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4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方说做军营里做年夜饭,大家一起动手捏饺子,军官士兵齐上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还有的军官自己亲自动手,不扔下旧把式………军官的训练中,寻找食物,开伙造饭是必修科目,因为谁都不清楚战事起时你会身处何方,还有没有辎重。

    此时就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品性,把地球上各个民族丢在一座合适人类居住新的星球上,活得最好的肯定是华人!

    而印度兵倒好,他们是绝对不会动手的,哪怕你打他们,也是对牛弹琴!

    都说过三锅的世界你不明白,他们实行的是种姓制,打仗的是一个种姓,现在华人提拨大伙儿进打仗的种姓里,做饭则是另一个种姓的事,有专门做饭的种姓,比如达巴瓦拉,这是印度语,意思指送午餐的人,这种人只能做给人送饭的事情,不能再做其它的事情。

    而其他人去送饭,是不对的,被人bs的!

    再说了,有送午餐的人,也有做饭的人,哪怕做饭的人忙得热气腾腾时,那些达巴瓦拉绝对不会去帮他们的,因为不关他们的事!

    印度阶层僵硬固化,印度兵除了不做饭之外,洗衣服也得给他们准备洗衣妇或者洗衣工!

    我们是准武士耶,洗衣服不干我们的事,他们居然想都不想地把内裤交给洗衣妇去洗!

    就算是印度兵,当华人给他们确定兵种后,很快就发现麻烦来了。

    确定兵种,比方说步兵、侦察兵、工兵、辎重兵、炮兵等,印度人是这样理解的:华人老爷们给大家分了种姓,以后大家各司其职。因此步兵不做侦察兵的事,一车炮弹运到前线,壮实的工兵在旁边袖手旁观,是不会动一个手指头帮忙卸车的,因为这是辎重兵的事!

    很荒诞的事情?

    天方夜谭?

    知道17世纪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是怎么死的吗?

    因为发烧而死,发烧的原因的因为他坐在火炉旁太久导致。既然知道火炉温度高,为什么还要坐在那里呢?只因宫殿里负责照看炉火的佣人没有来上班,佣人的工作就是负责把国王的椅子往后面拉,这是那具佣人的工作!

    王宫里不乏佣人,却没人把国王拉走,国王卒。

    而在种姓制度的印度,类似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司空见惯!

    饭毕,李来亨想了解更多的印度兵的情况,就与军官们茶叙,起初他认为印度兵是消耗品易管理,听着听着才知道原来不省心!

    当涉及到种姓分工,哪怕是华人用皮鞭教训印度兵也是拖牛上树。

    情况往上头报告,军部倒也从善如流,将印度士兵分为战斗人员和勤杂人员两种,其中勤杂人员无作战任务,专门负责诸如做饭、洗衣服、搞卫生拖地板、掏大粪等“低贱”的工作。

    搞得华人官兵们都眼红了,要求上级也给他们配备勤杂人员!

    最好是年轻漂亮的印度姑娘来给他们洗内裤,我们是刹帝利耶,有这个资格!

    上级没好气地让他们快爬!

    不走,那就找痴肥的印度大婶帮帮你们这些小伙子解决可好?

    部队里主管人事的军官郭勇彬提醒长官,在征兵时必须加派人手,否则那些蠢货们就会闹出人命来的!

    由于入东南军的军人待遇好,穿着军装神气,社会地位相对高,所以参军很有吸引力,印度人当兵的热情出奇地高,甚至高过了头。

    当初在忠勇兵营征兵时,由于缺乏经验,没想到报名人数众多,现场秩序混乱,印度人都害怕不能入位,你挤我我挤你,出现践踏现象,导致多人死伤!

    死三人,伤了三十七人,华人要当天鸣枪这才把激动的印度人给止住。

    “还有,我们的女军人出动,必须有警卫队!”郭勇彬严肃地道:“这不是件小事!我建议长官,最好不要派驻女军人!”

    

第990节 印度人的问题() 
郭勇彬就说起了几件事来,在场茶叙的都是华人军官,他就直说了:“所有的印度男人都谷精上脑!”

    华人之所以在世界民族之林胜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女性就业率高,从而增强了民族的力量。

    在东南军的序列里,拥有女军官、女兵、女军医、女文职,民间也有女老板,她们跟随着军队征服的步伐走向世界。

    军队中使用女性,对内有助于降低男军人的戾气,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对外则有助于与外人沟通,帮助东南国的统治。

    当然,军队有严格的规定,不得搞军队恋,一经发现,无论是谁,任何原因,均以除役………即被开除,不是正常退役论处!

    军纪严明,女性军人遂安安稳稳地在各个部队驻防区忙碌着,她们或执行勤务,完成工作,在忠勇兵营就有一队女军人。

    许多地方的女军人们都OK,但在印度,比如说本兵营里,女军人们投诉说那些印度兵看着她们时贼眼兮兮,一副恨不得将她们扒光强×她们的样子!

    无论是谁,从老到少,都是如此!

    固然老银虫中银光四溅,年轻的少年,也是那副德性!

    一个营门值勤的哨兵说有一次一群印度兵就在在营门外的路上站着,走过来营里的女军医,一个过三十岁风韵犹存的女人,到营门附近买水果,她没穿白大褂,穿着贴身的军装,线条窈窕,结果那群印度兵的头齐齐跟着女军医转,整齐划一,无一例外!

    哨兵目睹此景象,说那些印度兵的目光象狼一般,看定了神!

    女兵们出动去到街道上,见到她们的印度男人们均表现出一副垂涎欲滴的样子!

    结果有一位女军官这么个评价的:“他们为什么这么落后,这是因为他们想得太多,干活得太少!”

    在印度人看来,华人女军人属于刹帝利高等种族阶层,华人女军人普遍年轻,肤色浅、会保养,长相标致,体态因为锻炼而高挑,是印度人眼中一流的美女!

    更妙的是华人向世界大举扩张,整个民族充满了自信,水涨船高,华人女军人的气质高贵,傲气十足。

    正如谁都会对女王、公主、女老板之类的女性存在YY,做梦想的是征服她们,把她们压在身下……而且印度的宗教文化,天气、印度的女人亦不争气………她们裹着那个“纱丽”就象裹蒸粽,肤色普遍偏黑没有什么吸引力,华人女性则不然,她们衣着入时,引人注目,印度地区对于华人女性是个高危区!

    要是出事,那就是大丑闻了。

    李来亨点头道:“此事确实不能掉以轻心!”

    于是他下午开始办公的时候,将反映上来的情况作优先级处理,出台多项措施,一是减少了驻地女性军人的数量,将她们调走;二是加强了对她们的保护,出入营都得审批,出营必须有男军人相陪,而且要多人;三是对女军人进行培训,提醒她们要懂得保护自己,提高警惕;天黑后女军人千万不要出营等等。

    于是让印度兵们大感惋惜的是见到的女军人越来越少,越来越难见到她们的倩影。

    ……

    甫一上任,李来亨与郝摇旗应有之举自然是下基层,到各个军营里观看训练,检查军务。

    可不是走马观花,他们都是老打仗了,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表面上看来,印度兵是东南军的“新贵”,可以很好的填补华人扩张的漏洞………人口严重匮乏,因此印度兵的加入东南军序列是必不可少的。

    东南国扩张,最大的麻烦就是人口匮乏,看,一个东南亚包括吕宋、大马、印尼等等庞大的疆域,都给颜常武吞了。

    他胃口奇好,又把土澳囫囵吞下,还在土澳上立即建立四州来个实际占领。

    这还没个消停,兵出马六甲海峡以西,一下子就成为了印度洋之王,在大陆沿岸、海岛建立了一连串的据点,得到了大片的土地,轻松到易个借火。

    吃下去的东西没理由吐出来,问题是他才得有多少人口呐?

    颜常武也算很努力了,积极从大陆移民、鼓励生育,推进中华小跟班及红毛番的归化等等,就连白种女奴、浅肤色的印度女奴、波斯女奴在购进时,国家有补贴的。

    这项补贴不那么明目张胆,但谁只要有本事购买到外国女奴,他就可以到国家那里要钱,而国家给那个女奴烙个印,避免重新领款之后就会发给华人男主人十个银元,名堂是他们“促进贸易”的奖励,即使是那个华人根本没出过国也罢!

    但还是缺人。

    各外族中,除了中华小跟班民众最受领袖青睐之外,印度人也得到了领袖的看重。

    由于宗教,是领袖看重印度人的原因。

    他们那个宗教实在是……阿三大神教不具备在华人中间有传播性,对于连黔首都可以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汉民族,阿三大神教毫无吸引力,华人对这个宗教免疫,没有传染力。

    加入阿三大神教,大家来练瑜珈、吃香吸空气?

    不,我们汉民族都是大吃货神教中人!

    汉民族与阿三即使是走在一起,大家不用担心谁吃掉谁,汉民族对吃掉阿三毫无兴趣,他们对于印度的地盘表现出只求立足点而不想背锅去作他们的主人。

    于是,许多印度人加入了东南军的序列中,填加东南军的兵源。

    印度兵听话,他们按照东南军的要求进行训练,走正步的队列很直,开枪也准,打炮也行。

    在宿舍里则遵守内务要求,做好卫生、叠好被子,让床铺整齐。

    似乎很好很不错的样子。

    当李来亨与郝摇旗视察部队三天后回到军部,组织军官们开会,发现了光鲜的外表下很多问题,譬如大家的交流有问题,宗教信仰问题、民族的问题、懒惰的问题等等。

    一个问题被提出了:“许多印度士官、士兵不叠被子,由别的士兵或者是勤杂人员代劳。”

    另一个问题是:“许多印度士官、士兵不背背包,由别的士兵或者是勤杂人员代劳。”

    大问题?小问题?

    。。

第991节 锡克人参军() 
“交流是个大问题!”郭勇彬唉声叹气地道“指望印度人学会汉语,不如依靠我们的官兵学会印度人的语言来得快!”

    印度有三多“神多、民族多、语言多”,足令任何外来者望而却步。

    千年来,印度一直没有完成统一,现在其北方的莫卧儿帝国只是占了个名份,而南方新来的华人更是动力不足,因为他们领袖有过判言“除非将印度人杀个精光,否则我们休想得到这块土地!”

    华人到此,与印度人交流成了大问题。

    汉语是象形文字,而印度各族语言文字,属字母类文字,相对而言,学印度语言容易,学汉语难。

    加上印度军人的智力和勤奋,得,不如我们华人学习他们的语言,与他们进行交流吧。

    其实东南国一直推进汉语在印度的流行,在印度人上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培养出一些买办,但对于数量庞大的低种姓阶层则几乎没有触动。

    低种姓很难理解汉语,学不会!

    华人组建的印度人皇协军里,低种姓印度人占了九成以上,指望他们?

    要说到学习能力,第四军办班组织印度人学习汉语,最新一期的学习班中二十七个士官和士兵过关,倒有二十一人来自高种姓,其余的是低种姓,那些低种姓的人再努力,哪怕是华人给他们开小灶,也还是跟不上高种姓的学习能力,还是很一般的高种姓!

    出身好、智力更好的高种姓他们不需要去当苦哈哈的军官,他们不来,没有足够的翻译,于是身为统治阶层的华人,不得不纡尊降贵的去学习印度各主要民族的语言。

    华人学得进,也有动力,毕竟军队规定每学会一门语言,通过考试后,就加工资的5津贴,最多达25工资,很有吸引力。

    然后招致印度人的嘲笑!

    你们华人身为老爷,倒过来花力气去学习下等人的语言,假的老爷吧,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你哩。

    叼!

    对于部下反映上来的语言问题,身为军长的李来亨觉得非常头痛,他也解决不了,唯有决定向军部打报告要更多的翻译。

    东南国也算是未雨绸缪,早早安排学生学习各国语言,毕业的翻译不少,但供不应求。

    李来亨鼓励部下学习印度语言,他以身作则,宣布他去学习锡克语!

    虽然语言津贴定死,但他可以为部下学习语言提供便利,就这么办吧。

    对于印度人学汉语还是要抓紧,只要学会汉语,通过考试者,士兵立升士官,士官则升级及发予奖金,等于他们工资10的津贴,可谓是下足本钱了。

    希望重奖之下出学霸吧!

    ……

    再有就是印度人部队组成,由于缺乏经验,军部并无定案,第四军算是头一个吃螃蟹的人。

    经过大家商量,决定步兵营以下按民族、宗教进行编队,不混编。

    最好的管治就是混编,通天塔为什么建不成?大家语言混乱才建不成的。

    以现在这么混乱的语言,唯有这么个解决办法,否则,不等敌人打来,自己已经乱了。

    李来亨到达第四军,才算是正式的组建该军。

    大家忙于给各营编组,而李来亨也没有闲着,他亲自召见了锡克第1营的辛伯士官,他是这营锡克人的领头羊。

    李来亨说过他要学习锡克语不是无由,他巡视兵营,发现那些包头大叔最为威风,而且训练特别刻苦,一打听,原来是锡克人。

    再一打听,不由得将心大悦,锡克教产生于15世纪后期,由鼻祖那纳克在印度旁遮普创建。其教义提倡人人平等、友爱,强调现实,反对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同时也反对妇女戴面纱和幽居深闺等。

    是一个正直、勤劳、bs乞丐、团结互助的民族,有较多的正能量。

    办公室里,辛伯站在李来亨面前,辛伯身材高大魁梧,一副英伟的男子气概。

    他是标准的锡克人的打扮蓄发、挽髻、插梳、戴臂镯、佩匕首、穿围裤、留大胡子、缠头布。

    他一点都不老,履历表上表明他才二十五岁,但由于头裹长巾、胡子很长,显老而已。

    入乡随俗,东南军准许锡克人保留他们的民族特性。

    “辛伯见过长官!”他啪地行了军礼,说的是半生不熟的汉语,但能够交流!

    辛伯没有什么文化,他在参军后,积极学习,发挥其种族勤劳的特性,硬生生地学到了一些汉语,除他之外,在高种姓之外,学到汉语最多的就是锡克人,尽管方块字开始时对于他们简直是在学天书这么地困难。

    “好!”李来亨赞赏地看着他,动问“你们到来我们这里,还习惯吧?”

    “报告长官,长官们对我们非常好!”辛伯迅速地道“感谢领袖的恩赐,谢谢长官的关心!”

    他能够率领锡克人能够来到孟买参加华人组织的皇协军,那是历尽千辛万苦,来之不易。

    锡克族聚居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到孟买有一段颇长的距离,差不多是1300公里,这些锡克人走路来的,专门投奔华人!

    当时孟买华人征兵,消息放出来后,正好有锡克族人在孟买讨生活,他们立即把华人征兵的消息以快马传递到旁遮普地区,于是锡克人组团而来,投奔华人,参军!

    借用一句话“你还没有与敌人开战之前,你的名声已经在敌人当中流传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