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历史也就变得模糊不清、面目全非了,所谓的“五百年无信史,史家为尊者讳”,不亲临现场,多为主观臆断。

    这次,张学良和杨虎城成为了蒋委员长的靶子,他除了斥责张杨两人剿共不力之外,还历数了张杨二人和红军私下里结盟,互相勾搭,欺骗中央,意图不轨。

    并且当面逼问张学良和杨虎城,是不是有心把自己捆去,送给朱毛,当做见面礼啊?

    这样的言辞,用在杨虎城身上,不显得为过,毕竟十七路军是陕西的地方势力,杨虎城也是身单力薄,和蒋委员长更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杨虎城也只能干听着,尽管眼睛里都在冒火,也是无可奈何。

    张学良就不一样了,他是蒋委员长换贴金兰、八拜之交的把兄弟,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陕西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系统的当家人,当初少帅东北易帜,才有了蒋委员长中原大战的胜局,且是为了国府的大局,而身负不抵抗将军的骂名。

    尽管东北军流落到陕北一隅,属于没有根基,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张作霖在世的时候,积攒下的家底,尽管大部分都留给了日本人,东北军的装备,除了中央军,在各地方实力派之中,是最好的,还有二十多万训练有素的士兵,并且正因为流落到异乡,更具有向心力的凝聚力。

    当着这么多高级将领,尤其是中央军将领们的面儿,蒋委员长这一番尖酸刻薄、夹枪带棒的话,张学良如何能受得了,脸色青紫,剑眉倒竖,双眼喷火,胸膛急剧起伏。

    显然是到了爆发的边缘,几次欲站起身,和蒋委员长来个当场辩论,老成持重的杨虎城,尽管自己肚子里的火儿,都快爆炸了,还是强忍着,几次扯动张学良的衣袖,阻拦他鲁莽的行为。

    会议室里的空气,显得颇为紧张而凝重,静可落针,只有张学良粗重的呼吸声,和蒋委员长尖利的高声,唐秋离密切的关注着会议室的所有动向。

    他也担心张学良忍受不住,一时意气用事,和蒋委员长当场顶撞起来,如果两个人互不相让,顶起牛来,按照张学良的公子脾气,当场就会和蒋委员长闹翻,结局就会很不妙。

    蒋委员长岂是个好相与的人,和他对着干的人,不是成了手下败将,就是已经化为一缕青烟,蒙佛祖的召唤,往西天极乐世界去了,当然,**是个异数,至今还让蒋委员长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头痛不已,束手无策。

    一旦僵局没有挽回的余地,蒋委员长恼羞成怒,痛下杀手,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能否安然离开洛阳,回到西安,都是未知数,三十万精锐中央军,把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一勺烩了,都是有可能的。

    这种情况,是唐秋离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没有张学良和杨虎城后来惊世骇俗的大动作,中国历史上,会少了浓重而精彩的一笔,国共合作抗战的局面,也不会出现。

    蒋委员长一定会和**红军见出胜负和分出生死,高兴的只有日本人,这个野心极大,贪欲特强的民族,巴不得中国的内战打得越激烈、死人越多越好。

    到时候,毫不费力的就占领了祖孙三代,垂涎已久的中国,两广事变中,日本人派遣军事顾问、无偿提供武器、弹药和资金给桂系,就是例证。

    假若蒋委员长真能一役而灭了**红军,除去了他心腹重患,等回过头来想对付日本人的时候,一切都晚了,他会恐怖的发现,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里,都会飘荡着太阳旗,响彻着“君之代”的狼嚎般的歌声。

    **红军岂能束手就范,必会拼死抵抗,朱毛也是一代不世出的伟人,长途跋涉两万五千里,红旗不倒,军心不散,其能力和凝聚力,可见一斑。

    而中央军在和**红军的生死大战中,伤筋动骨,元气大伤,精疲力竭,虽有杀敌之心,却无拿枪之力,眼看着强敌屠戮,大概,只有做亡国奴的份儿了?

    唐秋离紧张的思索着,一旦出现他不想看到的局面,自己该如何出面,挽回局势,转念又一想,如果真的是那样,西安事变根本不会发生,就不会被记录在历史之中,心中大定。

    也亏得有老成持重的杨虎城,在张学良的身边,总算没有出现他们两个人当场顶牛的情况,尽管张杨两人的脸色,就像暴风雨来临之前那般的恐怖。

    批完张学良和杨虎城,蒋委员长心头怒火,似乎完全发泄出去,语气转为温和,严肃的脸上,挤出一丝僵硬的微笑,看了看众将领。

    “各位,今天给你们介绍一个人,”众将领面面相觑,什么重要的人物,要委员长亲自介绍?在座的大概都了解了,那个有这样的荣幸?

    “唐军长,请你站起来,让大家认识一下这位就是独掌华北平津地区军政大权的唐秋离中将,别看他年纪不大,确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各位还不知道吧?”

    唐秋离怎么也没有想到,蒋委员长会在这种重大的场合,隆重推出自己,而且评价极高,这位强人是什么目的?他打定主意,无论蒋委员长抛出什么货,自己尽管接着就是了。

    想到这里,也就坦然的端正站立,目不斜视,似乎目光穿透厚厚的墙壁,飞向天空,神态坦然,绝没有受宠若惊的惶恐感。

    蒋委员长把话头略作停顿,见到众将都竖起耳朵,全神贯注的盯着他,知道已经挑起了大家的胃口,接着说道:“唐军长在东北,和日本人打了三年的仗,几十万关东军,是损兵折将、闻风丧胆啊试问在座的各位骂个有如此辉煌的战绩?”

    “到了华北之后,又为国府支撑华北危局,几场战役,牛刀小试,使日本人不再提一些无礼的要求,才能腾出手来,剿灭共匪这个心腹大患,今日,中央能全力进剿共匪,与唐军长在平津的大略有直接的关系。”

    “可以这样说,唐军长功不可没,不瞒诸位,新闻界传得颇具传奇色彩的少年将军,我也是今日始得一见,自古英雄出少年,以弱冠之年,位居中将,独挡一方,在中华民国的历史上,前无古人,更是后无来者各位以后要和唐军长多多接近啊”

    蒋委员长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能让老头子亲自推介,夸成一朵花,这个少年的前途不可限量,眼见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亲近是免不了的。

    这就是政治,相比较前面的张杨二位,蒋委员长恨不得打翻在地,然后再踏上一只脚,唐秋离受到的赞誉和评价,高的离谱,他自己都不太好意思。

    张学良和杨虎城唯有苦笑,蒋委员长这一手,很明显是打压自己,太高唐秋离,不过,受到赞赏的是秋离老弟,西安的彻夜长谈,推心置腹,想到这里,他们二人也就心里不太难受了。

    ****

第三百六十四章 骤居高位

    第三百六十四章骤居高位

    唐秋离却不这样想,恐怕蒋委员长的这番话,没有那么简单,如仅仅是表面的意思,恐怕他也不能稳坐民国第一把交椅了。

    贬低张学良和杨虎城,褒奖自己,老头子的真实目的,恐怕是在于分化、离间自己和张杨之间的关系,平津和陕西,中间就隔着那么一条黄河,在华北的地面上,有四股很有实力的武装势力。

    山西王阎锡山的晋军,经营山西多年,早就把山西打造成了自己的家天下,外部势力很难插手,不过,阎锡山精明过人,精于算计,轻易不会干出格儿的事,除非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是非常划算的买卖。

    张学良、杨虎城的东北军和陕军十七路军,这是典型的本土势力和外来势力相结合,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成的牢固同盟,唇齿相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共同进退。

    再就是自己的华北二十九军和独立师,这是一股新崛起的势力,也是目前最具战斗力的部队。

    阎锡山不用说了,怎么也不能和张杨二人交到一起,当年的中原大战,阎锡山已经领教过蒋某人的武功。

    唯有自己,最容易和张杨搞到一起,也是最容易成为张杨助力的人,这也是老头子最为忌惮、最为担心的事情。

    自己的陕西之行,尽管做的很隐蔽,也不敢担保不走漏风声,因为和张杨在西安的密切接触,引起了蒋委员长的猜忌,他实在是不放心,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军事会议上,把自己摆在了张杨的对立面。

    果然是老谋深算,如果自己不是从后世穿越过来,保管是热血沸腾,飘飘然忘乎所以,什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愿为委员长效力等慷慨激昂的话,当场就会表态,能得到民国第一人这样的评价和赞誉,有几个人能把持得住?

    这才是开胃小菜儿,为了能把自己拉住,按照蒋委员长的出手习惯,向来不吝啬黄金、美钞和官位,你喜欢什么,就满足你什么,只要你有用处,这就是老头子的过人之处,等着吧,好处大大的,大头还在后面。

    接下来,对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的人事做了调整,张学良被免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的职务,杨虎城被免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的职务,这样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这两个职务,都是和剿共有关,按照张杨二位在剿共一事上的表现,也是应有的处罚吧

    陆军上将陈诚,接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一职,卫立煌担任西北剿总前线指挥部总指挥,具体负责对红军作战事宜,因为卫立煌在**将领中,以能征善战而闻名,担任此职务,名望所归。

    西北剿总参谋长晏道刚,兼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一职,让诸位高级将领们很感意外的是,国民**军二十九军军长,华北独立师师长,陆军中将唐秋离,担任增设的西北剿总副总司令一职。

    别说是这些**的高级将领们,就是唐秋离自己也颇感意外,论名望、论资历,副总司令的官帽满天飞,也戴不到自己的头上,在座的那个不是军中宿将,在蒋委员长的帐下效力多年。

    在座的高级军官们,看向唐秋离的眼神不一样了,西北剿总是蒋委员长亲自担任总司令,中央军的精锐部队,都在这里集中,西北剿总,几乎相当于民国的军事中枢,这个副总司令的职位,可是非同小可。

    众人看看张学良,又看看正襟危坐的唐秋离,交换了一下颇有意味的眼神,昔日的张副总司令,已经是昨日黄花,无可奈花花落去,今天耀眼的明星,就是这位刚满弱冠之年的唐秋离。

    只有军政部长何应钦满心的不痛快,眼见着唐秋离一步登天,何应钦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他和唐秋离虽然是初次见面,却交锋过好几次,自己多方打压,不但没让这个黄口小儿,受到丝毫的损伤,反而是越爬越高,眼见得就进入国府的决策圈子,偏偏是自己无可奈何,背后使绊子的机会都没有。

    他也看出蒋委员长的深意;这种情况之下,说唐秋离的任何不是,都是在违逆老头子的意思,存心给蒋委员长添堵,那是自找不自在,闲的发傻了。

    因为会议明天还要继续召开,散会后,由西北剿总参谋处出面,当晚,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出席的贵宾,囊括了在洛阳的所有头面人物,以及洛阳本地的名流士绅。

    西北剿总新晋副总司令唐秋离,成了宴会的焦点人物,对于这位一天之内窜起的新贵,他的一切,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包括他身边这位美艳动人的**女上校。

    唐秋离应付着一拨又一拨前来恭贺,或者是有意套几乎的各色人等,反倒是陈诚、何应钦、卫立煌等数人,只是过来举杯示意,淡淡的恭喜几句,毫无阿谀奉承之意。

    唐秋离心里明白,在这些**宿将的眼里,自己只不过是有幸得到蒋委员长的恩宠,才骤居高位,他们的心里,未必看得起自己,更别提平起平坐了。

    他也不大在意,无论在那个国家的军界,都是以实力说话的,要想腰杆子挺得硬,那就得在战场上拿出真本事来,唐秋离暗笑,再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你们就知道什么事真正的军人了。

    面对络绎不绝的、意图亲近的人们,唐秋离几乎要招架不住,心里暗暗叫苦,到后来,他只知道一个又一个的或长袍马褂、或西装革履、或一身中山装、或将星闪耀的人,来到自己面前,不断的寒暄。

    至于人名,根本记不得,兜里已经装满那里各式各样的名片,只知道自己的手臂,已经发胀、酸麻,这还是梅婷在一旁,以未婚妻的身份照应着,唐秋离才勉强应付下这种场面。

    好不容易打发完最后一拨人,唐秋离总算松了一口气,就觉得眼冒金星,嘴角已经凝固了职业化的微笑,好像是刚跑完一个负重五公里那么累。

    梅婷体贴的挽着他的手臂,做到哟个角落,唐秋离拿起一杯红酒,一饮而尽,长长吐了一口气,有又活过来的感觉,梅婷看得掩饰不住笑意,自己的爱郎,今天这样引人注目,作为女人,都避免不了有一些小小的虚荣心。

    今天,梅婷的虚荣心大大的满足了一把,她寸步不离的紧跟在唐秋离的身旁,一副夫唱妇随的架势,也是让这些宾客们,能看出她和唐秋离之间的关系。

    即便是唐秋离和梅婷有意避开别人的视线,坐在角落里,也逃不开众人关注的目光,唐秋离今天的高位是一方面原因,主要的是,这一对少年男女,也着实太出众了,男孩儿玉树临风,雍容大度,女孩儿妩媚动人,英姿飒爽,看着养眼,所以,众人依然投过来关注的目光。

    唐秋离有些无可奈何,梅婷却很享受这种目光,并且还有一些小小的得意之色,唐秋离刚要调笑,梅婷几句,忽然发现身旁的梅婷,不自觉的紧张起来,他微感诧异。

    顺着梅婷的目光,唐秋离看到一位穿着黑色中山装的男人,从那边走了过来,很显然,是朝着自己这里来的,唐秋离不由得重视起来,能让梅婷这么紧张的人,定是来头不小?

    身旁的梅婷赶紧站起身,非常端在的敬礼,朗声说道:“局座,属下梅婷向您致敬”

    唐秋离明白了,这是梅婷的直接上司,赫赫有名的特务头子,素有“蒋委员长佩剑”之称的军统局局长戴笠,戴大老板,这位,是唐秋离不想惹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其中之一。

    梅婷这样做,也是给唐秋离提个醒,免得他茫然不知,不拿尼姑当菩萨,做出失礼或者是倨傲的事情,梅婷可是深知自己这位戴老板的厉害。

    戴笠走到唐秋离面前,脸上带着春风般的微笑,梅婷赶忙介绍:“秋离,这位是军统局的戴局长,我的直接上司”说完,又想给戴笠介绍唐秋离。

    戴笠一摆手,制止了梅婷,说道:“这位就是新任的西北剿总副总司令唐秋离将军吧,幸会幸会”

    说完,一举杯,目光停留在唐秋离的脸上,唐秋离就觉得心里一凉,浑身的不自在,好像是一条蛇在身上盘旋蜿蜒,凉浸浸、冷飕飕,戴笠的目光,有如实质,似乎能穿透别人的内心。

    幸亏唐秋离的心智超全,要不然,心里防线当场就得死守,他暗乎厉害,神态自然的上前寒暄,戴笠的神色微带诧异,随即收起了凌厉的气势,刚才犹如刀锋般的目光,立即隐去,宛如一位教书先生,文质彬彬。

    众人谁不识得戴老板,见他和唐秋离交谈,都知趣的远远避开,戴笠对唐秋离的初次印象,颇有好感,闲聊几句后,就礼貌的告辞了。

    宴会结束后,梅婷挽着唐秋离的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