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改变已经开始!

    以前不在公众场合时,陈衷纪一般都称呼颜常武为“贤侄”,现在上升到称呼为“大龙头!”

    “不算管得宽,我还想管到乡!”颜常武淡然地道。

    “什么?”陈衷纪大吃一惊,无怪得他惊奇,国朝历史上几乎都是“皇权不下乡”,朝廷的力量管治到县城,对乡镇并无直管,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现在大家都是移民,宗族关系不象以前那么紧密,正好把管治力量下到乡村!”颜常武自说自话。

    知道了大龙头心性很高,但没想到他竟然达到了此高度!

    他这是要打破常规,他要逆天哪。

    “我们有这么多的人员和财力吗?”陈衷纪不想阻他,开始从成事方面考虑了。

    “没人,可以培训,财力来源,在于发展经济!”颜常武轻易给出了未来努力的方向,让陈衷纪有小小的激动,真要是成功,那简直是中国千百年以来格局的大变动,而他陈衷纪适逢其会,幸之!

    “看来,我与杨天生没有选错人啊!”他默默地想着,对于城管条例再无微词,而是尽力支持!

    ……

    北港码头有大船靠岸,下来一群人,衣着光鲜,为首一人,虎头环眼,凶悍之气飘洒。

    他们一下船,却惊疑不定,这还是北港码头吗?别是走错了吧!

    但见得青石环岸,延伸通往内陆,道路平整宽敞,两边垂柳,微风吹来,景致大好!

    再看那码头,绵延逶迤数里,分为渔船、商船和战船停泊区,岸上的建筑多在建设,格局已呈出美观整齐。

    渔船及商船停泊区里有数百艘船停泊整整齐齐,来回穿梭的船只乃是秩序井然,一切调度皆有官府小船及岸边高塔进行

    岸上和水中都干干净净,再无以前死猫死狗垃圾成片,与先前混乱场面大不一样。

    “奇怪,真是奇怪!”这伙人看了再看,认出了“北港”两个大字,但没有看清旁边竖起的大铁牌上的字样“城管条例”,于是事情就发生了。

    他们往岸上走,当中有人往地上一泡口水!

    马上旁边有两个做公的(城管)过来道:“随地吐口水,一泡十两银子!”

    “什么?!”那伙人大吃一惊!

    城管重申了原话,虎头环眼之人嘿然地道:“别是颜常武这小子穷疯了吧!既然如此,当叔父的就给他施舍点银子!”

    他吩咐手下道:“准备一百两银子!”

    马上有人拿出了四个25两的大银锭来,虎头环眼之人往地上猛吐一口!

    接着道:“你们也吐,吐够十口!”

    于是他的丛人嘻嘻哈哈地吐口水,足足十口吐足地上,然后把银子向着城管一递道:“哪,给你!”

    不服处罚,聚众闹事!

    那个城管脸色徒变,稍稍退开,拿起挂着的竹哨,猛吹起来!

    须臾,涌来了一大群人,把道路给阻住,虎头环眼之人这回想走也走不了!

    他冷笑地道:“得,我就看看颜常武想玩什么!”

    飞报镇内,不久,颜常武带了骑兵到来!

    他远远地叫道:“程叔父,回来也不与小侄说一声,叫小侄来接船!”

    原来此人叫做程天挺,乃前任大龙头结义二十八兄弟中的一人,跑船回来,没想到甫一回来就回随地吐口水挨罚!

    程天庭皮笑肉不笑地道:“不敢当得大龙头的叔父,大龙头现在好威风,连我吐口水都要钱,难怪我吐出一泡口水落地时都听到银子的叮当响!”

    “咳,瞧您说的!”颜常武当众宣布道:“我这位程叔父从外面回来,不知者不罪,按城管条例有宽免之说!且城管见到多人不说清楚,亦有工作不到的地方!”

    大家以为他关照程天挺,心忖他不过如此,但颜常武话语一转道:“但是法不可废,罚银照收,他做叔父,触犯相关法例,自有小侄代劳,加罚十倍,千两银子,由我这做侄子的代交!”

    如此,既照顾了作叔父的面子,免得外人说他刻薄,也遵了法律,两全其美。

    说得漂亮,反正程天挺怎么做都加罚十倍,由他代劳,他的银子左手交右手,看程天庭还要名声不?

    传出去不是说他做侄子的无礼,而是当叔父的不识事体!

    程天挺大丢面子,铁青着脸,气呼呼地走了!

    事后有陈衷纪出面说项,好说歹说,总算维持明面上的关系。

    ……

    经此一事,颜常武名声大振,其大龙头的地位随着他行政举措的展开和他军队顺利成军而确立!

    一些家伙,诋毁他说是“口水大龙头”,以此讽刺他以口水起家。

    亲近他的人自然恼火,但颜常武淡定地道:“是啊,是口水大龙头,我的军队一人一泡口水,淹也淹死他们去!”

第12节 敢A我的钱!() 
(闽南语:A钱=贪钱)

    军队经过严格训练,渐已成军,杀气腾腾,开出去时,起初说颜大少花钱太多的言论尽早没影了,许多人看到,不由得产生了畏惧。

    颜常武自然乐开了怀,要知道这支北港兵的训练都是他一手主导的,有了这次成功,下次扩军乃至于他推行什么时就不会有反对的声音了。

    许多东西他都不敢显露出来,但有了这支北港兵,还有行政上的成功举措,大家就不会说他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了。

    最近他一喜一忧。

    喜的是派往澳门的那个叫颜清泉的管事确实得力,他不仅买回了二千支的燧发枪,还敢于负责地买多了一千支,几乎把澳门市面上的燧发枪都买光光了。

    正该如此,北港兵成军,颜大少要扩军了。

    他还买下了一个小型的修械所!

    有各种工具,可以修理枪械!

    西人器好器利是一绝,中土所不及也。

    这个没作交代,颜清泉就敢买下来,他知道少爷想要什么。

    再有,他以超出授权价的二倍请来了二个造枪师傅!乃西班牙人!

    造枪,制造燧发枪!

    事实上,那二个造枪师傅是在那个修械所工作的,颜清泉等于将整人修械所连人带枪都搬了过来!

    “不错,赏银一百两!”颜大少爽快地道。

    一赏百两,颜清泉大喜,心忖自己估摸得一点不错,大少准备枪炮甚急,只要给他弄到,赏赐大大地,于是他主动请缨,再去澳门联系业务,得允了。

    颜大少也是大喜,立即下令选择地方,找齐人手、给出银两,开设兵工厂,准备造枪!

    这不是件轻易之事,先投入再说!

    行政中心里的户科还是做了点事情,他们依照吩咐,画出了周围的地形图。

    那么颜常武和陈衷纪在地图上找啊找的,找到一个地方:离民居远,有山有河流,地势且平。

    两人没说什么,即刻上马,带队去勘探。

    结果令人满意,当场拍板,十天内修一条土路,一个月内青石铺路,把需要的建筑给建立起来,然后买进铁、硫磺和木头,半年后见枪,两师傅赏银千两,其余人等各有赏赐。

    知道颜大少给钱给得豪爽,大伙儿立即动起手来。

    ……

    豪爽到颜大少没钱了!

    投入极大,什么都要钱,钱就象泼出的水一般花出去。

    往幕府的贸易他才得二成,且没那么快运银回来。

    银根短缺,如果没钱,就算军队不造反,也会迟滞发展。

    自穿了以来,颜大少一直在赶,拼命地往前赶,有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他冲劲大,相信没有什么用钱砸不下的事情,如果有,那就花多两倍的价钱!

    成果固然是快捷可钱花得也够快。

    “其实我们不是没钱!”管家张伯说道:“老爷生前在老家月港存了整整六十万两白银,他预见到当初在幕府起事的后果,留了后路!”

    “那六十万两银子拿不回来了?”颜常武恼火地道。

    “少爷聪明!正是!”蒋伯告诉给他听。

    月港里有银号,专门帮助海商、海盗们存银、周转放贷还有洗白,想想海上贸易有多大,海商海盗们有了白银,不可能满世界扛着走,存进家里也不行,你还得做生意周转的,搬来搬去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把银子存起来,相熟的生意伙伴,在贸易时直接账号划账得了!

    如此,银号的规模可想而知!

    “月港共有三大银号,分别是瑞兴、月圆和港生,他们的信誉向来很好,老爷在瑞兴存了三十万两、月圆存二十万两,还有港生存了十万两!”

    “现在呢?”

    “我们派去三大银号的管事回来说他们不认账,说是老爷存进去的,老爷来拿当然没有问题……”

    “砰!”颜常武重重一拍桌子,震得桌上东西跳将起来,也让张伯心中一跳。

    他是看着颜常武长大的,且颜常武才十五岁,今年迟些日子十六岁,却已经威势渐生,颇有大龙头的威风了。

    惹怒到大龙头,可是要流血死人的!

    张伯心中暗叹:“三大银号,你们有麻烦了!”

    “他们敢A劳资的钱!还辱及我家门!”颜常武森然道:“找守云来!”

    他现在“新区”,之前的北港居住环境,他并不满意(其实是他不习惯于身体旧主的地盘),于是重新规划,在北港南山半山腰建起了一座大宅院,有假山、竹林、渔池、古树、花地等,地方够大,风光优美,视野开阔,居住得十分惬意。

    还有一条,离兵营不远!

    颜大少很怕死,想的是一有什么事急驶兵营,有兵万事无忧。

    亲卫队队长张守云在兵营里抓滚跌打,接讯后赶忙到达,见着颜大少,立即行了军礼(就是举手到太阳穴上敬礼啦,这也是颜大少规定的)。

    过去的张守云面对着颜大少还有一点傲气,到今时今日早就荡然无存。

    颜常武劈头就问:“你的兵训练得怎么样?”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张守云身板挺直,大声地道。

    他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多月的强化训练给予他的信心。

    “很好!”颜常武满意地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准备出动!”

    “是!”

    “敢A我的钱,本钱利息都给我吐出来!”颜常武站起来,喃喃地道:“就让所谓的三大银号,成为我的踏脚石吧!”

    想想也是自豪,劳资敢去单挑银号了!

第13节 月港() 
月港,位于福建漳州,是明朝中后期“海舶鳞集、商贾咸聚”、“农贸杂半、走洋如市、朝夕皆海、酬醉皆夷产”的著名外贸通商港口。

    15世纪末期至17世纪中期,随着我国东西沿海对外贸易的发展,月港一度成了“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外贸商港,与汉、唐时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时期的泉州后渚港和清代的厦门港,并称为福建的“四大商港”。

    1567年,隆庆帝登基决定推行新政。福建巡抚涂泽民希望“除贩夷之律”,为海上的贸易活动开启绿灯,允许当时船商巨贾“准贩东西二洋”货物。最初选择诏安梅岭作为开放大明海关,后改于海澄。从此月港成为明朝唯一合法的海上贸易始发港。

    诺大的一个明帝国将她庞大的产能仅通过一个港口进行外贸,可想而知其富庶的程度。

    挨近月港,颜常武注意到它地处九龙江入海处,其港道“外通海潮,内接山涧”,状似弯月而得名。

    同行的张伯指点道:“那里的水浅,大船必须在涨潮时靠拖带才能进港。这个地方对于海盗来说是个易守难攻的险地,海匪们不敢贸然进袭月港港池,因为进港的潮流太强,他们可以乘潮而入,但却无法在需要时全身而退。”

    “而且,许多月港的船主本身就是海盗。”

    有意思,这个月港保护他们免受同类人的侵袭。

    颜常武进入港口时,但见得数百艘庞大的越洋海船熙熙攘攘的排列其中,自己的福船如蚂蚊在巨人中穿行,

    马尼拉大帆船!

    这些船身高大如城墙,桅杆竖起撑天高!

    一般载重量从几百吨到上千吨,船身高大,它们主要贩运明朝价廉物美的生丝、丝绸,把从月港运来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当大帆船抵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后,就在当地举办盛大的集市进行贩卖,换取美洲的银子。

    各取其需,交易额巨大!

    一个口岸能控制着全世界30…40%以上新发行货币(银币)的流向,这就是世界的贸易中心哪!

    江岸一里多港口,共有7个码头,东岸是督饷馆的附属机构,征收商品税的饷馆码头,西岸是供船只停靠的六个商用码头,分别是路头尾码头、中股码头、容川码头、店仔尾码头、阿哥伯码头、溪尾码头,其中阿哥伯码头也做军用码头,供水师驻泊,但说到水师,早就腐朽到变渣了,派不上任何用场。

    海澄县城地区有多个商市(港口市、旧桥市、霞美市、县口市),异常地繁忙发达。

    怎见得?

    走在商市上,有本地人、外地人,都是中国人,还有高鼻深目的红毛番(这是一个标准称呼,绝对不会有错,但他们的衣服和口音各不一样)、面目黝黑的黑奴以及包头阿三、还有大量的倭人招摇过市,其中不少倭人,讲国语那个顺溜,令人深为怀疑其国籍。

    不过你千万别去究根问底,在月港什么人都有!这里是冒险家的乐园,充斥了海商(有时照样兼职海盗),海盗(上了岸往往以海商面目的出现)、恶棍和骗子手!

    其货物之足,种类之多,实在难以尽言,满街琳琅满目的各国商品堆积如山,看的人眼花缭乱。

    月港的货物,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找不到!

    看到这种情形,颜大少先前得意高竖的尾巴尽收起来:“这才是大场面!自己的格局还是太小了!”

    ……

    他不急于找什么三大银号算账,而是到处乱逛见识世界大商埠的情景,但也不是茫无目的,主要找寻蔗糖、酒和军火!

    结果呢,答案令他满意得吹了声口哨!

    在旧桥市的杂货商行处,那里的杂货商给出了价码。

    红毛番大量收蔗糖,主要收白糖和冰糖(蔗糖产物),有多少收多少,量大价格从优。(这里有个参考,明崇祯十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前后购买了13028担白糖和500担冰糖(一担百斤)

    红毛番用来转口、自用,不愁销路。

    酒,世界通用商品,酒鬼众多,月港商铺说了什么酒都收,白酒给中国酒鬼,葡萄酒卖给红毛番!

    军火更不用说了,暴利商品,好的军火供不应求,他不过是稍稍透了点口风,说要想要大炮,即时二群红毛番就准备决斗以得到他的订单了!

    一个是英国人贝克船长,另一个是西班牙商人伯克先生,两人象斗鸡般怒目相向!

    不怪他们急,敢订大炮的绝对是土豪。

    当时国人把西方炮往往叫做红夷大炮,也称为红衣大炮,欧洲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末流入中国,在设计上炮管长,管壁厚,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堪称是大国重器,为前装滑膛炮,有3米长,重量达2吨以上,有效射程为1500米,远者可达2500米,

    这样的武器堪称当时的大国重器,可想其价值之高,卖炮的生意,商业上可以这么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见到两红毛番如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