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3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家小妾柳如是被东南王强纳了,时人多称是他把柳如是送给东南王,以搏取出身,果然高官厚禄有份。

    钱谦益一心想着个人利碌,凡事以权贵的想法为先,如今谄媚东南王,为东南王将来的篡逆提供九锡这晋位之阶。

    不过,礼部尚书是大宗伯,掌朝廷礼仪,他都这么说了,别人还有什么其它话可言!

    于是大家一起道:“臣等附议。”

    “甚好!”皇帝朱由产点头道:“钱礼部,可写诏书,立金册,东南王加九锡!”

第837节 加九锡(二)() 
颜常武这时才假腥腥装腔作势道:“万万不可!”

    少不得来三辞三让的把戏,表示我不是我想要的,而是大家逼我要的哦!

    好在他这样的抽风少之又少,如大行皇帝崇祯玩脱了,他明明想要什么,偏自己不说,让大臣来说,说了之后,一旦有事,一推了事,提议的大臣承担苦处,没有担待!

    当初想与黄台吉议和,兵部尚书陈新甲负责,事情败露,崇祯翻脸不认账,陈新甲下狱受死。

    之后李自成逼近北京时,崇祯想迁都,问群臣,这回群臣都学乖了,谁都不提议迁都,还要求斩了提议迁都之人,崇祯就挂到了歪脖子树。

    而东南王颜氏却是勇于担当,发布政策毫不犹豫地签上自己名字,出错了也认,改了就是了!

    他给大臣们背书,所以大臣们也就敢于发言出声,执行任务。

    且说颜常武受了九锡,其庆贺与北伐大胜的庆典一起办理,南京城内城外,仪式隆重,欢乐无限!

    以紫金山有王气,在紫金山建新王府,等到新王府落成,在那里坐镇的是其妻宜阳公主,从此,南京的政治、经济中心移往紫金山地区,迅速地发展起来。

    颜常武大举封赏北伐军将,甘辉功大,加兵部尚书衔,加封至一等公!

    当初封国公时留有余地,甘辉是三等公,如今为一等公,是升得最快的新勋贵。

    其余如祖大寿、何可纲、刘泽清、颜典、陈乔诸将亦一一封赏,自然是皆大欢喜。

    颜常武素来大方,职位、级别、爵位、钱财、田地给得多,远胜过崇祯朝,究其原因,发展经济是他的拿手好戏,财政有钱,给得起。

    这不,仅仅加了九锡三天后,他就招内阁成员姚明恭、马士英、阮大铖、杨铖新和堵胤锡一起来商量工作道:“战争结束,国家中心工作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人口!”

    “南方的发展正常,我们不必多加干预,北方则要休养生息,优先发展农业,今年就要过去了,明年长江以北凡受过兵火的地区农业税全免,后二年只收一半,第四年才正常收税!”颜常武不容置疑地道,诸臣一致点头。

    此乃老成之举,无农不稳,大家有饭吃才可以安居乐业,作进一步的发展。

    “对于农业相关的产业,例如种子、肥料、耕牛等等,统统减税,还要利用农闲,做好农田水利工作!”颜常武老练地道。

    “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工业、推进商品流通,!”

    “关注民生,发展人口,提高就业率,大明境内,不允许出现冻饿而死的百姓,这是朝廷与地方官的责任,不能推卸!”

    颜常武不断地发出指示,定下大政方针,官员们得制定详细策略,并确保实施。

    然后他分派人手:“开春之后,抓紧春耕,请杨阁老(铖新)巡视南方事务,堵阁老(胤锡)巡视北方事务,至于马阁老(士英)则与本王到东南府一行。”

    如此内阁人手只得姚明恭和阮大铖,颜常武就加派人手,人选是钱谦益。

    钱谦益入阁,主管礼乐教育以及民生方面,阮大铖为政法口,姚明恭则是兵户吏工四部一齐主管。

    时人bs钱谦益的为人,但不得不说,他赚到了!

    ……

    而在沈阳,甘辉做起收尾工作,他复制了鞑靼人的投降文本,派人送到鞑靼人残余的地盘,还有费阿拉山城的鞑靼人陪同,让大家知道战争结束了。

    主要地区位于沈阳以东和以北,时势改动,那些地区的鞑靼人不用流放,不过也没多少人,点个数都不到五千,根本掀不起风浪,他们投降也就顺利地被甘辉接受。

    至此,大明关外疆域尽复,并取得了察哈尔地区,不但没有缩小,还有扩大。

    又接到朝廷四百里加急送来的批准条约的指示和封赏,甘辉诸人自然是弹冠相庆。

    至于费阿拉山城,鞑靼人在接到了朝廷的回复,无不黯然神伤。

    曾几何时,他们风光一时,横行世界,明人束手,将大明北方视若自家,想来就来,想去就去,风光至极。

    说句不客气的话,鞑靼人家里缺了什么,就到明人家里拿就是了!

    而今对大明表示臣服,按照协议,只得百里的地盘,而且是穷乡僻壤,离境都得以明人的装束,否则会遭遇逮捕!

    原本威风凛凛的大汗汗位,变成了一等建卫公,虽然仿汉山阳公前例(即汉献帝禅让后的情况),但前后境遇对比,反差强烈!

    朝廷的文书公布,豪格第六子星保受了一等公的爵位。

    逃得一命的幸福感消散后,他们对主导和谈的索尼深有怨言,尤其是听闻大明给索尼封侯,为三等的和顺侯,世袭罔替,而他的副手爱松古则封为三等安乡伯,同样是世袭罔替。

    他们把大清卖了个好价钱,因此索尼的家门被愤怒的鞑靼人用石头砸了!

    对于清人的怨言,索尼心知肚明,他拒不受诏,不肯接受朝廷的封赏,表示道:“我虽然保全了族人的生命,但有愧于大清,无脸面去见大汗,岂能受爵!”

    明使节张家玉再三劝解也是无效,索尼始终不肯接受爵位。

    他不受,爱松古也不敢接受,因此,满人只接受费阿拉山城小朝廷的职务安排,对于大明封赏,无人接受除了大明封出的一等建卫公。

    索尼找来了瓜尔佳·图赖与他商议。

    瓜尔佳·图赖,清开国元勋费英东第七子,清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太宗时屡次从军进攻明宁远和长城以内各地。1634年升巴牙喇(即护军)纛章京。1644年率军在一片石击败农民军唐通部,随后在山海关再败农民军于望都部,遂入关。授三等公。从多铎镇压李自成起义军,攻陷潼关,之后因朝鲜有异动,遂回关外防范而逃脱关内劫难。

    图赖对索尼不感冒,但索尼的话引发了他的关注:“明使张家玉曾与我有言,虽然建卫公是世职,但君子之泽,三次而竭。”

    索尼告诉他道,图赖暴怒:“难道明人敢说说话不算数?”

    “不,明人说话算数,你没听清楚,我说的是君子之泽,三次而竭,正常的说法是君子之泽,三世而竭。”索尼讲解道:“这‘次’指是的造反,如果造反三次,则必定除去世职!”

    “世职可保留,有免死金牌,但谋逆不在其内!”索尼道。

    “那又如何?!”图赖傲然道。

    “我知道你是准备造反的主谋之一!”索尼轻轻地道。

    顿时图赖僵住,他确实在串联诸人,只待时机成熟,即行造反,重现大清荣光。

    索尼也不多说,只讲道:“真要造反,也得看时机,只要东南王在世一天,谁都不会成功,你们好自为之吧!”

    挥挥手,让图赖出去。

    图赖回去后,与诸人一说,诸人皆不以为然地道:“索尼这个无胆鬼,彻底地给明人吓破了胆,我们不用管他,继续干我们的!”

    当时图赖也是这么想的,但第二天他接到消息,让他如受当头一棒。

    索尼死了,服毒自尽,尸谏族人!

第838节 大明明的发展(一)() 
    索尼死了,留下一封遗书。

    他表示,他尽力保全了族人的生命,保住了香火祭祀,无愧于自己。但有愧于大清,无脸面去见大汗,亦无脸去见被他害死的谭泰,谭泰确系大清忠臣!

    所以请大家在葬他时,当以纸遮面,以示无脸去见先大汗们和谭泰。

    他认为前盛京守将硕塞的三条家规极是:一、不用记挂两国的战争,不必为前人报仇,绝不造反!二、好好地活下去,传承家族;三、信奉领袖,他是菩萨转世,对我们满人有存亡接继的大恩德!

    希望活着的族人遵守这三条家规,现在大明在东南王的引领下,将会无比强大,族人万万不可与之为敌,否则乃自寻死路,致他的苦心白费。

    不得不说,索尼的死的在鞑靼人中还是引发了激烈的回响,一些人恍然大悟,认为索尼说得有理,也有一些人嗤之以鼻,认为索尼是咎由自取,死得罪有应得。

    好在索尼没看错人,他没找别的造反派,专门找来的瓜尔佳·图赖醒悟了,变身成为坚定的拥明派!

    他对众人说道:“千古艰难唯一死,索尼说死就死了,叫我做,我都做不到!”

    图赖有头脑,对诸人道:“我们先按兵不动,看情况,观察上二三年,要是明人象崇祯朝那样黑暗,我们即行起兵,我图赖为先锋!”

    “如果明人真象索尼说讲的那样,变得强大的话,我们还是做顺民吧,以保香火与社稷,大家看如何?”图赖问道。

    他的说话得到了绝大部分鞑靼人的拥护,之后数年,当他们看到大明那蒸蒸日上的国势时,无不庆幸当初没有采取行动。

    鞑靼人当中还是有不少的忠勇之辈,他们不怕死,但要是投身去必败的事业中,并影响到香火与社稷,他们也会考虑再三。

    索尼就由罪魁祸首变成了大功臣,家人同意并接受了大明对他的追封:一等和顺侯,世袭罔替,由子孙袭爵。

    ……

    明清战争降下帷幕,中国历史上最慷慨激昂、吐出怨气的一场胜利中,汉人笑到了最后,汉民族取胜!

    颜常武功在千秋!

    他厚积薄发,瞅准时机,一举平定前明大敌后金鞑靼人。

    再集社会各阶层共识,以其雄才大略制度中国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各阶层落力实施,国家稳固,军力强大,百姓生活富裕。

    祸害中国多年的鞑靼人不再为患,他们所在的费阿拉山城作为满洲文化的根源,成为旅游胜地,第三道城垣内的居处,里面住的是老野猪皮与他的DD舒尔哈奇的家居被复原,游客们买票参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后人评价:“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此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各民族和谐统一,合为中华民族,民族间不再内耗,并力西进,国外诸族的噩梦到来,他们所惊恐的“黄祸”不远矣。

    ……

    且说内阁大臣堵胤锡接受了巡视北方的任务,他这人是个实干家,甚至不等过年,即把他自己手上的公事完结,即行整队北上,打算在北方过年了。

    他接受了颜常武的委托,重点发展北方经济,颜常武的态度是经济发展,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否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首要是农业!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种田不易,大家有饭吃,什么才好说。

    颜常武说得很直白:“大家吃饱饭,别人想唆使他们造反都难!”

    他有雄心,更有大计划,让堵胤锡无比振奋,决心大干一场!

    各地都要发展农工商三业,朝廷的资金有限,其中北方的三个地方被颜常武所看重,分别是东北地区、河南和山东!

    堵胤锡从南京出发,先行河南。

    河南属中原地区,之前战乱不堪,但随着战争结束,各地流民返乡,重新分配田地,官府发给耕牛与种子,再利用冬季冬闲时开挖水利,许多地方一直做到年二十八才收工!

    而河南各地的官员们更在年二十九集中开封,堵胤锡召集他们开大会作动员!

    官一簇簇到来,无人敢不悦影响他们过年,堵胤锡可是中央大员!

    会议借用了开封府新落成的开园名都大酒店的会议室,官员们食宿在此,连开三天的会议。

    堵胤锡对河南的官员们道:“河南是个好地方哪,非常合适发展农业经济!”

    “按东南王殿下的指示,各地尽量做到粮食自给,一些地方更要成为粮食的基地,比如河南。”

    “河南气候适宜,有黄河灌溉之利,土地平坦,还有煤铁,实在是发展农业的上上之选!”堵胤锡给官员们下达任务道:“二年内,河南粮食自给,三年内,粮食可以出省!做不到的官员,一概就地免职!”

    所有的官员齐刷刷地伸直了腰杆!

    现在可不象以前,经济考核指标是升官保职的关键,而且又不能搜刮百姓!

    这官不好当!

    但上面的大官同样给大伙儿洗脑,说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干实事,而且百姓得到好处,自己拿养廉银时才心安理得。

    话说得确实有道理,比起以前风花雪月,浑浑噩噩的当官,现在的当官有一种满足感,自己确实是做了贡献!

    堵胤锡不仅是干达任务,他带来了资金,朝廷对于河南农业是有资金倾斜的,投入之大,用一个地方官员的话来说:”朝廷一年对本省农业的投入就相当于崇祯朝十年的投入,不,二十年的投入!”

    对于如何利用好这批资金,堵胤锡与地方官员们及请来的农业专家们对于发展河南农业作了深入的探讨。

    决定发展小麦为拳头产品,兼种旱粮和水稻,种植棉花、芝麻和烟草,还养柞蚕作为经济作物,作为主粮的补充。

    不仅如此,还要大力发展治炼、煤炭、纺织、卷烟、面粉、榨油等。

    今冬以之后,做好水利灌溉工程,为农业保驾护航!

    再有,菜篮子工程、医院、教育、交通运输等业务都要积极开展!

    这三天的会议非常密集,晚上都在开会,等会议结束后,官员们离开时,满面笑容,充满了信心!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839节 大明明的发展(二)() 
朝廷大员的巡视地方极有必要!

    这是一个大变革时期,言传身教就成为新朝官员们工作的规范,所以,哪怕不方便,也要把官员们集中一起开会。

    开园名都大酒店里,堵胤锡居住的那栋小楼的灯光,让河南官员们明白了怎么样一个工作作风。

    他白天开大会,晚上开小会,找来各地的官员依次与他们谈心,归纳总结,指明方向,待开完小会后,他要写报告,因此小楼的灯光,总是深夜才熄!

    第二天一大早,堵胤锡总是起得早,去户外进行体育锻炼,他表示:“身体好才能够更好的为朝廷、为领袖效劳!”

    他的伙食合乎标准,午餐晚餐都是四菜一汤,按朝廷的餐标配给,绝不开大餐大宴。

    至于收礼,那是没有的事!

    他办事认真,尊重他人,态度和蔼,身为朝廷一品大员,对七品县令的汇报是专心致志地听讲,中肯地给出回答。

    他所讲的“办法总比困难多”、“遇到困难,解决困难”、“时刻把民众疾苦放在心中”、“依法依规办事!”……等等,都落入了官员们的笔记。

    永远不要低估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官员的能力!

    这些学八股文出身的官员们,在经过初期的集中培训后,再见识到中央大官的行事与作风,官员们有样学样,也就迅速地向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