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许多官兵在生死关头,高呼着“为领袖而战”去拼尽最后一份力,最后一滴血,之后的事情就交托给他们信赖的领袖,而领袖是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也只有颜常武的麾下,才真正实现了“当兵吃粮卖命”的天经地道的交易,而前明尤其是末期,当兵只是吃粮,不卖命,如此明朝杯具了。

    明军无不浴血奋战,力敌穷凶极恶的敌人,也挽救了自己。

    鞑靼人留下少部分与李成栋部缠战,大部分人马都集中起来,准备对付强敌的到来。

    祖大寿率三千骑兵来援!

    当时鞑靼人挨近的时候,祖大寿驻扎东营,他的人马有三千骑兵,已经集结完毕。

    甘辉则在中军帐中叫人去通知南营骑兵一起过来与祖大寿出击,合兵一处,以优势兵力取胜,不打算来添油战术。

    祖大寿等待的时候,接到了李成栋与鞑靼人交战的消息。

    “我们的人在流血牺牲,部队出动!”祖大寿下令道。

    他不待南营骑兵到来,立即率军出动。

    换作以前,李成栋部又不是关宁铁骑,救他作甚!

    不仅不救,还会笑话他。但是现在,必须救!

    打马高速接近战场,他们的马刀抽出,举于胸前,刀身被日头一照,映射出耀眼的光茫,对面的鞑靼人只觉得白晃晃一片,端的是杀势惊人!

    让鞑靼人为之色变,不得不放过了李成栋部,集中兵马,有三千余人,与明军对冲。

    成千上万的马蹄暴风般掀起了狂涛,就像是冲破堤防的激流,快速地、强劲地冲向对方。

    然后明军火枪击发,鞑靼人则放出了弓箭!

    双方还没接近,就有几百人中枪或者中箭,有的人掉落马下,即时被后面紧紧跟来的战友马匹给踩得骨肉模糊!

    骑兵们都学到一课,当在你前面的战友掉下马来,就在你奔腾的战马前方,你应该怎么办?

    一、偏离他,让开路;

    二、如果你左右都有人,无法偏离,那么就让马跳,跳过他。

    三、如果他不走运,你的马跳不过,那么,只能让你的马踩他。

    大军冲锋时,绝不能勒停马匹,否则,后面就会撞成一团,倒下一大群!

    除了面对面的射击,鞑靼人的弓箭能够抛射,命中的机率大,但祖大寿部是关宁铁骑老兵的底子,经验丰富,个个矮身伏马前进,降低受箭面积,同时他们的护甲更好,没让鞑靼人占到多一点的便宜。

    两军狠狠地撞击在一起时,立即飙起了激昂的血浪。

    血腥无比的战斗,你砍我,我杀你,兵器的交击声、呐喊声、惨叫声和马匹的嘶叫声形成了战场上的交响曲。

    两军交锋不到一刻钟,明军的三千骑兵还有二千骑,而鞑靼人剩下了稀稀拉拉的千余骑兵。

    祖大寿“呸”了一声,吐出一泡不知道哪来的含血的口水,锐目一扫,见到已军占优,不由得大乐道“你们也有今天!”

    “弟兄们跟我上!”他带领部队再度冲锋,扑向残余的鞑靼人。

    明军骑兵们高速奔驰中不时有人摇摇晃晃的摔下马来,当先的数十名骑兵连同旗手连人带马一片鲜红,远远望去几成血人,飘扬的军旗也不知道被什么东西撕了几道大口子,血迹斑斑满是箭矢穿透过的小洞,壮烈中带有几分狼狈。

    鞑靼人惊恐了!

    祖大寿的骑兵,是明朝最好的骑兵,最强大的骑兵,他们身体素质最好,马好装备好,训练最强,还有颜大少的思想武装的头脑,强过当初袁崇焕的关宁铁骑!

    而现在的鞑靼人,则是老弱残兵,最好的骑兵部队,尽丧在关内了。

    二个王爷,满达海和瓦克达由于得到部队的保护,暂时无事,但下一轮冲锋则难保了,他们的侍卫在刚才的战斗中为保护他们接近损失殆尽。

    巴牙喇兵章京希尔根满身血污,冲过来对他们道“事急矣,请两位王爷先退,末将……”

    满达海惨笑道“退,还能退到哪去,今日之战,有进无退!”

    瓦克达亦道“决不给先汗们丢脸,儿郎们,跟本王冲锋!”

    希尔根喘着气,向两位王爷郑重拱手道“我给王爷们作前锋!”

    “冲啊!”鞑靼人发动了飞蛾扑火般的攻击,直到最后一人倒下,不死不休!

    同样地,明军亦高吼着扑向了鞑靼人,双方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

    蒙古大首领腾机思收拾了他的败军,只得五千人!

    差不多有八千人牵涉到刚才的战斗中,被杀死的、跑散的有五千人(后来陆续归队二千,亦即是死掉了三千蒙古人)。

    远处明军与鞑靼人交战,鞑靼人的颓势已显,有蒙古首领认为有可乘之机,向腾机思请战,欲参战分一杯羹,与明军合击鞑靼人。

    腾机思摇头道“不,战胜敌人的荣耀,我们已经没资格分享了!”

    。

第826节 英勇不屈的鞑靼人() 
城头上的鞑靼人,悲愤交战地看着城下那些举着人头示众的明军。

    明军把鞑靼人重要人物的人头砍下来,插在木杆上,在城下耀武扬威。

    城外鞑靼骑兵向明军发动的进攻以失败告终,满达海、瓦克达和希尔根等尽皆战死,无一人投降,无一人逃跑。

    悲壮!英勇!

    死者双腿一挺休矣,但生者面临的苦恼则更大。

    外有强敌,已无援兵!

    为之奈何?!

    刚才的战斗他们看在眼里,但无法出兵,明军步兵发动攻城战,牵制了城内守军。

    同时蒙古骑兵和明军骑兵一部也严阵以待,鞑靼人若贸然出动骑兵,只怕有去无回。

    城外明军举着人头,大声招降:“你们已经没有援兵了,快快投降吧!”

    “大明前军大都督甘辉甘大人有请清国硕塞王爷对话!”一名明军军官策马上前,向盛京城头高呼道。

    不一会儿,城上的硕塞和城下的甘辉相隔不到三十米进行高峰对话。

    甘辉非常大胆近城,当然他也做好准备,他后面是密密麻麻的盾牌兵,而且土山上的霰弹炮备弹待发。

    “硕塞王爷,你好!”甘辉客气道。

    “甘大都督,你好!”硕塞能说汉话,直接用汉话,他戴着一只眼罩,成了独眼龙。

    “你们打得很顽强,值得我们钦佩!”甘辉说道。

    “但是,你们也看到了,你们的援兵已经完了,你们再无援兵!”甘辉大声道:“之前,你们的朝廷在北京被我军消灭,在关内的军队也全军覆灭,你们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们认为,可以给你们一条生路!”

    城上鸦雀无声,听那个大明高官来高谈阔论道:“我军出关之前,我已经得到我们领袖的三点指示,在合适的时候,可以赦免你们!”

    “一、曾说过入八分者皆不赦死罪,余众可赦死罪,现在可以说,所有的人,无论什么出身,皆赦死罪,流放东南亚。

    “二、十五年后,表现好的,可被赦免回国、成为大明的正式子民!”

    “三、对于你们三位大汗(老野猪皮、黄台吉和伪帝顺治)皆按王礼葬之,可留守陵官兵!”

    甘辉摊开双手,慷慨激昂地道:“领袖说过,天下太平是他的衷心愿望!是时候结束这场战争了,让大地重归和平,人人得享平安与幸福!”

    在他后面列阵的明军中绝大部分人还是首次听到领袖的指示,皆言领袖宽大为怀,不愧是妈祖娘娘的诚信,鞑靼人犯下如此深重的罪行,还得到赦免,走大运了。

    颜常武还在北京时,定下了这三点指示,当时行营里的祁彪佳反对,不过颜常武说服了他。

    他认为鞑靼人的末日将临,此时就可以宽以待人,以显示新朝的宽仁,这能赦得了几个人?

    如果鞑靼人主力尚存时,不能这么做,那是放虎归山,对自己不负责,军国大事当儿戏,毕竟那些入八分的贵族能量很大,若赦之,不安定因素太大。

    再有,中国文化都讲究围三阙一,招降已无退路的敌人,减少已军伤亡,我军毕竟是仁义之师。

    嘿嘿,流放东南亚,分分钟教会他们做汉人,而且,许多鞑靼人去得东南亚,回不得大陆!

    至于礼遇三个挂掉的伪帝,只是表明一种态度,毕竟,前明大行皇帝崇祯挂了歪脖子树,鞑靼人入京师后,也派人去哭过、祭过和葬了,因此,他们会做秀,我们不会做秀?

    当鞑靼人已被解除武装,给死人一点礼遇,安慰活人而已。

    况且,给鞑靼人出路是一件关系深远的大事,盛京的鞑靼人肯投降,是好事!

    祁彪佳连连点头,十分欣慰:“如此狡猾的领袖,大明有幸矣!”

    甘辉说出了颜常武的三点指示后,硕塞哈哈大笑道:“好一个明国!好一个宽宏大量的领袖!”

    他问四周鞑靼人道:“明人说凡是投降者皆赦死罪,你们降还是不降?”

    “绝不投降!”鞑靼人斩钉截铁地道!

    “听到了没有,我们绝不投降!”硕塞挥手道:“我们绝不污辱先汗的荣光,有战死的大清臣民,没有投降的大清臣民!”

    打到现在,如此的血海深仇,投降可耻,要是投降了,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下的先汗和同袍?

    只有华山一条路,抵抗到底!

    你们明人,说我们鞑靼人是蛮夷、化外之民、鞑子、蛮子、骚奴,但我们就算是死,也要让世人知道,有鞑靼人不屈的盛京,而不是前明不抵抗的北京!

    这正是颜常武真正担心的:要是鞑靼人绝不投降,历史书上会记下他们浓重的一笔,让前明、崇祯皇帝被人深深地嘲笑,成为汉人王朝的耻辱!

    问题是,我们也是大明的子民哦!

    颜常武不想让鞑靼人历史留名,这会破坏我们大明乃至汉人的光辉形象。

    不怕差,就怕比。

    奇葩的大明皇帝、号称饱读圣贤书口口声声讲忠君爱国仁义道德特的罪该万死的东林党、贪生怕死又无奈的军队,连鞑靼人都不如,他们丢脸,搞得劳资也没面子。

    要是鞑靼人在盛京投降,得,最好不过,把水搅混了,那就是比烂了,大哥莫笑二哥的。

    硕塞拒绝了甘辉的好意!

    甘辉暗叹一口气,尽最大的努力,威胁道:“你若不降,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不用多说废话,你们想来就来,我们奉陪到底!”硕塞豪迈地道。

    甘辉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不伤及无辜百姓,不杀俘虏,乃将帅美德!”

    “你们城里有大量的辽民,你们说是你们的百姓,其实他们是汉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甘辉说道:“如若允许,甘某在此请王爷大恩大德,放他们出城,给他们一条生路。”

    硕塞沉吟不决,屯齐在旁边道:“万万不可,若放他们出城,则是削弱了我军防御力量,减少他们的伤亡,这是他们一石二鸟之计!”

    他望着城下不远的甘辉,狠声道:“王爷不必与他们多说废话,即以弓箭射杀之!若能杀掉他,其军必乱!”

    “不!”硕塞摆手不同意屯齐的意见,对城下道:“行,本王可以放愿意出城的民众出城!”

    “太好了,甘某感激不尽!”甘辉欣然,语带双关地道:“辽民出城,即为大明子民!”

    “明天就放他们出城!”硕塞说道。

    “谢了!走!”甘辉率队撤退,当天明军没作攻城。

第827节 在菩萨的眼中,众生平等!() 
如被吹乱一池春水,盛京城里民心混乱,王爷硕塞下达旨意:除满洲八旗、汉八旗、蒙古八旗之外,凡有人身自由的辽民,皆可在明天出城。

    被鞑靼人裹胁进了盛京的辽民差不多有八万之众,多数很年轻,听闻鞑靼人的的传言,又惊又喜。

    太阳从西边出来,鞑靼人居然发善心了?

    他们首鼠两端,有的人认为鞑靼人设下圈套,不能上当,但更多的人则认为应该一试。

    毕竟现在鞑靼人控制着城里形势,他们想要杀人,根本没必要玩此手段。

    民众心思大乱,收拾行装,都在忙碌明天出城之事。

    到官府指定的地点报名,领取出城的号牌,明天出城,凭借号牌出城。

    而在王府里,硕塞召集大大小小的官佐们道:“明日辽民出城,你等每家都安排一个孩子,做好履历,皆可随同出城。”

    他咬牙道:“不管了,家里有未成年的小孩子的,统统带出城去吧。”

    众人大吃一惊!

    硕塞淡淡道:“这是本王与明国甘都督的默契,我放辽民出城,他亦给我便利,辽民出城,无论是谁,即为大明子民!你们回家后教导自家孩子出城后讲汉话、起汉名,习汉俗,安安份份做大明子民。”

    “所有的人都要记着三条家规,一、不用记挂两国的战争,不必为我们报仇,绝不造反!二、好好地活下去,传承家族;三、信奉领袖,他是菩萨转世,对我们满人有存亡继接的大恩德!把本王的话传出去,切记!切记!”硕塞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有人反对道:“王爷,这不妥吧……”

    白天还雄纠纠气昂昂地说了绝不投降,晚上却准备着明天让自家孩子出城当顺民,反差太大了。

    “很妥当!”硕塞硬邦邦地说出一句话来,让大家都无话可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鞑靼人原本是没文化的蛮夷,老奴(老野猪皮)在时,视汉人如猪狗,随意打杀。

    待黄台吉上台,他这人聪明,知道自家的内涵不行,要想长久,必须采纳汉文化的统治。遂放松了对汉文化的约束。

    导致女真贵族和官员心慕汉人文化,学汉语,听戏看曲(都是汉文化,鞑靼人哪有这调调儿),身着汉人冠服的比比皆是。其间又有满人启心郎提议改整个八旗的服饰,蓄发束冠,着汉人衣袍!

    此时又有人说,敌方大都督的话,也能信?

    硕塞再将他们顶了回去道:“就冲着他为了招降我们,敢到城下这么近,本王就信他的诚意!”

    当你还没有与敌人接战时,你的名声已经在他们当中流传了。

    甘辉统率大军北伐,所到之处,约束军队,并不滥杀,名声还是很好的。

    于是,硕塞说的话,诸鞑靼人听从,回家安排孩子,认了家里忠心仆人为爷爷奶奶、阿玛额娘的,做好履历,备好行李,千叮嘱,万叮嘱。

    当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许多人家灯火点亮。

    父母抱着孩子不忍分离,年轻的媳妇紧贴着儿子的头无声饮泣,不知道多少人在忍受着骨肉离散的煎熬!

    甚至在王府里,硕塞也抱着他小妾生的仅二岁的小儿子,眼里柔肠百转,久久不舍!

    多可爱的小孩子,然而他很快就要失去父亲了!

    一旦辽民出城,明人的进攻将会猛烈无比,直到分出一个结果来。

    而结果不用置疑,那就是城破人亡。

    小妾跟随儿子一起走,她认了家中的二个老人为阿玛额娘,至于孩子的父亲则在战争中战死了,注明的履历是姓金,是金州人(硕塞曾在金州驻防过,熟悉那里的事物)。

    见到硕塞难分难舍的样子,小妾忍不住问道:“王爷,不如降了吧,明人都说过尽赦死罪,既往不咎!”

    她又说道:“明人的大官说得有道理,这场战争已经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