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家喝茶闲聊,颜常武说起东南轶事,而袁崇焕也应颜常武之请,说起了对青军作战之事。

    “天启二年(1622年),本督往京城晋见陛下(天启)……”袁崇焕缓缓说起往事,他往京城觐见明熹宗朱由校,御史侯恂破格提拔袁崇焕在兵部任职。不久之后,广宁被后金军攻陷,于是朝廷商议,应该派人镇守山海关。袁崇焕得知后,随即一个人往关外查阅地形。回朝之后,袁崇焕上言称:“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朝中大臣也夸赞袁崇焕的才能,于是又破格拔袁崇焕为兵备佥事,督关外军,拨给帑金二十万,并让其招兵买马,经营辽东。

    这也是他起家之作,时人畏后金,袁崇焕却敢出战,应时而起。

    “女真人也是人,都是一个头两条腿两条手臂,杀了一样死,怕什么呢!”

    天启五年(1625年),孙承宗与袁崇焕定下计策,派遣将领占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等地,并修缮城防长期驻守,宁远因此成为内地,开疆复土两百里。

    同年十月,孙承宗遭到罢免,高第接替其职。高第认为关外一定会守不住,命令军队全部撤出锦州及右屯等地,督屯通判金启倧上书给袁崇焕说:“锦州、右屯、大凌三城都是前锋要地,如果撤兵,已经安居的百姓将再次被迁徙,收回的疆土再次沦陷,关内外经得住几次退守?”

    袁崇焕也向高第极力争辩:“兵法上说,有进无退,收回的疆土怎么能轻易放弃?锦州、右屯动摇,宁远便会难保,进而使关门失去了保障。这些地方只需要派遣良将守卫,就不需要太多的顾虑。”

    但高第执意要撤离,并且想要撤掉宁远的军队,但袁崇焕表示宁愿死在宁远,也不愿撤离,高第无法强迫袁崇焕,于是将锦州等地军民尽数撤离,丢弃米粟十余万,在迁徙路上死亡的人非常多,哭声震野,军民怨声载道,

    ……

    说起这桩往事,袁崇焕沉痛无比地道:“《六国论》都说得清楚,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以地资敌,助女真,与赂秦何异?”

    颜常武静静地聆听,脸上亦是一副沉痛之色。

    袁崇焕露出嘲讽的笑容道:“女真被人称为满万不可敌,本督守坚城,城城抵挡,看他们能有多少个满万,只要不满万,岂能够破我大明!”

    “可是常武你可知道,女真人中有多少是汉人吗?!”

    他愤怒地道:“敌酋进入辽西,大量汉民沦为奴隶,为他们耕种田地种粮食资军用,女真又从中编汉军户,每20汉人出一兵,上战场消耗都用汉军户,我们是汉人打汉人,结果女真人损失不大!”

    “女真人攻城,多收买内应,里应外合,如果我们能够万众一心,女真也是人,本督让他们来得去不得!”气得袁崇焕一拍桌子道。

    “再有,畏战,左右掣肘!”颜常武插嘴道。

    “正是!”袁崇焕再拍一掌在台上道。

    这边敌人一心想来抢人抢地,那边自己人的背后来捣蛋,这战难呐!

    说起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得知孙承宗被罢免,于是率领大军西渡辽河,二十三日,后金军抵达宁远,经略高第和总兵杨麟拥重兵于山海关,不去救援宁远。

    袁崇焕得知后,随即写下血书,与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纲等将士盟誓,以死守城。袁崇焕一面坚壁清野,一面让同知程维楧盘查奸细,通判金启倧守护粮草,并传檄给前屯守将赵率教、山海守将杨麒,如果有将士逃到这里,可将其全部斩杀。

    抱着决一死战的精神,此战,宁远军炮击击退努尔哈赤,即宁远大捷。

    当年老野猪皮挂!他的真实死因不论,明人为了助长士气,就说他是在宁远城上中炮身亡,大肆宣扬,成就老袁一世的名声。

    ……

    絮絮叨叨中,袁崇焕说道:“辽东的败坏,虽然是人心不稳固,也因为失去了有形的险要,没有东西可用来坚固人心。部队不利于野战,只有依凭坚固的城墙和使用大炮一种方法。如今山海关的四座城池已经修复一新,应当再修松山诸城,轮值的军队四万人,缺一不可。”

    天启皇帝答应了他的要求。

    接下来有“宁锦大捷”,袁崇焕在宁远和锦州大败女真人,那场大战说起来,袁崇焕说出来好生自豪,他穿了九层铠甲在宁远城墙上督战,敌人将他射成刺猬,后来一点数,拨出来的箭头有一百二十七枚之多!

    ……

    听着他的话,颜常武脸色稍稍有点古怪。

    因为他知道,袁崇焕取得的辉煌成绩是在木匠皇帝加上阉人魏忠贤这对奇异组合的领导下产生的(他俩被东林党人骂得狗血淋头),而被东林党人称为“圣君”的崇祯皇帝却在袁崇焕于北平城外大破女真人之后,将袁崇焕千刀万剐……

    ……

    “有了常武你的火枪,如能组建成军,则何惧女真骑兵!”聊到了火枪,袁崇焕听闻了颜常武的三段击介绍,知道东南火枪的威力,五十步可破甲,如此大规模装备的话!

    “不然!”颜常武摇头道:“督师大人当知骑兵之用,攻城无助,破坚阵无益,上策乃以机动力,侧击敌后,譬如,女真人不攻锦州、宁远和山海关,而是入寇龙井关、大安口和洪山口呢?!”

    他说出此话,目光灼灼,紧盯袁崇焕!

第163节 书房夜话之议诸事() 
    (承德市兴隆县与唐山市迁西县交界处的)龙井关!

    (遵化的)大安口!

    位于(河北省唐山遵化市城东北约二十五公里的长城线上的)洪山口!

    它们位于宁锦前线的西面,护翼在北平的前线,如果失守,帝都就暴露在女真人的攻击下!

    此乃大明腹心,形势之严重,无以复加。

    “怎么可能?”袁崇焕失笑道:“那边是蒙古人的地方”他的语调低下来。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督师大人不可不防啊!”颜常武淡淡地道。

    他说的是平行空间的事实,明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崛起于东北的皇太极率五万清兵,绕开防卫严密的锦州、山海关一线,向西进军到蒙古,然后突然向南进军,破龙井关、大安口和洪山口,明军不能抵御,很快被清军攻破。皇太极第一次突进长城,进逼北京,明朝几乎灭亡。这次战事,震惊朝野,史称“己巳之变”。

    颜常武对别人说起来,人家会说他是痴人说梦话,但袁崇焕是知兵的。

    不得不说,这是一条毒计!

    关内之兵的战斗力,袁崇焕一清二楚,真若给女真人杀过,北平危矣!

    他目光奇异地看着颜常武,而颜常武却是神态自若地喝茶。

    袁崇焕看着烛光下的半大孩子,心想哪来的奇才,不仅有钱有势,还有能力,用兵讲起来头头是道,看事情是一针见血,端得可怖。

    他并不担心这位颜少将军是女真人的同党,所有的人,看过颜常武的人,都有一种相信他的意识存在。

    没办法,人长得帅,别人都要信俺!

    俺只要在众人面前一站,别人就想着招俺为女婿!

    颜常武的卖相不错,形象阳光,为他加分不少。

    退一步来说,他要是坏的,干嘛说出来给袁崇焕听呢,让他提早作好防备。

    “依常武想来,该当如何对付呢?”

    “督师大人问道于海了,常武在海上有两把刷子,在陆地嘛那就献丑不如藏拙了!”颜常牙有自知之明,人家是真刀实枪与女真蛮人干的,自己则是炮弹子弹能去的地方则不要派人去,i 心放风筝!

    袁崇焕笑笑,不再问他。

    两人继续谈话,颜常武有意地将话题引向了皮岛的毛文龙!

    毛文龙字振南,一名毛伯龙,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祖籍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明朝末期将领,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

    毛文龙开创了军事重镇东江镇,在与后金的战争中颇有战功,但为人骄恣,所上事多浮夸,索饷过多,后在历史上被袁崇焕矫诏所斩。

    这是一桩出名的公案,即尚方宝剑斩尚方宝剑。

    原来,袁毛两位大帅都因功被朝廷赏赐尚方宝剑,均有先斩后奏之权,皇帝特赐给他们尚方宝剑,许他们便宜行事。

    结果袁崇焕却用尚方宝剑把毛给砍了,人家有尚方宝剑,也可称为钦差大臣,在后来,成为了袁崇焕的罪名:“擅杀岛帅(毛文龙)。”

    “东江镇是牵制敌人所必须依托的!”袁崇焕含糊地道,不愿深谈,颜常武自然是弦歌知雅意不能再提,心中却是暗叹。

    事实上,袁崇焕正在搜集毛文龙的罪状,毛文龙确有大功于国,但也有他的重大麻烦!

    比方说:大将领兵在外,必须接受文官(或者宦官)的监视。毛文龙则一人专制,军马钱粮都不接受核查,送上奏章全都蒙骗,杀害投降的士兵和难民,假冒战功,骗取军饷。

    在封建帝王时期,可是欺君大罪!

    更不用说其他的罪状,换作谁来,谁都难办。

    东江镇的重要性和毛文龙的重要性对于知兵的袁崇焕不成问题,问题是怎么对待毛文龙。

    袁崇焕与颜常武相识不久,却一见如故,谈得很多,袁崇焕不由地将他的带兵方略讲给颜常武听:

    一是凭借坚城,利用火器,大量杀伤女真人!

    “我大明弓箭不及女真”袁崇焕说道:“须以火器制胜!常武你的三段击作战方式用在野战,若可大用!”

    “如果他们真的来战,那就有他们的乐子!”颜常武苦笑道:“最怕的是他们袭扰后方,侧击和背击我们!”

    二是必须与女真人野战!

    野战!

    “没有野战,就绝没有胜利!从来没有过守城而胜利的军队。”袁崇焕斩钉截铁地道。

    他说野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开始时揪准机会,趁敌不备,来个短促突击,争取小胜。

    再有待敌懈怠之后,驱动大兵,如山洪爆发,取敌狗命!

    如定军山之战,黄忠斩夏侯渊!

    最重要的,还是骑兵!

    袁崇焕麾下关宁铁骑,先天上有优势,因为许多骑兵都是归化蒙人,他们天生玩骑射顺溜,加上一些与女真人有血海深仇的北方汉人,对战女真骑兵不落下风。

    听到是骑兵对骑兵,颜常武就懈了一口气,东南府是水上蛟龙,玩骑兵,玩不起啊!

    对付骑兵,该当如何破局?

    颜常武心中有一种朦胧的想法,待回去再想吧,他现在不伤脑筋,于是他问起了孙元化来。

    很不巧地,孙元化巡堡(垒)外出公干,不在城中。

    不过,袁崇焕对孙元化评价不错的:“其识慧两精,敢战,擅长火器,可制军(控制军队),吾之后矣,必是他!”

    如此颜常武想借人情来挖墙角就挖不动了,他把人情用在另一方面道:“昨日祖将军来见我”

    颜常武也不隐瞒,否则别人会奇怪为什么他无缘无故地说起这件事。

    他一说袁崇焕即明白,笑道:“求到常武你这里来了?好,你想怎么着?”

    “我台湾卫缺人,缺得厉害,只要能用的人,什么都能用,需要这些人手,还请督师大人海涵!”

    “好,待明日后,本督将他们除去宁远军籍,划归台北卫治下。”袁崇焕给了颜常武这个面子!

    别人求来求去都求不动,颜大少轻轻一句话,即时决定了那个军汉的命运。

    之后,颜常武说道:“听闻大人与女真人进行和谈?”

    此事是公开的,袁崇焕也不瞒他,说道:“不错,女真人打不进城,我们目前又攻不过去,大家就来和谈,只是无甚意义,谈不出一个结果来!”

    双方都是虚与委蛇,和谈纯属扯皮。

    “只怕大人是假和谈,却有人做真生意咧!”颜常武踢爆一桩大明朝内“坚定的爱国者”卖国丑闻。

    不法商人帮着大清之事!

    “反正咱是东南府,他们不爽地话就来炮轰我啊!”颜常武管揭不管理,不负责任地道。

第164节 书房夜话之人生无奈() 
    明末随着后金崛起,战事不断,北方民众深受战乱之苦,而在后金与大明接壤的山西,有一些不法商人不仅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大发国难财,攫取了更多的财富。

    战争对于大明和后金的情形不同,大明地域广大,北方边境遭遇兵火,但其它地方还是有收入,有人、有粮食,而后金地方小,兵员多,生产力也落后,老野猪肉皮不是不想搞建设,而是他的手下除了打仗和打猎在行,对种地、打铁一窍不通。更糟糕的是当地自然灾害连年不断,温饱成了最大的问题。据记载,自万历年间开始的“小冰河时期”,CP一路飙升。当时后金统治区虽然只有七十万人口,但百姓易子而食,米价曾高达八十两一石,布也要二十两一匹。

    不法商人看中这一点,他们身为汉人,置家国血仇之恨不顾,大肆资敌!

    以张家口为基地,从全国各地采集商品,然后往返关内外,从事贩贸活动,为后金政权大量输送粮食、衣物、炊具等基本生活物资。努尔哈赤也不亏待他们,把人参、鹿茸、兽皮等贵重物品交换给对方,让这帮唯利是图的奸商们高兴的不得了。

    渐渐的,双方建立了很深厚的利益关系,重视间谍战的努尔哈赤就把双方贸易内容从食品衣服扩大到情报。据《清实录》记载,天命三年(1618),时有山东、山西、河东、河西、苏杭等处在抚顺贸易者16人,努尔哈赤“皆厚给资费,书七大恨之言,付之遣还”。

    后金崇德三年(1637),皇太极曾命满族贵族带领100名内地汉族商贾,携带货物到归化城贸易。清兵入关,军费支出猛增,财政十分困难,对此,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曾建言:“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由此可见,后金政权对山西山东不法商人的重视程度有多高。皇太极的战争机器所需的全部的火药、八成的粮食和超过六成的金属,都来自“诚信”通天的晋商。

    对双方而言,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正是通过商,后金才可能把劫掠来的财物、古董和金银购变成粮食,来养活被掳掠来的几百人人口。辽东的米价最终降到了一两四石,人口增加了数倍,粮价却压到了最峰时的几百分之一。而交易另一方的不法商人,仅在在崇祯十五年就窖藏了上千万的银两。

    丑恶的卖国嘴脸,借用后世的一句话:“你购买倭人商品,让倭人赚到的钱,化为打中国人的子弹!”

    ……

    颜大少有情报局,搜集到一些不法商人的罪状(倒不是很多,毕竟情报局不是万能的,只是确凿无疑),和盘托出。

    气到袁崇焕目眦欲裂,他这边在流血流汗,那边却在吃里爬外,想想吧,女真人抢了大明人的金银,然后交给不法商人买大明的粮食、铁器、火药,打回大明!

    怎么办?

    这不关到颜常武的事,但他知道,老袁绝对头痛得紧。

    谁都明白,不法商人得到的银子不会是独吞,他们要收买当地的官府、边将,最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