比别人慢了半步!”

    吴健彰听见这话却是内心惊骇,只是转向慢了半步就要遭此毒打,这余胜军的军法竟然苛刻如斯。

    石琅翼却是不管这吴健彰心里想着什么,身为余胜军的高级军官之一,石琅翼非常清楚余胜军的军法几乎苛刻到一个骇人的地步。

    尤其是新兵训练期间更有可能天天挨打,因为那些新兵刚入营的时候,左右不分对各种命令都不听从,而余胜军的军官们也不可能花上几个月时间和他们建立感情,一个个感化,他们会采用最直接,最暴力的做法,那就是新兵训练犯错就打。

    经过新兵训练期,这些士兵才会对军官的命令形成最直接的本能反应,如此才能够做到即使面对着敌人的炮弹和子弹从容列队,然后在身边的战友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去的时候依旧面无表情的装填、开枪。

    只有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士兵,才是近代军队里的合格士兵,而如此大量这种士兵组成的军队,才称得上一支精锐的近代军队。

    当然了,目前的余胜军里的士兵们,哪怕是资格最老的第一步兵团士兵,距离这种程度还是有着相当远的程度。

    石琅翼就知道,自己的士兵还无法做到汉特·威廉口中说那样,能够无视任何炮弹和子弹,在战友不断倒下的情况下依旧脸色丝毫不变的进行装填和开枪。

    不过自己的士兵和几个月前相比已经好了很多,战斗中士兵们对军官的命令会本能的执行,尽管他们有时候还会慌张,脸上还会露出害怕的神色,不过战斗中已经不会出现双手颤抖无法装填的情况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余胜军里原来第一步兵团的五百多名士兵,在经过了长达半年的训练后,已经初步成为了这个时代勉强合格的线列步兵,当然他们只是勉强合格而已,距离精锐这两个字还是有着相当大的距离。

    石琅翼带着吴健彰经过军营里的空地,然后直奔营地中间的院子,也就是余胜军的临时军部驻地。

    不用多久,吴健彰就已经是见到了林哲,这个林哲和余胜军里的其他军官、士兵们一样,都是穿着新式军官。

    吴健彰发现这余胜军里的人平日里都穿军服,士兵就不说了,就算是那些军官们包括林哲在内都是天天穿军服,只有在一些正式的重大场合下才会换上官袍。

    只是不得不说的是,这余胜军里的军服虽然看起来怪模怪样的,但是看起来却是能够让人感觉到更英俊帅气,从里到外都是散发出一种职业军人的气息。

    “来来,吴大人请坐!”林哲很是热情的招呼着吴健彰。

    林哲虽然品级比吴健彰高,又是钦差团练大臣,按照道理来说是不用对吴健彰这么客气的,但是林哲又不是愣头青,他今后如果想要在上海这边常待,更重要的是想要在这里把余胜军的根子给扎下去,那么他就需要当地官府的配合。

    吴健彰虽然此人看上去不怎么样,但是好歹是苏松太兵备道兼任监督江海关道,在地方官府里也算是一方大员了,而更关键的是此人同样也是常年呆在上海办公。

    今后自己要想在苏松太地区,尤其是松江府上海县这边过的舒服一些,这吴健彰的态度就比较重要了。

    虽然说他并不惧怕吴健彰搞什么小动作,也有信心应对任何麻烦,但是这些麻烦事能够少一些总归是要好一些的,谁不想天天处理麻烦事不是。

    林哲也不要求他对自己俯首称臣之类,纳头就拜之类的,他只要求此人能够和自己和平相处,别天天来找自己麻烦就行。

    所以今天林哲对这个吴健彰还算是客气,只是林哲的客气似乎让吴健彰有些不习惯。

    没办法,林哲虽然说在江苏这边没有什么实缺,连协防上海都只是一个口头上的名义而已,并没有什么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