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天的一早,家仆按钟上时间叫起了颜常武,他稍事洗漱,喝了开水,开始了一天的日程。

    首先是跑步,初期千米,接下来不断延伸,达三千米、五千米。

    大早他就跑了出去,后面跟着一群家仆,管家也早早派人清理过地面,险要地方有人看守。

    北港还很落后,除了村镇和田地,外面就是荒山野岭。

    山间空气很好,跑在山脚下,兴致来了,跑得高一些,居高临下,望向北港。

    一条街道,砖瓦结构的房子有不少,更多的是窝棚、草屋。

    人数上万(屯垦者上万),还很落后哪!

    任重而道远!

    颜常武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挥我们国人基建狂魔的特色技,把国家建设得更美好!

    接着是力量使用,那就铁制疙瘩举重,锻炼臂力。

    再到骑马,不过发现骑马迎风,要是跑步和力量训练后易感风寒,遂早上跑马停止。

    进行了兵器训练,由护身武士水深水浅教导兵器的使用,每天挥刀,对练不缀。

    刀术练过,就使用兵器、玩起了弓箭!

    训练非常艰苦,每天弄到大汗淋漓,常人所不及也,但他坚持下去。

    陈衷纪一帮人听得,有的心喜,有的心惊,看来这个大龙头,不可小看啊!

第7节 实干兴家,空谈误事() 
8点准时他到达了议事厅,其实就是他家的大客厅。

    陈衷纪也到了,还有各个首领的代表、管事,大家事先接到通知,大龙头将分派职司,亦即是要分猪肉,大家都巴巴地赶来,无人迟到。

    但最主要的龙头们都没来,相比于土里刨食,大家更看重的是海上贸易。

    所以杨天生都没来辞行,此间事情一了,交给了陈衷纪,立即跑船去了。

    加上之前有些小龌龊,大家有过不愉快,没必要在此看小辈的脸色。

    这么一来,颜常武就少了许多的掣肘,毕竟那些人可是叔伯,打不得,骂不得,他们真要教训你时,你至少得洗耳恭听,不能顶嘴,否则传出去你的名声不利。

    等到他们醒悟过来时,颜常武已经控制住了场面,再也动摇不得。

    议事厅里济,鸦雀无声,颜常武高坐中间,陈衷纪坐于左首,右首则是另一位是叔伯长辈洪升,此人是比较亲近颜家,亦是此次事件中旗帜鲜明支持颜家的人,他家乡近着漳州海澄县,算是半个同乡。

    至此,上任大龙头颜思齐聚集的二十八位好汉中,死的死,走的走,看热闹的看热闹,烟消云散,站在颜常武一边的只有杨天生、陈衷纪、洪升还有另外一个李德,乃广东潮汕人,实际上近着海澄县,还是半个同乡,李德。

    亲戚、乡党真重要,颜常武算是深有体会。

    陈衷纪看过人数,表示人都到齐了。

    于是大龙头的第一次会议召开,颜常武开场白:“小子不才,承蒙各位叔伯长辈看顾,接掌家业,成为大龙头!”

    “小子自知德行浅薄,坐上大龙头之位,实在惶恐,还望各位助小子一臂之力,小子有什么错的,还望指出,多多包涵!”他站起来,作了圆圈揖,大家连忙站起来还礼。

    “来呀,把条幅取出来!”颜常武吩咐道。

    四个家仆托举着长长条幅出来,展示给大伙儿看到:“实干兴家,空谈误事!”

    格局所限,不能写兴邦和误国,唯有如此。

    即便如此,也令人耳目一新。

    颜常武宣布道:“这个就是我们组合之训,还有家训!”

    “多做事,同心协力把事情做好,少讲话,少争执,不要扯皮,不要推诿!……”颜常武说上一通,感觉不错,难怪当领导这么喜欢训话。(大家想:“这算不算是空谈?”)

    接下来就是陈衷纪来分派职司,将各个管事派出,管辖诸事。

    他是之前大龙头的得力助手,业务娴熟,利用这次时机进行洗牌,派上用场的人经颜常武过目,都是可靠稳妥的人,他也就不置喙。

    颜常武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先熟悉情况再说,贸然插手,只会乱七八糟,他宣布每项主要事务他都去实习一个月!

    陈衷纪表示赞同:“大龙头掌控组合,情况越熟悉,决策越英明!”

    ……

    会议结束,大家散了各做各事。

    留下颜常武、陈衷纪、洪升商议,算是一个执政班子。

    于是很快地通过了颜常武的提议,成立行政中心、设立城管、警察部队的决定。

    现在没有扬旗造反,但随着管辖面积增大,事务多了,须用官府,又不能成立官府,颜常武的“行政中心”提议不错,不是官府,却有官府权威,定下名份。

    集中一起办事,有利于管理,而且颜常武的提议有如天马行空,他说可以利用此事给予行政中心职员好处,建议设立开水房、食堂为职员服务,提高他们的福利。

    行政中心暂定为两个,一个是港口服务,另一个是内政服务。

    至于城管部队?

    颜常武豪言道:“我喜欢干净,我要这地,没有口水、垃圾和粪便……”(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城市内人类不得乱吐口水、乱倒垃圾,不经允许不得牛马羊进城市城。

    先进行一周的劝告期,期间触犯的只被警告,不被处罚。

    之后触犯者罚银一两,或者判罚社会服务(主要是扫地十天),算是试行期,时限一个月。

    正式实施是罚银十两,或者判罚社会服务令三十天!

    要是明知故犯,比方说某人有钱,连吐十泡口水罚银百两对他是小儿科,得,送行政中心前枷号三天或者更多时间!

    不是说笑的!

    陈衷纪会做人,没必要为此事与颜常武过不去,因此城管条例实施!

    不过他要求多一个编制,必须多一个官府的念布告人:当时几乎都是文盲,有个念布告人,晓谕四方,勿使不教而诛。

    再有警察部队?

    颜常武说了:“我们官府里有捕快,西人用警察来维持秩序,我们就用警察的名称吧。”

    在他的设想中警察分为两种,一是有制服的军装警察,二就是便衣警察。

    两种警察的用途说出来,其中便衣警察就是……万一有外来的刺探者,一上港了,便衣警察就跟上,看着他们。

    陈衷纪和洪升心忖:“这娃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呢?”

    想到当初之事,两人若有所悟,为上位者怕啊!

    ……

    成立五百人的军队?

    “小侄想,使用西制建军,即军队装备火枪、大炮为主要武器!”颜常武说道。

    结果两叔父都摇头,颜常武得说服他们道:“我们使用船只作战,首重远战,但我们玩弓箭,可玩不过人家!”

    “玩不过哪里的?”两叔父齐问道。

    “玩不过明军。”颜常武差点没说老野猪皮,改口说明军。

    两叔父不以为然,那时的明军作战力很差,一对一玩不过海盗。

    “想要练好弓箭,加上骑术,得十年八年的,火枪,三个月就成!”颜常武图穷匕现:“俺很快就能拉起一支大部队!”

    原来小子有壮志啊,倒不能拦着,洪升说了:“火枪的穿透力不足耶,打不穿盾牌和铠甲。”

    “那我远的就用大炮轰,近的就甩火药罐去炸!”颜常武握紧拳头,以示坚定道。

    “好,听你的!”两叔父同意了。

第8节 初建军(一)() 
诸事务安排就绪,由管家张伯安排家中熟练的买手坐船往澳门购买二千杆西洋燧发枪及购买钟,再有延请制枪、造炮、炼铁的技师等,觉得合适的就连炮都买了。

    燧发枪,由1547年(16世纪中叶)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发明,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

    17世纪中叶,很多欧洲军队普遍装备燧发枪,一直1848年,足足装备了200多年。

    当其时,颜常武只能现买。

    好在有澳门!

    公元1553年,葡萄牙人进入澳门开始经营,这是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葡萄牙人把火炮火枪钟等物资运到澳门贩卖,再组织运回茶叶丝绸瓷器以牟利,很欢迎贸易。

    “你才五百人,却要准备两千枝枪?”张伯提出疑问道。

    “枪是用的,会用坏的,多多益善!”颜常武含糊地道。

    开局有钱就是好,颜常武很清楚要想士兵开枪打得准,就要多练!多开枪!

    二千支枪,多哉呼?

    不多也!

    况且以后扩军要用,今天五百人,颜常武雄心勃勃,明年就是五千人,争取!

    ……

    招兵的贴子发出去了,贴子上声明待遇是普通士兵待遇为月入二两银子,年底发双粮,兵营里吃饭不用钱,每十天休息一天!

    这价码可不低!

    明代的物价(银两)是地每亩二两,肉每斤一钱五分(肉价不低,所以民众难吃到肉),教私塾的先生每月束脩为一两,普通民众三口之家用度为一两,而那时期收入如皂隶的工食银子年不过12两,铺兵10两,翰林院门子收入也是10两。

    还有一个隐性收入,那就是吃饭不要钱。

    按照颜常武的决定,至少补贴八两银子进去,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加上其他支出,这位颜大少养一个兵要五十两银子打上。

    朱元璋为了省钱,要卫所兵一边耕田一边服役,支出确实低,也是社会风气。

    有明一朝,看不起军队士兵,收入低是必须的。

    陈衷纪和洪升反对,张伯反对,其他人看笑话:“颜大少果然有钱!”

    不过这位颜大少不改初衷,说:“看我的名字!”

    常武!

    得,大家无话可说,银子是你的,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呗!

    招募身家清白、无不良癖好的健壮之士,进行跑步、举重的测试,五百人一天成军,皆强壮的棒小伙子,曰为“北港兵”。

    名字有点恶俗,但没办法,格局低嘛!

    你不能来什么虎豹营、陷阵营、飞虎队,一个化外之地,官府都不承认你的,敢这么高的13格,徒惹人笑。

    统领就是颜常武,设五个百夫长,乃邓天彥、颜乐、颜典还有陈乔、洪熙官。

    洪熙官是洪升的儿子,叫做洪官。。。瞧父子俩名字一个叫“升”,另一个叫“官”,听得颜常武和其他人呵呵了。

    又见到洪官体格健壮,是个练家子,不由地道:“不如叫做洪熙官,别那么直接了!”

    洪官翻翻白眼,洪升在旁边道:“改得好,我早就琢磨着这名字太俗,大龙头改的名最好,以后官儿就叫做洪熙官!”

    于是洪官以后叫做洪熙官。

    陈乔是陈衷纪的人,而颜乐、颜典则是颜常武老家的叔伯兄弟,所以说,乡党、亲戚很重要。

    但即便是他们,也经过了测试,且是优良。

    毕竟颜常武的部队可不是吃干饭的,决心上场打仗的。

    队伍中还是找了个宝,邓天彥,前关宁军官,因打仗坏了事,被罢了职位,他不服气逃到江南,辗转到了泉州,因为体壮,被招婿入门,在乡下守着几亩薄田过活,接着台湾来人招募民众垦荒,邓天彥心动,因是逃户,他不在官府民册上,遂到台湾。

    颜常武招兵,他立即报名,在写履历时有“特长”一栏,他写出自己前职,立即受到重视,颜常武亲自接见他!

    邓天彥生得可称为虎背熊腰,黑黑的面膛,润中透光,浓眉大眼,很是有神,鼻直口方,一脸的好勇斗狠,但又不失有正气。

    “该当如何制军?”颜常武问。

    回答曰:“主将奖罚分明,兵不畏死,服从命令!”

    史书记载那一次的会见写道:“上悦,遂委以重任。”

    初建军的五个百夫长就派了一个不是有关系的,自然是委以重任。

    上任后不负期望,是最早把军队练得进入角色的,也在会操中排名第一!

    事实上北港军是七百人有多,另有一百人是亲卫队,队长是张守云,他们专攻特种作战、要人保护,特别讲究拳脚、器械的使用,枪炮也会使用。

    另有一百多人,结构复杂:有三十人的工兵连、三十人的辎重兵、三十人的军乐队、三十人的卫生兵、三十人的通信兵还有三十人的宪兵。

    “贤侄,你钱多也不是这样耍法吧?”陈衷纪苦笑不得地问。

    “咋地?”

    “三十人的军乐队?”陈衷纪手指其中一项道。

    虽是自己的钱,但颜常武不独裁,约定支出都由三人团(陈衷纪、洪升和他)审定后才实行。

    “军乐队是西人用兵必备,西人闻鼓点进军,很是得法,不可不备!”

    “还有宪兵?”

    “我得养狗护身,防兵造反啊!”

    “好吧!好吧!”陈衷纪无可奈何,发现每次反对时,颜大少总有一套大道理来说服他。

    ……

    总而言之,颜常武养军很特别,军队工资高,居住得好,吃得也好!

    军营设在镇西(防着东边海岸),宽敞整洁,烧了青砖建起围墙,头一年军官住大瓦房,士兵住木棚,每人单床而不是大通铺,第二年就尽数住起了水泥楼,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漱间!

    嗯嗯,所有的官兵都发给青盐洁牙,免费的!

    你得知道,那时盐商最有钱,特别的暴利,也可想而知盐价的高企,这颜大少居然发盐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刷牙!

    支出当然是哗哗的,令陈衷纪瞠目结舌!

第9节 初建军(二)() 
让他更是吃惊的是军人们伙食之好!

    伙食管饱,吃得又好!

    在营里吃热食!

    早餐式样不少,有包子、馒头、面条、菜干肉粥、油条豆浆等,最令人感慨的是必备一个鸡蛋!

    正餐则是米饭、青菜还有海边的鱼、猪肉、鸡肉!

    遇大佬阅兵和节日时有加餐,往往是羊肉和海产品,有一次陈衷纪跟随颜大少阅兵,居然吃到了牛肉生蚝!

    得明白,牛是农家宝,农民们爱牛如命,民间想吃牛只有非经官方同意的私宰牛(但也很少)或者是病死牛。

    头二年没有水果吃,后来正餐必备水果、早餐有牛奶喝!

    部队出动时,则有米饭(有条件时)或者饼干(无条件时),菜式主要是干蔬菜,腌制的鱼肉,鱼干和猪肉干,饭后有干果,三年后有了茶喝,发给糖果(一年后的事)。

    在明朝的大陆民间普遍贫困,普通民众平时也就吃吃杂粮饭和自家产的青菜(农民才有),各种节日期间才能吃糙米饭和肉类,至于鲜肉,鸡蛋和精米(无糠皮的大米)很少吃到,鸡蛋舍不得吃,拿到集市上换铜板。

    所以民间吃一个鸡蛋,绝对是改善生活。(某湾湾说大陆吃不起茶叶蛋,他没说错,指的是明朝时的大陆)

    而在颜常武的兵营里,新兵完成训练以后,比没参军之前强壮很多,体力也有很大提高。

    一个个块头壮硕得吓人!

    本来南兵不如北兵壮实,但北港兵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