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向他连开数枪,浑若无事,反被他杀倒数人,刀出必见血,让华兵们惊慌不已。

    危急时候,陈永华亲率一个十人机动火力队(一个喷子组和一个投弹组)赶到,由他亲自带领,专门打击那些敌人的猛将兄,扼制敌人的小股反冲锋,哪里情况危急,机动火力队就到哪去。

    喷子照着那个猛将兄的脸上打去,打脸,打脸!

    打得他脸上血肉模糊,嵌满了铁珠子,鲜血淋漓,看似极为恐怖。

    他凄厉地吼叫着,还想冲上来,陈永华近距离一枪轰去,把他爆头!

第1143节 你强我更硬!() 
华人一边打枪,一边投掷手榴弹。

    陈永华着弹药手集中一筺筐的手榴弹,交由投弹手点燃后扔出去。

    手榴弹爆炸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来,炸得硝烟弥漫,让人咳嗽不已。其实这些黑火药手榴弹就是大号鞭炮,杀伤力相当有限,不过其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力’,则是绝对不容小看的。

    陈永华是个有勇又有谋的优秀指挥员,他的最大特点是在不利的战况下,依然沉着镇静,用心摸索和掌握敌人的战术规律,发现和利用敌人的弱点去打击敌人。

    他判断形势,只要哪里敌人猖狂,就让投弹手往哪里丢。

    轰隆声炸个不停,为了准备这场战斗,东南军运输了大量的弹药。

    炸得疯狂猪突的奥斯曼人为之一挫,士气稍减。

    而东南军听得心情安定,知道自己有支援。

    机动火力队非常有用,连续打退了奥斯曼人六次冲锋,陈永华组织发挥自己连的火力来压制与杀伤敌人,坚守住了阵地,阵地上敌人的尸体累累,而他的部队还有许多人站着。

    杀伤敌人,保存自己,等到战后,陈永华荣立二等战功章和二等近战突击勋章,获得了指挥和单兵作战双丰收,

    奥斯曼人的进攻异常凶猛,他们发动了一次次“敢死式”进攻,根本不用另选“敢死队员”,个个都是敢死队员,狂热地呼喊宗教口号,有如海潮般不间断连续地向华人进攻,其疯狂和激烈程度是东南军少见的,让他们惊叹不已。

    他们的军官带队,旗手一次一次地摇旗呐喊,士兵们狂呼猛冲,直至最后一人!

    强我更硬!

    拼了!华人迸发了无比的战斗力,超人的战斗精神!

    每支部队都打得英勇顽强,异常出色,军官们都身先士卒,战斗指挥在第一线,不少连队的干部伤亡了,班班长自动代理,班排长伤亡了,老兵马上站出来,由于这样的章程,部队从来没有失去过指挥………除非彻底死光光。

    如第一军的一三团一连的连长、政治军官都在战斗中阵亡,其余的尉级军官没一个能站直的,全连只剩下三、四十人,他们左右两翼的连队都打光光了,这时奥斯曼人又从两翼迂回包抄过来,想将一连给包了饺子。

    在这危急的时候,士官郭得胜(后来得到了一等近战突击勋章)挺身而出,激昂地对战士们道:“兄弟们,现在全连听我指挥,前排站立,后排开火,狠狠地打!”

    他迅速地将部队重新组织起来,结成一个圆阵,三十个人在外围,十人在里面打枪,敌人无论如何怎么进攻,都打不破他们的圆阵,反倒扔下了上百具的尸体。

    他们坚持直到后继部队赶来,此时只得十来人站立着!

    而一三团二连打得只剩下十五人,无人后退,向着奥斯曼人发动了最后的冲锋,全部战死!

    战士张学安运气不好,被一根长矛插进大腿,钉在地上,动弹不得。

    他干脆就扔手榴弹,他“坐”的地方稍高,能够看到敌人的一面大纛,他不停地向着那里扔手榴弹,一颗接一颗,直到那面大纛倒坍为止!

    后来才知道,他的手榴弹把敌人的一个帕夏给炸伤头颅,一命呜呼!

    话又说回来,奥斯曼人的帕夏被中华小兵炸死,可见他们也是军官靠前指挥,豁出来了!

    战士刘继海负伤后没下火线,依旧坚持在阵地上,奥斯曼人冲来,前面的战友们抵挡着,他则快速装弹,拿枪柱地,一跳一跳地来到战位上,向着敌人开枪射击!

    他连开六枪,击倒六个奥斯曼人!

    实在支持不住,他被送回阵地后方,但他对负伤战友们道:“负伤的兄弟们,只要能爬的就抓住枪,杀得一个就是一个,只要还活着,就打死敌人去!”

    在他的激励下,许多伤员从血泊中站起来,迎击敌人。

    负重伤的三连战士陈海实在不能动了,他激情地对班长道:“我怎么办呢?战前我说腿断了也要消灭敌人,现在实在动不了了!”

    接着,他转向身边的战友道:“你替我报仇吧!”

    这些话极大的激发了战友们的决战信念,他们高呼着:“人在阵地在!保卫住负伤流血的兄弟们!”

    东南军奋不顾身,奥斯曼人在这些英勇的钢铁战士面前,甚至不再敢肉搏血拼,他们狼狈地向后退去!

    战斗得异常激烈,许多军官很好地贯彻地充分发挥火力的指示,如第三军的三三团七连的马邦连长,长得粗里粗气,别人叫他作“马匪”,但这个马匪打仗时一点都不象匪徒般粗里粗气,他积极调配他的连队,前排军士都用勇力之士,并加强个人防护,后排则专门安排打枪打得准的、心灵手巧的战士负责打枪。

    收到良好效果!一天下来,他的连队打退了敌人六次进攻,战斗结束时,连队大部分人都站立着。

    这样的军官比比皆是,第六军中有一个排长叫做罗纲,平时不怎么出彩,战斗时却是一等一的人才,他的排打了一天,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而全排仅五人负伤,无一阵亡!

    战士们都说:“有俺排长的指挥,对于任何强大的敌人,我们都有信心有把握消灭他们。”

    战后,全连以投豆的方式选举战斗英雄,参加投票的有六十多人,而罗纲所得的豆子却是一百四十一颗,原来,有的战士特别给他投多几颗。

    就边样,罗纲光荣地得到了二等战功章,同时还有战地擢升,由排长升为连长,军衔也提升为上尉。

    这就是战争的另一面,东南国奖罚分明,对于劳动者来说,勤奋就能有收获,而对于军人们来说,敢战就会被提拨!

    ……

    这样的战斗场面数不胜数,当这场会战结束后,所有的参战官兵都得到了一枚纪念章,它的名称叫做“勇士!”

    参加过这场血战的每一个官兵都是勇士,敢于直面凶恶的敌人,面对死亡

    “为神而战!”奥斯曼人吼叫着冲上来,华人们张大喉咙高呼道:“为领袖而战!”

    然后战在一起,两边都有决死的信心与意志,霍姆斯也就成为了一个大绞肉机,投进去的是活生生的人,出来的是滚滚的血浆!

第1144节 火力压屎奥斯曼人() 
这是一场死硬、僵直的战斗,没有任何的侥幸,不存在力挽狂澜的猛将兄,也没有什么出奇制胜的妙招。

    双方主将无情地驱使着自己的军队投入到这个绞肉机中,哪怕千百人同时在他们面前死去,他们也无动于衷。

    颜常武是一国之主,对阵敌方的一个将军,无论多大的将军,也还是将军,他绝不能容许对方胜利,这是他身为王者的骄傲。

    伊哈桑·帕夏则对自己的神充满了自信,他相信有神的引领,奥斯曼军队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两个主将其实心中无比焦灼,但表面同样地不动声色。

    这场大战关系到国运!

    如日中天的东南国如果胜利的话,将可以牢牢地站定在中东大地上,将奥斯曼人推入失败的深渊中!

    奥斯曼人败不起!

    他们主少国疑,本来国家就有碍难,一旦战败,则帝国进一步地进入了下滑通道中,甚至分崩离析。

    仗打到现在,只能硬桥硬马,没得取巧地硬碰硬。

    战争态势进入了一个转折时期,这是大兵团作战,个人力量渺小,各部队协同作战,讲究集体的力量,火器的出现更让战争变得复杂与残酷。

    奥斯曼军队以勇士突击,但遭遇东南军密集的火枪射击,当他们顶着火力冲上前去,又受到了东南军的炸弹、手榴弹的轰击,尤其是炸弹,一枚重达十斤的炸弹在身边爆炸时,任何一个猛将兄都很难抵挡得住,甚至被炸到脑震荡!

    他狂吧,他猛吧,给他吃颗炸弹,问他开心不?

    一枚大炸弹在他身边爆炸,地动山摇一般,勇士立马不辩东西,变成晕陀陀!

    东南军的火枪密集、发射了大量的实心弹,又投掷了大量的炸弹和手榴弹,形成了一道立体火网。

    不过,奥斯曼军队同样拥有大量的火器,为了这场战争,奥斯曼人连吃奶的力气都使上了,也让华人吃上了苦头。

    东南勇将颜田,一杆红樱枪使得有如赵子龙再世,却敌不过对方雨点般飞来的炸弹,吓得他转身就溜………对于大将,还是有条宽容的军令,不应上到最前去,相对自由度大,这是避免大将给人早早宰了

    第一军的张家玉,靠前指挥,吃了一枚近失弹,被炸得耳朵嗡嗡响,失聪了三个小时后,吓得他以为这辈子准备领伤残补助了,挨医生用针灸弄好,以致于他失态地对医生连喊了十声谢谢!

    在近十里的战线上,双方火力密集,奥斯曼用火器与箭矢猛烈攻击,加上他们的勇猛,仗着他们有刀炮不入的装甲保护,初时居然占据优势,将东南军前方部队如宰猪般地杀死了一批接一批。

    幸好东南军采用的是密集排列的布阵方式,严格规定相邻两个步兵的间距不得超过一只手臂的长度。双方军队的战线的接触面虽然很广阔,可是纵深断面却不足五米。

    奥斯曼人的突击其实只发生在双方军队接触面的表层,大量的军队都集中在战线的背后插不了手。

    所以奥斯曼人虽然在近身格斗上占了优势,却不能很快地攻入华人军队的阵地,只能是一点一点地往里渗透。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人军队适应了对方的攻势,他们前面用枪猛刺,后面开枪射击,无数的奥斯曼勇士的脸被打烂了,倒下了,东南军后排士兵的火枪就在自己前排战友的耳边击发,以致于许多华人士兵的耳朵都被震伤、震聋!

    专门打脸,让奥斯曼人恨得咬牙切齿。

    奥斯曼军队的火枪仿制华人的燧发枪,其技术不在华人之下!

    但他们的短火器实在不行,东南军老大颜常武,骨子里是中华红朝人,怀有严重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他不知道慌什么,慌张个锤子!

    人家红军是因为挨花生米和米帝炸得够呛而大起恐慌,拼命加强火力,现在他的东南军全火器化,早就雄视天下,他还给他们火力Double!

    士兵们除了长枪,每人还发给一把喷子,士兵用单筒、士官用双筒喷子,又或者只要他们带得动,用双筒喷子都行。

    所统计,只有不到二成的人用单筒喷子,其余的都是双筒,换言之,这不是翻倍,而是三倍。

    军官嘛,标配是短铳一把,但军官们都带二把短铳,许多军官皆背双筒喷子,其对火力追求的丧心病狂,暴力倾向之严重,这是病,得治!

    人人身上挂着手榴弹,高级军官都不例外,一方便就甩给奥斯曼人尝尝那种甜瓜式的小手雷:“嘿,包头佬,试下我中华甜瓜!”

    轰!

    把奥斯曼人给炸成了花脸猫!

    ……

    “把军火全部打出去,扔出去!”军官们对着自己的士兵们发号施令。

    野战炮兵们只穿着一条裤衩,身上披件装甲,热情横溢地打炮,他们不让海军炮兵专美在前,几乎达到了一分钟一发的速度向着敌人发射。

    一颗颗实心炮弹拖着长长的烟气,在奥斯曼人的行列中犁出了一道血红色的踪迹!

    奥斯曼人也有火炮,但他们不够东南军的火炮粗、大、硬、多,东南军的头顶遍布烟迹,炮弹纷至沓来,炸得奥斯曼人渐渐地缩下头去,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天降横祸。

    这一低头,气势不可避免地降了。

    当然,不时地也在东南军阵地中传出阵阵痛嚎,这是已军吃上了奥斯曼人的炮弹。

    手掷的炸弹、手榴弹则大显神威,除了专业的装甲掷弹兵扔大炸弹,东南军人手都有手榴弹,集中起来使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敌人进攻时,我们投掷手榴弹,压制敌人的攻势。

    当我们进攻时,就扔手榴弹,给自己开路。

    即使是平时,想炸就炸,把这些小可爱们扔出去,心情舒服多了!

    至于敌人的心情,嘿嘿,关我什么事!

    东南军火力凶猛,排枪射击如雨点般打出去,任奥斯曼人刀炮不入,我打脸行不?

    更何况,也不是任何敌人都装备重铠,铠甲很贵,许多奥斯曼人照样身上装甲双层:布衣+皮肤。

    当前面的突击队员损失殆尽时,那些装甲双层的奥斯曼人挨枪击,达姆弹打得他们即使是神打上身,也吃痛不过,给我跪!

    惨嚎声中,奥斯曼人纷纷倒下。

第1145节 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奥斯曼人() 
两军热火朝天地干过了中午,他们一线的部队都打得废寝忘食,后面的军队则抽空给自己填肚子。

    东南军一如既往的“奢侈”,官兵们吃的东西是高能量饼干和肉干,还有各种零食,包括奶糖、果干果脯,喝的是茶水。

    而奥斯曼人则是大饼伺候,军官们还有果干,有人把华人阵亡者的装备拿来给了阵地后面的高官们过目,他们发现了普通小兵装备中的食物包,一样样地摆出来,数数,种类竟有十种以上。

    一个小兵食物包如此,另一个小兵也是如此,尤其是肉干,嗅一嗅,那是牛肉干,让奥斯曼人高官们大为动容。

    当然,也不是很多,小块包装,大概有几块,也让人非常吃惊了。

    他们知道华人军队的待遇好,但没想到好到这种程度!

    要知道,从东方到西方,牛都是农家宝,概莫能外,权贵们会吃牛肉,但不会小民都这么奢侈把牛肉当成日常食物,事实上,有的小民可能一辈子都没吃过牛肉………即使是现代生产力发达,能实现吃牛肉财务自由,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一位帕夏说道:“和他们相比,我们就好象是乞丐!”

    诸帕夏们深有感触,尤其是东南国的战列舰,更让他们感慨万分,据他们所知,东南国成立都不到三十年,可华人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战列舰编队,而奥斯曼帝国悲摧的舰队甚至连隔壁家小小的威尼斯舰队都打不过!

    伊哈桑·帕夏狞笑道:“我们有神,就让乞丐逆袭那些华人大阔佬吧!”

    “逆袭”这个词很象中华读音,事实上,这是个外来词,来自中国,奥斯曼人知道意思。

    等到过得半个多小时,伊哈桑·帕夏将放在阵后没有动用的皇家火枪兵一万人出动,中路突破,他想弑王!

    这是奥斯曼帝国的头等主力部队,即使是在伊斯坦布尔城也不过是二万人,向来作为总预备队,只有苏丹出阵时才会跟随出动。

    科普律鲁·帕夏力排众议,给了伊哈桑·帕夏一万人,认为他们闲着也是闲着,留在京城无用,给他!

    亏得是大维齐尔担保,否则这支部队不会派给伊哈桑·帕夏,如今他指望这支生力军的投入使用能够扭转战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