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指人的思想。行,指人的行动。当世的大儒教学,往往只顾‘知’而忽略‘行’,教会学生们道理,却不告诉他们,这个道理是从何而来,为什么这样的道理是正确的。这样的教育方法教育出的学生,是不完整的。他们明白各种道理,但是做事情的时候,却还是很容易出问题。”
“而我的教育方法,则弥补了这部分的缺失。我先让他们去做对的事情,然后再反过来让他们想,为什么我要他们这样做。给你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拿着木工来说。我让长孙冲做木工,他不知道为什么。他来问我,我告诉他,不要问,去做!细细体会!”
“第一日,他对我说,我让他做木工,是想要侮辱他。我没有理会,让他继续想。”
“第三日,他来告诉我,我让他做木工,是想让他感受木匠的辛苦。我还是没有理会,让他继续想。”
“第五日,他来告诉我,我让他做木工,是想让他明白,各行各业都有存在的意义,每一项工作都不可替代。我还是没有理会,让他继续想!”
长孙无忌与王珪听蒙了,这个也不是,那个也不是,到底是什么啊!别说长孙冲想不通,换成他俩,他俩也想不明白啊!
“此后五天,他没来找我,每日陷入沉思之中。第十一日,他来找到我。这一回他终于悟了,由于是他自己悟出的道理,他的理解会非常深刻,这比我拿着书本教他,不知要好多少!我的一片苦心,我的一腔心血——”李牧长叹一声,悲怆道;“何人能理解啊!”
第578章 对号入座可还行?()
二人听得是玄之又玄,如坠云雾之中,不得其法。李牧偷瞄俩人的表情,心想,我就不信你俩还能豁出脸问我?这要是问了,岂不是显得很无知?
长孙无忌和王珪对视了一眼,李牧想得到的,他们岂能想不到,但是若不问个清楚明白,今日算是百来一趟。二人目光较量,都想让对方开口问,承担这份无知,对峙许久,还是王珪败下阵来,开口问道:“侯爷,老夫年迈愚钝,实在是没有领悟到这其中的道理,还请侯爷详解。”
怎么还糊弄不过去了啊!
李牧暗道失策,面上却波澜不惊,努力回想王守仁传中的内容,一副淡然神色,叹息一声,道:“真是没有想到,学富五车,饱读诗书,千年门阀世家出身的王侍中,竟然连这等浅显的道理都悟不透!”
王珪涨红了脸,闷声道:“实在是无从捉摸,还请侯爷明示。”
“也罢,那我就简单说一点,不能说多,说多了,你们听了去,也成了我的弟子,辈分不好算。”李牧刺激王珪一下,却也适可而止,没有过分,继续道:“所谓知行合一,首先要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与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不可“知而不行”,寄希望于让学生明白道理后,自觉地去按照所学去做。这是不现实的事情,因为人是有惰性的劣性的,若无人从旁引导、规范其言行,他自己很难要求自己。”
“这是说‘知’对‘行’的影响,而反过来。‘行’对‘知’也是有影响的,一个人若每天都在做好事,他即便不懂他做的事情,好在哪里,但他的道德也不会差,不用人教,他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这便是行为反过来影响思想的例子。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便是知和行的相互关系。”
作为明代精通儒释道三家学说,并取其精华,成就阳明心学的一代宗师。后人将其与孔孟程朱并列,足见王阳明的地位。考虑到清代对汉文化思想的打压,王阳明的心学可以被视为儒家学说的高峰之一。在唐朝提出这个思想,绝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长孙无忌和王珪二人,都是接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的人。学问上,虽不如大儒,却也不是一般人可比的。李牧这一番话,点出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即‘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二人听过之后,联想到曾学习过的儒家思想,都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二人不约而同地看向李牧,心中哑然。
在李牧说出这一番话之前,他们都多少怀疑,李牧到底是真心教导,还是借机报复。而听过李牧这一番话之后,二人明白,这次又是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样一番深刻的道理,绝非心血来潮能够编纂出来的。而李牧没有像孔颖达那般生硬地宣讲,而是处心积虑,想尽办法,让学生们通过‘行’而领悟‘知’,这怎么可能是不真心传授?
二人不约而同起身,向李牧施了一礼。李牧赶紧避让,说归说闹归闹,他的年纪和身份,还真当不起长孙无忌和王珪的礼。
李牧装出一副讶然的模样,赶紧扶起二人,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我如何当得起啊!”
长孙无忌叹道:“我二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一礼,是应当的。”王珪也赶紧接话道:“谁能想到侯爷嬉笑之表象之下,竟有如此高的思想境界,果然不愧是天赋奇才,我等望尘莫及也。”
“都是虚名而已。”李牧连连摆手,道:“我从来没有在意过,世人对我误解颇多,无所谓啦。”李牧瞄了一眼二人的表情,忽然话锋一转,道:“哎呀,二位,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想让二位帮我个忙,你们看这”
王珪正要一口答应,长孙无忌忽然给他递了个眼色,王珪赶紧把嘴闭上了。
长孙无忌笑了笑,道:“今日太晚了,有什么事,咱们改日再谈,不急在一时。”
“其实也没几句话就能说明白,国舅,是这样”
“多谢你对犬子的照顾,改日我设宴款待你,到时再说。”长孙无忌打断李牧的话,又给王珪递了个眼色,道:“时候不早了,我们俩就告辞了。你忙活一天也累了,早点歇息。”
“国舅,其实——”
李牧看着长孙无忌和王珪匆匆而去,心里暗骂。都说长孙无忌狡猾如狐,他今日算是领教了。这厮定然是看出自己刚刚的语气不对,猜到是跟李世民发生了矛盾。处在他的立场,怎么可能去为了李牧跟李世民闹别扭,所以干脆不给李牧说出来的机会,直接跑了。
从门口出来,二人各自上了自己的马车。马车并驾而行,王珪撩开帘子,对长孙无忌道:“辅机,方才你使眼色给我,什么意思?李牧轻易不求人,正好卖给他一个人情不好么?”
“你是不是老糊涂了!”长孙无忌没好气道:“李牧如今的势力,比之你我,也就差个底蕴罢了。你看他刚才的样子,很明显是受了气,谁能让他受气?除了陛下,没有第二个人。你愿意为了他,给陛下添堵?你该谢我,若是让他说出来,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这个道理,想不明白?”
“原来如此。”王珪恍然大悟,突然又开始担心了起来,道:“可是你我二人如此遁逃,他拿世子和舍弟出气,又该如何?”
“放心吧。”长孙无忌叹道:“虽说咱们做得不地道了些,但观李牧言行,也不像是个会随便报复的人。既然确定了他是真心教导,我也就放心了,其他的事情,我也懒得过问。”
王珪点点头,道:“说的是,只要是真心传授,我也放心了。”
帘子放下,二人各自回府。
也是巧了,长孙无忌刚从车上下来,正好看到长孙冲到家。和早晨离开的时候一样,他依然是跑着回来的。习惯已经养成了,若是现在让他乘车,他反而会觉得不舒服。
看到长孙无忌,长孙冲像是做坏事被抓包的孩子一样,低下了头不敢看他。
“跟我来。”长孙无忌说了一声,带着长孙冲来到了书房。父子二人隔桌案相对,良久,长孙无忌开口:“你今日去做什么了?”
“去了山谷,做了榫卯,学院的工期紧”长孙冲的声音越来越小,生怕下一刻,长孙无忌便会暴怒。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长孙无忌竟然没有,不但没有,反而一脸欣慰。
“今日我去见了李牧,知行合一的思想,让我大开眼界。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作为父亲,我也觉得很高兴。挺好,不错。”
“欸?”长孙冲有点懵,呆问道:“父亲,你去见了恩师?”
“嗯。”长孙无忌点头,道:“他还跟我说了你学木工的事情、”当下,长孙无忌便把李牧的话复述了一遍,说完,长孙无忌欣慰道:“如此深奥的道理,你能在十日内领悟,已经是不凡了。为父为你感到骄傲!”
“呃——”长孙冲张了张嘴,又把嘴闭上,最后叹了口气,耷拉下了脑袋。长孙无忌见他这副样子,觉得奇怪,皱眉问道:“怎么,莫非李牧骗我?没有此事么?”
“这、”长孙冲又叹了口气,膝盖一曲,跪在了长孙无忌面前,道:“父亲,孩儿惭愧。刚刚父亲说得道理,其实孩儿并没有领悟。有负父亲和恩师的期望,孩儿大罪也。”
“什么?”长孙无忌万没想到会是如此,拧起眉头问道:“可是李牧对我说”
“恩师的话句句属实,只是”长孙冲更加不敢抬头了,小声道:“真实的情况是,孩儿问了恩师三次,恩师都没作答,只是让孩儿自己想。孩儿愚钝,只当是恩师不爱搭理。便不敢再问了,又过了五日,担心恩师生气,才对恩师说,孩儿领悟到了,实际孩儿只是摄于恩师威严,无奈之举罢了。唉,孩儿实在是愚钝,竟然半点也没看出恩师想要传授的道理,孩儿惭愧至极,丢了父亲的颜面,令我长孙氏蒙羞,孩儿惭愧”
说着,竟然伤心大哭了起来。
长孙无忌目瞪口呆,他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他与李牧说话的时候,听李牧说长孙冲愚钝,还兀自不是很服气,现在看来自己的宝贝儿子,比李牧形容得更加愚钝啊!
这
还好李牧不在旁边,否则他真的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了。看着痛哭流涕的长孙冲,长孙无忌也是不忍,弯腰把儿子扶了起来,道:“孩子,你别气馁。等会我把刚刚听李牧说的,关于“知行合一”的事情,详详细细再跟你说一遍。你拿笔记下来,慢慢的揣摩。总能有所领悟,千万可别让他知道真实情况,否则,他会看轻你的呀。”
“孩儿知道了。”长孙冲抹掉眼泪,拿过纸笔准备记录,忽然他抬起头:“孩儿太愚钝了。”
长孙无忌摇摇头:“非汝之过,是李牧太过于妖孽而已,如此,你更应好好的学,懂吗?”
“嗯!孩儿明白!”
第579章 假传圣旨()
夜深,吱呀一声,李牧披着虎皮裘,从屋里蹑手蹑脚地出来。到仓库拿了一坛酒,几块牛肉干,靠着墙壁坐了下来。刚拍开坛口的封泥,独孤九便闪身进来了。李牧瞧了他一眼,指了指旁边,独孤九走过来,挨着他坐了下来。
由于已经睡下,临时起来,独孤九没有戴面具。朦胧月色站在他的俊俏容颜上,仿若九天仙子一般,让人不敢直视。举手投足见,若隐若现的男儿气,又平添了几分独特的魅力。
李牧只瞧了一眼,便把视线收了回来,他对自己的定力没有信心,看多了,怕生出心魔,做梦梦见点不该想的事情。
独孤九拿了块肉干吃着,也不说话,默默地陪在李牧身旁。他没有戴面具的时候,很少会主动说话,独特嗓音带来的压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消解掉的。
“九,我有个想法,但是我不知道,我这样做了对不对,或者会不会后悔。但是我又怕,我不这样做会后悔,你说我该怎么办?”
独孤九抿了下嘴唇,道:“大哥,很少见到你这样犹豫不决,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
“我想让大个儿去真腊国。”
“真、真腊国?”独孤九吓了一跳,旋即摇头道:“大哥,不行,你不能这样做。”他有些激动道:“大哥,你难道忘了,大个儿只是长得高大,但实际上,他才十四岁,过了年也猜十五。他还是个孩子,能处置什么事情?若是出了意外——他可是你最好的兄弟,大哥,你能承受得了么?”
李牧仰头灌了口酒,道:“我承受不来,所以才犹豫。”李牧叹了声,又道:“可是,大个儿的事情,你也知道。他身负血海深仇,不可不报。我安排他走上行伍这条路,也是为了他日后考量。”
“无论是我也好,还是河间郡王也好。我们的身份就注定了,我们必须与军队保持距离,否则陛下生疑,事情可就大了。但是,大个儿等不得,他在我身边,在长安城中,做一辈子的锦衣卫,他都得不到真正的锻炼。这样下去,他还怎么报仇?”
“可是,大哥——”
李牧摆手制止了独孤九,自顾继续说道:“机会难得,我打听过了,真腊国也好,扶南国也罢,那里的人长得矮小,军队战力也弱,正合适大个儿去历练。只要他不中敌人奸计,凭他的武力,无人能挡得住他。可是,我还不能跟他一道去唉、愁啊。”
独孤九想了想,道:“大哥,要不我去吧。”
“你?”李牧笑了,道:“你比他好到哪儿去?你虽然比他大两岁,但你一直在家里待着,经历的事情,也许还比不上他呢。他一个人去,我也就是失去一个兄弟的风险,你俩一起去,好嘛,是想全军覆没么?”
“那就不去!”停顿了一下,独孤九又道:“大哥,我忽然觉得陛下说得有道理。真腊国离咱们那么远,他们是死是活,跟咱们有啥关系。”
“不、”李牧正色道:“你错了,若他们没有稻种,跟咱们就没关系。但他们有稻种,小九,我现在跟你解释不明白,但是总有一天,你会知道,这稻种对大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独孤九看着李牧如此真正的样子,愣了一下,道:“大哥,我听不太懂。不过你都舍得让大个儿去,我我相信你的话。”
“唉!”李牧长叹一声,咕咚咚又喝了几大口,把酒坛子往旁边一扔,道:“罢了,想这么多作甚!重义是我李牧的兄弟,这点小事儿,他肯定没问题。若他真的搞不定,他的仇也别想报了,还不如早死了算逑!干!定了,干!”
打定了主意,李牧也轻松了不少,拍拍独孤九的肩膀,站了起来。
“行了,早点休息,明天我们去找重义说这件事,还要做一些安排。他此去真腊,没个一年半载是回不来了,得做好准备才行。”
“嗯。”独孤九应了声,看着李牧回屋,默默地把他喝剩下的酒跟肉干收拾了,然后才回到自己房间。躺在床上,依然睡不着。独孤九深知李牧对李重义的感情,他是不会为了利益,让李重义去冒险的。虽然稻种重要,但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既然让李重义去,多半还是为了他的事情考量。
想到至少得有半年见不到李重义,独孤九也是有点失落。半年多的朝夕相处,俩人的感情早已深厚无比了。
李牧也一样没睡着,他现在的心情很复杂。出于私心,他不想让李重义去,因为两军阵前,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哪怕是非常小的可能性。想到李重义可能会死,李牧的心便像被人攥了一把一样的疼。
可是,难道因为有危险,就不让他去了么?
人皆有宿命,李重义身负大仇,虽然他不说,但李牧看得出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报仇的事情。理论的部分,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