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4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淌可以,也不要淌得太深和太多!

    这话可是东南国总理陈衷纪说的!

    你要是拿了太多的土地,你就得对那些土地上的印度人负责任,而东南国并不打算给予太多的资源到印度那里去。

    真的打算给他们文明之光,改造他们的社会?

    n!

    因此卡博特与下属连夜加班,炮制出一份《加尔各答要约》,规定了与孟加拉的关系,那就是孟加拉沦为华人的半殖民地,要约主要规定有:

    一、约定华人与孟加拉人友好关系,华人支持孟加拉行省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自由权利,华人不干涉孟加拉行省内政。

    二、孟加拉行省把加尔各答城市及周边农村共200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华人,租期达99年。

    三、为方便华人居住贸易,孟加拉行省各主要城市开作为商埠,其应开地方另行协定。

    四、华人在商埠里为盖造商工业应用的房厂,或为耕作,可得其需要土地之租借权或所有权。

    五、华人可在孟加拉行省居住及往来,并经营商工业等各项生意。

    六、华人可参与孟加拉行省的矿产开采,等同于孟加拉民众,至于拟开各矿,另行商订。

    七、组建新式军队,使用华人武器,任用华人军事教官。

    八、领事裁判权,在达卡设立东南国领事,华人触犯当地法律,不受当地法律制约,由华人领事判决,知会孟加拉当局。

    ……

    拉赫曼并无决定权,他拿到了这份《加尔各答要约》,火速赶回达卡。

    当阿米尔·汗看到要约,他感到华人的要求不算过份。

    在文件中,没有要求他旗帜鲜明地投降摒弃莫卧儿帝国而效忠东南国,这让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显然东南国华人也很明事理。

    莫卧儿帝国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庞然大物也似,其实力犹存,真要与它怼上,阿米尔·汗也会觉得非常头痛,哪怕得到华人的军事支持!

    从要约里阿米尔·汗看明白了两条,一条是华人只是求财,他们推行重商主义,殖民的主要目的是做生意赚钱。虽然华人在印度实行殖民统治,但他们在当地的统治并不残暴,甚至比莫卧儿帝国还要宽容。

    第二条就是华人帮助他成立军队和设立领事裁判权,作用只是保护华人的利益,并不在于彻底控制孟加拉行省。

    “或许,想送给他们,他们也看不上眼呢!”思睹如电闪石火。

    “这样也好,与华人合作很不错!”阿米尔·汗喃喃地道。

    他立即召开部属开会,并说道:“华人长官说了,只要我方接受,他们立即派兵进驻达卡,保护我们!”

    部属们又惊又喜,这份《要约》稳定了他们的心。

    他们之所以与阿马尔·阿齐亚和高帕尔勾勾搭搭,是怕阿米尔·汗失势后他们丧命,但他们并不甘心归顺阿马尔·阿齐亚和高帕尔,道理很简单,一朝天子一朝臣,谁都不会信任贰臣,至少不会象阿米尔·汗那样把他们放在关键的有油水的位置上,换言之当阿马尔·阿齐亚或者高帕尔上台时,他们这批人不能在这里的会议室里有位置。

    既然阿米尔·汗拉来强大的外援,那就最好不过。

    一帮老奸巨滑的臣属们语调响亮,抢着对阿米尔·汗大表忠心!

    阿米尔·汗知道他们的德性,不为已甚,但他为人老到,当众签署了《要约》后,封锁消息,着管家以最快的速度把《要约》送回加尔各答使它生效,同时,带着华人军队进驻!

    果然,等到孟加拉行省北部的阿马尔·阿齐亚和孟加拉行省东部的土邦王高帕尔接到消息后想要动作时,华军二千部队已经进驻达卡!

    两个地方实力派听闻华人速胜阿米尔·汗的传说,亦看到了华人的训练与装备后,不敢轻举妄动。

    阿米尔·汗与华人顺利地展开合作!

    华人军队在达卡驻扎一年,期间训练了六千军队出来。

    他们装备燧发枪和6磅炮,当然不及华军,但已经胜过了周边势力,哪怕他们对于阿米尔·汗的卖国嘀咕不止,或者是羡慕不已。

    华人在孟加拉行商,他们建立商栈、住房,开展贸易,开发矿产。

    贩卖中华物资到孟加拉,同时购买孟加拉的稻米、小麦、甘蔗、黄麻及其制品,并开发煤炭、石灰石和高岭土等,建立了造纸制袋、榨糖、制陶、水泥等新兴行业。

    华人买卖公道,守信用,并不巧取豪夺,加上他们尊重宗教信仰,孟加拉地区的民众自上而下都得到了好处,普遍对华人产生好感。

    而加尔各答城经过多年经营,更成为了东南国殖民地的一颗明亮的珍珠。

第944节 到缅甸去() 
加尔各答城仅用了十年,就建设出上城和下城,即华人区和印度人区。

    华人区建在已经加高的地面上并建有排水系统,这里豪华宅邸比比皆是,历任总督都按着华人的本性热衷基建,他们建设宽敞的道路、两边有绿化和灯柱,分为马路和人行道,牲畜走马路,但非常干净,因为分段有印度人的清洁工在打扫。

    建立起高大的楼房,有政府行政中心、法院、商贸大厦、银行、图书馆、大饭店等等,由于拥有壮观的公共建筑,加尔各答华人区被描绘成“宫殿之城”。

    华人都居住在华人区里,这里卫生文明,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成为印度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场所。

    印度人区则称为“黑镇”,“黑镇”建有广大的贫困棚户区,那里的印度人按职业分别住在不同的区域,比如陶工之区和贝壳制作者之区。

    即便如此,黑镇也比周边印度的城市村镇的机会要多得多,华人老板也不是做善事的,但由于官府的管理有效,他们按要求支付工钱,让印度人得利。

    能够搬进这里居住并找到一份工作,印度人要感谢神的眷顾!

    除了发展农业之外,加尔各答城建立了主要工业有黄麻、纺织、机械、造纸、皮革及陶瓷等,加尔各答城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每天船来船去为数不少。

    加尔各答城兴旺,也带旺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不仅是加尔各答,华人在印度次大陆所得的地盘,都忙着做买卖赚钱,斩获甚丰。

    印度这里有宝石、香料、煤、铁、粮食等出产,他们的人口多,买卖还是不错的。

    华人还是挺尊重印度人的,尤其是他们的宗教。

    但印度人想要动华人也要仔细惦量一下,事实上,在双方友好关系的背后,华人多次对印度人动武。

    多不是华人惹是,而是印度人作死,凡是惹到华人的,一概抢个精光,首要分子处死,其余的人统统卖掉,事例可比照当初华人进攻达卡城,那是吃干抹尽。

    知道了华人不好惹之后,那些印度人也就懂得怎么做了,与华人关系友好。

    华人在南亚次大陆小心翼翼地经营,通过分而治之,拉一派打一派的方式,扩展地盘,渐浙地增大在次大陆的话事权。

    ……

    颜常武访问缅甸!

    缅甸有“千寺之国”、“佛教之国”之称,在缅甸随处都可以看到寺庙,佛塔林立,而且这里的人拜佛都很虔诚,是真信徒!

    两国国王在缅甸最重要的大江伊洛瓦底江的江口城市加东加尼会唔,这是之前商量好的。

    缅甸现在是东吁王朝的统治,它在13世纪时蒲甘王朝被蒙古人灭亡之后兴起,现任国王是平达力,国都位于缅甸阿瓦(古都曼德勒)附近。

    平达力衣着奢华,穿着金丝线衬衣,金光闪闪,手上满是翡翠戒指,耀眼夺目。

    可惜人不怎么样,脸色苍白,目光闪烁,气势不佳。

    对于比一身戎装,龙行虎走的东南国国主颜常武,两边的臣属是一目了然,明显华人国王气势胜出。

    东南国注意搜集情报,有中央情报局和军情局分别展开行动,情报分析,这个国王是个弱君,难以控制朝政,其麾下的总督们日益骄姿,不听国王指令。

    不过,平达力继承的力量让华人有所顾忌,平达力的父亲他隆倒是是个明君,在位期间努力发展经济,建立了沼泽区灌溉系统,丈量土地,他注意治理国家,保护佛教,鼓励学习佛教经典和研究缅甸习惯法,建立法典,还建立常备军,训练法官和文官,废除各省设侯王的制度,各省首脑由总督担任(但他的儿子控制不住总督)。

    这个国王发展对外贸易,欢迎外国商人前来贸易,但对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实行保护政策,其出产有宝石、翡翠、木棉及大木、香料;来往的商品则有中华商品,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欧洲的黄金等珍品,如此就有税收,国家就有力量。

    因着他父亲的关系,缅甸的国家实力大增,不容小看。

    平达力依样画葫芦,但他父亲唱得好的经,他却不能唱得好,只是缅甸朝政尚未发生大的变故,以致于颜常武来的是友好访问,否则就是趁火打劫了。

    他首先摆出友好姿势,与平达力一起参拜加东加尼海边的大佛塔。

    在缅甸,最好的建筑是佛塔,最美的环境也在佛塔,佛塔是缅甸人最神圣的殿堂!

    加东加尼海边的大佛塔建造得很是壮观,贴金的,看着很雄伟,非常有土豪气息。

    召集来的和尚们钟磐齐鸣行法事,到处是顶礼膜拜的信众,他们在一座座小佛像前把鲜花编成的花环挂在佛像颈上,行“浴佛”仪式。

    或三五成群面朝金塔席地跪拜,或闭目捻珠诵经祈祷,跟随来的孩子们也一脸的严肃,大金塔俨然成了信众的天堂,这种坦荡的虔诚和发自内心的平和令人为之动容!

    两国君臣向着金塔礼敬朝拜,现场气氛虔诚。

    颜常武信奉道教的妈祖娘娘,但他参拜佛祖并无不妥。

    在中国,红花白藕青荷叶,佛儒道三教原本是一家,佛教在中国社会里不受排斥,而且中国人本身有见庙就拜的习俗,礼多人不怪嘛。

    见到华人的行动,缅甸人脸色喜悦。

    华人远比红毛番要好,不是临时抱佛脚,在缅甸的华人拜佛是常事,而红毛番则试图引诱缅甸人去拜小耶,太可恶了!

    颜常武与平达力互称“胞波”,即兄弟也。

    但是当双方会唔谈正事时,就不那么地胞波了。

    原来缅甸的对外关税高达165,这个标准高不高呢?

    东南国的进出口关税只有5,官府鼓励出口,对于进口也不为难,那是当然的,这世上只有一个中国,红毛番和其它国家能够出口中国什么货物?

    因此东南国官员希望缅甸人减税,我们对你们这么好,你们该投桃报李吧,华人甜言蜜语地道。

    不过缅甸人也不是傻的,真要是开放关卡,潮水般的中国货物就可以把缅甸国的产业打得一败涂地,出现类似中国精细白糖比印度粗劣土糖还要便宜的惨剧!

    。

第945节 海盗,快到我的碗里来!() 
中国白糖质优、价廉,用大船运到印度比当地土糖还要便宜,对印度糖业冲击极大!

    三锅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无法收缴关税去抵抗中国白糖的进入,两种白糖收的都是普通的税收,没有关税加成,中国白糖大败印度土糖近海的三锅用的都是中国白糖!

    这仅是一个方面,在丝绸、茶叶、瓷器等等方面,有相同商品的话,都败在了中国商品手里。

    而缅甸有国家控制的海关,且目前国内没动乱,对于外来商品有相当的抵抗能力。

    他们的态度是“你们爱来不来,既然你们来了,就要遵照我们的规定,依法纳税!”

    好说歹说,说得东南国官员口水都干了,缅甸人总算答应降关税到13,算是给胞波一个面子!

    我擦!

    战列舰“东南亚一号”上,晚霞满天,颜常武与戴维先生散步,两人看着伊洛瓦底江江口壮美的风景,久久不语。

    戴维先生缓缓开口道“缅甸十分重要,如我国得到它,则我国可由大陆直达印度洋,形势对我极为有利!”

    颜常武为难地道“这不好吧,华人与缅人是胞波哦。”

    “缅甸人与我国有不小的关系,前明时有许多缅甸人接受过明朝的策封呢,如果出兵的话……或有胜算,说不定就象三锅那样的破门被我们一踹就倒!”戴维先生鼓动颜常武取缅甸!

    在他看来,缅甸人根本没有海军,他们的军队四分五裂,被心怀不轨的总督所统领着,一旦开战,可以采取种种方法让总督们袖手旁观,则其国可灭!

    “反正我们的陆军没派上多大的用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派他们到缅甸去。组建军队不打仗,感觉就是浪费钱!”戴维先生极不负责任地道。

    真要是这样可笑的原因开战,万一战败的话,那些军属只怕掐死戴维先生都有份了。

    当然,胜利的话,军人们会把戴维先生举起来丢进海水里以示庆祝!

    颜常武喃喃地道“我知道,我知道!”

    “清朝是怎么灭亡的?它是在甲午海战和辛丑之变后,面子丢尽了才彻底失去民心的……”颜常武自言自语地道“一个国家的灭亡不是那么轻易的事情……”他摇摇头道。

    对于领袖时不时的抽风,戴维先生是见惯不怪了,他说道“既然你不打算打缅甸,那我回舱看书去了!”

    “好吧,去喝茶吧!”颜常武说道。

    于是缅甸人逃过一劫!

    ……

    不过颜常武的名字中带了个“武”字,命中注定要动刀枪见血的,这不,哪怕他带着战列舰编队,路上也会遇到流血事件。

    东南国历史书上记载“公元1648年春,上自印度次大陆归旭日城,途中尽迁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之民送至印度!”

    这两个群岛地理位置重要,位于马六甲海峡出海口,想想知道厉害!

    说是“尽迁其民”,中途死了多少人,历史书是不会记载的!

    这些群岛上的人种都是阿三,就是巨大的脖子胖极了的腰,不能被同化,那就送他们回老家!

    小岛乃弹丸之地,不能抗拒大军,这也算是给陆军和陆战队找点事情干了……

    然后发生了一件趣事,航海历记载着1648年2月1日中午,颜常武还在海上漂着,没办法,风力西南,把舰队打压得不能东归,甚至把他们吹过了苏门答腊岛的尖角处,让他们动弹不得!

    哪怕颜常武及一干舰长们都是老手,奈何妈祖娘娘睡美容觉去了,没有关照他们,风向不妥,使尽浑身解数也回不到正常航道去,无法进入马六甲海峡。

    水兵们粗鲁地诅咒着这鬼风,军官们则假装没听到。

    他们从早上九点多一直到下午二点多,天公不作美,正在想着是不是干脆走苏门答腊岛北方回旭日港算了,然后他们看到一条残破的东南国的单桅商船开过尖角,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这条船上风帆多处穿洞,有的帆片补过,象叫化子的百衲衣。

    海军官兵们疑惑这么破烂的船只也能出海,国家的海事部门是干什么吃的?

    然后又看到商船的后面,有一条挂着骷髅头的红毛番双桅船追来,上面的红毛番的狂叫声隐约传来,不过他们的声音嘎然而止。

    红毛番三桅船“阿伽门农号”追杀着华人商船“苏运769号”正开心的时候,岂料转过一个海角,让海盗们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

    他们看到了十多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