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的话不必说出来,若明朝对颜常武不利,则两句话取消,只好反他娘的!

    熊文灿此人,精于业务,擅长看料布菜,看菜吃饭,既然没钱,那就只好招抚,且打仗又费钱,又费力,哪有给几顶官帽子便将悍匪大盗招为已用来的舒服?

    “你既有此承诺,我看你象个守信的人,也就信你了!”熊文灿捧了颜常武一下道。

    “但你东南府招募数十万口,你把他们诱到海外不毛之地,不服王化,虽然你有所承诺,但人心各异,万一有歹人在其中惑乱,恐生大变啊。!”熊文灿扯出关键内容道:“我看来可在东南府设立府县,委派地方官,以教化民心,成为大明的忠实子民!”

    “当然,你抚民,治理台湾(世人皆认东南府和台湾)有功,本抚向朝廷表奏你的功劳,朝廷必不吝封赏!”

    他给出一个大帽子道:“可以封侯,子孙福禄无穷,本抚都比不过你啊!”

    “这么年轻的侯爷,本朝只有建鼎新立时才有可能!”熊巡抚和颜悦色地道:“你看如何?”

    颜常武差点没笑出声来,这位熊巡抚竟然想空手套白狼,将劳资辛辛苦苦搞出来的基业给一手接收,这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啊。

第148节 会唔熊巡抚(二)() 
    他据理力争道:“我东南府之人,乃历年闽人中家境贫苦不能自存者,无奈之下出海寻一条生路,本地土地肥沃,只要肯踏实苦干,总归有几口饭吃。各人立足之后,听说那闽南大旱,灾民遍野,因怕家乡亲人受苦,顾而哀求咱们出船出力,到内地把闽南愿意来台的灾民接到东南府,还能有条生路。若是留在徒添吾皇负担也,他们到得东南府,不设官府,化外之民,自由自在惯了,若立府县,并不习惯,只怕适得其反!”

    熊文灿旁边的钟先生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东南府归明,本为明人,必立州县,方可长治久安!”

    他看颜常武年轻,创下诺大基业,气焰嚣张,忍不住出声教训他。

    颜常武失笑道:“敢问钟先生,如立府县,可有我东南府之治理也?”

    钟先生接不上口,东南府无府县,却是大治,民皆吃白米食肉穿丝绸,而闽省虽官衙齐全,民有饥色,高低之比,一目了然,他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挫了对方之气,颜常武又分析道:“台湾孤陷海外,乃四战之地,东有倭寇为患(江户幕府确立后倭寇削减得厉害),西有海盗肆虐,南有红毛番过境,前阵子我们还与红毛番打了一仗,我们一打二,损失了一条巡航舰,死了一个副舰长……”

    他冷笑道:“就不知道福建水师可有实力对付?!”

    不待回答,他傲然道:“如若福建水师归我掌控,则来什么都不怕!”

    巡抚默然了!

    大实话,福建水师羸弱是众所周知,闽省海匪肆虐,福建水师视若无睹,上层尽都烂透了。

    东南舰队官兵以闽省居多,大家都是一样的人,东南舰队却能够做到谁挡我死,如若给福建水师接管东南舰队,日后的台湾有倭寇、海匪、红毛番接踵而来,尤其红毛番,实力绝对不弱,先前福建水师要不是十打一,还用诈术(骗老实的红毛番说要谈判,结果把人家谈判代表送去北京砍头,很不地道),岂能够对付红毛番?

    东南舰队与福建水师来几万人的大仗,都没死到副舰长级别,对付红毛番却有阵亡,可见红毛番不好惹!

    他们是坚船利炮的祖宗!

    正所谓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搞定东南府,就得接下东南府的因果!

    老熊脑袋急转,想的是两全其美的方法,但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如果颜小子昏了头,放弃东南府的管治去当了他的太平侯爷,且不论能否控制他麾下的骄兵悍将,红毛番上门来,就是件令人头痛的事情。

    熊文灿是个治世之臣,知晓台湾扼倭国与南洋的要道,是南洋巴达维亚的荷人必经之地,绝对要与红毛番打交道。

    说实话,他对于本朝文武的能耐知之甚详,如若东南府被全盘接收,则朝中诸势力必将伸手往东南府五镇,安排官员,大肆搜刮,三五年之后,东南府五镇泯然众地也!

    老百姓们还想吃白米饭?想吃肉?想穿绸缎?

    变成前世的记忆了!

    小百姓们的遭遇不关因收台得功而拍拍屁股到朝中做大官的熊文灿鸟事,顶多良心不安,但做得大官,良心早就被狗吃了。

    百姓能不能吃肉是小事,可惹了红毛番就是大事,那些酒囊饭袋对付不了(这是必然的),他们就会攀咬,说本抚处置不好,惹来红毛番,万一红毛番把台湾夺取,可就害苦老熊我了!

    想到厉害处,收台之功利心也就淡了。

    所谓走一步看三步,熊文灿太清楚官员们的德性,相信他们,不如相信颜常武的承诺!

    罢了,就这么着!

    他轻咳一声,钟先生把先前预定好的官职讲出来道:“颜督军,如若东南府归明,乃功在千秋之事,督军深明大义,值得嘉许!巡抚大人欲与本省都司商议,设立台湾卫,可表奏你为骠骑将军,实授台湾卫指挥使,福建海防游击,你原有的管辖部队,皆归你管,他人并不插手,你看可好?”

    见到颜常武有点不解的样子,钟先生耐心给他讲解。

    这骠骑将军是武官散职,官居二品,虽无实权,可品阶高,和巡抚同级,知道颜大少傲气,就给他一个高职司,让他不必受他人之气。

    明朝官员是文贵武贱,往往有武官冲着比他低几级的文官口称“下官”,武官见到同级文官,根本硬气不起来。

    但得看情况,颜大少可不是普通的武官,他等于武装割据,腰板特别硬。

    台湾建卫,乃福建都司之事(都司者,明朝行地方三司治理,有布政使司管政,都司管军,按察使司管司法,但都司渐失实权,特别是该省有巡抚或者总督时,都司等于废的),实际上熊文灿即能决定。

    卫指挥使司机构定员为: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镇抚二人(五品)还有经历一人(从七品)、知事、吏目、仓大使等。

    颜常武为卫指挥使,将五镇定为卫所,则他可以管辖所有事务,同时,卫指挥使往往世袭,意思是台湾是他的一亩三分地。

    至于“海防游击”,指的是游击将军,率游兵往来防御,此衔头让他能够名正言顺地指挥海上部队。

    明朝的武将设置有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等,为设置颜大少的官职,熊文灿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对此,颜常武表示满意,但他指出道:“东南府之事,只归我管辖,其他人不可越界,否则,莫谓我言之不预也!”

    ……

    颜常武桀骜不驯,熊文灿如梗在心,但很快地,他心甘情愿地表奏颜常武为骠骑将军、台湾设卫,颜常武为卫指挥使和福建海防将军。

    因为颜常武送了三件大礼给他!

    一是琉球人向朝廷表示恭顺的奏折,朝廷也要面子的,海外国家恭顺进贡,营造万国来朝的良好气氛,绝对是好事。

    二是德川幕府向大明表示恭顺,在奏折上,德川幕府自称是“外臣”(他淡化了天皇),表示愿于大明友好往来。

    二是东南府送给他的“土产”,在一大堆的牛奶糖、白糖、红糖、鹿皮、干鹿肉、海味、朗姆酒等土产中还有一种土产,用大箱盖着,特别沉重。

    打开箱子,金光耀眼,一清点,足足五千两金子!

    好大的手笔!

第149节 貌似不妙哦() 
    奏折等回去之后才写的,当时颜常武与熊文灿相谈甚欢,双方约好,颜常武派人驻于福州城,等京城圣旨到来,即可把消息传回东南府。

    会谈不到一小时就结束,颜常武先行告辞。

    熊文灿招呼道:“钟先生,刘先生,来坐吧,这佛跳墙还有多,一起吃掉它!”

    用了公筷,不怕吃人口水,三人有滋有味地品尝开来,此时正事已毕,大家一身轻松,乃闲谈起来。

    一直没出声的刘先生道:“东翁,可用朝廷官职,分化东南府,只要他们得了官位,一心为朝廷效命,颜逆何足道哉!”

    钟先生摇头道:“不然!观颜逆虽然年少,行事却极得体,已得民心和军心,在其实力未减之前,不可轻动!”

    他对熊巡抚进言道:“东南府颜常武、陈衷纪两酋可表奏其为指挥使和指挥同知,其他诸职位,不必理会,由他们自行决定即可!”

    “有道理!”熊文灿点头道。

    “东翁,在其实力未减之前,不宜对其动手,善待东南府,我观颜逆,虽然为贼,却不失光明磊落,如若国士待他,他会以国士回报,如果当他为贼寇,他必为贼寇,他既为大明之臣,只要不亏待他,他必不反!”

    “钟先生错矣,此等谋逆,心怀不轨,必不甘蛰伏,……”刘先生滔滔不绝地说道。

    说真的,他对颜常武是妒忌万分,不到二十岁就创下诺大基业,眼下即将官拜二品!

    除了那些王爷世子,公侯后代,大明朝哪有这么年轻的二品高官?

    关键是他还有实职,且是他的私家军,大明第一海上强军!

    钟先生没与他争执,心忖人家的本事,想白白拿走他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宋江只有一个!

    而熊文灿知道两个先生说得都有理,在他的心中,压根儿不相信颜常武会对朝廷有任何恭顺之心,从颜某人的衣冠可见一斑,他目前的老实就象曹操一生都是汉臣嘛!

    反倒熊文灿心中防范颜常武甚重,无奈自家水师不争气,对颜常武只好又防又拉了。

    不要刺激他!

    亦不可给他发展!

    计较已定,乃连夜坐船回中行所(厦门),再到福州抚衙,于是熊巡抚给北京写了奏折,他认为:虽有颜氏常武在台湾聚啸民众,但台湾孤悬海外,原是化外不毛之地,朝廷从无实管,纵然是生乱,又与朝廷何伤?

    朝廷给个名义,设立卫所,仿羁縻之策,不致于生乱即可。

    给颜常武官职是权宜之计,可着颜常武镇压地方,应对西洋人和海盗,乃一举二得之策也!

    待其实力削弱之后,再回收实权,台湾则可实管,不世之功也!

    又送上琉球人和德川幕府向明皇的问安折子,给自己添上一功!

    奏折以六百里加急报往北京去也,以他在朝廷中的受宠,料来皇爷会批准。

    ……

    且说颜常武亦连夜开船,他素来谨慎(或者是怕死),金门离大陆尚近,他不愿久呆,催促开船。

    东南府在闽省经营日久,海图完善,遂依海图往东山岛而去,预备接应攻打李魁奇的李英。

    第二天,依旧是风和日丽,舰队顺着海岸线走,旅途相当轻松,没有什么不长眼的水师和海盗敢来打拢他们,十二条夹板船雄视南中国海。

    中午时分,迎面的海域升起了条条桅杆,立即让桅顶上的观测哨的望远镜对准他们。

    “我们的!”有眼尖的观测哨首先叫道。

    过上个把小时,情况已经很明显了,确实是自家派往攻打李魁奇的舰队。

    参谋长斯托姆在北港一号的艏楼看了一会儿,回来向颜思奇道:“情形有点不妙啊!……”

    再近一些,颜常武从望远镜也看出了李英舰队的不妙,出动十四艘战舰,回来十一艘,还有三艘不见了!

    好在两条五级战舰还在,和余下来的军舰多处损伤,帆破桅断的不在少数,船身缺角,烟熏火燎的有很多,很是狼狈的样子。

    该死,发生了什么事情?

    很快地,两支舰队交汇,一条大艇载了进攻李魁奇的东南舰队高级军官开往北港一号。

    他们从网绳爬上来,颜常武先是放下心来,因为高级军官没死一个。

    但让他的心揪住:多个高级军官受伤。

    李英副提督额头贴了一块膏药,颜彰右手吊了一块夹板,程玉走路一瘸一拐的,最倒霉的是头号悍将西雷斯马,他头发眉毛全被烧光,头皮和脸也严重灼伤,看起来简直好象星战里达斯·维德挨他师傅欧比旺·克诺比一剑后掉落穆斯塔法烧灼的黑砂上让他全身灼伤,头部更是变得面目全非,最终成为黑武士,目前西雷斯马的悲惨情况和黑武士接近。

    颜常武也不问战况,首先问西雷斯马:“你这是怎么回事?”

    西雷斯马哑声道:“一枚火箭引燃了我身边的火药桶,火焰猛冲而起,但妈祖保佑,不是引爆,我及时跳开,没伤到其他地方!”

    引燃和引爆一字之差,就是生与死一步之遥的问题,若一桶火药近距离被引爆的话,不是伤了脸面这么简单,足以把西雷斯马的内脏给炸到互换地方,手脚可能有缘分离。

    “怎么打成这样子?”颜常武恼怒地道:“你们都是一流战将,打成这副样子,不要告诉我你们是跟海龙王开战!”

    于是李英讲述了他们倒霉的作战过程。

第150节 复合装甲挫东南() 
    没有三两三,岂敢上梁山!

    李魁奇既然敢惹颜大少,自然作了充分准备,他张网以待,准备迎战

    他是福建惠安人,年少时当渔民,长大了嫌当渔民太辛苦而作了海盗,流劫沿海各地。

    东南府的富庶引起了李魁奇的眼红!

    此乃王霸之业也!

    不过他知道东南府不好对付,对方主力尽是红毛番的夹板大船,已方贸然打上门去,那是自寻死路。

    唯今之计,就是诱敌深入,把东南府舰队引入对自己有利的战场,只要消灭了东南府舰队,则东南府就沦为俎上鱼肉,任他宰割。

    ……

    在颜常武驶向金门时,李英的舰队也顺风顺水地抵达东山岛附近,派出了三条快帆船进行搜索,很快发现对方集结于一个南北向的大海湾里,背靠大海,明摆着准备与已方过二手!

    “我们数了一下,对方至少百艘船,其中大部分是大乌船!”哨船来报道。

    乌者,黑也,其船体涂黑色,船型如槽状,船头两侧绘双眼,可称乌艚船,该船原为渔船,后改建成运输船或战船,船普遍长12米以上、宽4米。

    这种船只都是首尾炮,没有侧舷炮,能同时开炮的火力一百门,已方单是快速舰的火力超过它五成以上,在探测到水深合适和顺风之后,李英下令舰队驶入海湾。

    而李魁奇的船队象被惊拢的蜂巢般倾巢出动,虽然杂乱,但其实有章法,李魁奇不愧是海上剧盗!

    他用三十艘战舰从东西两向佯动,呈包抄之势,中部由其亲率大乌船五十五艘分作十一小队,每小队五艘,直取开始摆东西战列线的东南舰队,此外,李魁奇尚有三十余艘战船作为机动。

    双方战舰迅速接近,东南舰队打头的西雷斯马叫道:“孩子们,好好干他X的!”

    官兵们乱嚷乱叫地道:“舰长,我们一定X他X的!”

    “Fie!”随着他的吼叫声,他的战舰首先开火,不负重望地,九门十二磅侧舷炮蓬蓬蓬地击发声中,第一条对方的大乌船连续中弹。

    首轮命中六炮!

    创造了记录,西雷斯马兴高采烈地叫道:“书记官,赶快记入航海日志里。”

    “舰长!”

    “长官!”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