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的情报机关还真的是无所不能啊!”苏鹏感慨地道,他问袁风道:“听闻我国有中央情报局,还有军事情报局,你是不是军事情报局的……”

    “你猜!”袁风神秘地道,然后他恐吓苏鹏道:“我确实带着使命来的,你要是失节投降,那我立即要你的命!”

    他做了一个双手扳头的手势,“我靠!”苏鹏叫道,马上弹开,离袁风远一点。

    呆得半个月,哈丝娜这天来了,喜气洋洋地道:“可以出去了,你们任务就要完成了!”

第1158 奥斯曼独立大潮起(五)() 
原来,城内乱战,杀成一团,当地人官员死得七七八八,高官全数归真!

    有外地来的军官,自称是什哈卜帕夏率领大军进驻阿尔及尔城,恢复秩序。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什哈卜帕夏在了解到事情的起因后,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好运气一件接一件!

    他本来根基不深,但要是借这个机会加强自已威望,好得很!

    他马上公开表示他要自奥斯曼帝国独立,成立一个新的国家,因此,他发动人手,找寻东方人的使节,希望得到东方人的支持。

    “能不能信那个帕夏呢?”袁风怀疑地道。

    “这个”苏鹏不能肯定。

    “可以信他!”外面传来亚萨尔的声音道。

    亚萨尔进来,告诉他们道:“什哈卜帕夏已经公开向神发誓,他要独立!”

    他补充一句道:“他召集民众宣布此事,我当时在场。”

    宗教还是有用的,此事千真万确了,苏鹏不由得开心起来。

    就要离开了,苏鹏三人赶快收拾一下,而亚萨尔向哈丝娜挥手道:“你先出去!”

    哈丝娜突地脸红了一下,碎步离开,让苏鹏等感觉奇怪。

    “她与你们三个呆在一起,足足半个月!”亚萨尔说道。

    “是的,谢谢你们的帮助!”苏鹏赶快道。

    “她既然和你们呆在一起,她是不能另嫁他人了!”亚萨尔说道:“苏先生你也明白,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女子未出嫁前,是不能与男人呆在一起的,她现在嫁不出去了,我们不能骗人!”

    “意思是说我们三个人中要找一个人娶她?”苏鹏问道,清楚倒不是亚萨尔为难他们,而是当地风俗。

    “是的!”亚萨尔点头道。

    这么好康的事?

    不过,这事有点碍难,苏鹏为难地看着亚萨尔。

    东南国内有个纯洁计划,文官和军官的家庭只能信奉佛道两系的宗教,所以接纳哈丝娜有麻烦。

    亚萨尔马上道:“我了解过你们中国人的习俗,讲究的是什么‘三从四德’,所以,她跟随你们谁之后,要信什么宗教,都是你们说了算!”

    他叹了一口气道:“本来入教是不能退出的,不过你们离得这么远,也就不用担心别人知道了!”

    “那她知道了吗?”苏鹏问道。

    “哈丝娜知道,她没反对!”亚萨尔说到这份儿,看来不娶不行的了。

    苏鹏道貌岸然地道:“我年龄大,而且现有一妻三妾,哈丝娜年轻,我不太合适她,就让给两个后生吧!”

    两个后生,是东南军军官袁风和小古,袁风还算活泼,小古则比较“闷”,话很少,总是酷酷地的样子。

    中途大家无所不谈,苏鹏很清楚袁风和小古都娶了妻,但没纳妾,可以接收哈丝娜。

    孰料两个后生一起瞪着他,齐齐摇头!

    袁风露齿一笑道:“我和小古两个后生都不能娶她,老家伙你就勉为其难吧!”

    苏鹏喘着气道:“你们”

    他瞬间就明白了,这两个后生都是不折不扣的特务,确凿无疑!

    特务娶妻妾,政审更加严格,除非他们不干特务,但特务这行当,岂是想退就退的!

    想到与特务同行,他悻悻地道:“你x的!”

    袁风怪笑道:“老家伙,别得了便宜又卖乖的,我们还羡慕你呢,这么幼齿!”

    确实,小美女年方二八,苏鹏已过四十,有他乐的,袁风衷心祝愿他千万别得马上风,不要害了大家!

    他们收拾好,出了地窖,哈丝娜居然也准备好了,拿了个小包,腼腆地站着。

    她家里人只有她的幼弟在,作个见证,亚萨尔介绍了由苏鹏来接货,见哈丝娜并无反对的意思,于是他对苏鹏道:“你可以把她带走了!”

    “就那么简单?”尽管苏鹏有所了解当地习俗,但没想到当地女人是如此的不值钱!

    虽是纳妾,中国男人还是爱自家女人的,苏鹏拿出了一块一斤重的金砖算是聘礼,让哈丝娜的dd感觉到惊奇!

    这是他带来的活动基金之一,对于他们这些在海外从事特别任务的人,东南国还是很宽容的,不会追究他的资金的使用情况。

    苏鹏带走了哈丝娜,他们一行到达什哈卜帕夏的官署,亮出了身份证明后,马上得到了热情的款待。

    什哈卜帕夏在军营里接到东方来的贵客的消息,快马赶回来与苏鹏接洽。

    正是姣婆遇上脂粉客,一拍即合!

    苏鹏要完成任务,什哈卜帕夏则想解决自己遇到的麻烦。

    大家见面后,顺利地达成了协议东南国…阿尔及利亚友好通商协议

    东南国支持阿尔及利亚自奥斯曼帝国独立,两国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并实现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的交流。

    协议的重点是东南国给予新生的阿尔及利亚五万银元赠款,十万银元的无息贷款和十五万银元的低利息贷款。

    这钱不白给,其中二十五万银元等于货物额度,全部自东南国采购货物,反正东南国应有尽有,怎么都可以满足什哈卜帕夏的需要。

    苏鹏在阿尔及利亚完成任务后,不再西行,转入返程。

    来时三人,归时四人。

    哈丝娜听话,让苏鹏尽享温柔之福。

    还是那位伯恩德船老大送他们回去,这位船老大很机警,他的船泊码头时,火起后,等到天色稍亮,他马上出港,呆在海上,安然无恙。

    等到局势平稳后,他又回来,很忠于承诺!

    依靠伯恩德,苏鹏一行安全地回到了埃及亚历山大港,即时在军方的接应下,回到了开罗,完成了他的任务。

    他这一次行动,把埃及以西的多地尽数策反,均宣布独立建国,不再听从奥斯曼帝国的旨意。

    原本横跨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变成了两大洲的跛足帝国了!

    苏鹏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成为了人生赢家,收获了升职、奖金还有女人!

    他的同行,那些前往欧洲的奥斯曼帝国占领区和两河流域、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区执行将奥斯曼帝国肢解的使者们则遇到了较多的困难,那些地区的势力欢迎东南国的提议,但让他们立即亮帜独立的话,则多数不敢。

    毕竟奥斯曼帝国实力犹存,镇压他们还是杠杠的。

    无论如何,东南国也达到了预定的目的,那些势力答应响应东南国的号召,只要奥斯曼帝国实力进一步竭尽,那么他们将揭竿而起,脱离奥斯曼帝国!

    暗潮低涌,火山欲喷,奥斯曼帝国进入了一个风雨飘零的年代!

    

第1159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说到国之将亡,往往必有妖孽,连野兽都会欺负人!

    ……

    说起来奥斯曼人有够郁闷,一向他们横惯了,他们想打谁就打谁,尤其是红毛番,更被他们打得眼泪汪汪的。

    每一位奥斯曼苏丹成年之初,必会向着欧洲红毛番发动进攻,以正视听,这样就省去很多周折直接树立威信掌控国家,他们从不顾忌风险太大,倒让红毛番们骂娘,摊着这么一个邻居!

    每一次进攻,欧洲白皮诸国君主都不敢掉以轻心,直临奥斯曼人进攻的君主们晚上睡不着觉,连最边远的西班牙国王也得每天听取军情汇报,以免奥斯曼人刨了他们的祖坟………搞定罗马教廷。

    奥斯曼人向来为自己的强大而自豪,这也是维持一个大帝国必要的品质之一。

    没想到东方人自海上而来,一举夺取了埃及,在开罗城下大破奥斯曼军四十万,之后向北打,把地上天堂大马士革给占了,霍姆斯城的会战中将奥斯曼军斩首十万,兵进阿颇勒城,被阻住。

    在霍姆斯城会战失败后,奥斯曼帝国主将伊哈桑·帕夏赶快骑传向后方报信。

    不二天,霍姆斯城被东南军速下,他又派人往后方报信。

    然后,一件咄咄怪事发生了。

    ……

    奥斯曼帝国科赞城驿站,三名骑手正在忙碌着,准备出动。

    这座驿站位于城外,它位于阿颇勒城西北处五百里距离,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奥斯曼帝国的前身塞尔柱土耳其时期,当年聪明的塞尔柱人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证贸易的繁盛、畅通和安全,他们与东方贸易,临丝绸之路而建的旅馆和驿站在此期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像堡垒一样为长途跋涉的商人保驾护航。

    科赞城的驿站就是其中的一座,建筑很壮观,呈矩形结构,坚固的外墙和宽大的大门让其看起来极像一座堡垒。驿站的庭院一般都是露天的,庭院四周有很多供商人及其牲畜和货物休息、存放的房间和畜栏,由于当时大部分交通工具都是骆驼,所以土耳其人管这些驿站又叫做“骆驼宫”,即kervan sarayi。

    驿站除了为商队提供服务,还能为国家快速传递远方的消息,奥斯曼帝国疆域广大,横跨三大洲,如果不利用驿站进行消息的中继,帝都将失去对远方的控制。

    科赞城驿站的三名骑手打马离开,他们正是往后方送去前方的战报,此时,从阿颇勒城的出发的信使留在了科赞城驿站,由科赞城驿站派出新的三名骑手接力送下去。

    由于战况保密,三位骑手并不知道前方战败的消息,也不知道他们要送的信件里面是什么。

    其实三人的信件一致,都是霍姆斯城会战的消息,为了安全送达,一式三份,同时由三人送出。

    上级要求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埃雷利城,届时,埃雷利城驿站将会派人接力送下去。

    这样接力送快递的成本巨大,一般消息是一骑送出,事关重大时,则派三骑。

    “驾!”

    马蹄滚滚,三骑快马加鞭,沿着驿道急驶下一站的埃雷利城。

    骑马似乎诗意不错,但现实却很悲摧,烈日、灰尘、口干舌燥,还有按时送达的压力!

    骑手们不敢掉以轻心,他们蒙着面闷头赶路,一心想快点把信件送到。

    驿道在他们前面延伸,一直通向远方。

    奥斯曼帝国还是花了很多的力气来维护他们的驿站…驿道系统,这是一个维系大帝国所必须的开支,各地地方官受朝廷的指示,对于各大城市之间的驿道加以保障,所以,虽说并不是豪华大道,但也可以让人跑马飞奔。

    跑了大概三四十公里,他们到达了下一个驿站,换马不换人,继续行程。

    一般地,每两个驿站之间相隔约30…40公里,正好是大篷车每天按常速行进8…10小时即能到达的距离,不远也不近,设计得很科学。

    一批骑手跑上二百公里,这时就换马又换人了,把信件快速送达。

    从下一个驿站出发后,道路渐渐变得荒凉。

    公元17世纪的土耳其,并没有现代化的繁荣,许多地方都是一出城市就是荒山野岭,骑手们习以为常。

    道路并不宁靖,有人拦路抢劫、打人闷棒、偷东西什么的很正常。

    许多地方的人信了教,但不碍他们做没本钱的生意。

    不过,对于信使来说,几乎不会有人打他们的主意。

    他们没钱,而且他们的信息重要,如果信道不通,会引起官府的注意,引发官府清理,影响到大家发财。

    信使赶马跑着,突在一处上坡,三匹奔马都炸了毛!

    三匹马狂嘶起来,猛地偏离了道路,向倾刺里冲去,骑手们赶都赶不住,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了,而且也不想控制,任由马匹夺路而逃。

    道路的前方出现了一群狼!

    如果是孤狼,马匹不会害怕,但是二三十只的狼群,马匹惹不起。

    狼在土耳其很常见,荒山野岭有食物来源,存在狼群很正常。

    但狼群赶马不太正常,这群狼很可能混得不怎么样,饿得肚子瘪瘪的,所以它们追逐着三位骑手。

    狼其实是聪明的动物,它们向来不惹两脚兽,两脚兽是狼遇到的最凶恶的天敌,但饿起来什么都顾不上了。

    一逃一追,不知不觉,骑手们跑进了深山,最终被狼群追上,他们狼狈地爬到树上。

    身为信使,一切从简,只有随身弯刀防身,对付只狼可以,成群的狼就力不从心。

    三匹马,跑掉了二匹,有一匹被狼群吃了。

    大马被狼群分食,越吃越饿,饿得冒火的狼群在树下把骑手们围困了一天一夜才悻悻离开。

    骑手下了树,寻找方向,却发现自己迷了路。

    这一带都是山,山连山,没有人烟,没有道路。

    好不容易才走出大山,已经是三天后的事情,再重新上路,是四天后的事情。

    结果,霍姆斯城破的消息先于霍姆斯城会战战败的消息送到伊斯坦布尔,让帝国宫廷一片混乱!

    高官们迷惑不解,他们知道伊哈桑·帕夏率军前出霍姆斯城与华人会战的消息,怎么有了霍姆斯城失守,却没有会战的战报呢?

    伊哈桑·帕夏被华人切断后路,这一仗还能怎么打?!

    败,还是没败?

    给个准信来,别让大家挂在心上,晚上都睡不着觉!

第1160 帝都之乱() 
在更多的确切消息到来之前,伊斯坦布尔城里谣言满天飞。

    许多人持悲观看法,认为伊哈桑·帕夏必败无疑。

    也有人持乐观看法,认为伊哈桑·帕夏有本事,麾下官兵们用力,应该能够打败那些异教徒。

    而在人们的谈论中,怪话兴起,他们说道:“柯塞姆·苏丹(太皇太后)在位的时候,帝国一向安定,无人敢欺负我们……”

    说此话的人无视了就在柯塞姆·苏丹后期,华人进攻埃及,占领开罗,在城下打败了四十万奥斯曼大军!

    “……现在是杜亨·哈提婕(皇太后)与大维齐尔科普律鲁·帕夏治国,他们治国无方,被那些异教徒一直进攻,一个女人和一个老头治国,他们能有什么法子,以致神怒天谴,都是他们谋逆害了柯塞姆·苏丹之故!”

    “我们要追究他们的责任,让事情回到正道上!”

    说这话的这些人正是柯塞姆·苏丹时期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根深蒂固,杜亨·哈提婕与大维齐尔科普律鲁·帕夏毕竟得国不久,虽然作了大量的人事调整,但是还不能彻底地肃清他们的势力。

    给科普律鲁·帕夏时间的话,他将能铁腕管治帝国,可惜,华人步步进逼,没给他这个时间,反倒是各种对他不利的舆论甚嚣尘上,甚至还传说他老当益壮,与杜亨·哈提婕有私情的事情!

    吓!漂亮的寡妇会看中一个老头,这口味未免太重了!

    来来来,咱们换一个,说说科普律鲁·帕夏的儿子及继承人科普律鲁·法奇尔·艾哈迈德与美艳太后不得不说的故事!

    科普律鲁·法奇尔·艾哈迈德素有才干,现为帝国军队高级指挥官,控制了京畿地区的各支军队。

    更离谱的是说起太后与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