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枭雄-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中被寄予厚望的吴淞炮台更是一天一个样,一座座炮台被修起来,一座座堡垒被修起来,刚从林德机器厂出厂还崭新的火炮被运送到吴淞炮台安装起来。

    由于后续战争里海军可以发挥的作用出了自沉江阴堵塞航道以外别无他用,所以在陆军方面的强硬要求下,海军方虽然不情愿但还是从现有的战舰上拆除了大量火炮然后安装到吴淞炮台上。

    而就当苏南方面做着战争准备的时候,南下广东的中华军第三军却已经是和当地清军陆续发生战斗。

    为了执行统帅部要求他们抢在洋人之前攻克广州城的任务,第三军离开福建后,一路西进奔袭,而且也没有进入广东东北部方向的浮现,而是一路直线打了过来,短时间内就是攻克了潮汕府,紧接着又是直奔惠州府。

    等到一月低的时候,第三军已经兵临广州城下!

    中华军之第三军兵临广州城下,这不仅仅让城内的清廷官员将领们大为惊慌,也是引起了香港英法联军的注意。(。)

第两百七十九章 洋人出兵() 
广州城上,两广总督兼任通商大臣叶名琛以及广东巡抚柏贵站立在城头上,看着城外的大片营地,营地上耸立着巨大的红底蓝龙旗,这种旗帜从去年开始已经插向了整个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安徽,现在中华军的这面陆军旗已经是飘扬在广州城下,而不愿的将来它还会飘扬在广州城下。

    看着城外中华军那延绵数里的营地,叶名琛虽然表面上依旧镇定,没有和一旁的柏贵那样面露惊恐之色。

    但是他的内心里却是同样感觉复杂!

    叶名琛主政广东多年,从道光二十八年开始担任广东巡抚,再到咸丰二年起担任两广总督,至今已经有十年之久。

    在广东多年的他可以说是清廷内和洋人打交道最多的地方督抚了,虽然他针对洋人的方略是以拖延为主,总之是能躲就躲,不能躲也躲,力争避免和洋人打交道。

    也许有人说了叶名琛的这种行为是惧怕洋人或者生性胆小之类的,但实际上并不是,不管后世历史如何评价他这个人,但是他能够在四十岁之前就成为广东巡抚,成为封建大臣之一,然后又是坐镇广东和英国人等周旋达十年之久,就足以证明了他并不是史书那样评价的不堪。

    不管任何时代,能够主政一方的封建大臣都不是庸俗之辈,当代里诸多封建大臣,不管是在当代还是在后世都是名声显赫之辈:比如说之前江南地面上的向荣;前任浙江巡抚,后来的两广总督黄宗汉;又比如说后任浙江巡抚何桂清,还有几任江苏巡抚许乃钊、李鸿章、前任湖北巡抚,现山东巡抚胡林翼,已经被清廷委任为湖广总督的曾国藩等。

    对于这些人,你可以去评价他们的功过,用后世人的目光看也许会觉得他们有所愚昧,但是你不能否认他们的能力。

    叶名琛在这几年里,一边要应对洋人的频繁挑衅,另外一方面还要动用一切力量和太平天国。和中华军,和林成庭进行战争。

    而且说实话,相对于太平军,镇胡军以及中华军的威胁来说。区区洋人算个屁啊,大不了就和他们签订几个条约卖下国,这些洋人又不要大清的江山,但是中华军以及太平军等可不是只要做生意之类的,他们要的是大清的江山。

    所以从去年开始。尽管已经和洋人相继爆发矛盾,去年洋人甚至一度攻打广州,但是叶名琛依旧没有去管,也没有从韶关以及福建方向抽调兵力回援,只是就地编练了团练两三万人略微加强广州城防而已。

    尽管叶名琛不顾洋人的威胁,已经把所有能够动用的资源都投入到了抵抗镇胡军以及中华军上,但是在北面还好,林成庭的镇胡军自从和曾国藩签订了私底下的协议后,已经停止了向湖南以及广东大规模扩张的行动,而是专注于内部整训上。

    这个林成庭也是知道要想扩大地盘。争霸天下之类的,最重要的还得是自己手底下有一支强悍的军队,至于地盘什么的倒不是太重要。

    因为到目前为止,叶名琛派到韶关等广东北部的绿营军队还能够守住,但是在东面福建方向却是有些糟糕了。

    去年开始,他从广西,广东抽调了将近三万绿营、团练等旧军,另外还有近千人还不容易才训练出来的广东练军陆续派往福建以及广东西部布防。

    但是这派到福建增援的大约两万人却是一个都没能回来,第三军在福建的战斗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是今天打掉你几千人。明天再打掉你几千人,这不用几个月叶名琛派往福建的两万兵力就是损失殆尽了。

    福建失守后,叶名琛又是搜罗了仅剩的兵力试图守住潮汕府,但是1857年底开始第三军已经是得到了大规模的增援。南下能够的第十步兵师可是达到了历史上首次的满编制,一共八千多人皇家陆军将士再加上两万多协防军。

    这广东守军根本就守不住潮汕,连续遭遇数次惨败后,兵力损失过半的广东守军被迫主动放弃了潮汕,甚至连惠州府都没守,而是直接带着仅剩的五六千人逃回了广州。

    到了现在。虽然广州城内拥有比第二次鸦‘片战争更多的兵力,但实际上他们的情况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叶名琛可以动用的正规部队也就只有五千名绿营旧军,此外还有近千名广东练军,至于剩下的都是从广州周边征召而来的民壮团练,人数虽然有将近三万人,但是这些民壮团练连绿营都比不上,要想凭借他们就抵挡住中华军的进攻,无疑是痴人说梦。

    看着城外的那些中华军,叶名琛实在是想不出来任何守住广州城的可能性!

    面对中华军兵临广州城下,不仅叶名琛悲观到一点信心都没有,同时在香港里的额尔金伯爵也是有些顾虑。

    额尔金伯爵去年就已经是拿着委任状来到香港上任英法联军司令一职了,并且在去年十一月份的时候就已经陆续集结了超过六千人的英法联军。

    但是让他气闷的是,包令等英法等国的外交官们竟然还在上海和那个什么中华帝国谈判扯皮,并数次否决了自己率领出兵广州的计划。

    至于理由,他们说,就算是联军勇猛无比攻克了广州城,但是也无济于事!

    为何?

    因为这广州可不是在中华军手里,而是在清军手里,甚至那个时候整个广东都不在中华军手里,你打清军怎么可能让中华帝国屈服呢?

    但是让人更郁闷的是,如果他们打了清军,就算是清廷屈服了把整个中国都卖给了英法联军,但是也没有任何作用,因为清廷不用多久就会被中华帝国干掉了。

    这些洋人也不是傻子,他们是见过中华军的,也是知道中华军在过去的一年里连战连胜,中华军统一中国不是可不可能的事,而是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的事。

    也就是说,现在把注定要被消灭的清廷给打服并签订条约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因为等到中华帝国统一中国后,这些条约就是废纸一张。现在中华帝国连南京条约都不肯承认,你还让他们承认独立造反之后的清廷和洋人的条约,这不笑话吗!

    所以他们如果想要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就必须从中华帝国手上取得!

    而这也是为什么包令要给林哲下达战争通牒的原因,同时也是数次反对额尔金先出兵广州的原因。

    一方面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就已经证明,你洋人就算把整个广东都给占了,也别指望让这些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人屈服,要想让中国人屈服,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捣黄龙,兵临南京城下甚至是攻克南京城。

    但是要直捣黄龙的话也不容易,单靠额尔金的五六千人还真不够用,这些洋人是知道中华军的,这些中华军可也是用米尼步枪的近代军队,虽然说战斗力比列强军队要弱一些,但是人家兵力多啊。

    中华军近期的异动也瞒不住这些洋人,他们也是知道一旦自己登陆上海的话,可能面临的中华军绝对不是一万两万人,而是三万四万甚至更多。

    因此英法联军也需要时间来准备。

    但是现在,情况却是已经变得不一样了,中华军大举南下广东,甚至是兵临广州城下,而一旦让中华军也拿下广州城的话,那么接下来对于香港的英法联军来说就不太妙了。

    打个比方说,万一到时候英法联军主力北上上海,这在广州的中华军却是来个釜底抽薪,直接来进攻香港怎么办?

    如果要对此作出防备,那么就会大量牵制英法联军的兵力。

    英法联军本来就难以抽调众多的兵力,如果还要在广东方面被牵制大量兵力的话,那么到时候登陆上海就更加困难了。

    基于这些考虑,额尔金伯爵是不准备等上海方面的谈判结果了,他要出兵!

    反正上海那边的谈判已经持续了大半年,但是到现在愣是毛都没谈成,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这是中华帝国在拖延时间,再等下去的话可就不太妙了。

    不过为了避免外交上的麻烦,额尔金伯爵并没有直接宣战或者进攻之类的名义,而是用保护侨民为由,选择出兵广州。

    额尔金伯爵可不是什么外交家,能够被英国本土方面委任为英法联军的总司令,一旦战争爆发后全权负责中国方面事务,他可不是什么犹豫不决的人,既然是做出了决定,他是在得到了中华军兵临广州城下的时候就是下达了动员令,在第二天他的士兵们就开始登上了船只。

    然后一直在远东地面上从未有过的庞大舰队从香港起航,除了海军自身的船员外,这支舰队还搭载了高达五千名的陆军士兵。

    英国人出兵了,他们并没有顾忌上海那边还在进行的谈判,而是选择了直接出兵广州,这让第三军的新任军长曲攀云颇为意外。

    “这些蛮夷非要在广州插上一脚是吗!”曲攀云冷哼一声后把目光重新投向了墙上的那珠三角地区的地图上。

    半晌后他才道:“传令,全军提前结束休整,午后对广州发动总攻!”

    说完这句,他还用着自言自语的口气道:“必须在洋人登陆广州前拿下广州!”

    当曲攀云选择了提前攻城的时候,城内的叶名琛已经是陷入了混乱之中!

    “报,城外逆军动了,似有攻城之举!”

    “报,城外珠江口发现大量洋人的舰队!”

    连接听到城外中华军异动和洋人舰队沿江而上的报告后,叶名琛终于是站不住了,一屁股跌坐了下来,嘴边喃喃着:完了!完了!(。)

第两百八十章 退守广州() 
面对城外中华军第三军的猛攻,广州城的守军那里抵挡得住啊!

    广州守军虽然总数不少,加起来也有三四万人,但是其中只有千人规模的新军,次一等的正规兵力也就是绿营,八旗旧军也不过五千人上下,其余都是地方上的团练民壮,这些人甚至连刀剑等冷兵器都没有。

    如此的守军面对第三军的进攻,那里能够抵挡得住啊!

    然而此时此刻广州城内的守军已经让无法让曲攀云注意了,如今他是把目光都投降了从香港出发的那些英法联军。

    从得到的情况上来看,英法联军是海陆配合,其陆军并没有徒步从香港出发经新安等地前往广州,而是直接乘坐船只直抵广州城下,他们的行动相当迅速,一路上虽然遭到了虎门等多地炮台的轰击,但是在英国人的庞大舰队上的数百门火炮轰击下,沿途的清军炮台如同纸糊的一样,甚至连半天时间都没能阻挡英法舰队的前进。

    就当中华军对广州发起总攻后的第二天,额尔金伯爵已经率领英法联队舰队以及两国陆军大约六千名士兵抵达广州,并在距离广州大约二十公里的珠江北岸登陆。

    面对洋人进入珠江并登陆,曲攀云也是没办法,谁让自家没有舰队配合呢,只能是眼睁睁看着洋人从容在自己后方登陆。

    第三军虽然有着帝国海军第三炮舰支队的配合作战,但是第三炮舰支队只有两艘四百吨级的以及几艘百吨不到的炮舰而已,全部船只加起来都不如英国人随便一艘巡洋舰的吨位以及火力。

    同时海军方面为了保存实力,避免在海战上被英国舰队消灭,虽然很无奈但是第三炮舰支队也是被迫选择了避战。

    如今第三炮舰支队的主力船只除了少数几艘八十吨级的炮舰还活跃在闽江外,两艘较大吨位的炮舰已经是被调回了长江流域。后续这些船只将会和海军其他船只一起,要么是避战保存实力,要么是集体参与闭塞作战自沉江阴。ad1;

    因此第三军南下广东。是无法得到海军方面的任何支援,甚至连补给都是只能靠陆路运输过来。

    如今面对洋人的舰队驶入珠江。并派遣大量士兵从珠江北岸登陆,曲攀云也就只能干瞪眼了,甚至为了避免遭到洋人舰队可能存在的炮击,他甚至是命令部队离开江边至少一千米以上。

    洋人的舰队虽然厉害,但是舰炮的射程也就一千多米,了不起打三四千米,但是那样的话准头肯定是要差很多,中华军只要不傻乎乎的靠近江边。英法联军的舰队也只能干瞪眼了。

    决定双方胜负的还是陆军力量!

    面对突然出现在自己背后的英法联军,曲攀云可是没敢有半点轻视,几乎是发现英法联军在自己背后二十千米外登陆后,他就是把正在攻城的第十师抽调了回来,然后开始休整备战,而攻城的任务则是交给了协防军部队。

    “如今已经打开了城墙缺口,后续攻城主要是肃清城内的敌军,第八协防师的战力虽然比不上皇家陆军,但是对付那些民壮团练也是足够了!”一旁的第十师师长方安云如此对曲攀云道:

    “另外第二十七协防师已经正在加紧构筑东南方向的防御工事,预计到晚间就能够初步完成。等到明天的话城外防御工事应该可以全部完工!”

    曲攀云道:“嗯,你的第十师从现在开始就不要参与战斗了,抓紧时间休整。争取明天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任何挑战!”

    南下广东的第三军虽然有着高达四个师的部队,分别是第十步兵师、第八协防师、第二十七协防师、第三十协防师、但是真正的主力从头到尾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家陆军第十步兵师,至于其他三支协防师部队,用他们来对付普通清军或者地方团练还行,但是如果想要让他们上阵和英法联军对战,那就是强人所难了。

    再者,目前第三军的三个协防师中,还有一个被留在惠州府、潮汕府两地继续清剿其余地方的清军。ad2;扩大占领区,第三军西进的时候可是一路走直线过来的。根本就没有去管不在行军路线之外的其他州县,这第三军横扫而过后。自然需要留下一部分协防军部队继续清剿外围的清军。

    这和第十步兵师一起抵达广州的只有第八协防师和第二十七协防师,至于第三十协防师则是被分散在惠州府以及潮汕府作战。

    英法联军在中华军的背后登陆,曲攀云虽然做出了及时反映,把唯一的主力部队第十步兵师抽调出来应对,但是中华军对广州的攻势并没有减缓,相反还是进一步加快了攻城的步伐。

    如今的第三军和陈云陶时代的第三军不同,陈云陶在中华军里是出了名的谨慎,如果是他遇上今天这种情况,估计就会放弃继续进攻广州,从而全力备战英法联军了。

    但是曲攀云不同,他这个人并没有太过明显的个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