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琅翼早些年号称是林哲麾下第一战将,实际策划浙北、苏州甚至常州等诸多战役,当年徐言青奔袭数百里一路从湖州杀到丹阳、镇江、南京城下,外人都记住了徐言青的勇猛,但是林哲也是知道,这些作战计划都是石琅翼一手制定并施行的。
只是前两年石琅翼对满清抱有些许幻想,被林哲隐隐打压,最后他在中华军里日渐名声不显,名声甚至都不如陈云陶显赫了。
早年石琅翼是有些畏惧造反,有些不情愿跟着林哲一起干的,但是现在木已成舟,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已经上了林哲的船,而且是再也下不去的那种,更关键的是现在中华帝国极为良好,军事上的连战连捷让帝国掌控了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省,而统治区的扩大也是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军费。
仅仅是一年六七千万银元的军费预算,就比国内其他所有军事力量的经费加起来还要多。
对于帝国的未来,不仅仅是军人们报以极大的信心,就算是那些满清投降过来的文官们也是笑容满面,为何?因为他们看到了帝国统一中国的极大可能性!
其实去年的时候,石琅翼就已经是放弃了其他想法,和其他人一起为中华军的造反大业而奋斗,只是早年的那些言论还是让他受到了打压,这从他一年多来一直都没有担任过部队主官就可以看得出来。
但是这石琅翼已经是和自己的战车绑在了一起,也不能一直让这个才华横溢的将领在南京浪费时间。
联合参谋部总长听上去权力很大,但实际上更像是一个管家的角色,战略规划以及其他事务都有参谋部下属的各司处理,他石琅翼也就是抓个总而已。
林哲迟早是要把他重新放下去的的,而即将到来的十二月调整就是一个机会。
除了徐言青,石琅翼外,其他一些人也是需要一一作出调整的!
为了能够让调整顺利进行,林哲是在十一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做铺垫,首先是陆续晋升部分高级将领的军衔。
即沈驰云被晋升为陆军中将后,第四军军长徐言青、联合参谋部总长石琅翼两人在十一月低也是被晋升为陆军中将衔,而到了十二月处,第二军军长林安飞、海军部总长林达标被晋升为陆军中将、海军中将。
同时还有一批人从上校被晋升为少将!
十二月上旬开始,伴随着林哲大规模晋升军衔,沈驰云、林安飞、徐言青、陈云陶、施清瑄等十余位高级将领相继被一纸诏令召回南京述职。
同时为了不让在十二月的调整期间出现大规模动乱,避免让敌军有机可乘,也不是说所有高级将领都回到了南京述职,而且也不是同一时间回来,而是分批,一般来说师长回了南京,师参谋长肯定会留下来,军参谋长和师长走了,军长也会留下来。
比如说江北那边,沈驰云回京述职,但是施清瑄云却是留了下来。
而且也不是所有回京述职的人都是同一时间回来,最早一个回京素质的乃是沈驰云,他是十一月低就接到了回京述职的命令,而他刚回到南京的连家都没回,而是被直接带到了中华宫平仁堂面见林哲,两人交谈了数个小时后,他又是到了统帅部那边参加联合会议。
回家匆匆睡了一晚后,他第二天继续泡在统帅部那边,中午和刚回京的陈云陶见了一面后,下午就是再一次匆匆坐上海军的船只,然后奔赴苏北。
只是离开南京的时候,他已经从第五军军长变成第一军军长,同时还带上了林哲亲书的委任圣旨,新委任的头衔不算太正规,只有圣旨里的一句:着该员督办华北军务。
这实际上就是和之前施清瑄的‘江北军务司令’一样,都是临时性的差遣,不算正式军职。
而对于沈驰云的调动,也是可以看得出来,目前的沈驰云已经是接替了施清瑄成为了中华军在北方诸军的最高统帅。(。)
第两百六十五章 施清瑄回京()
中华军的高级将领频繁调动是有着传统的,最开始的时候就是林哲为了掌控军权不旁落,避免高级将领长久掌控某支部队,然后造成并为将有的局面。
但是到了后面就考虑到将领的升迁以及经验积累这些因素!
任何一支成熟的现代军队,某个职位都不可能让特定的一个人长久担任的,尤其是团长,师长,军长这些部队主官职位,往往是一年两年就会调动!
中华军同样如此,比如说早年的拳头部队之一第二混成团,最初的主官是石琅翼,然后就是徐言青,徐言青带领第二混成团立下颇大战功之后,没有多久就是被调离,接任他的是林安飞,后续第二混成团改编为第二师,林安飞也没有在第二师的位置上做多久,今年就已经升为第二军军长,第二师师长变为了方韩林。
这个方韩林也不是林安飞的嫡系下属,而是从第一师调过来任职的。
从第二混成团到第二师,短短数年间就已经换了四任主官,由此可见中华军内的高级将领调动是多么频繁。
不仅仅第二师如此,实际上第一师、第三师、第四师、第五师等皇家陆军主力部队的主官同样调动非常频繁。
相对而言,实际上团营以下的中下级军官任命要更加稳定一些!
中华军的上一轮高级将领大规模调动是中华军西进南京之前,也就是1857年初,到现在也不过一年时间,而现在中华军就已经开始新一轮的大规模轮换调动了。
在沈驰云回京述职后,并被调任第一军军长,全权主持后续的华北战事时。
施清瑄和沈驰云交接后就是带着显赫战功返回南京,刚回到京师,他也是没有先回家或者减其他人,而是一到南京就进了中华宫面圣。
平仁堂内,林哲见到了已经半年未见的施清瑄。兴许是常年在外率军作战,又或许是南返路上有些着急,让施清瑄看起来有些疲惫。
“来,坐下!”林哲并没有和往常见其他文官要员一样摆着刻意的架子。而是一见施清瑄进来就是起身,然后和施清瑄到了办公室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施清瑄看见林哲对自己的热情态度,回来路上的些许忐忑也是消散一空了,当初得知林安飞接替自己担任第一军军长,并主持后续华北军务的时候。说实话施清瑄心里是有些不太舒服的。
因为按照他自己的设想,自己击溃了僧格林沁,李鸿章拿下了江北地区后,后续自己就是会统帅大军继续北上,一直打到直隶京师去的。
但是没有想到林哲的一纸诏令就是把他召回,这就代表着未来横扫华北直隶等省的战功就不翼而飞,而且他也不知道回京后林哲怎么安排自己的任命,是调任到其他军担任军长,还是说到统帅部担任某一部总长。
但是担任其他职位的话,很显然是没有担任第一军军长以及主持华北军务那么大优势。他施清瑄也是有野心的人,作为去年力劝林哲称帝建国的高级将领,他和林安飞,徐言青三人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从龙之臣。
但是仅仅一个从龙之臣远远无法让他满足,他还想要爬上更高的位置,期望着有朝一日当上陆军元帅,获得功臣爵位的最高级爵位:公爵。
但是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林哲是不可能把陆军元帅军衔以及公爵头衔随便发的,必会严格控制人数,而位置少了就带代表着竞争力加大。
放眼看去。施清瑄的竞争者不少,徐言青、沈驰云、石琅翼以及沈驰云等人都是他的竞争对手。
眼下正是开国统一之战时,帝国发展迅速而一旦自己落后一步,那么就会步步落后。要想继续领跑中华军军界诸多高级将领之前,需要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能力,更加需要林哲的信任以及重用。
说起能力,他施清瑄虽然不差,但是在中华军内其实也不算顶尖,说起战略统筹能力。他不如石琅翼,说起战术制定,临战指挥他也略逊徐言青,甚至很多师级将领比如许鹏安等人都不比他差多少。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和其他人竞争的话最为重要的就是林哲这个帝国皇帝的信任了。
怀着这些担心,他南返路上自然是睡不太好,要不然也不会在林哲面前露出一副疲惫之态。
如今见了林哲对他的态度,他内心里是忍不住露出喜悦之意,看来我施清瑄还是圣眷不衰啊!
林哲让他坐下,他自然不会大大咧咧的一屁股坐实了,而是只坐了半边位置,然后依旧挺胸坐直,双手垂放在双腿上,标准的军人坐姿。
林哲坐下,先是开口吩咐旁边站立的随行秘书:“把前些时候家里送来的新茶拿过来!”
待秘书泡好茶后各倒了一杯,就是恨识趣地退了出去!
施清瑄小口地品了茶后,放下依旧半满的茶杯:“陛下老家的这新茶果然是非同凡品啊,只小品一口就是满口香津!”
林哲呵呵一笑:“你什么时候也懂的喝茶了!”
听到林哲打趣,施清瑄也是露出面露尴尬,他施清瑄虽然也是读书人出身,但是也不是什么文人雅士的类型,对茶道可没什么研究,这几文钱的粗茶能喝得下去,这几百几千两银子的极品龙井也能喝得下去,而且对他来说两者的味道没有什么差别。
林哲接着开口:“不过你要是喜欢喝,回头朕让他们给你送几斤过去!”
施清瑄听罢,可不管自己会不会喝,当即面露媚笑道:“天子赐,臣不敢辞,如此就厚颜夺陛下所好了!”
这两句话开口,也是让君臣的气氛瞬间融洽了起来,彷佛又是回到了当初中华军初建时期,大家一同努力奋斗的模样,当初的林哲只是一个主办县级团练的富家子,而施清瑄也只是一个落魄学子,当年林哲还是很好说话的,浑身上下并没有所谓的王霸之气,林哲和诸多心腹将领的相处也是比较融洽,也是经常在一起喝茶吃饭满口荤话。
只是现在随着帝国的建立,林哲登基称帝后,彼此间的关系就变成了纯粹的君臣关系,变成这样也不仅仅是林哲的缘故,相反还是诸多臣子们的刻意为之,君不见诸多礼仪条例可不是林哲制定的,而是内部教育部的官员们制定的。
像现在这样能够和林哲随便开玩笑,打趣几句的人也就只有施清瑄等少数几个人了。
气氛融洽了后,两人就是用着闲谈的语气说起了江北军务等事,施清瑄也是挑选了林哲爱听的话说,加上口才不错,说起当初的扬州、宿迁等战事时,没有和战报上那么冰冷生硬,听的林哲频繁露出笑容。
这闲话说了一阵后,林哲就是再度开口:“这一次从北边回来,后续你有什么打算?”
施清瑄听到这话的时候,立即就是把态度一正,这个问题可不是闲聊了,而是事关后续自己的任命了。
当即他正色道:“臣虽然读过几年书,但骨子里就是一粗人,其他的不太懂,陛下让臣去那里,臣就去那里!”
林哲面露微笑点了点头,他这么一问自然只是一句客气话而已,可不是真的要征求施清瑄的意见。
所以他道:“嗯,这样的话,近期你就先留在京师这边,帮朕把第六军的架子搭起来!”
第六军?施清瑄可不知道中华军什么时候又冒出一个第六军来,但是他虽然在林哲面前说自己愚钝,但是并不代表着他真的是笨蛋,只是稍微一想就能够猜得出来,这应该是1858年度扩军计划里的一环。
他是野战军的将领,并不是统帅部的主官,很不是太清楚该计划的一些详细细节,但是也知道会扩军至少五个皇家陆军师,但是原本这些扩编后的部队不是说直接编入到现有的各军或者统帅部直辖吗,怎么会单独弄出一个第六军的番号来?
施清瑄尽管没有搞清楚第六军的的详细计划,也很难猜测去主管第六军的筹建事宜是好是坏,但是身为臣子在这个时候必须第一时间表态:
“臣绝不负陛下所付,必定把第六军编成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军!”
林哲道:“爱卿的能力朕是清楚的,相信爱卿会让朕看到一支不逊于第一军的第六军来!”
随即从旁边的书桌拿出一个文件夹,然后递给了施清瑄道:“里头是统帅部对第六军的一些详细筹划和安排,你拿回去先看一看,有不足遗漏之处再和统帅部各部商讨!”
这一场述职并不算太正式,整体上都是在闲谈中度过,而临近傍晚时分,林哲也是留施清瑄一共进餐。
邀请臣下和自己单独进餐,也算是林哲近期一个笼络臣下的重要手段了!
在平仁堂和林哲吃过了晚饭后,施清瑄才是出了中华宫,这个时候他才能够返回他在南京城的宅院中。
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倒不是和许久未见的妻子亲热,而是吃饭!
他中午时分就没吃多少,傍晚时分和林哲进餐也是约束太多,可不敢在林哲面前大吃特吃,只是简单的吃了少许而已,连半饱都算不上。
饱餐一顿后,他就是把自己关进书房,然后钻研起林哲给他的那份第六军编练计划书。(。)
第两百六十六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
按照该计划书的规划,第六军将会是由全新的部队组建,预计辖有皇家陆军第六师、第八师这两支主力部队,同时再辖有一个直辖的重炮团、骑兵团,同时将会辖有一个独立工程团。
直辖炮兵团和骑兵团不算新鲜事,之前的第一军就是这种配置,但是这工程团倒是头一次听说。
目前中华军的各部队里的辅助部队,一般只有辎重部队,并没有专门开路搭桥以及负责营建等事务的工程部队,这部分任务一般由协防军负责。
在1858年度扩编计划中,林哲亲自对军方提出尝试组建专业的工程部队,而第六军预计所辖的这个工程团就是中华军里首个工程部队。
筹建专业的工程部队并不是林哲的心血来潮,而是军事发展的必然,随着中华军装备的火炮越来越多,后勤物资的增加也就导致了部队行军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遇到河流或者丘陵山区小道的时候,部队的行军速度简直令人难以接受,一直用协防军开路搭桥也不是个事,协防军虽然用着廉价,但是毕竟都是普通的炮灰,说起动手能力实际上还不如那些民夫呢。
因此组建专业的工程部队是必须提上日程的事!
只看这纸面上的编制,施清瑄就知道这个第六军一旦建成,拥有两个步兵师,一个重炮团,一个骑兵团以及一个工程团的总兵力是足会超过第一军的。
第六军的的兵力多并不足以说明他在1858年扩军计划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林哲还想把这个军建设成后续十年乃是二十年的标准军队。
因此第六军的装备也和以往的中华军有所不同。
第六军将会率先大规模装备前装线膛炮,还有在步兵装备上,将会率先装备林德机器厂仿制生产的线膛后装枪。
前装线膛炮在中华军里已经不是首次装备了,目前就有十来门在近卫师服役,不过那都是实验性服役,由于实验服役的效果不错,所以军械部那边已经向林德机器厂下了大量订单,首批订单就是五十门,这些火炮将会被配属给第六军的炮兵部队中。
前装线膛火炮的大规模装备。将会是第六军在炮兵行列上走在中华军的前列。
而线膛后装步枪,这玩意目前在第六军也算得上是实验性装备!
林德机器厂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