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条战船驶离战场就象一座堤坝开了个口,紧接着就是第二条战船,第三条战船……越来越多的战船脱离战斗,一下子地,荷兰人作鸟兽散,各船铆足了干劲,拉开风帆狂逃!

    逃,只要比别人逃得快就行了!

    他们一分钟前还与我们打得兴致勃勃,一分钟之后居然逃得干干净净,这么不要面子,让大伙儿差点转不过弯来。

    又学到一手了,当时我们正在调头,逆风的时候,他们顺风,打开风帆,吃足了风,逃得飞快,而东南舰队调头中,还得把船头调过来,才可以追击,又慢上一拍。

    台南号旗舰上的旗号变化,显示解散战列线,追击敌船!

    东南舰队自由组合,以两艘为一小队,重点是找寻敌人的大船追击,小的则遗憾地放过了。

    ……

    这是一个快乐的日子,二打一,即使火力依然比不上对手,但是毫无疑问可以拿下敌舰。

    东南舰队的巡航舰速快,被盯上的对手都跑不掉,大家开战,对手必定会用一侧舷炮对准一艘我方一条战舰暴打,而我方另一艘战舰则可以借机靠近对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的船首或船尾,对它的甲板无情地猛轰,这战术肯定能成功。

    频频得手,二十八条东南舰队的战舰夹击十四条荷船,那是一个爽快怎么都难以形容。

    当中有的荷船船长挺厉害的,程玉和另一条战舰死追“赫尔墨斯号”,“赫尔墨斯号”则聪明地绕着程玉舰打转,让他怎么都无法形成两侧夹击它的机会!

    对方操舰回旋,灵活得象个人一般,程玉都不得不服!

    他们足足纠缠了一个小时!

    程玉二打一,楞是拿不下“赫尔墨斯号”!(战后与舰队里的来华助战洋人们说起来,洋人们告诉他说“赫尔墨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旅者之神,穿有飞翅的凉鞋,跑得飞快,程玉恍然大悟)

    捉到鹿儿不会脱角,程玉脸上火辣辣地,急得他冬日里都满头大汗,觉得丢脸之极。

    总算跑来一条东南舰队的战舰,集三条战舰之力,才将“赫尔墨斯号”给拿下来,此时这条船上的军官们非死即伤,船员们也处于混乱之中,死掉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人,整个炮甲板全毁,里面都是死尸!

    程玉得到了那条如同废墟一样的“赫尔墨斯号”,他想捉住这条船船长的希望落空,因伤势过重,那个船长死掉了,程玉收藏了他的战刀,以作纪念。

    ……

    大海战终于彻底完工,东南舰队第二次攻击时有二十八条舰出动,统统安全回来。

    每条舰都是伤痕累累,桅断舰烂,官兵们累倒在甲板上。

    收获蛮不错,第一次出击时没能虏获敌舰,这次是俘虏了敌人的八条大船,捉到红毛番(仅不到一半是荷兰人,其余是各国的红毛番,多是德国人、意呆利人等)上千人之多(有不少是从水里救回来的)。

    于是统计出来,总共击沉荷舰八艘,俘虏八艘,荷兰人凡是四十门炮以上的大船都没了,三十门炮以上的大船也多在损失的数字里。

    所以说,第二次攻击确实有必要,否则第一次攻击只取得打沉对方三艘的战果真有点难堪。

    东南舰队则是战沉一艘,十艘重创,其余战舰带伤的战损。

    我军大胜!

第186节 胜利之后() 
    高雄成为了欢乐的海洋,满镇民众都跑上了码头上,争相目睹自家舰队返航。

    每一条军舰进港,都受到了热烈的欢呼声。

    虽然战舰多带伤在身,但这是英雄的伤疤,

    战舰缓缓归航,官兵们强撑着疲倦的身体,接受码头上民众的欢呼。

    有许多是军属,他们着急地打听着自己亲人的消息,听说安然无恙地就拍胸膛说“妈祖保佑”,听说死了或者受伤了,立即浑身不着落,急着找寻到他们的真正下落。

    大部分的军属都是喜悦的,这么一场大战,几乎都是炮战,官兵们严格按规定着装,戴着难看的水盆头盔,身披鹿甲,有许多人给加多一层,结果战死者仅为三百八十五人,有上千伤员,但由于东南舰队的医护力量出众,舍得花钱,伤员基本上都救回来了。

    大家还看到垂头丧气的红毛番被押着出来游街,人们哄笑声四起,倒也没难为红毛番们。

    当天大家原地休息,而统计部门则紧张地计算战功,计划分配的奖励。

    颜常武并没有放松,他问起第二打击群的副提督李英外海的情况怎么样?

    李英回报说有可疑的船只在外海边打转,但没有受到攻击。

    事实上粤海的海匪李魁奇和刘香是想搞事,但他们狡猾得很,派出哨探船,探知东南舰队陆续回航之后,知道荷人战败,他们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

    第二天的早晨,整个高雄就开始人生喧哗,在高雄的妈祖神庙前,人们陆续聚集,因为他们年轻的督军,要到神庙里给妈祖敬献胜利,感谢她的保佑!

    当天上午,神庙热闹非凡,在颜常武的率领下,军官团加上士兵团声势赫赫地前往神庙。

    就在神庙前,女神的注视下,千万民众的作证下,颜常武给立功将士们颁发奖励和授勋。

    他先给自己弄上一颗星,让自己成为了“上将”军衔。

    当然是念过了对女神的祭文后,声明自己的战绩:打败了强大的荷人舰队,取得了丰厚的战果。

    感谢在女神的保佑下,我军大胜,重创敌人的同时,我方损失很小!

    感谢妈祖保佑我军武运长久,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

    祭品除了香火、三牲之外,还有荷人的战旗,军人们把它们掷在了颜常武的脚下。

    民众和军人们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

    作为首功的颜东来、程玉、考斯提特、西雷斯马首先上前。

    前三者还没什么,西雷斯马出来,民众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身材高大,形容恐怖。

    随即民众们高兴起来,因为这个黑武士也在妈祖神像面前跪低,如此强大力量的人都向妈祖屈服,看来我东南府兴旺可期。

    颜大少机灵一动,脑门大开,弄出黑武士这个角色收到了一举数得的好效果。

    四位功臣都得到了金质战功勋章,后三者要不是充当领头羊要不是战功卓著,而颜东来则是炮击得力,打得荷兰人都抬不起头来,指挥轰沉了二条敌舰,他们都提升为上校。

    接下来是银质战功勋章的获得者,是各舰的舰长、还有表现优秀的副舰长,人数不少,有甘辉、施大瑄、洪熙官、颜彰、肖长荣等等,

    再下来是铜质战功勋章的获得者,奖励那些副舰长和高级军官、表现优秀的士官。

    战功勋章颁发完成后,则是近战突击勋章的获得者,奖励军官、炮手、控帆水手、舵手等,足足几百人。

    其中戴维先生得到了近战突击勋章,则是“功大莫过于救驾”,主动给颜常武挡了一枪,为了奖励他超乎职责之上的勇气,特别给他发了金质的近战突击勋章。

    所有人都按档次发放奖金,如金质战功勋章者有一千块银元,银质为五百银元,铜质为一百银元,近战突击勋章金质则有三百,银质为一百,铜质为五十。

    其余参战官兵都有奖金发,按功劳提升军衔。

    再有优异服务勋章,则给了李英(第二舰队长官)和陈衷纪(后勤保障得力)和斯托姆(设计战列线作战有功),他们得到的奖金是八百银元,其余协助战斗有功人士亦得到奖励。

    军官团成为最大的收获者,而奖励内容表现出首功军功,即上战场才有最大的奖励。

    当天庆祝仪式热闹无比,有阵头表演、有英雄骑马和俘虏步行上街,前面则是阵头表演,民众向英雄而喝彩,向俘虏们哄笑……居然给俘虏们扔……不是臭鸡蛋,而是蕃薯干。

    穿着发给的一身干净衣服的红毛番们又惊又喜,落入明人手里,他们起初怕得要命,但没想到明人居然待他们不错,并不虐待他们,上面交代说要优待俘虏(以便得到赎金)。

    他们没有杀人放火,烧杀抢掠什么的,东南舰队战死的人也不多,以前台风来的时候,闽海死的民众比这场大战死的人还要多!

    东南府民众心情好啊,连带着看俘虏也顺眼了,于是做出以蕃薯喂红毛番的事情,哄笑着就当是喂猪了(那些荷兰人还很高兴的样子),让人真是哭笑不得。

    ……

    当天的《东南日报》全版都是写此战的内容,讲述战斗历程、讲述英雄事迹,当然少不得给领导贴金。

    对于督军是不吝溢美之词,表述了少年英雄的高大威形象,他也绞尽脑汁,特意(仿)写了一首诗以作纪念,登在了《东南日报》上。

    《七律·贺东南舰队战胜来犯荷兰舰队》

    台湾风雨起南海,战列巨舰蹈碧波。龙争蛟斗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这首诗在东南府里流传,大家都是说一个“好”字,但好在哪里,则因为水平有限(连个举人都没有)则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倒是传到了福州抚衙,巡抚熊文灿无语。

    不押韵,甚至有点硬套胡来,但内容丰富,描述了东南舰队战胜荷兰舰队的宏大历史事件,可怕的是帝王之气外溢!

    气场强大,据说熊文灿曾评点曰只有太祖和永乐帝才有本事作出这等气概的诗,岂是长于深宫妇人后的皇帝所能做出来的诗!(这话只是据说,做臣子的不敢放肆,毕竟敢这么说是大不敬)

    而他的幕僚刘先生和钟先生说起来,感慨不已,他们帮办颜常武归明之事,看到他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势力一天天地实力膨胀起来,到了今天,能够与红毛番做过一场,实在可怖。

    他们熟读经史,知道当初明朝巡抚南居益在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驱逐在澎湖的荷兰人时,是用一万人打一千荷人(其中还有上百的少年),只能够赶跑而不是歼灭,如今这台湾颜小子可是炮舰对炮舰,硬碰硬地取胜。

    目前颜常武有强大的实力,对于大陆并无滋扰,想来不是圣人,只能说他所图甚大,两先生评价曰:“如操、懿之辈也!”(曹操和司马懿一生都没有篡位)

    两先生的心中,不无投奔这等枭雄之意……

    他们尚且如此,闽省一带的文官武将,谁都不敢不给东南府的面子,福建水师名存实亡,有本事的人都过海投奔东南舰队去了,而闽省、粤省、浙省乃至于长江往北的沿海地区,好汉络绎不绝来投东南府!

第187节 副提督的家事() 
    高雄静安园。

    这里是东南舰队副提督李英的居所,李英是东南府元老,在东南府的对外贸易中占有股份,因此很有钱,所以他仿苏州园林建了一个园,有山有水,种花种草,由高手匠师营造,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达到了“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

    公务之余,与友人、美人、家小相聚,不亦乐乎!

    与荷人之战后,他到静安园休憩,本是喜悦之事,却为儿子李应生气。

    这李应长得象他,比颜常武小二岁,也参加了东南舰队,有海军少尉的军衔,在他手下听用。

    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李应的话:“……父亲,这颜督军对父亲防范之意甚重,让父亲掌管第二舰队,名义上好听,实际上功劳荣誉都是他的,就连第二舰队的人事,也都是他说了算,父亲根本无权,只能为他卖命!当初父亲在的时候,哪轮他作主……”

    平静地望着儿子,李英问道:“说完了?”

    李应咬咬牙道:“他有意压制我的提拨,您是东南舰队的第二人,我却连个(巡航舰)军官都考不上!”

    他眼红啊,他妒忌啊,颜常武不过大他二岁,却成了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到哪里都有人向他躬身,而他李应,也有不错的出身,连个上尉都考不上!

    大家都是少年,怎么差别这么大?

    做到上尉,就是舰上的高级军官,再进一步,当副舰长、舰长,舰队里的舰长,权力极大,整条舰上说一不二,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有抢劫分红的机会,实在是世间一等一的优差。

    东南舰队发展迅猛,颜常武自己二十岁都不到(今年应该差不多了),却做到舰队提督,手下二十岁不到的小毛头,做舰长和高级军官的比比皆是,而李应是军校生,毕业后有少尉军衔,但想升到上尉,就要参加考证,得到证书,才有上位的资格。

    他考了二次,都没有成功,郁闷之下,加上看到前几天东南舰队大胜,颜常武和其他人意气风发,他父亲这一系统却是水静河飞,虽然得到一个优异服务勋章,可不是军功章!

    东南舰队首重军功,没有军功,岂有出人投地的机会!

    “是什么人对你说的?”李英问道。

    “没有什么人对儿子说的,是儿子自已想的!”李应回道。

    “胡说!”李英斥道:“你这是非份之想!”

    “叫你多学业务,多锻炼身份,你却不听,一天到晚就与一帮人鬼混,当我不知道吗!”李英怒喝道。

    在他目光的注视下,李应目光躲闪,然后听到父亲道:“别说是上尉,你的少尉军衔,要不是军校教官看我的面子,你连少尉都不能够毕业!”

    军校自有章程,训练非常艰苦,军校不同于入学后必发证书的普通学校,它有淘汰率,甚至死亡率(就是在训练中死掉的学员,除非是人为有意的疏忽,否则校方不负责任)。

    李英了解到李应的学习成绩很差,只顾与奉承他的人吃吃喝喝,他受不了苦,差点无法军校毕业,校方是看在他面子上,放李应过去。

    但高级军官证书就无法放过了,这关系到战争,关系到战损,死亡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一场战争的事!

    李应只想到军官的威风,却没想到军官这个职位的高度危险,枪炮无眼,要是被一炮直接命中,很可能一命呜呼。

    生死之间有大机缘!

    李英虽说没有参战,但他资料不少,知道譬如“布卡斯贝尔号”(荷人旗舰)和台南号(颜常武的旗舰)对轰了一个小时,炮来炮往,简直是面对面的枪毙!

    别说是督军,照样有阵亡的危险,更不论普通的军官。

    这一战中,死掉三个舰长,六个副舰长,几十个高级军官死伤,连颜常武都差点中枪!

    李英心知肚明,颜常武的崛起,哪怕他做得再公平,再以身作则,也有人说怪话、眼红妒忌,看他不顺眼的,还有境内外的敌对势力,他们不敢公开反对颜常武,打的是堡垒从里面攻破的好主意,唆使他这个少不更事的儿子出来闹事,引发他与督军的冲突!

    罢了!与其让李应在军舰上因为胆怯脱阵而被军法从事、又或者被打死、又或者将来参与政治被抓,连累家族……

    如果从政,再怎么闹事,将来都有回旋的余地。

    而在军队里闹事,李英跟随颜常武,从无到有,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舰队,他完全知道颜常武的为人,枪炮里出政权,这是他的禁脔,谁都不能动!

    谁动谁死!

    “你打个转业申请,不做海军了,就去行政中心干活!”李英交代道。

    “什么?”李应惊得呆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