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合乎朱由榔心意,昨天的战斗已经吓坏了他,本能地想远离这场战争,他高兴地道:“吴卿所言甚是,可草拟诸卿孰去孰留!”

    ……

    且说内阁首辅林佳鼎下朝回家,但见得市面萧条,往来人员惊惶,气氛紧张,不由得暗暗叹气!

    他乃前朝进士,传统的封建仕大夫一枚,他是福建莆田人,与南京那海贼是同乡,得到信任,做到了广东布政使高官,可想而知,他前途远大,只要循序渐进,便有进步,

    他却义无反顾,抛弃了高官厚禄,参加了造反大业,然而,仗打成这样,夫复何言!

    所跟非良人,桂王非燕王!

    桂林城狭小,又一下子拥进一堆人,虽是内阁首辅,所居住的地方也不大,不过是三进房间,他在出逃前把家人送走,也到了桂林,如此现家居挤得满满当当的,三进房间的厢房、耳房、后罩房和倒座房都住满了人,还搭起了棚以安顿家人。

    回到正房,他的夫人亲自迎上,指挥丫环服侍老爷换了便装,面巾擦脸,送上一杯香茶。

    夫人悄声告诉他道:“家中娘舅来访,现在书房!”

    “噢!”林佳鼎听得心中一惊,原来他夫人姓黄,就一个兄弟,叫做黄立极,字浚原,做到温州知府,并没参与这场叛乱,他怎么来了?

    林佳鼎不动声色,去到书房,却见一个青衣儒生等着,两人遂相互致礼:“首辅大人好!”“浚原兄,久违了!”

    分宾主坐下,屏退左右,林佳鼎问道:“浚原兄不在温州任上纳福,跑到桂林这小地方干什么!”

    这话还真没错,温州乃那个海贼又一个老巢,经营日久,大搞基建,比内陆城市桂林要好得多。

    “呵呵呵,特为活命而来,想请首辅大人给条活路啊!”黄立极说道:“首辅大人搞这一出,按制该诛九族,为了活命,我只好来向首辅大人求助了!”

    他不无幽怨,在他看来,这位妹夫做得地方大员,再进一步就是高官高官,以他与今上同乡,机会大大的,他却迈出此不归路!

    害得劳资在温州任上,也给找来随朝廷前锋一起行动,现进桂林劝降。

    他满口的首辅大人,林佳鼎苦笑道:“不说什么首辅不首辅的,已成昨日黄花了,我们一家人,不说二话!”

    黄立极正色道:“汉宗兄(林佳鼎的字),你是个聪明人,当知形势,永历朝已成昨日黄花!他连我军偏师都打不赢,还能怎么打下去?目前高一功的大军正星夜兼程赶来,一旦大军合围桂林,则玉石俱焚,岂有完卵!”

    “只要汉宗兄回归朝廷,今上金口允诺!”黄立极拱拱手,以示对东南王的尊崇道:“汉宗兄即为朝廷广西布政使司!”

    林佳鼎原为广东布政使司,参加造反大业,回归朝廷,朝廷既往不咎,让他做广西布政使司,可谓是宽大至极!

    广东布政使司当然胜过广西布政使司,但是在广东任职还有两广总督管着,头上有“婆婆”,反倒是广西布政使司是天高皇帝远,来得自在。

    林佳鼎沉默片刻,用了伍子胥的话回答道:“我日暮途穷,只好倒行逆施,浚原兄不必多言!”

    

第1264节 朱由榔出逃() 
黄立极说起今上深受妈祖娘娘教诲,宽仁为怀,不欲杀人!

    所有回头浪子,一概不杀!

    汉宗兄何不顺应天意,只须写个认罪书,照样高官厚禄有得做。

    他说道:“今上说话算数,汉宗兄不必疑惑!”

    奈何说了白说,林佳鼎摇头象拨浪鼓一般,黄立极恼了,戟指喝道:“你不为你自己着想,也得为家人着想!”

    他厉声喝道:“你做着大明的官,造的可是大明的反,可谓不忠!造反乃十恶不赦之首罪,当诛九族!纵今上仁慈,你的头砍定了,你家人可能不一定死,但是家中妇人,你的妻女,很可能入教坊司,儿子则流放充军,必定是东南国,遇赦不得还,可谓不仁!你祖宗之祭祀,因你而中断,可谓不孝!今上仁义无双,给予出路,你却不领情,可谓不义!你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枉你饱读圣贤书,二榜进士,你学的东西被狗吃了……”

    想到恼处,他气不成语。

    你林佳鼎一人造反也就罢了,可是却带累这么多人,教坊司这名字听起来好听,实际上就是女支寨,把犯官女眷送进教坊司受千人*万人*,正是朱棣的创举,当初他造反,被建文帝手下合力抵抗,恼了这位朱四爷,得天下挌,大肆将犯官女眷投入教坊司。

    他是明朝第三个皇帝,第二个皇帝建文一脉没有流传下来,朱老四就等于太宗,是祖宗之一,祖制不可违,哪怕历朝历代数说教坊司的罪恶,亦没被废除。

    新明以来,教坊司渐衰,普通犯事已经不再这么不人道,不再把犯人女眷送教坊司,不过对于这种十恶不赦的罪行,朝廷这么做,无人敢说个“不”字。

    黄立极的话说得出骨,奈何他的那个妹夫是王八吃称砣,林佳鼎坚定地道:“虽千万人吾往矣!”

    好说歹说,黄立极说得口干舌燥还是说服不了林佳鼎,无奈之下,他对林佳鼎说道:“我不想和你多说什么,你那个小孙儿兴哥,我带走了,给你在大陆留个香火!”

    兴哥儿,是林佳鼎的嫡孙,年方三岁。

    林佳鼎遂郑重谢过黄立极甘冒极大的风险,这次吃了他的挂络,黄立极也起码丢官下台了。

    黄立极带了兴哥儿出城,把兴哥儿交给亲近仆人先行带走,自回军营复命,只言林佳鼎不肯归降!

    颜乐冷哼道:“得,待城破时,看他的嘴还那么硬不硬!”

    当晚,桂林城内各处灯火格外旺盛,如江东渔火对愁眠,许多家庭都在忙着收拾行装,因为他们知道永历欲行南狩,就是逃跑的意思,也不!

    不仅如此,白天时,城外飞箭传书,落入了不少朝廷的劝降书,大举拢乱民心。

    朝廷的游骑兵,在桂林城外四境游荡,城内外交通遂断。

    军心民心惶惶,而朱由榔一边着内侍打包,一边召集重臣们商量谁走谁留。

    结果林佳鼎及瞿式耜愿留,以两人为桂林留守,大将吴宝顺自告奋勇,留下来守城,朱由榔深嘉之,留兵一万给他们。

    吴贞毓、马吉翔、熊振春伴驾离开,带走了八千精兵。

    到了白天,城外朝廷军队已经逼近桂林城,开始筑起长围,即壕沟与围墙,不过他们的进度不快,因为兵力不足,亦不敢过于紧逼。

    这次战斗,实际上朝廷军队也损失不小,如赵庆才的部队损失了三分之二,刘文秀的部队也损失了三分之二,而颜乐部则是二分之一,一万五千人能用的只有六千人,三部合兵一处,人数虽少,火器有多,颜乐也不甚惧怕。

    他着军士摆出大炮列阵,号令为“晒炮!”

    营内火枪兵林立,因此城内守军不敢出击,大家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尽管朱由榔再三催促,赶快赶慢,总算在第三天出城,大队人马,前后左右护翼,只是车队过长,带了宫妃、宫女、臣民家眷,带有皇帝仪仗卤簿,各种的瓶瓶罐罐,就连马桶都带了出来,还有火炮、营帐和大量的辎重,车运肩挑手提,迤逦十里,缓缓而出!

    朝廷军颜乐得报,即着降军李存惠率军追杀,与他约法三章不断袭拢即可,远则放箭,有可乘之机即行冲杀。

    再有,同行监督的朝廷军官不能死,死了,那你李存惠就别指望有好结果,好之为之。

    待到朝廷大军到达,即派精锐追杀朱由榔。

    李存惠骑兵有八百三十骑,他本来有六百骑,从俘虏中找寻了百余会骑马的人充实到他的骑兵部队里,另有三十骑是朝廷骑兵。

    颜乐勉励李存惠好好打,打过此仗,就保举其升级,包保无事,李存惠大喜,领兵出发。

    他离开后,城内城外相安无事,但又过多三天后,朝廷支援的军队三千到达,颜乐凶相毕露!

    在城东架起大炮,开炮轰击桂林城!

    一颗颗炮弹飞过城墙,落入城中,实心炮弹的杀伤力不足,且不多,造成的损失不大,但加剧了城内守军的混乱。

    而且朝廷军队现在骨子里是东南军的军官,他们的进取精神很足,派出掷弹兵,往四门城墙上投掷炸弹。

    轰隆声终日不断,炸得城墙上的永历军鸡飞狗跳一般。

    朝廷大军云集!

    每天都有军队抵达,城东大营不断地扩展,往城南、城前建设大营,随着“高”字的旗号亮相时,朝廷大军合围了桂林!

    城外汪洋大海一般的军队,当一门门炮被摆放在城下守军的面前的时候,整整一个上午城外的朝廷军队都在人嘶马鸣的装运大炮时,整个桂林城的清军就同被放了一碗血一样,虚了,蔫了。

    朱由榔离开前,还是给城内守军留了一些银元,再任凭林佳鼎及瞿式耜一再号召守城诸君舍生报国,把那些银元撒出去给守军,也不顶用了。

    打必死的结局摆在大家面前,谁也不想死。

    朱由榔出逃,也就带走了大家的精气神,他不在这里看着,谁还想为他卖命!

    况且,朝廷的大赦令,招降书漫天飞舞,曰“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中国人不打内战,早日归顺,回归朝廷,罪行全免,还有奖金,性命得保!”

    这是东南王定下的策略,不用多死人,又得好结果,主将高一功遵守无违,也就收到了良好效果。

    哪怕城内守将们严防死守,人心变了,岂是防得住的!

    围城三天,还没正式攻城,桂林城南守军杀掉顽固军官,开城门投降!

第1265节 桂林城破() 
炮声整日轰隆不停,不断地将炮弹打进城内。

    江运很方便,将各种配件运来,同行的还有工匠,他们带上民工伐木制作投石车。

    然后投掷火弹和炸弹,石弹则有空就放。

    火弹是那种火油坛,一打一大片,朝廷军队刚刚组装好两部投石车,高大的投石车摆在东门,一试身手。

    两颗火弹拖着长长的烟迹,呼啸地飞向城门楼。

    在中国,油是昂贵的,一般的军队多用石弹,那玩意儿便宜,用油弹少之又少,大规模用油弹,会被人骂为败家,打下去是破产的结局。

    不过朝廷军队说丢就丢,一点都不含糊。

    所以说,广州没有失守,对于朝廷是幸甚,一旦广州失守了,政治上的影响深远,民心向背往朱家的龙子龙孙靠拢,实在的则是广州无比充裕的财富、物资和人力被朱由榔所用,其中就包括军备仓库里的大量火油坛,足以让他的造反大业更上一个新台阶!

    好在,好在!

    从东南国运来大量的火油,和平时期用来点亮珠江两岸,为珠江夜景增添无限的光华。

    战时就用来攻城,显示威力,多好!

    桂林城东的城门楼被火弹打着,迅速燃烧,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炬,当其时,朝廷军队有意在入黑前攻击,城门楼遇到火油着火,救都救不了,在夜晚光照十里,黑夜亮了一片,格外醒目!

    守军呆若木鸡,束手无策,哪怕再坚定的林佳鼎也是无语,他已经决心与城同殉,更担心的是其他人。

    他想得一点没错,东门城门楼被毁的第二天清晨时分,朝廷军队数千人例行骚拢攻击,主要使用弓箭和投弹。

    这样的攻击白天黑夜都在进行中,以疲敌军。

    道理就是拢人清梦,让人睡得正酣时唤他们起来屙夜尿。

    他们没有携带攻城器械,也无大将跟随,所以守军只是警戒和注意抵挡、提防,亦不用过多的担心。

    在这支部队移至城南时,突地城门洞开,只见里面正有一些永历军的步卒在城门里面站着,城门就是他们打开的。

    这支部队为首的军官叫做徐大壮,乃是先前桂林守军的“正兵”,亦即是吃过东南王米饭的军人,他本来在桂林好好的,每天训练,到点吃饭,每月支粮,日子过得润泽,哪知道晴天霹雳,桂林守军哗变,加入了叛乱中。

    徐大壮顾其名还真的很壮实,虽然肌肉发达,但是很有头脑,他先是假装对永历朝效忠,得到了一个百户的位置,负责参与把守南门,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旦时机成熟,他立即率兄弟们反水!

    他们向新明军打招呼道:“快,快,快进城!”

    新明军大喜!

    为首军官二话不说策马便走,率手下当先汹涌入城。

    他们守着城门,然后发射烟花弹和吹起了冲锋军号,于是城内城外的军队都被惊动了。

    很快就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朝廷大将袁宗第亲率大军小跑行进,成队列的军队,无数的铁盔闪动、樱枪如林,分外雄壮。

    朝廷军队围城,高一功在东面,颜乐在西面,刘文秀守北门,南门正是袁宗第的防区。

    他们动作神速,进入城门按照军令,不管城墙,直接从中央大道向城池纵深挺进。

    大明天下几乎所有有军事据点功能的城池,通往四个城门的南北东西都有两条宽敞的主干道,就是为了防御时能畅通无阻地向各处调兵。

    袁宗第部沿着大道冲入十分顺利,后面还有更多的新明军部队过来,源源不断地涌进城来,与守将吴宝顺的部队在大街上迎头相撞!

    双方不约而同,同时往对方投掷炸弹。

    轰隆声在长街上回荡,冲前的兄弟们不堪矣!

    即使他们身披重铠,有足够的保护力,但炸飞的铁钉钢珠无微不入,打伤他们果露的肌肤,还被冲击波震得神智不清。

    有的炸弹近距离爆炸,炸聋耳朵的比比皆是。

    更有甚者,炸弹漫天飞,往着人多的地方投过去,炸着的还有自家的兄弟!

    大家没有什么抱怨的,只有狠狠相斗。

    城中着火了,浓烟滚滚一片混乱,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

    守军从大街小巷杀出来,进城的新明军首尾不能相顾,被切断成多截。

    但他们立即结起圆阵自保,前面的用枪刺、腰刀及盾牌抵挡守军的攻击,后面的则使用双管喷子与手枪攻击,这些近战厉器,让守军吃够了苦头!

    等于是立体打击,比弓箭还要好使,打脸,打脸!

    轰得敌人满脸血,有的人甚至被爆头。

    人群有的新明军拿着喷子,举高过头,向着守军队伍中击发!

    打得守军把头一缩,立马成低头一族,找不到北。

    绝望的守军打得相当顽强,哪怕是袁宗第,他领军突进城后,遭遇敌军分割,前后左右伏兵围攻。

    袁宗第见状大急,率众闷头猛冲,身边的人见他没跑,也跟着死命作战,竟然被他们杀到了市中心处去,抱团防守,越来越多的敌军围上来,双方打成了一窝粥。

    关键时刻高一功到达南门门口,他带兵扼守城门,然后对城墙展开攻击!

    先是炸弹开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投掷几十颗炸弹炸上南门城门楼周边,把守军炸得昏头转向,然后城外云梯照上不误,城内则从马道攻上去,内外夹攻,很快夺取南门段城墙。

    即将他那绣有“高”字大纛在城墙上竖起来,他下令吹号,以作示意“姓高的在这里!”

    城内楼房不会很高,多是一层,少数二层,至于三层楼高的是凤毛麟角,不会遮挡视线,进城官兵们听见号声,看到自家主将的旗号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