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12月,鲁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期间,曾经给许寿裳写过一封
信,中云:“学生之哄,不无可原。我辈之挤加纳于清风,责三矢于牛入,
①
亦复如此。”对于这一段话,旧注云:“加纳指弘文学院创办人加纳治五郎。
清风亭,地名。三矢大约系弘文学院教职员,牛入即弘文学院所在地东京牛
②
入区。”这一注释大体是对的,但是,并没有说清楚。何谓“挤”?何谓“责”?
“三矢”者何人?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
事情指的是鲁迅早年参加过的一次学生运动。
1902年4月,鲁迅进入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当时,学院在教学内容、
办学目的和管理规则上都存在不少问题。
创办人加纳治五郎是个尊孔派,1903年1月10日,加纳曾召集在弘文
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速成师范班”的卒业生,对他们大讲其“孔子之
道”。加纳说:
振兴中国教育,以进入20世纪之文明,固不必待求之孔子之道之外,而别取所谓道德者
以为教育,然其活用之方法,则必深明中国旧学而又能参合泰西伦理道德学说者,乃能分别其
条理而审定其规律。①
在他看来,中国要发展教育,不能求之于“孔子之道”之外,而且,还要“深
②
明中国旧学”。这次会议,“在校诸生皆列席”,因此,鲁迅是参加了的。
加纳如此,学院当然弥漫着一片尊孔气氛了。鲁迅回忆说:“这是有一
天的事情。学监大久保先生集合起大家来,说:因为你们都是孔子之徒,今
天到御茶之水的孔庙里去行礼罢!我大吃了一惊。现在还记得那时心里想,
正因为绝望于孔夫子和他的之徒,所以到日本来的,然而又是拜么?一时觉
得很奇怪。而且发生这样感觉的,我想决不止我一个人。”③
在办学目的、管理规则上,学校则一味希求“赚钱”。今天办一个“速
成师范科”,明天办一个“警务科”、“速成警务科”,过些时候,又办什
么“六月速成师范科”、“八月速成师范科”、“年半、三年速成师范科”、
“本科”、“速成本科”等等,什么牌子便于招徕中国留学生就挂什么。
学生们多次要求改革教学内容,“与之商改课程”,每次,加纳都点头
④
表示同意,但是,“从未有改革之一日。”
1903年3月26日,学监大久保、教务干事三矢重松、会计关顺一郎等
忽然召集学生部长等十余人,出示规定 12条。学生们“初以为改良之课程
也”,一看,却是什么中国留学生“不论临时告假归国,或暑假归国,每月
①
必须交纳金六元半”之类的规定,“无一关于学课,不过为赚钱计耳”。
学生们要求修改规定,教务干事三矢却蛮横地说:“校长已有定见,诸
① 1976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鲁迅书信集》(上)第7 页。
② 1958 年版《鲁迅全集》第9 卷385 页。
①
② 《记加纳校长演说》,《游学译编》第3 期。
③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④ 《记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全班生与院长交涉事》,《浙江潮》第3 期。
① 《记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全班生与院长交涉事》,《浙江潮》第3 期。
… 49…
君力争如是,诚不可解。无已,其退校如之何?我决不强留也!”三矢的话
激起了学生代表的愤怒,他们认为,这是对中国留学生的“污辱”,指责三
矢说:“子无复言!学生之至退校,事非得已。子敢借题迫胁,余将姑尝试
之!”于是召开学生“特别会”讨论,一致议决退校。
3月29日,在弘文学习的中国留学生,计年半速成师范科8人,三年速
成师范科13人,浙江师范科12人,本科5人,速成本科14人等同时出校。
学生出校后,加纳表示要“改良课程”,希望学生复校。中国留学生召
②
集了“同窗会”,据记载,“全体会员皆到会”,会上,学生们提出了“撤
去荒谬之教务干事及会计”、“各科课程皆须更订,以图改良”等7项要求。
③经过反复斗争,加纳应允在学生回院式上宣布撤去教务干事三矢的职务,但
他要求学生同时在会上公开承认“措置冒昧之失”。对此,中国留学生表示:
“无失之可谢。”并提出:“无端受辱,实于国际名誉有关”④
4月16日,全体中国留学生回院,举行了回院式。会上,加纳要学生代
表先“演说”,实际上是要求中国留学生承认错误,“学生默然”;清王朝
的留日学生总监督也催促学生代表“演说”,“学生又默然”。没有办法,
①
加纳只好站起来讲话,承认了职员“不善之过”。
此后,加纳不得不对教学作了某些改革,“故今之弘文,学课较前为胜”
②
一场要求改革教学和不合理的管理规则的斗争以中国留学生的胜利而结
束。
斗争期间,鲁迅曾将“弘文散学”的情况写信告诉过周作人;斗争胜利
③
后,鲁迅又曾写信告诉他:“弘文事已了,学生均返院矣。”
“学生之哄,不无可原。我辈之挤加纳于清风,责三矢于牛入,亦复如
此。”可以看出,鲁迅是积极参预了这一斗争的。
②
③ 《弘文学院学生退校善后始末记》,《江苏》第1 期。
① 《记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全班生与院长交涉事》,《浙江潮》第3 期。
② 《敬上乡先生请令子弟出洋游学书》,《浙江潮》第7 期。
③ 《旧日记中的鲁迅》,见《鲁迅小说中的人物》。
… 50…
《斯巴达之魂》和
中国近代拒俄运动
《斯巴达之魂》是鲁迅青年时代的作品,写的是古希腊人英勇抗击入侵
者的故事。其中可能既有鲁迅翻译的成分,也有他改写、创作的成分。
鲁迅为什么要译作这样一篇小说呢?当我们把它放到 20世纪初叶的历
史背景中去加以考察时,就会发现,它是近代中国拒俄运动的产物。鲁迅写
它,是为了借斯巴达人不惜以生命保卫祖国的英勇事迹,激励中国青年奋起
抗击老沙皇对中国的侵略。
小说译作于1903年,发表于同年6月东京中国留学生出版的《浙江潮》
第5期和11月出版的第9期上,署名“自树”,后来被收入《集外集》。
1900年,沙俄帝国主义一面参加八国联军侵入我华北地区,一面又派遣
军队占领了我整个东北三省。“它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
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中
国的战争》,《列宁选集》第1卷215页)沙皇尼古拉二世狂妄地准备成立
①
所谓“黄俄罗斯”。1903年3月,沙俄政府不仅拒不履行按期分批撤兵的
协定,而且进一步向清朝政府提出侵略东北的蛮横要求。于是,一场中国人
民轰轰烈烈的拒俄运动在各地兴起。
1903年4月27日,上海各界人士一千多人首先在张园召开拒俄大会。
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于29日,在东京也召开了全体大会,决定成立拒俄义勇
队。会上,群情激昂,纷纷签名入队。他们向清朝政府发电报,写信,要求
立即开赴前线,与沙俄侵略军作战。信中说:“亡国之惨,痛于杀身;奴隶
之辱,酷于斧钺。生为无国之民,不如死为疆场之鬼。苟得亲握寸铁,■刃
②
于俄人之腹,虽摩顶放踵,犹有余甘” 。与此同时,留日中国女学生也组织
赤十字社,准备随义勇队出征,担任看护。
5月2日,留日中国学生第二次集会,将义勇队改名为学生军。11日,
再次改名为军国民教育会。军国民,就是武装国民。它要求每个会员有“保
全国土,扶植民力”的责任。军国民教育会揭露了沙俄帝国主义的强盗面目,
③
他们一针见血地指出:“俄罗斯驻兵东三省,包藏祸心,志在吞并”,决心
④
“以拒俄为天下倡”。
在这同时,北京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也在4月30日举行了抗争集会。上海
的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同样组织起义勇队,积极进行军事训练。稍后,湖
北、安徽、直隶、江西、浙江、广东等地也掀起了拒俄运动。
《斯巴达之魂》正译作于拒俄运动高潮时期。当时,鲁迅正在日本东京
弘文学院学习。他决心一辈子献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誓言“我以我血
①
荐轩辕”。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
积极参加了东京中国留学生的各项爱国活动。
拒俄义勇队在写给清朝政府的信件中,曾慷慨陈词:“昔波斯王泽耳士
① 《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第69 页。
② 《拒俄事件》,《浙江潮》第4 期。
③
④ 《军国民教育会之成立》,《江苏》第2 期。
① 《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 51…
以十万之众,图吞希腊,而留尼达士(即黎河尼佗的另一音译——作者)亲
率丁壮数百,扼险拒守,突阵死战,全军歼焉。至今德摩比勒之役,荣名震
于列国,泰西三尺之童,无不知之。夫以区区半岛之希腊,犹有义不辱国之
士,何以吾数百万方里之帝国而无之乎?!”
此信发表于《浙江潮》第4期。紧接着,第5期上,就发表了鲁迅的《斯
巴达之魂》。可以看出,它进一步发挥了拒俄义勇队信件的上述思想,以壮
烈感人的艺术形象再现了信件所歌颂的斯巴达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两者间的
内在联系是很紧密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鲁迅为 《斯巴达之魂》所写的前言:“西历纪元前四
百八十年,波斯王泽耳士大举侵希腊。斯巴达王黎河尼佗将市民三百,同盟
军数千,扼温泉门 (德尔摩比勒)。敌由间道至。斯巴达将士殊死战,全军
歼焉。兵气萧森,鬼雄昼啸。迨浦累皆之役,大仇斯复。迄今读史,犹懔懔
有生气也。”这一段话与上面引述的拒俄义勇队信件的相应段落不仅内容、
精神一致,而且,“死战”、“全军歼焉”等词句也完全一样。为了彼此照
应,鲁迅还特别在“温泉门”三字下加注了“德尔摩比勒”。这些,都证实
了鲁迅是在拒俄义勇队信件的启发下译作《斯巴达之魂》的。
鲁迅的前言与拒俄义勇队的信件也有不同,这就是它增写了获得全胜的
浦累皆战斗,小说也突出描写了这次战斗。这就更有积极意义,更有鼓舞力
量。
从当时的情况看,《斯巴达之魂》于6月15日刊出,距拒俄义勇队、学
生军、军国民教育会的成立不过三四十天,译作时间当然更近;拒俄义勇队、
学生军、军国民教育会都先后号召中国青年从军出战。很显然,鲁迅在前言
中鼓励青年“掷笔而起”,就是激励他们要像斯巴达人那样英勇地保卫自己
的祖国,反击老沙皇的侵略。
关于这篇小说的译作,许寿裳曾经回忆说:“刚刚为了接编《浙江潮》,
①
我便向他拉稿。他一口答应,隔了一天便缴来一篇——《斯巴达之魂》。”
可见,鲁迅是怀着强烈的革命激情迅速写稿的。
此外,1934年,鲁迅在《集外集序言》中提到《斯巴达之魂》时曾说:
“一篇是斯巴达的尚武精神的描写”。“尚武精神”,这正是军国民教育会
的宗旨。在军国民教育会的公约里,头一条就是“养成尚武精神,实行爱国
主义。”②
因此,我们可以确认:《斯巴达之魂》是中国近代拒俄运动在文学方面
的一个重要反映,它充分表现了鲁迅反对沙俄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主义精
神。
① 《亡友鲁迅印象记》。
② 《江苏》第2 期。
… 52…
《自题小像》新探
《自题小像》是鲁迅青年时代的一篇重要诗作,其中有句云:“寄意寒
星荃不察”。对这一句,过去的解释是:“述同胞未醒,不胜寂寞之感。”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此说一出,大家沿用,有的更进一步发挥
说:“借指祖国人民。作者认为,他的爱国热情还没有被当时的人们所察识。”
(复旦大学、上海师大中文系:《鲁迅诗歌散文选》。)
实际上,此说是不妥的。按:“寄意寒星”出自《楚辞·九辩》:“愿
寄言夫流星兮”,王逸注云:“欲托忠策于贤良也。”“荃不察”出自《离
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王逸注云:“荃,香草,以喻君也。人君被
服芬香,故以香草为喻。” 《九辩》,宋玉讽谏楚怀王而作;《离骚》,屈
原被楚怀王放逐后自写其牢骚而作。“荃”,指的就是楚怀王。可见,“荃
不察”云云,完全是埋怨和责备君主之词,为什么到了鲁迅诗里,却可以借
指“同胞”或“人民”呢?有什么根据吗?
“不胜寂寞”,是一种自我感觉;“荃不察”,是彼我关系。怎么能用
前者去诠释后者呢?“作者认为,他的爱国热情还没有被当时的人们所察
识。”这样,鲁迅岂不是在那里埋怨群众,孤芳自赏?而且,鲁迅当时到底
发生什么事了?他怎样“寄意”,又怎样不被“人们所察识”,从而决心血
荐轩辕了?这些,恐怕都是“同胞”、“人民”说者所无法回答的。
要正确地理解这首诗,首先必须正确地考订它的写作年代。
鲁迅自己说:“二十一岁时作。”过去,不少同志认为鲁迅计算年龄,
“向来依照中国习惯”,定此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