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是的,又是颜氏作风,毛毛躁躁的那种,硬推上台,一些大臣已经无语。

    照他们看来,颜某人根本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总是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疯狂地推行种种政治举措,然后使用龌龊招数比如政治打击、用钱收买、拉一派打一派和军队强压等等手段而过关,动不动就说什么“劳资有船票”,气得已故首辅孙承宗都想去掐他!

    事实上,颜常武也觉得自己象他来之前的米国大统领川普……胡作非为,胡来一气!

    现在又来了,简直是正常不长久,时时抽风一二下!

    使得大明皇帝朱由产很无奈地召集了五位阁老道:“你们,也找个象样的理由好不好!”

    佰度搜索噺八壹中文網无广告词

第791节 皇子的愤怒!() 
朱由产的话说得五阁老脸上辣的,为此事他们真的有点黔驴技穷,争得口干舌燥,给出的理由不是理由,说什么国事艰难,国政变化,公主能谋善断,机智过人,可以担当重任。

    内阁内部意见都不统一,甚至都不赞成公主监国,如姚明恭、马士英、阮大铖认为此事难度极大,现在是明朝,可不是唐代的太平公主时期!而杨铖新和堵胤锡则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宜徐徐推进。

    先前熊小主(宇媚)在国公府里处理政务,托的是颜常武的名义,她不常露面,而那些官僚则装糊涂,其实朝堂和民间早有不满,如今公主治政则是公开亮相。

    阁老们的意见都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颜某人给否决,他下令,强推!

    随着他的上台,朝政制度很明摆的,可以保留意见,但一旦通过,就要坚决执行。

    以颜常武的强势,五阁臣认了。

    奏折上到皇帝御案前,他改动了字眼:“大明军政之事,悉由东南王处分,若东南王在外,由其妻宜阳公主主持军政之事,宜阳公主加镇国宜阳公主头衔!”

    名义改动,阁老们走了误区,认为公主重要,但朱由产则以东南王为主,表示朝政还是东南王的!

    然后明发上谕,传晓天下。

    果不其然,朝堂引发轩然大波!

    好在被颜常武把朝堂洗过一遍,要不是他的爪牙要不是倾向于他的大臣,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三分之一的大臣们保留意见!

    如果是之前,只怕绝大部分的文官都反对了,他们肯定罢朝。

    他们并不是反颜常武,但认为这种作法与他们的观念相悖!

    文官认为不妥当,但武将们坚定不移地、甚至是迷信式地支持了他的决定!

    “领袖不在的时候,由夫人管理军政之事,天经地义!”武将们斩钉截铁地道。

    政朝管是他还是她在管理,领袖够尊重大家,为大家送来不断的好处,那就行了!

    由武将们出来的新勋贵群体支持颜常武的决定。

    其他王爷的意见肯定反对!

    公主理政?有皇帝在,有皇子在,有王爷们在,什么时候轮到公主理政?

    旧勋贵们同样反对。

    至于民间,民间有地产阶级的怨气不是这么好消除的,他们等着看颜常武的笑话。

    “阻力很大啊!”姚明恭对颜常武说道。

    “大也要执行!”他对姚明恭道:“我不能让我的心血白费,只有家里人,才能信任!”

    “早执行好过晚执行,你也知道东南亚战事不等人了!”颜常武冷峻地道。

    “唉!”姚明恭无奈地道:“从明天起,朝政处置行东南王与镇国宜阳公主双印制度!”

    行双印制度,大明朝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效果如何,拭目以待!

    ……

    乾清宫内,两个皇子朱慈焫和朱慈焌跪在皇帝朱由产面前,双双流泪道:“父皇,万万不可,这是要将大明的江山断送在外人手里啊!”

    朱由产揉揉自己的脑袋,无奈地道:“那你们想要朕怎么办,把他们的奏折否了?大家彻底撕破脸?”

    旦夕立有不测之祸!

    禅让尚未到此地步,只怕大明会迎来新君,很可能是几岁大的皇帝!

    至于朱由产和两皇子的命运可想而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朱慈焫口不择言地道:“发衣带诏,诏天下勤王,共击奸臣……”

    他说不下去,因为他的父皇用看白痴的目光望着他。

    然后两皇子听到朱由产说道:“你们退下吧,朕发诏让内阁讨论你们就藩之事!”

    恍如一个晴天霹雳,震到两皇子站立不稳。

    明朝行成年皇子就藩制度,到藩后被猪养,皇位争霸中就彻底地出局,

    可是两个皇子都是嫡子,他们是太子的人选,如今朱由产还没立太子呢,却把皇子们都给赶走了,他想立公主为储君?

    父皇怎么可以,把大明的江山拱手让人!

    两皇子的心中,滔天的愤怒!

    恨东南王不臣之心!

    恨父皇不雄起,致权臣肆虐!

    恨自己无能力,否则必斩此僚于三尺剑下!

    不约而同地,脑海里都浮现一个可怕的念头!

    话到此已经说不下去,朱由产告诫道:“在宫里只读圣贤书,勿交接匪人。”

    “一心只读圣贤书,读来读去能读死奸臣吗!”两皇子阴郁着脸。

    他们告退,没有注意到自己父皇望着他们背影时充满忧虑的目光!

    两皇子回到寝宫,余怒未息,商量如何应对。

    但棘手地发现,满朝文武,皆已噤若寒蝉,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

    那些王爷、旧勋贵世受国恩,与国同休,在两皇子面前表现得义愤填膺的那种,但一旦需要他们动手时,尽数退却,在那里推塘,不敢越雷池一步。

    疾风知劲草,国难见忠臣,先生熊明遇来到,告知两皇子,他联系了钱肃乐和张煌言,在外准备接应。

    钱肃乐,明末官员、字希声,一字虞孙,号止亭,汉族,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崇祯十年进士,历官太仓知州、刑部员外郎,寻以忧归。

    熊明遇与钱肃乐交往,知其为人正气,忠于大明,说起东南王的不臣之心,钱肃乐痛心疾首,决意为国为皇帝制此海贼。

    钱肃乐也就罢了,张煌言非同小可,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崇祯时举人,与钱肃乐等联系,忠于大明。

    此人年轻,却极有能力和朝气,据熊明遇介绍说他们正在抓紧准备,联系有识之士,只要时机成熟,必定起事,匡扶大明!

    两皇子大喜,手书衣带王旨,号召天下臣民诛贼,又发私已二十两黄金,请熊明遇带走,资助大事,俾使早日成功!

    ……

    熊明遇说是先生,但他几乎没教过两皇子什么书,只顾沟通宫里宫外,他出宫时,也注意到周边环境,试图找出盯梢的,没发现。

    他没想到,东南府情报部门采取分人分段的盯梢,牢牢地监控他的行径,他与什么人联系,都被记录在案。

    “跳梁小丑!”颜常武看着报告,冷笑一声道:“拿去给夫人看看!”

    看到这一份报告的宜阳公主朱真真知晓了政治的残酷性,她陷入了深深的烦恼中,只能祈祷她的两个哥哥别做傻事了!

第792节 苏州调研(一)() 
东南王及王妃到苏州调研!

    调研是领袖来了之后出现的新词,主要指上级领导到地方调查研究,或者是专项的调查研究,配合上

    首先视察苏州农田,江南鱼米之乡果然名不虚传,一望无际的田地种满了庄稼,延伸到远处天边,密密麻麻的庄稼尤以水稻田颇为壮观,还有蚕桑、林果和茶叶!

    颜常武依旧穿着他的军装,而王妃身材窈窕,穿着绣凤裙装,盘着头发,用面罩掩住了她的花容月貌,被颜常武亲手搀扶着,穿着绣鞋,走在田间!

    观察庄稼长势喜人,站在庄稼里,似乎人也得到了升华,感觉到无限的满足。

    在听取汇报时,地主官员与农民代表一致表示,农业发展受到了官府空前重视,收成在去年得到了大丰收。

    苏州知府苏观生喜形于色,直言道:“王爷训示‘无农不稳’乃真知灼见,臣等施政皆依王爷教导而行,这‘稳’字表现在农田面积和人数上,都比较稳定,做足工作,确保田地不丢荒,有人耕种,从而确保产量!”

    苏观生三十岁时才为县学生员。崇祯七年(1634年),选送入国子监肄业。

    崇祯九年(1636年),出任无极县知县。因平反冤案,得罪上官,遂遭诬陷。他说:“我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奈我何!”人称“三不要老爷”。去官日,民为其立碑。

    崇祯十五年(1642年),出任监纪参赞,总督范志完推荐说他有才干,朝廷晋升他为永平同知,监察军队的作战纪律。

    崇祯十六年(1643年),苏观生被调为黄州知府,后改调山东登莱道,管天津卫水师。他为官清廉耿直,做官八年,没有余款,年迈的母亲,尚赖他人资助,才能维持生活。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苏观生逃回南京,升任郎中,到苏州催收粮饷,之后就任苏州知府。

    这人在平行空间的历史上闹出了一个黑色大笑话,苏观生有骨气,在广州抗清,力不从心,清兵打到广州家门口,苏观生跑到他一手“提拔”的生死好友吏部都给事中梁鍙处问计。

    梁鍙一脸忠义,平静说:“死耳,复何言!”于是两人商定分入厅堂左右的东西房,上吊报国。

    梁鍙入房后,自己掐住脖子嗷嗷叫几声,又踢翻凳子给自己“配音”。

    影帝!

    房外的苏观生认定这位好友已自杀殉国,提笔在墙上大书“大明忠臣义士固当死”,然后上吊自杀殉节。

    梁鍙听得真切,马上冲进屋指挥仆人扛着苏观生尸体向清军投降,声言有献“伪大学士”之功,并深获清军嘉奖!

    不过呢,苏观生在颜常武的治下,已经摆脱了悲惨的命运,而成为了政坛干将,说得头头是道:“农作物想要好,水肥来当家!水要够,不能少,也不能多,因此官府连同地方士绅出钱出物资,民众出力,利用农闲,因地制宜,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修筑水渠、水坝和蓄水池,挖掘河沟、水塘,保证了农田用水供应!

    至于肥料,我们各县各自收取城镇粪肥,正好配合了领袖提倡的‘爱国卫生运动’,如此城镇卫生,农田皆得利;我们还给百姓推行新家具,发放养牛补贴……!”

    王妃微笑着,听她丈夫发言:“苏州府农田基本建设、农田灌溉、农田水利蓬勃发展,与苏知府的努力分不开,苏知府非常上心,一府农田产量,甚至达到一省产量(贵州),可见地方主官重视与否,就是关键!大家看苏知府的样子,就知道他常在外面跑……”

    只见到苏子壮脸色黝黑,这是晒出来的,人干瘦,这是累的,不再象前明官员,又白又胖又大,那时的官员好做啊,白天不用理公务,不用出外勤不被晒,晚上去秦淮河上班,吃得好,做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活得象头猪那样!

    现在的官员不好做,但是做下去的那种满足感是以前的官员无法体现的,才是真正的为民众谋福利,可以载入地方志,自豪无比。

    嗯,还有一个好处是:现在官员不用贪污,薪水大幅度提高!

    名和利,颜常武渐渐得到了文官阶层的支持。

    “除了各阶层重视,还要讲究方法,例如苏知府非常明白水肥的重要性,未雨绸缪,早早作好布置……”

    颜常武对苏观生赞誉有加,然后随行记者们提问,苏观生一脸谦逊,说都是领袖的教导、依法依规执行朝廷法律,在南京大学政治系结业,学到了各种新知识……

    是的,颜常武肯定搞教育,新建南京大学,他任山长,然后所有的毕业生、结业生都与他挂上了关系,都有师生之谊,尤其是政治系,中高级官员肯定轮训到!

    不洗脑哪成呢,新一代的大明文官阶级正在形成,他们干实事少清淡,政坛风气大变!

    主要是想舒服地清淡办不到,颜常武重挫言官系统!

    言官被取消了封驳权,没有了风闻奏事的特权,还怎么玩得下去。

    以前,言官是天之骄子,号称“手握天宪,动辄地动山摇”,现在不兴溜嘴皮子了,而是看猪的屁!

    gdp,一个官场新名词,来自领袖,亦即国内生产总值,gdp越高,升官越快,想升官,就得升gdp!

    用官员们的玩笑话:“p越大,官越大!”

    他们一行走在桑林中,又是无边无际的桑林,长势喜人,苏观生介绍道:“苏州农村中,‘田’一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而‘地’主要是种植桑树等经济作物,苏州府周边农村在饲养家蚕上,主要有“头蚕”和“二蚕”两个季节,也是春蚕和夏蚕。春蚕季节农村中一般称作“上忙”,而稻作季节习惯上称作“下忙”,蚕稻两作,对农民的经济生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民间就有“春茧半年粮”的说法。”

    春季桑叶嫩绿,叶质好,在清明节后一二月间收春蚕,已经完工。

    到达位于苏州城平桥南的苏州织造局,外面就是丝绸一条街,呈现出商贾麇集、商店林立、商品云屯、贸易繁盛的场景!

    “看得让人真是酸爽啊!”颜常武满意地道。

    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793节 苏州调研(二)() 
苏州织造甲天下!

    苏州及周边地区真是遍地蚕桑,满目锦绣。

    南明建立之后,大力发展经济,苏州城乡丝织手工业作坊大量设立,民间织造的规模渐趋扩大,现在的苏州城的织造繁华无比,有“东北半城,万户机声”之说。

    各种丝行、丝帐房、纱缎庄以及行会公所、会馆等经贸商业和辅助行业林立,丝绸生产和丝绸贸易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景象。

    苏州周边的农村,也相继形成了盛泽、震泽、洞庭山等丝绸集市,苏州由此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丝绸之府”。

    “我们现在织绸的木机总数有五千多台,从事丝绸业的人数达二万多人,年产真丝绸缎一十三万匹,值银约二百余万两!主打产品有妆花缎、织金缎、库缎、漳缎、天鹅绒、高丽纱等,特别是苏缎!”苏观生介绍道。

    丝绸重要,为了方便工作,苏观生加苏州织造头衔,既是对他的重视,也让他无法推责………做坏了,没有人背锅,毕竟什么权力都给了他。

    做得还算不赖,二百多万两银子,等于张居正万历朝财政收入的一半!

    大家在苏州织造局里看到了锦、缎、绫、绢等衣物被褥,纹饰图案极为精致,有凤戏牡丹、喜鹊栖枝、梅兰竹菊等,手工超好,材质漂亮得不象话,难怪红毛番和隔壁家的德川抢着要,让他们的臣民们来多一百年也生产不出来!

    “苏州不仅是丝绸生产的中心,同时也是丝绸贸易和集散的中心,生产有“东北半城,比户习织,不啻万家”,销售则在苏州城西,乃‘四方商贾,群至此间,比户贸易’各地客商纷纷在苏州开商铺,办商行,南来北往,经销丝绸商品。他们为了往来苏州贸易的便利,想方设法在城内购地选址,建立会馆,已经有台湾会馆、潮州会馆、汀州会馆、岭南会馆……”

    王妃轻声对王爷道:“这就是工商业了?”

    “对!”颜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