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鞑靼人的出击就那么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第823节 原形毕露的蒙古人()
屯齐回到城里后悔莫及,早知道就攻打蒙古人的营帐好了。
他想破明军营寨,搁在以往,只要骑兵冲进营里,吆喝上几声:“大清兵来了!”
往往明军就啸营,官兵们狼狈四蹿,军队散了架,不成样子,上千军马被几个鞑靼人追杀的场面不算稀奇。
屯齐作梦也想有此情形,但没想到现在的明军防守严密,鞑靼人的骑兵很难挨近,就被乱枪打出来,至于想嚷嚷几句让明军炸了营,根本不可能。
应该对付忘恩负义的蒙古人,让他们知道厉害!
这边屯齐对蒙古人心心念念,那边蒙古人与明军在把茶言欢。
腾机思对没看好鞑靼人表示歉意,因为蒙古人负有看管北门和西门敌军的任务,但让他们跑了出来。
甘辉微笑道:“鞑靼人最后的疯狂,对我军的伤害是微不足道,根本不用担心!”
“攻城还是得凭借贵军方行了!”腾机思深有感触地道,他参观过明军的攻势,看到对方有条不紊的样子,知道盛京能守得住才怪!
两军合围盛京,约定好处对半分,明军中有的军官对此有怨言,认为我军打生打死,冒着矢石攻城,损失惨重!蒙古人不过在周围巡两圈,就能够分到这么多的利益,不公平。
不过甘辉决定的事情,大家唯有认了。
甘辉请腾机思帮忙看好周围环境,因为鞑靼人的余孽最近在营后和侧方窥伺,甘辉担心他们会影响到攻城大业。
这是应做的贡献,腾机思大咧咧地应允下来道:“兄弟放心,小事一桩!”
照蒙古人想来,鞑靼人已是日落西山,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不乘时间狠捞一票,哪对得以前对鞑靼人的卑躬屈膝。
不想,鞑靼人虽然败落了,也不是他们蒙古人可以轻易侮辱的!
两支鞑靼骑兵合兵一处,三位指挥官满达海、瓦克达、希尔根凑合,他们的军队只得四千不到的骑兵,一半是老少爷们兵,另外一半是青壮,这样的军力,忒够贫弱。
他们所处的地方是一个山窝,远处可以看到盛京上空的黑烟滚滚,盘旋空中,如恶魔般变幻,沉甸甸地压在这支骑兵的心田。
这支骑兵部队,就是盛京所指望的援兵,再没有其它部队可以救援盛京了!
见到大家垂头丧气的样子,满达海鼓励大家道:“当年老汗十三副甲起家,比现在还不如!”
瓦克达也说道“对!老汗在萨尔浒对付明军,敌倾国之军来攻我军,四倍于我军,老汗一日四战,三日不眠,大雾天射火把如繁星,连续在山地全甲机动数百里,打败明人,成就我大清定鼎!”
鞑靼人的威名,也不是天下掉下来的,而是拼出来的,为了立国,鞑靼人也是蛮拼的!
希尔根拍着胸膛道:“越是怕,越死得快,让我们追随先汗的脚步,把明人打回老家去!”
成功地激发了鞑靼人思慕先汗的情绪,所有人都表示绝不丢脸给先汗,誓破明军,让那些忘恩负义的蒙古人付出代价!
他们决定首先打击蒙古人。
……
参与攻打鞑靼人的蒙古骑兵有上万人,突然间,他们受到了鞑靼人猛攻,设在盛京北门最边远的一处营地,鞑靼人凶猛而来,他们杀死蒙古人,扔火把焚烧营帐,连马匹都不放过,用箭射死它们!
蒙古人素来散漫,营地设置得马马虎虎,不能有效阻挡鞑靼人攻击,杀进他们营地遇入无人之境。
于是蒙古人仓皇失措地逃跑,逃不及的纷纷死掉。
看到那处营地起火,人喊马嘶的声音传过来,腾机思不由得大怒,特m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他点起一半的人马去对付鞑靼人,见到他们冲过来,鞑靼人拨马就逃。
没胆鬼,有种的就留下来大家打上一场。
“追!”腾机思招呼道。
他先是让城内的鞑靼人闹过一场而颜面无光,又挨城外的鞑靼人攻击,当我们蒙古人是软柿子好捏啊。
追逐追出了十余地里,鞑靼人在前面跑,蒙古人在后面追,他们追索甚急,鞑靼人不得不分出小队阻击他们的攻势,结果都被人多势众的蒙古人消灭掉。
腾机思亲自冲锋在前,向鞑靼人射箭,弓弦声是他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鞑靼人中箭倒地,在地上惨号翻滚,他策马过去,毫不留情地踩死他们!
可惜他的威风没抖多久,但听到四周号角响起,鞑靼人伏兵杀出,同时被追赶的鞑靼人亦返身杀回。
彤云密布,马蹄的轰然响声震撼着大地,回荡在广阔的平原上,战士的呐喊声直冲云宵,两边敌对的骑兵狠狠地撞在一起。
鞑靼人是支哀兵。
他们每个人都有火在心里,从王爷到普通士兵,每一个人都愤怒了!他们的眼睛是血红色的。
战马嘶鸣,战士怒吼,两雄相遇强者胜,强强相遇勇者胜。
碰撞的结果立刻显示出来了,蒙古人有如草木般迎风倒回了来时的方向。只是一个照面,接触面的蒙古人就被干翻了一大片。
望着阳光下那些刺青剃光闪亮的脑袋和听闻对方粗野的声音,看到前面族人被砍杀得鲜血淋漓,蒙古人战栗了,一直隐藏在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让他们不顾一切地拨马而逃。
腾机思见状,大叫道:“不要逃,杀死他们,他们人不够我们多!”
他气得用马鞭抽打从他身边经过的蒙古人,可是蒙古人逃得更快了,腾机思怒极,取刀砍死了一个蒙古人!
然而蒙古人光顾着逃命,根本没人注意他,他的动作不值一提,他的声音无法力挽狂澜,就象一颗石头扔进池塘里,冒个泡就没影了。
侍卫拖着他的马跑,他也不得不跟着大队一起逃,逃开后,他仗着马快,跑得比别人更快。
风在耳边呼呼响,他追上了前面的人。
见到首领逃得这么快,蒙古人大起恐慌,纷纷伏低头狂奔,专心致志地逃命,至于什么对付敌人,恢复成吉思汗荣光的心思,早丢到了爪哇国里。
鞑靼人哪还不抓住这个机会痛下辣手,打马飞快,痛宰蒙古人!
箭射、刀砍,甚至用上索套把蒙古人拖下马,后面的马匹将他们踩死,就象之前蒙古马踩死鞑靼人一样。
蒙古人大败!
第824节 疯狂的菜鸟()
蒙古人一路溃不成军,他们的后面充满了接连不断地惊天动地的马蹄声,以及疯狂地从后面滚来的粗野的非人的吼声:“啊……啊……”还有那些难听的、哑嗓子的、喘吁吁的鞑靼人的恶骂,引发了蒙古人最大的恐惧。
到处听到一片的惨叫声和重砍的声音,鞑靼人象风暴般吹袭而来,他们甚至连弓箭都不屑用上,光用刀去砍死那些卑劣的蒙古人!
杀得人头滚滚、残肢断臂掉落一路。
直杀回盛京城边,甚至波及了其余的蒙古骑兵。
在北边巡逻的一支蒙古骑兵,人员慓悍,装备精良,马匹健壮,是那么地膘肥体壮,且人数众多,有两千之众……
听到喧哗声,他们过去看个究竟。
他们吃惊地看到自己的部队被鞑靼人追打,狼狈而逃,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而他们的首领腾机思,曾经光鲜无比的大首领,策马狂逃,马尾巴都跑得直成一条线,这是马速高的表现,可惜是在逃跑,跑在其他人的前面。
连他都逃跑了,貌似鞑靼人很厉害的样子呵!
“敌人来了!快逃啊!”逃跑的蒙古人经过了新蒙古骑兵的声音,招呼道。
“不逃就没命了,他们太厉害了,我们打不过啊!”那些蒙古人好心地道。
于是,新加入蒙古骑兵骑兵也稀里糊涂地跟着跑起来,立即陷入了被鞑靼人追斩的行列中。
先前奔逃的蒙古人心里:“哈哈,敌人有更多的目标,我们安全了!”
那些鞑靼人一看,啊哈,又多了这么多人来杀,爽!
杀死他们,杀光他们!
一路追逐亡北,所向披麾。
腾机思简直气疯了!
他见到那支部队这么多人,原本他想凭借这支部队翻盘的,没想他们连战都没战一下,就那么地败下阵去,甚至比他还逃得快!
接着他看到了那支千余人的明军骑兵部队。
……
李成栋看到前方的败军和追杀他们的敌军,不由得脸上一阵痉挛。
人多势众的蒙古人败了!
敌人是不可一世的鞑靼人,百胜雄师,他们打败了前明军、蒙古人、大顺军、大西军。
而李成栋的部下,虽然都是精壮的小伙子,但属于半途出家的骑兵,不是与鞑靼人打惯仗的关宁铁骑。
李成栋属于高杰部,是高杰部下的骑兵部队,他们来自黄河与长江之间的省份,许多士兵入伍前没接触过马匹而成为骑兵。
领袖颜常武治军理政理念不同于大行皇帝崇祯,颜常武讲究平衡,不会给哪一方势力一边独大,例如海军,他是闽南人,固然闽南海军将领深受青睐,但他也提拔闽南之外闽省地方、两广、浙江的海军军官,即使是在前明期间,他也派人到两广、浙江招募海军官兵。
执政大陆政权后,海军军校招募的官兵即时往北延伸,降低闽系官兵的比例。
同样地,骑兵部队以前关宁铁骑为首,但也建设其他的骑兵部队,李成栋的骑兵是其中之一。
半途出家,他们的水平比不上明营的祖大寿的骑兵,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双方互不服气,李成栋的骑兵官兵讥笑关宁铁骑一路撤退,战略转兵到海里去,而关宁铁骑系的骑兵则反唇相讥说你们怼上鞑靼人就知道厉害,是驴是马蹓出来看看。
现在,就可以见分晓了!
当然,已军人少,对方势大,真要是逃跑,也能够说得过去……
一个军官问李成栋道:“我们是否用火枪列阵呢?”
这是稳妥的方法,说起来,明军骑兵很大程度上已经是火枪骑兵了,迎敌时既可以用火枪也可以用马刀,一般地,对付强大的骑兵时,用火枪枪阵不失一种好方法。
“不!”李成栋嘴里迸出一个字。
“铮!”他栋抽刀在手,高高举起。
他的位置是在高处,明军骑兵们的目光注视着他,听他喊道:“有我无敌!”
“有我无敌!”所有的骑兵一起吼叫道。
“为领袖而战!”李成栋道。
“为领袖而战!”官兵们跟着喊。
“大明万胜!”李成栋道。
“大明万胜!”官兵们高呼道。
“冲!”李成栋用刀背拍打着战马,迎着鞑靼人大队骑兵率先冲锋。
叫完三句口号,仿佛有神奇的力量注入了身体里,明军骑兵,策骑向前突击!
腾机思震惊地看到了明军骑兵们紧紧跟着自己的主将,暴风骤雨一般地侧方位朝鞑靼人扑去。
以他老练的眼力望过去,那些明人,只是菜鸟啊,马技连蒙古人都不如,却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打败了蒙古人的鞑靼人。
同样地,鞑靼人看到冲来的明军骑兵,也轻视他们,甚至不屑于用弓箭对付他们。
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遭遇到惨重的打击,菜鸟们盲拳打死老师傅!
数息之间,两股骑兵狠狠的撞击在一起,喊杀声徒地高亢起来,兵刃和的撞击声响声一片,霎时血肉横飞!
两军交错间不断有人摔落马下,残肢断臂高高抛起,壮硕的马蹄起落践踏,粘连着颈腔的头颅如皮球一般被胡乱的踢来踢去,不时有发了疯的骑兵策动着战马撞击敌人,猝不及防的人和马瞬间被撞得血肉模糊,远远抛飞,随即被践踏得尸骨无存。
甫一接触,两军还未及错身,方圆数里内的草地就几乎被染成了红色,战况惨烈到了极至。
明军的菜鸟们迎上敌人,锋利无比的快刀砍下!
他们的马刀质量非常好,经过后方军工厂精心的打造,皆可吹刀立断,同时他们的刀速快,勤能补拙,他们每天挥刀千次以上!
遇敌时快刀砍出,我砍砍砍!
初时鞑靼人对明军骑兵的轻视让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于明军骑兵冲锋带了巨大的动能,鞑靼人没有及时的反冲锋,导致当两刀接触时明军的力道让鞑靼人大吃一惊,接着马刀砍在了鞑靼人的身上,让他们惨叫着成片倒下!
而没有速度加持的鞑靼人马刀好些都砍不开明军的护甲。
当两边骑兵持刀互斫时,明军骑兵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熟练地上下左右加上拦腰一斩!
在他们学习使用马刀时,教官教导过他们:“不要试图与鞑靼人对砍,而应该他砍他的,你砍你的!”
“他们用刀的水平高,你们跟不上他们的节奏,要是与他们玩刀技,你砍一下他砍一下,火星四溅,花哨好看,但你们肯定死得比他们快!”教官如是说。
“因此,只有一刀换一刀,一命换一命,希望他们没有砍中你们的要害,而你们的医生能够把你们救回来,祝你们好运!”教官指导方法道。
“吓,这不是玩命吗?”骑兵兄弟们目瞪口呆
教官道:“对,当骑兵就是玩命,要不就不当骑兵!”
所有的明军骑兵对战时,望都不望对方的刀一眼,而是挥刀直取鞑靼人的要害。
一时间鞑靼人被明军骑兵来了个结实,竟不得不采取守势!
第825节 日暮途穷的鞑靼人()
颠倒过来,面对勇敢的明军骑兵,鞑靼人反倒怂了。
让鞑靼人胆寒的是明军刀快,刀利,力大!刀光闪过,鲜血飞洒,双方对战的结果居然是鞑靼人纷纷倒也,倒也!
他们死得比明军多,大部分都是他们死掉的。
鞑靼人吃惊了,后面的骑兵终于表现出了超出一筹的单兵战技,策马立身射出一波箭矢,数十名明军骑兵立即呻吟着摔下马来。
等到错身时,双方互相砍杀,死伤的比例即时持平。
以李成栋部骑兵们看来,鞑靼人凶悍,气势逼人,而且刀法刁钻横蛮,马刀往往从明军骑兵们意想不到的地方杀来,难以抵挡。
明军骑兵们更让鞑靼人吃惊,他们锐气十足,非常勇敢,敢于一命换一命。
但,这样就麻烦了!
鞑靼人数这么少,再死下去,就没人了。
他们不敢这样交战,唯有用兵器抵挡对方奔涌的马刀,来稳守反击。
如此,气势衰竭,反倒落了下风,被打得节节后退。
如果一对一,鞑靼人必败!
好在他们人多,很讽刺的,鞑靼人破蒙古人是以少胜多,现在对上人数比他们更少的明军,不得不得收缩兵力,放过蒙古人,集中兵力来对付明军!
李成栋奋力拼杀,在鞑靼人的接连不断的攻击中,他的手持小盾不翼而飞,他的左手被划了一道,护甲告破,鲜血淋湿了整条手臂!
他嘶哑着嗓子吼叫道“战斗,战斗,为领袖而战!”
“为领袖而战!”明军官兵们大声吼叫着,拼命地将马刀向敌人砍去。
为谁、为什么而战,在军队里是一个关键问题。
封建愚昧年代,国家的意义还是许多人难以理解的,唯有军营里大幅的领袖像让官兵们找到了效忠的对象,是他,每月按时出粮给大家,是他,给予大家良好的待遇,让大家无后顾之忧,他的形象很真实,所以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