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246节 冷静的力量() 
久别多年,颜常武重履中土,人气不减反升。

    旗舰驶入白鹅潭,当他的身影出现在甲板上时,人们爆发出来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王爷千岁!”

    “领袖千岁!”

    人们争先恐后,一睹领袖风采。

    民众的情绪都已经被煽动到很高昂了,他们拚命地向前推挤,不顾一切的要争取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1246节 冷静的力量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大明之雄霸海外平板电子书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77nt。

    

第1247节 高一功到任() 
隔天的傍晚,广州郊外,已是华灯初上,一队骑士还在拼命地跑路,“驾!”骑士们鞭打着已经力竭的马匹,那些辛苦的马匹竭力奔跑。

    看他们们的装束正是明军打扮,当中一人,不怒自威,身体结实,肩板上扛了三颗星,表明他是个中将!

    明军的军装没有大改,不象东南国那般奇特,而是前明新明一脉相传,而且明军还有各种各样的将军称号,比如奉国将军、定国将军、镇国将军什么的,不过军衔确实有用,一目了然,分清尊卑,所以明军也装备上了。

    中将正是高一功,字国勋,原农民起义军将领,后为新明将领,汉川人,李自成妻弟。

    从李自成起义,历任威武将军、权将军,封临朐男。

    台风巨浪起太平,东南战舰进南京,台湾颜氏入主大明,影响深远。

    颜常武招降各路贼军,于是贼军变官军,来了个大杂烩,开设军校,对官军、前贼军一概进行培训,无论是什么出身,都成为了他的学生,向他口称“老师”,军官之间称呼为“同学!”

    以前被招安的贼军在官军里往往受到杯葛,影响不好。

    颜常武来这一招效果明显,官军还能说什么颜常武是全大明最大的海盗头子,他在台湾的第一份职业就是“大龙头”,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至今他也没辞掉这份职业,他没打辞职报告,谁敢叫他辞职?!

    不管他的身份如何变化,一些台湾老人对他的称呼还是大龙头。

    那些官军身份再高贵又如何,都是颜大龙头的学生,军官们也就只好大哥莫说二哥了。

    出身不好,但高一功在新明军里并无难堪,这次他被任命为两广平定南方叛军的主将,表明了朝廷对他的倚重,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打好这一仗。

    他的部队驻扎在淮河,接到军部调令,他一刻也没有耽搁,以最快的速度晋京,接受兵部指示,还被监国公主召见,勉励了一番,赶快出京,由陆路赶往广州。

    古代的交通条件是极为悲摧的,长途行动,没有朝发夕至的高铁,如果高一功统率二万京军出动,自南京到广州可能要用上半个月。

    现在高一功是孤身上路,只带着他的一些属员,以最快速度赶往广州,大军还在后面。

    相当于“拎包上任”,他相当于钦差大臣的身份,节制两广部队。

    今时不同往日!

    前明是兵为私有,各路军头拿到军饷后,招募家丁,给予丰厚的待遇,而普通士兵处于缺衣少食的状态,也可想而知他们的战斗力。

    朝廷派下来的军官,只能指挥普通士兵,那些家丁他们是无法指挥的,于是新军官也养新家丁,养来养去,朝廷发现兵都成为私人的了。

    改朝换代后,新明头一件事就是抓军队,首先对军官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单靠人的自觉是不够的,还有配套的政策,例如军饷不由军官发改由兵部派驻的后勤官员来发,派驻政治、情报军官等,主官连任若干年后必调走,统一的训练大纲等,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目前的效果是明显的!

    这一套做法学自东南军,任何一个新上任军官能控制住军队,高一功就是如此。

    他们在路上吃了一个便饭,夜幕已经暗下来,但主路上还有灯火,照亮前途。

    那是海外购进的棕榈油混合石油………东南亚销售到大明的商品中很大的份额就是这些灯油,点完了就没了,为了提供灯亮,这是在烧银子,所以现在东南国和新明成为世界的灯塔国,绝非无由。

    如果有颗卫星发射到地球的上空,会发现在公元17世纪地球的夜晚,只有两个地区是有光线灯亮的,那就是两中华!

    为了粉饰太平,两中华的许多城市夜晚大放光明,例如广州城,有一个项目叫做“珠江夜游”,官府、各公司夜晚点亮灯火把

    光线下还有路牌,方便他们沿路前进,这时发现道路前方有关卡。

    宪兵!

    这是宪兵!

    全副武装的宪兵是专门管辖军人的,但当他们见到三颗星,无不肃然起敬,立即给长官行礼。

    没有什么狗p倒灶的事情,宪兵依规检查过他们的证件后,立即派人带路,领他们前往黄花岗军营。

    到达军营差不多九点了,营门卫兵飞快地上报给长官,逐级上报,不多时,主将颜乐赶快出来相迎。

    说不到几句,颜乐说到圣驾在此,高一功先是一惊,旋即大喜!

    颜乐也在那里笑啊,两个将军都在笑。

    圣驾在此,对于已军士气的加持可想而知,对于平定叛乱极为有利,太幸运了。

    高一功当即表示他要去给圣驾请安,颜乐说道:“高将军你也累了,快快去休息,这么晚惊拢圣驾,不妥,休息一晚,明天以饱满的精神去见圣驾!”

    别人说这话,高一功不敢听的,颜乐为他背书,他就顺水推舟道:“如此,我先打扰颜将军了,明天再见圣驾。”

    他与颜乐说话说到“圣驾”是自然而然,都明白说的是谁,有时也说“今上”、“领袖”,对于这些军头,他们只认东南王,军队中、官府里只挂东南王的像而没有皇帝的圣像,发行的银元上只有颜常武的头像,两中华的银元都是如此!

    第二天高一功早早吃过早餐,在颜乐的陪伴下前往王爷行辕,颜常武正在吃早餐,听闻高一功到来,十分高兴,让他稍待五分钟后,马上出来见他。

    “臣昨夜到达广州,没有及时赶来求见王爷,罪该万死!”高一功接连请罪道:“臣打扰王爷进膳”

    “咳,什么进膳不进膳的,孤打仗时,就是饼干一块加上茶水一杯,那些红毛番的炮弹打扰得多了。国勋你来,监国公主有识人之明,孤也就放心了!”颜常武很开心地道。

    高一功还是能战的,有了他来,颜常武就彻底打消了想御驾亲征的念头,放心地将指挥权交给高一功。

    高一功随行的将军有袁宗第和刘文秀,都是一流战将,颜常武认为有他们相助,高一功如虎添翼

    颜常武问高一功的策略,高一功奏道:“臣以军事进攻为辅,以政治诱降为主!”

    “何妨说来一听!”颜常武不动声色地道。

    “叛军多被蒙蔽与胁迫,他们都是‘中国’的民众,不应为少数一撮政治野心家而陪葬,臣请王爷赦免他们死罪,但他们活罪难逃,当流放之,经过改造方可重回社会,那些贼首,则当斩不赦!”高一功直言不讳地道。

    听完他的话,颜常武满意地道:“准了!”

    

第1248节 屁股没有坐错() 
高一功奏称对旨,深得圣心,颜常武也就不吝支持。

    颜常武给高一功长脸,带着他召见了各支部队的高级军官,亲自给高一功站台道:“朝廷派高将军前来平叛,是恰在其所,高将军英勇善战,长年戎马生涯,熟悉军务”(以下省略为他打call文字三百)

    “高将军得到了朝廷与孤的绝对信任,将平叛重任交给他,孤只听他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颜常武一言既出,震惊众军官,军官们都是一凛,紧紧地盯着了高一功。

    要知道皇帝牙齿当金使,颜常武即使不是皇帝,也差不多了,他说这话是要算数的,那么,高一功得到了最大的信任,如果不听他的命令,将会有大麻烦。

    高一功当众表态道:“臣蒙圣恩,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仅见军官,颜常武还带着高一功检阅军队,做足功夫。

    军队得到颜常武这尊战神的加持,士气旺盛,有此雄师,何忧不能成功,高一功喜出望外。

    他下到各支军队中了解他们的情况,观阅他们的操练情况,与他们打成一片,五天就下到十二支部队,了解到部队的情况。

    颜常武一直坐镇广州,对于高一功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一概照准,显示了对他的极力支持,为他掌握各支部队助上一臂之力。

    由高一功发令,征召了各地的后备役兵,中国人多力量大,须臾即成军,兵力翻倍。

    不过有个提议颜常武没有同意,那就是让海军陆战队军官颜乐参战,指挥一个师的兵力,颜常武没有同意。

    当时广州地区部队长官遇袭,死伤惨重,缺乏高级军官,颜乐进入陆军部队,代理长官一段时间,也花了很多功夫在里面,而且,直到现在也没有足够的高级军官,所以高一功认为有必要留用颜乐。

    “颜乐是个陆战队军官,没必要进入内陆作战!”颜常武反对道,他认为颜乐将来的立功机会大把,没必要抢功

    “我们沿珠江一带前进,有可能进行抢滩登陆,陆战队军官很有必要。”高一功据理立争道,放出了杀手锏道:“王爷,您说过的话”

    “倒是将了孤一军哪,好好好,颜乐就给你吧!”颜常武笑道。

    于是高一功精兵强将在手,得到了广东方面的大力支持,广东的藩库本来就有钱,仅在江浙之下,从藩库拨出银元八百万块,再有广东商人捐助了一千二百万银元,而颜常武给了他三百万银元!

    东南王的银元是实打实的全是银锭,用来压舱之用,达到三百万银元的重量,开机铸造即可。

    这样银元达到了二千三百万,加上广东粮库扎实,由是银粮大备,加上军队士气高涨,高一功也就不等南京方面军队到来,在奏请了颜常武后,出兵八万,以颜乐为先锋官,领兵一万,坐兵舰逆流而上,高一功、刘文秀领兵三万跟随,再由袁宗第领后军四万,水陆并进,船步双行,沿江而来。

    择吉日祭过天地,颜常武亲自为他们送行,给他们祝福道:“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孤等着你们的捷报!”

    承领袖贵言,众军欢天喜地、气壮如牛地出征,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颜常武也出动了,他径直在天字码头登上巡防舰,在众多巡防舰的护卫下,划桨出到珠江口,那里的战列舰编队已经就绪,他换乘战列舰,返回南京。

    有一些人进谏,颜常武早就应该回南京了,毕竟南京才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早回到南京,早点处理事务,尤其是北京喀尔喀蒙古兵南下的威胁,需要他坐镇南京,早就应该离开了!

    两广叛乱的危急性比不上全国之事的重要,广州哪比得上南京!

    但在颜常武心中,闽省、江浙和两广才是最重要的地盘,他们是东南国的根!

    这三个地方的人口占到了东南国人口五成,东南国开国之初就由这三个地方的移民筚路蓝缕,把沼泽、滩涂、丛林的可怕环境改造成为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其他省份的人才陆续进驻。

    若是其他地方来的移民,初期就到这样的环境开拓,真的是来多少死多少!

    比方说“凉茶!”

    广东凉茶,清热解暑、去湿生津,炎炎夏日,没什么比喝上一碗凉茶更让广东人安心的。

    一碗凉茶下肚,整个口腔顿时充满了浓郁的苦味,舌尖微麻,咂一咂嘴,刚刚的苦劲不用过多久就开始回甘,整个人立马就精神了!

    不用怀疑,凉茶就是广东人的夏日特饮,就是广东人的救命水。

    还有广式老火靓汤,让广东人在太阳猛照,身体上火的要命时节,汤汤水水在东南亚湿热的丛林中救了广东人的命!

    东南亚的气候与广东相似,广东人在长期的热带环境中,到达东南亚后,很快就能够适应了那里环境。

    没有粮食?

    广东人到达的地方能够把那里的动物吃成濒危物种,他们轻松加愉快把什么东西都吃进肚里,身体还长胖了。

    大量的两广移民在东南国,起码占了两成人口,两广不稳,严重影响到东南国民心,甚至动摇东南国的统治,影响到颜常武的威信。

    毕竟,万一真的祖坟被刨,对于当时迷信的人们来说,个个都怕!

    他们追随领袖,但领袖也有保护他们的义务。

    相比之下,颜常武更看重东南国国王的王冠胜过大明东南王,他屁股没有坐错!

    时人的话来讲:大婆(杨莺儿)胜过了公主小妾!

    只要这三块地盘得保,东南国发展就有保证,真要是有什么猛人逆天,席卷中国的话,颜常武就把这三个地方的人口尽撤,他们到东南国根本没有隔阂,如水乳交融,很容易地融入进东南国的社会里。

    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广州,积极地为高一功站台,为他增加胜算,如广东各界一口气捐出一千二百万银元充当军费,你当老板们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啊?给得那么地爽快!

    正是颜某人伸手,谁敢不给!

    在他面前,给少一点都没面子,因此阔佬们慷慨解囊,民众积极参军。

    能做了都做了,颜常武这才安心地登舰,相信高一功必能立功,击败叛军!

    

第1249节 好想干上一票() 
沿西江而上,明军先锋官颜乐夺得肇庆。

    肇庆无人防守,叛军没有在此驻防,他们将一城妇孺老幼留下来,带走了肇庆的钱粮与精壮。

    留下来的人们在码头上迎接官军,哭哭啼啼地述说叛军把什么东西都抢走了,好在没有屠杀。

    伪桂王朱由榔造反还造反,他是清君侧而不是推翻大明的统治,这些都是他的子民,在没到穷途末路时,他不能把事情做绝。

    同样地,颜乐得下令赈济,给民众发粮。

    他们供应的这种干粮叫做“炒面”,总的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大杂烩,把麦子、黄豆、玉米、土豆等杂七杂八的粮食磨成粉末,加上很少的干肉末和盐巴放在大锅里炒熟,这个东西相对来说比干面饼干馒头更容易保管,长时间也不变质,提供的热量也很高,同时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容易生产,相当地皮实顶用,除了维生素少了点之外还真没啥缺点,如果经常吃在口感上会有点麻烦,觉得味同嚼蜡,但对于已经饿了一段时日的民众来说,还真的是味道不错呢,他们狼吞虎咽地吞下肚。

    新明军的野战口粮就是炒面,东南军则是饼干,主料都是面粉,东南国里放的东西多,有粉、糖、油脂、乳制品和干果等加工而成,味道远比炒面要好,舍得成本下料,如放得牛奶多,是非常香的!

    东南军有咸肉、干肉、鱼干为主食,豆子也常吃,这种东西携带方便,加工容易,营养也丰富,配料则有茶叶、果酱、蜜饯、奶糖等。

    不仅如此,东南军还有快食面以及中式调料,比如榨菜、酱菜和最受欢迎的猪肉臊子等等,反正供给非常丰富!

    新明军则比东南军逊色得多,顶多有一点咸肉、干肉,配料有了茶叶和奶糖,还有蕃薯干。

    东南军那边的认识是:蕃薯是给猪吃的……新兵们根本不清楚在领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