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利,可惜张献忠被鞑靼人乱箭射死,大西政权土崩瓦解,余众归明。

    刘文秀也属大流归顺大明,被送到南京参加学习班进行培训,很快地,他就明白了现在的大明其实是披了一层朱家的外皮,实质上权臣颜常武正在侵蚀着朱家的权利,颜常武就是活曹操!

    不过颜氏的军事策略倒是很对刘文秀的胃口,铁血、暴力、英勇、无畏和成功!

    这才是真正的军队,刘文秀认真学习,有所领会。

    如今敌人上门搦战,刘文秀拍案决定,开战!

    然后他就给叛军上了好好的一课!

    双方交战的地点近着北面城墙,新明军三千人出城,背城而战,惊讶地发现叛军的装备还是不错的,火枪兵三千,穿着护甲,还有大炮!

    栗道安指挥自己三千船军出战,他们拥有6磅炮作掩护,而新明军则以12磅炮还击。

    双边的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隆隆声,在这隆隆的炮声中,刘文秀看到士兵们的脸上虽异样,但耀眼的阳光下,轰鸣的炮响似乎不那么令人畏惧。

    两边的战线都拉开的很长,大家都担心自家的精锐被对面的大炮狠削,所以不约而同地把战线摆的细长一些。

    看上去叛军士气不错,硝烟中一排排列队整齐的叛军火枪兵持枪前进,前面的部队足有二千人之多,而对面的新明军阵列,一队队燧发兵也持枪准备,严阵以待。

    从望远镜里,刘文秀看到叛军的装束奇特,他们没有军队的制服,却穿着一件件防弹背心,有人认出这是老式的东南军防具,现在已经不用了。

    他们走动的姿势也很不规范,步调混乱,这不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是民兵!

    刘文秀怒极反笑:“他x的,真把劳资当柿子了!”

    火炮不停地射击,战场上吹过的硝烟将他们的脸色都熏黑了。

    双方远射使用实心弹对于战场影响不大,不断有人伤亡,但似乎队列没受什么影响。

    双方距离不断接近,百米外只有双方的大炮在打响,一直没有开枪,前进的叛军距离五十米,向着新明军猛烈地开火。

    新明军象被草割一般倒下了一大片!

第1252节 谁是柿子?() 
战斗场面其实是非常残酷的,有时真不能责怪军人贪生怕死,因为下一刻钟后就会彻底告别这个世界!

    只见密密麻麻的叛军正在迅速地向着新明军推进,大批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以密集的散兵线迅速地跨沟过壕,满眼都是包扎在头上的红头巾,显得格外的刺眼。

    其人海般的杀气冲向新明军,让一些新兵牙齿都打战了。

    他们想跑,但虎视眈眈的督战队就在后面,政治军官鹰隼般的目光就盯在他们的背脊上和后脑勺,让他们的头皮发麻。

    新明军设立了“政治军官”的职位,让官兵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平时规步矩行,战时老实作战。

    之前叛军之在肇庆新明军得手,乃是他们接连搞定了主官与政治军官,否则岂能成功!

    要知道,政治军官在监控军队方面权力极大,甚至连主官都不能干涉。

    新明军官兵们能听到对面杂沓的脚步声,叛军士兵的面孔表情都清晰可见时,战斗打响了,点燃的黑火药炸弹、手榴弹在新明军中炸开,燧发枪乱枪之下,打得新明军人仰马翻。

    一分钟前还站在你身边的战友,一分钟后再也唤不醒了,血淋淋的事实让人害怕不已,退又不能退,新兵们只好握紧自己的火枪,瞄准着敌人,等待军官的命令。

    他们没有等待多久,伴随着军官的口令,阵前举着的红旗挥下,于是新明军扣动了板机。

    “砰砰砰……”火枪轰响,枪口喷出的浓烟滚滚,被风吹散开,接着再次射击,又连成一片了。

    叛军倒下的更多,而且他们火力在迅速减弱中。

    他们遇到了大麻烦!

    好死不死的,栗道安学东南军、新明军玩火枪,结果原形毕露。

    交战双方采取的燧发枪对战,是双方排成宽度足够长的队列,每列纵深仅为2…4排。双方队列互相推进到火枪的有效射击范围内开始对射,形似集体枪决,可以想象,这需要极大的勇气,高度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稳定的重装填技术。在枪林弹雨中,身边战友不断被击倒而血浆满地,有勇气坚持到底的一方才能成为真正的胜利者。

    东南军和新明军得到颜常武教诲,往往将第一轮射击保留到更近的距离才发射,以求一举击溃对手的勇气。

    敌人先攻,则已军遭遇死伤,都在考虑着官兵们的神经坚韧程度。

    对于东南军已经不成问题,但对于新明军则是巨大的考验。

    事实证明,军队的崩溃往往先就军官开始,而新明军在刘文秀的统领下,抵挡了叛军的乱射轰击!

    周围枪弹纷飞,刘文秀站如磐石,官兵们只好舍命相陪。

    燧发枪的使用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即使是技术纯熟的士兵每分钟射速也不过3发。在实战时,由于种种因素影响,能够维持每分钟2发就算不错了。

    由于神经紧张,装填时各种各样可笑的事情发生了。

    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在装填后忘了将通条抽出枪管,一扣扳机,通条就不知道飞到那里去了,自然无法再装填。

    忙乱之间误将弹头而非火药先塞入枪口,造成不发弹,只能退出行列到后面慢慢把弹头挖出来。许多士兵在战斗时根本就忘了自己有没有开枪,有没有不发弹也不清楚,往往多次装弹,结果当然更糟糕。

    现在,栗道安的船军就犯了这个错误,他们首先打出第一轮子弹后,然后装填,有人把通条打飞了,有人往枪膛里塞子弹,再放进火枪,扣下板机。

    燧发枪的燧发装置打出火星,没能点燃。

    得,那人当自己打枪了,再次装填……如果他立即不处理的话,这把枪永不可能打出子弹。

    等到战后,新明军打扫战场时,发现了过千把塞了多颗子弹哑火的火枪,最多的一一支枪中塞了10颗弹头!

    船军没有经过“烧银子”式的训练,根本不是玩燧发枪的料。

    训练过,打过一些枪就派上用场,平均每人都没有十发的射击量,天底下只有颜常武才舍得给东南军大量的训练费,新明军也好一点。

    相比之下,新明军也有人出错,通条打飞,乱塞子弹,但毕竟他们还是烧过银子的,在初时的紧张之后,他们的动作流畅起来,装填、射击,再装填,射击。

    泼雨般的子弹将船军队伍射得七零八落,装备的护甲也没有用………这么近的距离,子弹击穿护甲是妥妥的。

    将他们射翻在地,鲜血飙飞,没死的人痛苦地呻吟着,这一切都都在考验着船军的神经!

    栗道安太高估船军的素质,民兵是先民后兵,骨子里还是民而不是兵!

    军队极为注重对士兵队形和统一指令的训练。为了实现最大数量的步枪射击,前排的士兵被命令采取跪姿和卧姿,但如果指挥官无法有效控制队伍,在零散的几次射击之后,前排士兵就搞不清是否还要采取跪姿。所以近代军队里特别强调战斗队列,强调勇气和战术的结合。

    新明军坚持了跪姿和立姿作战,火力输出保持了稳定,而船军则只坚持了不到十分钟,即时崩阵!

    不跑才怪,对方射击打倒了一千五百人,余下的五百人撒腿就溜,新明军立即追击。

    “前进!”刘文秀下令道。

    部队整齐地前进,直冲往船军后阵,那里有栗道安指挥的一千人。

    可笑的情况发生了,看到前方已军奔逃,后军一千人中先是有人把枪一扔,飞毛腿似地向后逃去。

    还拿着枪干嘛,重得要命,影响速度!

    更多的人有样学样,也把枪扔下,逃命去也。

    逃跑是对的,前方二千人说败就败了,后阵一千人能有多大的作为。

    任栗道安喊得声嘶力竭,可是他的士兵们头也不回,拼命逃跑,哪怕他摆下的督战队也不顶事………见到气势汹汹的逃命队伍,督战队员先是避到一边,接着连他们也逃了。

    最后连栗道安也逃了,新明军的子弹打到了他的身边,再不逃,就会成为众枪之的!

第1253节 东方规则() 
新明军大胜叛军,自身战死为一百三十四人,受伤为三百五十一人,几乎都是第一轮枪击中死伤的,之后叛军火力衰减得可怕,沦为排队枪毙的牺牲品,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战后清点缴获,发现了大量的枪支装错了子弹,一问俘虏,果然不是正规军。

    刘文秀又是好笑又是好气,不是正规军居然敢来搦战,这不是有病嘛!

    这是栗道安用船民组建的“船军”,被杀得大败亏败,三千人死掉、失踪二千五百人,只剩下五百余人逃回去,装备扔了个光光,个个脸色沮丧。

    栗道安先前的嚣张气焰则敛,见到已军惨状,忍不住放声大哭!

    他对这支部队倾注了很大的感情,这是他的私人部队,他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训练他们、笼络他们,用前明军的标准来讲这是他的家丁,要知道,前明军队伍组成一是军官的家丁,二是普通兵员,家丁才有用,既然是家丁,是家里人,栗道安对他们非常熟悉,许多人都叫得出名字……亲自给他们发饷,逢年过节给他们发福利,关怀备至,寄予巨大的期望。

    他想着用他们打天下,打遍明军,搏个封妻萌子,孰料,这个梦想刚一开始就彻底地破灭了!

    打过一仗,他这才知道,军与民的区别,他的船军简直不堪一击,他们也训练过,训练得似模似样,一旦上了阵,就什么都不是!

    他意志消沉,连旁边的叛军参将田建平都不想打击他了,对他道:“这里明军势大,我方不可力敌,就等他们决出胜负,再作定夺!”

    这不是两国交锋和敌对势力你死我活的交战,是朱家子孙争权夺利,他们外人犯不着为他们而搭上性命,只要分出胜负,总有一个姓朱的坐龙廷,之前的敌对方向他山呼万岁,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这不是背叛,不而胜利者也基本上不会追究那些小兵卒先前对他的无礼,这就是东方规则,中国传统文化………家天下,反正肉烂在锅里怎么都是自家吃。

    栗道安苦笑道:“只好这样了!”

    他心中不安,怎么可以这样消极避战呢,怎么对得起桂王殿下呢,可是他太低估官员们的无耻程度,他们在山里,天天派人到城里打探消息,然后就看到了新明军一路势如破竹,破关夺隘,不在话下!

    因为新明军下达了大赦令!

    这份赦令以朝廷东南王颜常武的名义而不是朝廷皇帝或者监国公主的名义下达的,各路造反好汉忙不迭地或迎降、或袖手旁观。

    颜常武首先表明他回来了,将主持朝廷事务!

    这点很重要,表明是他回来而不是其他人,这样就让伪桂王的叛逆再无幻想,懂得作出正确的选择。

    颜常武是什么人,崇祯朝的四大寇之一,只有他笑到了最后!

    前明出身的官员都很清楚,黄台吉、李自成、张献忠和颜常武,都是祸害大明、造成前明崩溃的罪魁祸首,李自成、张献忠败于黄台吉的力量,而黄台吉的力量又被颜常武铲除殆尽,一个干掉一个,这表明,颜常武的力量最为强大!

    新明朝,谁能够对付颜常武?

    比起前明,他的力量更加强大了,可以说前明体系的官员们、地主和读书人无比地痛恨他,但又极为地畏惧他!

    东南立国,去过那里的人回来了都说好,如此东南王有了进可攻、退能守的极大余地,同时他还能够动用东南国巨大的军力和财力,无往而不利。

    更重要的是,他手握大义名份!

    他是朝廷的东南王,监国公主的夫婿,权势赫赫,活曹操一枚,爪牙遍布朝野,他说的话,比皇帝还要响亮。

    正因为他的地位,反倒令人相信,毕竟这位牙齿当金使的主儿,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不会说了不算。

    他回来了,宣布大赦,声明造反的大伙儿都受了伪桂王的盅惑、唆摆导致走了邪路,做了坏事。罪责全在伪桂王,其他人只要改过自新,则既往不究!

    条件异常宽大,只要回归朝廷………不说投降,所有的人都不会被追究责任,从贼官员可以留任,经过培训学习后重新上岗,民众则可以归家,不会受到歧视。

    “培训学习?”一看就知道是不折不扣东南王的作风,这位王爷特喜欢开会,搞什么培训学习,大赦令有这字眼儿,还真的是他下的令,令人放心、安心。

    如果做了不法事务,只要不伤天害理,搞得天怒人怨的,则送至东南国进行劳动改造,几年后就放回来,也不用担心。

    “劳动改造?”又是东南王的作风,他向不喜欢杀自己的子民,最喜欢把犯事的子民送东南亚修理地球,错不了!

    东南王驾返新明,他是信妈祖的,不想杀人,识事务者为俊杰,新明军到来时,谋反者回归朝廷,均能得到朝廷大赦。

    条件是宽大的,但也有人在不赦之列。

    伪桂王朱由榔被朝廷夺爵,废为庶人,他的命运将由朝廷决定,捉获其者将得万块银元,还能官升三级,赏格丰厚异常。

    现时朝廷铸币是真材实料,又大力发展经济,银钱很值钱。

    这又对了!

    只要是体制中人就会明白,哪怕朱由榔犯下了谋逆大罪,曾经的天潢贵胄、太祖后代,不容普通人羞辱,能处理他的只有朝廷!

    再有,大赦令出,如再负隅顽抗,胆敢抗拒朝廷天军,则按国法处置,绝不宽恕。

    制曰谋反者抄家,诛九族!

    其首领者必定如此处置,普通人则杀头,最少也是流放。

    再有出首者皆有奖励,包庇者与谋反同罪,乃是应有之举。

    这份大赦令先行,由快船传送到叛逆的地区,让他们知晓,及时作出选择,即时影响到了千家万户,接到大赦令相关人士无不辗转反侧,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

    当然也有人事不关已,在说风凉话的。

    凉风席席,天星闪耀,珠江口外东南舰队战列舰锚地,在“东南亚十号”战列舰上的餐厅兼会议室里,黑武士西雷斯马正在逐件看陆上送来的公文,旁边坐着的他的副手施大瑄同阅。

    两人都很悠闲自得,这次挫败朱由榔对广州的进攻,他们立了大功,朱由榔太肉鸡了,变成了善财童子。

    突然,西雷斯马看到了特赦令,看毕后不满地道:“领袖对他们太宽大了!”

    施大瑄反问道:“那你想怎么样?”

    西雷斯马恶狠狠地道:“应该把他们吊死,每隔那么多米就树一个十字架把他们挂上去,用中国话来说,叫做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和以儆效尤!”

    他很是得意地卖弄着自己学到的中国成语,冷不防施大瑄反驳他道:“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长官你还没有学会,你知道什么叫做家丑不外扬、打落牙齿往肚吞和兄弟阖于墙,共御外侮吗?”

    西雷斯马嚷道:“我还知道攘外必先安内呢!”

    “仁者无敌!那你听说过没有?”施大瑄呵呵笑道。

    两人用成语斗嘴,在他们心中,朱由榔必败无疑。

    认为朱由榔必败无疑不仅是新明这一边的官民,就在朱由榔这一边,也有不少人这么认为的。

第1254节 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