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技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技师- 第3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元节,也就是李牧前世的元宵节,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在大唐也是一个很大的节令。大唐施行宵禁,在长安城,除了平康坊特殊,可以通宵达旦之外,其他的一百零七坊都是要宵禁的。唯有上元节前后三天,是国家的法定节日,可以彻夜灯火通明。

    一年就只有这三天狂欢,百姓自然是都想凑个热闹。这也是长安城的富人们炫富的一个最好机会。灯轮、灯树、灯楼等,各种新型花灯设计得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各家各府不仅在花灯的制作上推陈出新,灯下的歌舞百戏更是令人目不暇接。秀女头戴花冠,身穿霞帔,其昂贵者,光是服装就要花费百贯。

    虽说各坊都会准备花灯,但平康坊最为大唐娱乐业的旗舰,永远是最惹人注目的。其他各坊,都是坊内的大户,才会准备巨型花灯,灯树,歌舞等也是凤毛麟角。但在平康坊,每一家青楼门口,都有灯楼,都有舞台,都有歌舞。而且在上元节当日,还要选出花魁。而拥有花魁的青楼东家,则默认成为平康坊这一年的坊正,代表平康坊与官府打交道。

    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坊正,在平康坊的地界,坊正的官职虽小,油水却是不小。平平常常,不显山不漏水,一年几千贯是有的,再加上花魁的加持。谁要是赢了这一场,这一年就算是饱了。

    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逐鹿侯李牧买下了半个平康坊。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出了花魁的青楼,也绝不敢跟他去争。所以今年在操办上元节庆典之前,各东家都来丽春院探听风声。没辙呀,半个平康坊都是人家的,这边不点头,这花魁比赛也没意义了。

    李牧早知道这个规矩,他也没想更改这个规矩,因为他有信心必胜。他让二狗与这些青楼东家见了面,约定今年如往常一样,大家各凭本事。众东家得了李牧的承诺,这才各回各家开始准备。

    李牧这头窦娥冤也排得差不多了,但在上元节这么喜庆的节日,演这么悲伤的戏,总归还是不太好。所以李牧临时改了主意,把窦娥冤的首演推迟到了上元节后,而在上元节这几天,他准备了新的杀手锏,来应对这场花魁比赛。

    李牧在上大学的时候,选修过一门课,叫做中国文学史,讲的是文学载体的进化过程。

    最早的时候,叫做“风雅颂”,也就是诗经。风,土风歌谣,雅,王朝贵族的乐曲,颂,宗庙祭祀,歌颂神灵的致辞。

    而到了秦汉时期,则是“乐府诗”的天下。乐府是秦朝时设置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代沿用其名。乐府诗以叙事为主,配以音乐,可歌舞。

    在汉末到隋朝一统这段时期,由于连年征战,胡汉相争等因素,导致乐府的乐谱大量失传,直接导致乐府诗的没落。有的是有曲没词,有的是有词没曲儿,完整保留下来的极少。因此歌舞的时候,大部分时候就只有音乐,而没有唱词了。唱词的部分,变成了一种保留下来的格式,诗人以此格式创作,逐渐形成了“唐诗”。

    细研究这其中的演变可以发现,文学的进化,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诗经时代,一首枕长的诗歌,往往叙述的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此时的诗文,主要是“四字”,例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而乐府诗,大多数是“五言”,多出一个字,让叙事能力大大提升。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到了唐朝,先是继承了乐府的五言,随后演变出更为复杂的七言绝句。这个过程,是字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

    唐朝之后是宋朝,宋词又重新找回了乐府诗的灵魂,不拘泥于五言或者七言。用文字来配曲调,所以形成了“宋词”的标志性长短句。

    再往后元朝,不满足于“长短句”的格式化叙事,加入了布景,表演,唱念做打等等元素,形成了杂曲。明清时,文人骚客在杂曲的故事性基础上,发展出来。所有的一切,都是朝着字数更多,叙事能力更强,更加复杂的方向走的。

    现在是初唐,诗文更多是五言乐府格式,七言绝句多是“高阶诗人”炫技的手段。李牧能背诵唐诗三百首,但无论是无言还是七言,在上元节这个场合,都不太适合。这就像大年三十的春晚,突然主持人报幕,下面一个节目是诗朗诵,不是不行,而是会很尬。

    在这种庆典的场合,最合适的,还是歌舞。

    舞,很简单,丽春院都是教坊司出身,歌舞是她们的老本行,拿来就用,随便排练一下就行。歌,也是如此,虽然乐府诗完整留存的不多,但教坊司出身还是多少会一些的。

    但这些,其他青楼多少也都会。大家都一样的,显然不能出彩。

    所以李牧准备的杀手锏,就是让历史的进程再跨一步。

    大家都玩乐府的时候,我给你来个宋词。这不就新颖了么?

    李牧会背的宋词没有唐诗多,但也有几十首。其中有一首,多少还与上元节搭一点边儿。正月十五月儿圆,这首宋词,刚好也是说月亮的。

第652章 再赐诰命() 
太极殿。

    李世民看着手里的奏折,眼神有些凝滞,显然是走神了。长孙无忌在他的左侧替他看奏折,大年要过去了,一切也都回归了常态。

    “陛下。”

    长孙无忌轻唤了一声,李世民从愣神的状态缓过来,把手里的奏折放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道:“何事?”

    “陛下可是为李牧的事情而烦闷?”

    李世民苦笑道:“什么都瞒不过你,确实如此。”他把手里的奏折递给长孙无忌,道:“你看这奏折,四平八稳得挑不出一丝错处,若不看名字,你能猜出是李牧所写么?”

    长孙无忌看了一遍,摇头道:“从前李牧的字不堪入目时,一眼就能认出来,但现在他的字师从欧阳询,朝中效仿欧阳询的字的人不知凡几,实在是看不出了。”

    “朕不是与你说他的字,朕是说他的性子。”李世民烦恼道:“朕这几日就在想,李牧这个孩子,能有常人意想不到的想法,与他的性子是有直接关系的。而他到了朕的身边,朕一再约束他,让他不能自在由心。就说这字吧,他以前的字难看,朕常说他,现在他把字写好了。再说这奏折,以前他的奏折,哪有什么章法,就像平时说话聊天一样,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朕读起来仿佛他在朕面前,活灵活现。而现在的奏折,章法有度,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一个字都没有,与朝中文武的奏折如出一辙,朕读起来味同嚼蜡”

    长孙无忌打断道:“陛下,这不是好事么?”

    “这是好事么?”李世民反问了一句,苦笑道:“辅机,朕觉得未必是好事。李牧非寻常人,朕以寻常人之法约束他,只会让他与朕离心离德。上次的事情,朕反思良久。李牧说得没错,朕确实是过分了些。只因他能赚钱,又不在乎钱,朕就把本来该朕和朝廷承担的压力,转移到了他的身上。把他的钱财,视为朕的钱财。殊不知,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做到李牧如今这样。”

    “朕不但不记他的好,反而愈加过分朕何时变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朕怎么会变成这样的一个人啊!”

    李世民连声叹息,怅然若失。他并不知道,长孙无忌心中已然是惊涛骇浪了。

    李牧!李牧!

    此子到底有何魔力,竟然能让李世民反思己过?要知道,李世民可是皇帝,李牧仅仅是臣!君臣之间,永远都是君对臣错,因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纲常!这是道理!这就是规矩!

    而李世民竟会因为李牧的态度而反思自己,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李牧在李世民的心中,已经远超过一个臣子的地位了。这份恩荣,即便是他自己,从龙之功第一人,身为国舅的长孙无忌,都是无法相比的!

    此子,已经成长到了这么可怕的程度了么?

    长孙无忌心中的骇然无以言表,只好默不作声。李世民看他这副样子,以为他有所顾忌,笑道:“辅机,有话就说,你我之间,还需顾虑么?”

    “啊、”长孙无忌有些失神,但李世民问起,又不得不答,匆忙想了一下,道:“陛下,这事儿臣不好说。在臣的心里,君臣之纲常大过私人的情感,在臣看来,李牧无论有任何的不满,他是臣,也不能对君抱怨,这违背礼制。”

    李世民苦笑道:“话是如此,但辅机啊,你还没看透啊。”

    “臣没看透什么?”

    “李牧这个孩子,他不同于一般人。寻常人争名求利,欲一展抱负。朕或奖、或赏,能给与他们需要的东西。但李牧呢,若不是朕逼着他,他那惫懒的性子,他会想当官么?凭他的本事,若去从商,谁是他的对手?或许就真如他所说,回定襄种地去了。如今是朕需要他,而他对朕没有所求,他愿意为朕分忧,也并非为了功名利禄,而是念着情分罢了。”

    “而朕的所作所为,则伤了这份情分。若彻底伤了他的心,以他的性子,恐怕就不会为朕出力了。”

    长孙无忌皱眉道:“陛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征召他,他还敢不从么?”

    李世民摇头,道:“古往今来,哪个皇帝是靠逼迫得来的忠心?朕可以把他拘在朝堂,但他不出力,朕还能怎样?”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朕也烦躁啊,朕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上天赐给朕一个大才,却又有一个让人烦躁的脾气,朕堂堂天子,还得顺着他,真是够憋气的了。”

    长孙无忌听了半天,终于有点品过味儿了,道:“陛下要怎么做?”

    “朕听说他上元节要纳一房妾室,但今天都十三了,也未见他通知朕,想来是还在赌气了。罢了,朕也不能去给他赔不是,就赐他的妾室一个五品诰命,权当是贺礼了。”

    长孙无忌大惊失色,忙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诰命只能赐封官员之正妻与生母,此乃礼制。陛下此举,恐引起朝野非议,对陛下名声也有损!”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朕何尝没有想过,但既然李牧非常人,朕也需行非常事。若朝野非议,朕就要问问他们,谁人有李牧之才,朕也一样对待,若没有,那就没什么好争议的。”

    长孙无忌还要说什么,被李世民打断:“朕意已决,诰命文书已经送过去了,断无更改之理。”

    长孙无忌一听,诰命文书都已经送出去了,那还争个屁了,徒做坏人,叹口气,不再言语了。

    “歹谙内则,作配名门。训典娴明,允协珩璜之度;礼仪纯备,克彰苹藻之风。兹以覃恩,赐封五品诰命夫人。”

    高公公把诰命文书递给一脸懵的李知恩,笑眯眯道:“贺喜二夫人了,咱家活了这么久,还没见过侧室也封诰命的呢,足见陛下对逐鹿侯的恩荣啦。”

    “多谢公公。”白巧巧见李知恩懵了,接过话来,道:“公公受累了,请大堂稍坐,喝口茶。”

    “那就恭敬不如——”

    “从命”俩字还没出口,忽然一个冷淡的声音插话道:“娘子,高公公忙得很,恐怕是没工夫喝茶了。”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是李牧回家了。耷拉着一张脸,像是谁欠他钱似的。

    高公公看到李牧,赶紧赔笑道:“侯爷还生着气呐?”

    “哪敢啊,怕你点我。”李牧哼了一声,道:“高公公,你若不提此事,我也要提一提。我自问对高公公不薄,无论是钱上,还是面上,还是事儿上,都对得起公公你,但公公你的行径,着实是让人寒心呐。仗着身怀武功,欺负我这不会武功的,让我嘴歪眼斜招摇过市,丢了我多大的面子?是能随便揭过的事情么?”

    高公公苦笑一声,道:“侯爷,您说我能如何呢?一头是陛下,一头是您,我怎么也得听陛下的吧?您要是气不过,得,那您也点我,让我嘴歪眼斜招摇过市,你看如何?”

    “我又不会功夫。”

    “那你说咋办?”

    “咋办”李牧抬了下眼眉,道:“要不这样,你答应我一件事,让我心里痛快痛快。”

    高公公只求李牧能把这篇儿翻过去,赶忙道:“侯爷请说,只要能做到,无所不从。”

    李牧一脸严肃,逼近高公公,道:“当真?”

    “嗯!”

    “好!那我就说了!”李牧深吸一口气,道:“让小陈公公去东厂做厂公!”

    “啊?”高公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以为李牧这么严肃地说起,得是一件极难办的事情,万没想到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小陈公公是他的干儿子,关系可要比李牧近多了,而且就在前几日,小陈公公去宫里头探望他,已经婉转地把这件事说了,他也应允了,换言之,这根本不算个事儿。

    这是什么路数!高公公有点懵了。

    “吓傻了吧?”李牧看着高公公呆愣的样子,忽然笑了起来,道:“真以为我生气了?哈,我李牧岂是小气之人,你我交情不浅,我会因为这点儿事儿就跟你闹掰了么?只是小陈公公这件事,跟我提过,我答应了。我知道你干儿子多,但唯独小陈公公,与我关系好,这个面子你得卖给我啊!”

    高公公长出一口气,道:“哎呦我的侯爷,你可是吓死咱家了。咱家这几天还寻思,侯爷大人大量,怎能跟我这个没卵子的计较。唉,得罪之处,还望侯爷海涵。这事儿都不是个事儿,侯爷一句话,就这么定了,便宜那个小杂种了。”

    “爽快爽快!”李牧招了下手,吩咐道:“小竹啊,去给公公拿几瓶香水来。”

    “这怎么好意思——”

    “无妨无妨,公公用得着。”李牧接过小竹拿来的香水,塞到高公公手里头,道:“回去替我跟陛下谢恩,就说我说的,陛下待李牧恩重,李牧无以为报,唯有肝脑涂地以报之。之前是李牧的不是,请陛下也不要放在心上。这回纳妾,也不大操大办,故此才没有请客,不过礼还是收的,陛下要有所赐,多少都不嫌多。公公也别忘了,咱们是好朋友嘛。日后等你成亲的时候,我再随回去,不会占你便宜的。”

    高公公嘴角抽动了一下,强忍着没爆发,苦着脸点了点头。啥也别说了,破财消灾吧!

第653章 再次搬家() 
送走了高公公,李牧和白巧巧回到屋内,李知恩拿着自己的诰命文书和衣裳回她自己的屋里美去了,难得没有跟来。

    “夫君今日回来的早、”白巧巧帮李牧把虎皮裘拖了下去,为他披上一件在家穿的对襟:“都忙完了么?”

    “差不多了。”李牧张开胳膊,把白巧巧搂进怀里,白巧巧害羞得推了她一下,道:“大白天的,干嘛呀。”

    “娘子,我告诉你个好消息。”李牧捧起白巧巧的脸儿,道:“方才我回来的时候,公孙康来报,山谷那头第一期完工了。咱们终于有新家了,明天就搬过去住吧。”

    白巧巧哭笑不得地看着他,道:“我的傻夫君,你莫不是忘了,后天你就要娶知恩进门了。刚我还在想,得与你说说了。你看你这些日子,都忙着朝里的事情,要么就是在平康坊排戏。你跟知恩的婚事,你就一点也不管啦?知恩嘴上不说,心里头肯定也不高兴了,几日都没笑容。还好今日陛下赐了诰命,才见她又欢喜起来,你也太不知道疼人了。”

    “哎呀”李牧在白巧巧怀里拱了拱,道:“原本我的打算,是与思文一起办。但知恩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