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一个周洪发,还真能阻挡得了南州房地产业迅猛发展的脚步吗?田常规如此急不可待地要替周洪发找继任,与他平时稳扎稳打的作风也不相符合,是不是素有大将风度向来遇事不慌的田书记这回有一点杞人忧天、庸人自扰了呢?
田常规知道,自己事先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连一丝口风也没有透,就找万丽谈话,这一招,必定引来大家的关注和猜测,田常规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就是要大家知道,大老板他
,对周洪发抛下的这个单位,是看得很重的,是要亲自过问、亲自安排的。
这些想法,只是在田常规的脑海里。此时此刻,坐在车上胡思乱想的万丽,是怎么也想不到的,但是等一会儿,只要她一见田常规,只要田常规一开口,万丽立刻就能体会到田常规的这许多想法了。
万丽匆匆地上楼,到了秘书小邢的办公室,小邢正在等她,说了一声万区长来了。就再也没有别的话,抓起电话拨到田常规办公室,说,田书记,万区长到了。田常规说,请她过来吧。小邢仍然无声,引着万丽来到田常规办公室,田常规已经迎了过来,握了握手,简洁地说,万区长,来了,坐。万丽以为田常规还会打一两句哈哈的,像刚才通电话那样,但当她一旦发现田常规已经没有了客套,细心敏感的万丽就预料到,今天的事情非同寻常,田常规很急。果然,等小邢给万丽泡了茶,退出去以后,田常规就说了,万区长,周洪发被双规了。一向说话干脆不拖泥带水的田常规却又补了一句,一小时前得到的消息。
万丽在一瞬间就明白了。但也就是在这一瞬间,她的亢奋的情绪低落下去了,一颗悬挂着的心,也“咯噔”一下掉了下去,毫无疑问,田常规是要她去接任周洪发,这是大老板亲自点了她的将,按说是一种荣耀,一种特殊的待遇,但是这一个挪动,却不是什么美好的事情,首先一个,不是提拔,万丽当区长,已经是正处级,提,就要提到副局级了,刚才在来的路上,万丽也曾经拿市里有可能的副局级的位子都想了一遍,虽然没有摸着头绪,但是想一想也觉得颇有信心,以万丽的年龄、经历,工作表现和能力,应该不会是平调,更何况,万丽在正处级的位子也已经坐了几年了,这时候调动,平调的可能就更小。
再退一步说,即使是平调,平的中间也还会有些微的上下,比如同样的局长,也有不一样的分量。往往一个干部,干出动静来,就会受到注意,就有提拔的希望,但是动静也不是想有就能有的,在有些位子上,你再怎么闹,也闹不出个动静来。曾经有个档案局长,在任上的时候,搞了一个政绩工程,将几十年的档案全部翻了个底朝天,该补漏的补漏,该改正的改正,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做成一件轰动的大事,被全国档案系统评为模范,确实给市里争了光,但最后还是提前离了岗,让位给年轻的同志,他当调研员,也仍然是处级,没有上得了那艰难的半级,更没有进了什么班子。
所以说,平调平调,哪里又有真正的绝对的“平”?更何况,从市里最大的一个区的区长位子上,调动到房产公司,这两个砝码的重量更分明是不等的,别人再怎么说等,也是不等的,何况房产公司原先还是个二级企业,提成正处级单位也不过是两三年的事情,虽然它在周洪发手里做出了成绩,做出了名声,但是那更多的是经济效益上的成就,可以作为一个人的政绩,只能提供参考,却够不上仕途的重要砝码。
这几年房地产公司遍地开花,多如牛毛,也有些名声不佳的,许多老百姓提到房产公司,总觉得那是奸商在剥削他们,在吸他们的血,吃他们的肉,在这样的影响之下,周洪发在后来的几年里,机关里几乎已经没有人把他看成一个党的干部了,他已经是个商人,是一个和其他的开发商一样的唯利是图的商人,在仕途上他已经出局,只有眼看着从前的同事们晋升职务,这都已经没有他的事儿了。
即使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下海呼声最高的时候,即使是叶楚洲千里迢迢过来请她的时候,万丽都一次次打消了经商的念头。她是要走仕途的,这并不是她与生俱来的想法,只是在机关工作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而已。晋升职务,就像大学的老师升讲师、升副教授、再升正教授一样,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是必需要做的事情,如果哪个大学老师都做到年老退休了,还是个讲师,这就大不正常。同样的,如果哪个干部都做到老了要退休了,还是个小小的科员,必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万丽和机关里大部分的干部一样,是积极向上的,是努力工作的,所以,晋升职务,就是对他们的积极工作表现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他们的积极人生态度的一种肯定。
本来万丽的仕途基本上是可以预料的,她今年刚满四十,在正处的位子上,虽然不算最年轻,但也属于年轻的军团,再干一两年,如果机遇好,四套班子里,需要年轻的女干部,就有她的可能,尤其是市政府那一头,她是当过区长的,有实干的经验,可能性会更大一点。但是现在情况出现了意料不到的转折,万丽非常明白,如果她到了周洪发的位子上,她的仕途将是不可预料的了。
再想具体一点,周洪发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可不是一天两天积累下来的,现在尚不知他给公司留下了多么大的窟窿,但推想起来,这窟窿绝对小不到哪里去。说一个人走了,一个单位就垮,多半是因为这个人早就把单位搞垮了,只是先前没有暴露而已。周洪发留下的麻烦不会小,替他收拾烂摊子的人,这日子能好过吗?
万丽在短短的时间内,能把这些利弊一一想过来,但在最后的时刻她是非常清醒极其明智的:大老板点她的将,到哪里她也得高高兴兴地去。
万丽的想法,逃不过田常规的眼睛。当然,即便田常规闭着眼睛,这些干部的心思,他又何尝不知,哪个干部心里没有小算盘,哪个干部肚里没有个小九九,这都正常,田常规只是因为他在南州的干部面前,就显得大度了,他要是到了省委书记或中央领导面前,不也一样得转上自己的小九九吗?
所以田常规尽管可以洞察万丽的心思,却没有一点点责怪她的意思,他也知道自己不必多说什么,也不必做什么思想工作,动员什么,像万丽这样的干部,早就具备了相当好的干部素质,所以,田常规换了一个方向,说,万丽,你可能不清楚我为什么这么急。坐在沙发上的万丽略微地欠了欠身体,在有意无意中让身体再侧过来,更对着田常规一点,她轻轻地点了点头,等待着田书记的下文。
田常规稍稍停顿了一下,才说,中央刚刚下了文件,最近全国各地,拆迁户自焚的事件频繁发生,影响很大,中央十分重视……今天下午,省委王书记分别给各市打了电话,直接传达了中央的精神。万丽又点了点头,她想说什么,但是没有说,这不是她说话的时候。田常规并没有具体解释中央的精神是什么,但万丽应该能够想得到,毕竟在机关工作了这么多年,政治上的敏锐她不缺少,也绝不亚于那些嗅觉灵敏的男同志,田常规的谈话还刚刚开始,万丽就已经多多少少明白了他大半的心思。
近两年来,国内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瞠目,有的地方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地价房价飞涨,高档住宅利好,水岸生活利好,高层公寓利好,乡间的自然环境利好,城市的交通便利利好,投资商们不断利好,利好,那么谁又利空呢?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的账,当然是算在消费者的头上,钱是要从他们口袋里掏出来的,而且还让他们掏得迫不及待,掏得气喘吁吁。当他们看着自己几十年的艰辛积蓄,一夜之间变成一个水泥钢筋搭成的空壳子,不由倒吸一口冷气,怀疑起自己的行为,但是且慢后悔,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眼看着房价的如日中天,便又重新庆幸起当初的冲动和贸然了。要说这一层面的消费者,他们是苦中有乐,乐中有苦,是苦乐相间的。
还有一个层面上的消费者,其实他们远够不上消费者的资格,他们几十年艰苦生活,日子紧紧巴巴,勉强能过下来,把小孩拉扯大了,把老人照顾好了,已经很不容易。他们没有积蓄,即便在人人谈房的日子里,即使他们进入到21世纪仍然三代同居四世同堂,他们也没有购买新房的想法,他们准备继续平安无事地拥挤在老房子里过以后的日子,至于过到哪一天生活会有改观,他们并没有想得那么远。但是一纸拆迁通知,结束了他们拥挤狭窄却相对平静的生活,他们要搬离老屋了,老屋将不复存在,新房子在哪里呢?他们看不见。这正是一个新楼迅速耸立的时代,但是他们目中无房,心中也无房。拆迁的赔偿和购新房所需的价格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大得他们有眼而看不见房,有心而不敢去想房,他们实在没有能力承担即将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一切。
楼市的兴旺,本来应该是造福于人民的,如果反过来了,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伤害,那就得重新考虑,重新定位了。
其实,房地产业的发展兴盛,带来的种种正面和负面的效应,早已经纳进了田常规的视野,田常规考虑这个问题,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如果一切是正常的,田常规也许还会继续考虑,等到考虑成熟至少比较成熟了再作决定,但是今天同时发生的两件事情,给了田常规一个猛力的推动,使他提前进入了决策期,也使他忽然觉得,本来很复杂的事情,反而变得简明起来。
这样的化繁为简,是因为田常规物色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好事情,所以,遏制是没有出路的,政府还要继续鼓励,要继续加大力度地支持这项战略支柱产业,要鼓励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房产的建设中去,但同时,政府又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制造泡沫,最后伤害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这方面,政府一头,要掌握一定的主动权。这就是田常规的思路,他是希望,万丽能够替市委、替政府掌握好这个主动权。
作为政府的一个企业,作为政府的房地产公司,一方面,要参与残酷无情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政府在房产业上要做的一些亲民、安民、抚民行为,也要通过她来实施,比如一些利润微薄、甚至无利可图的安居工程、定销商品房,哪个投资商肯做?
万丽深深知道,这可是一个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活啊。
既然田常规是了解万丽的,他就不必和万丽多说什么,所以,此时此刻,谈话才刚刚开始,田常规的思路却已经跳过前面的程序,直接进入具体操作的步骤了,说,万丽,我初步考虑,将公司从房产局脱出来,直接到政府,换一块牌子,名字可以考虑一下,我认为,也不必含含糊糊地叫什么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之类,干脆就气派大一点,就叫集团公司。田常规的用心,是显而易见的,本来周洪发的房地产公司和市房产局虽是两块牌子,两个平级的单位,但行政上却一直还是一个班子,公司归属房产局管理,分离出来,无疑是为了给万丽更大的权力,更多的自由,当然,最终的目的是要万丽干更多的事情。虽然田书记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但万丽还是小心地问了一下:那,与房产局的关系……田常规毫不犹豫地说,那就是彻底脱钩,没有关系了。
田常规稍一停顿,又说,我一直在考虑,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住宅的问题,将会成为我们工作中的一个大头。在衣食住行中,衣和食已经基本解决,下面就是住和行了,目前大家对政府的意见,也大多集中在住和行上,住房问题和交通问题一样,都是直接关系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且在解决了温饱之后,这就是比较大的利益、甚至是头等的利益了,所以,在政府这头,成立住宅发展局是势在必行的。虽然就全国而言,目前还只有上海和深圳两地政府有住宅发展局,但是我认为,我们南州市,如果条件成熟,完全应该列入议事日程来认真考虑了。也就是说,田常规今天的这一步棋,不仅仅走了这一着,他已经看到了前面好几步,将房产公司与房产局脱钩,就是为在适当的时候建立住宅发展局铺出一条道来。
一个强势政府,能够直接影响楼市的兴与衰,田常规把万丽放到这个位子上,无疑他是看好万丽的,是看重万丽的,他也明白,从职务上讲,从工作性质上讲,虽然有点委屈了万丽,但是万丽应该承受得起这点委屈。而万丽作为田常规手中的一枚棋子,当然能够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和面对的阵势有多么的严峻,也正因此,万丽先前稍稍低沉下去的激情,又渐渐地昂扬起来了,面对挑战,她暂时地忘记了利害得失。田常规又说,这只是我的初步考虑,我还没有和钱书记、张部长他们通气,想先听听你的想法,既然你表了这个态,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其实,田常规根本就没有听万丽的想法,万丽也根本就没有表态,但是事情是明摆着的,两个人都默认了这种无言的承诺。
田常规接下来谈的内容,更是万丽所始料不及的,田常规说,万丽——他忽然笑了一下,说,是不是应该早点到位,就称万总了,这也算作思想上心理上抢先到位吧。万丽也跟着笑了一笑,但仍然不便多说什么。田常规继续道,从明年起,南州的交通,要来一个彻底的大改变,不仅几条主干道要拓宽、要建环城的高架桥、城乡接合部的立交桥、轻轨也要列入规划,要给它考虑位置了,那天我和江市长一起排了排,半年后,南州同时有八条路的工程要上马。万丽点了点头,她知道,修路意味着拆迁,拆迁意味着安置,安置的任务,艰巨而沉重。
果然,田常规单刀直入地说,你要在三年之内,保证我四十万平方米的定销房。万丽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由脱口问,多少?田常规又说了一遍,四十万。万丽心里,倒抽了一口冷气。田常规毫不留情地说,而且,我没有别的东西可以给你,我只有一个东西给你,就是这个位子。你也知道,政府划拨土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哪怕是定销房用地也不行,所以,我给你的,除了这个位子,其他的,一寸地,一分钱,一块砖,都得靠你自己去挣。田常规说过后,看着万丽的反应,万丽很想点点头,但是她觉得自己的脑袋特别的沉重,想点也点不起来。而且——田常规又说了一个而且,在每一个“而且”之后,都是给万丽的肩上再加一点分量:要三方满意,拆迁户满意,我要满意,还有,你自己也要满意。
田常规说话间,拉开了抽屉,从里边拿出一份材料,放到万丽面前,万丽一看,是一份内参,上面有个标题:《南州市首批定销房质量遭到入住户质疑》副标题是:定销房=问题房?“问题房”三个字和那个问号的字体特意换上又大又黑的字体,显得十分醒目。田常规说,这批定销房,当初市委市政府是下了大决心的,是相当重视的,专门划出地块,政策上也给了许多优惠,但是结果却很不理想,难怪周洪发当时死活不肯接,硬推给了唯守集团。万丽心里一动,但田常规已经洞察了她的心思,她心里有什么萌芽,他都知道,但这萌芽,连一点点苗头都不能允许它们冒出来,田常规得将它们扼杀在萌芽状态之前,他说,这也是我们应该总结的经验教训,一个政府部门的企业,是享受到许多别人享受不到的政策优惠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