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瓖,明末清初将领,姜瓖世代皆明将,长兄姜让是陕西榆林总兵,姜瓖任镇朔将军印大同总兵官,其弟姜瑄为山西阳和副总兵。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克太原,姜瓖投降大顺政权,后降清,历经明朝、大顺、清朝,都是大同总兵。

    但是姜瓖对清朝统治者崇满歧汉政策心怀不满,而且清军虽然委其为大同总兵,却对他不放心,军权在清将吴惟华手里,这次出征,上阵冲锋陷阵是姜家兄弟的份,打完了侥幸不死,却挨清军大酋斥责,兄弟俩憋足了一口气。

    姜瑄悻悻地道:“对面的是刘良佐,这家伙转了性,居然是狼多狗少,所以我们就难打了!”

    ps:书友们,我是比萨饼,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752节 北伐之其实两边都一样() 
狼多狗少,狼少狗多,是形容明军的战斗力。

    各部明军不可谓不多,但他们的战斗力实不在不能令人恭维,形势有利时尚可一战,一旦攻击受阻或者战局不利,就会逃之夭夭,使着劲儿比谁跑得快。

    里面有原因的。

    随着有本事能够制约各路明将的文臣如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杨嗣昌、洪承畴甚至是熊文灿等不在明军为帅了,历任督师更是不堪,就如同捧着一堆军饷、粮草的雇主,各路总兵官的人马就是受雇佣的长工。只是为了挣些粮饷糊口,没人再会为此拼命的。

    无论是大顺军还是清军看明军人多也没什么可怕的,认为他们是狼少狗多。

    狼有战斗力,狗光顾叫着有姿势没实际,自然没什么战斗力。

    两军对垒,官军从来就是狼上狗不上,大部分人都看热闹,打酱油。

    也不能怪总兵们,对于各镇总兵来说,谁打战英勇,将老本拼光了,最后就算升了官,顶多一个光杆司令,说话也没底气;若一旦打了败仗,你拿了朝廷那么多的钱粮,当然要对朝廷负责,不杀你杀谁啊?

    “聪明的”总兵藩镇即使不战而逃也好,临阵畏缩也罢,只要手里的部队还在,就没有为此受追究的,朝廷怕他们造反,还得哄着他们,再换了一个督师,一样还是当官分粮饷。

    因此明朝制度极为悲摧,谁为朝廷出死力谁就倒霉,甚至会被杀头;谁糊弄朝廷,谁就吃香的喝辣的。最后,为朝廷尽忠的都死绝了,剩下的全是奸猾之辈,大明的江山交给他们,怎么能保得住啊?

    根本的原因是大明兵为将有,兵只知总兵不知道朝廷。

    新明军、东南军则是军队领袖化,无论是将,还是兵都对领袖效忠,将军不负责粮秣事务,交由专门的后勤部门,并由后勤部门代表领袖向军人们支付薪水,所有的军人明白谁才是老板,为他当工,当然得听得他话他从不拖欠大家的薪水,足额发放。

    而且,领袖麾下的将军们,打仗时光顾勇猛冲锋,打胜仗,领袖会为他们补足损失的军人。

    成立总参、总政、总后勤部的作用确实大,明人出身的新明军,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让姜家兄弟嗟叹不已:我等若有这样的兵将,岂会降贼,成为亡国奴!

    姜瑄望向鞑子营寨方向,手作个下切的动作,面露狠色地道:“不如……”

    姜瓖沉吟道:“他们尚有实力,不可轻举妄动!”

    ……

    济南府,满城皆为鞑子语,入鼻尽是膻馊臭味。

    这里成了鞑子的大本营,各路鞑子汇聚,在原明朝巡抚官署,已经沦为了巢穴,大酋们纷至沓来,在官署停马,他们大摇大摆地进内,而那些伪军将领则连入内议事的资格都没有。

    诸尊在大堂坐下,高坐正中的是清廷豫亲王多铎,有多罗贝勒尼堪、贝勒博洛、贝子屯济、固山额真阿山、马喇希,再有刚林、巴冷纳、冷僧机、拜尹图、石廷柱、巴哈纳、马国柱等臣将,乃是此番入关作战的主要清将。

    这帮凶人坐没坐像,站没站样,私下交谈,并没有多大忧色。

    明朝北伐军没对他们造成多大损失,他们主力尚存,只有有军队,那就万事无忧。

    大堂外的护兵叫道:“多罗贝勒勒克德浑、固山额真叶臣到!”

    这两厮,正是明军胜利岗的手下败将,他们负责组织攻势,铩羽而归,

    贝勒尼堪与勒克德浑不和,见他们来了,尼堪嘲笑道:“勒克德浑,你来迟了,是因为羞愧不敢前来吗?”

    勒克德浑神回复:“你行你上啊!”

    他冷笑道:“换作是你,只怕输得更惨,没胆鬼!”

    “败军之将尚敢言勇!”尼堪大怒,一脚踢开架在腿上的凳子,径取勒克德浑。

    勒克德浑哪会怕他,两人拼命地扭打起来,牛一般地咆哮着,拳打脚踢,砰砰作响。

    其余诸酋喝彩不迭,有劝架的,也有乘机打太平拳的,大堂上煞是热闹,如果让明朝降将看到这种情景,只怕会更bs他们。

    其实,清军的情况与明军一样,论状况比起明军更糟糕,满州八旗,各旗旗主各管各的,山头主义,同样存在着明军的问题,甚至问题更大,只不过他们的酋首控制力强,才不致于四分五裂。

    豫亲王多铎老神犹在,没说话作声,也不喝止,他知道这帮家伙哪来什么修养,等他们打累了再说。

    好不容易才分开他们,结果勒克德浑鼻子被打出血,血淋淋地肿起来象个大梨,他体格粗壮,尼堪不如他,径打他的要害!

    至于尼堪也挨了多处拳脚,痛得他呲牙咧嘴的!

    “好了,开始军议!”多铎竟亦不理打架的诸人,直截了当地开始了军议。

    他手指道:“冷僧机,你来说。”

    “喳!”位于下首的冷僧机应道。

    冷僧机,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部长金台石之族也,叶赫亡,来归,天聪元年,敖汉部长索诺木来归,尚公主为额驸,以冷僧机隶焉。世祖即位,授内大臣。入关后,进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兼拖沙喇哈番,旋进世职三等精奇尼哈番子爵),进一等伯。

    此人为多耳滚的心腹,颇为重用,济南防线是他的策划。

    冷僧机先介绍了济南防线,沿安阳、聊城、济南、淄博、青州、潍坊一线展开,各城加固城防,大炮上城,深沟厚垒,并广积粮草和军资,他吹嘘他的防线有如铜墙铁壁般坚不可摧,足百万明军,亦不能破也!

    结果呢,诸清酋齐翻白眼没兴趣!

    清兵入关不久,清酋犹有血性,主力也在,学明军来守城,你冷僧机投错胎了吧。

    冷僧机说不下去,只好转移话题到大家更感兴趣的地方来。

    “现在明军火器强大,精于阵战,我军正面进攻不利,必须另想它法!”冷僧机一句话引起了诸酋的注意,大伙儿这才望向他,听他说些什么。

    “我们不宜与他们阵战,应该多用袭扰的办法,节节阻挡,此乃‘疲敌’之策也;另外,敌方来进攻我军,我们应该发挥我们骑兵机动力强的特点,绕路进攻他们的地盘……”

    这话中听,诸酋频频点头。

    ps:书友们,我是比萨饼,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753节 北伐之鞑子的疑惑() 
八旗兵建立时,没有军饷,连马匹、武器都要自备(黄台吉优待投降的汉官,赐予他们奴隶且他们不需要如同八旗那样,每牛录抽丁披甲,又需要出铁匠、牧马人、银匠、守台人、固山下差役,结果引发满人对黄台吉的不满),但也有好处,就是战胜后所得的战利品无须上交,实际上,明境富豪,八旗所获的战利品远远高于军饷,所以八旗兵只要听到有仗打无不欢呼雀跃。

    冷僧机说要以骑兵进攻南明,那就对了。

    北方多残破还让清军赚到盘满钵满,而南明没遭兵火,没挨清军进攻过,听说那里是鱼米之乡,士民走卒皆穿绸缎,可想而知其富!

    而且江南美女灵秀美丽,比北地女子更加柔媚动人,清军上上下下早就口水狂流,日思夜想往南打了。

    谁都不想呆在什么所谓的“济南防线”,亦不想担任“袭拢”作战,只想着进攻南明地界!

    手背手心都是肉,给谁都不好,不给谁亦都不好,无奈之下,多铎干脆让各部来抽签,那个尼堪又来生事道:“败军之将只能守城,不能出击!”

    他说了也是白说,结果勒克德浑运气奇好,抽到出击的任务,而尼堪则抽到了“守城”的任务,看到勒克德浑趾高气扬的样子,尼堪气炸了肺!

    由勒克德浑、贝子屯济、固山额真阿山、拜尹图四人负责出击,各率一万骑兵,而贝勒博洛、巴哈纳、巴冷纳、马国柱四人负责袭扰事宜(各率五千骑兵),至于多罗贝勒尼堪、刚林、冷僧机、石廷柱等负责守城。

    任务分派完毕,多铎站起来,第一句话就将诸酋震了一下道:“当前之敌,乃我朝三代以来,平生所见的大敌!”

    “勒克德浑打了败仗,本王为什么不对他进行处置呢?是要处置,但等打完这场大战再说。

    如果我们打赢了,那么他功过相抵,如果输了,也轮不到我们来惩罚他了!

    所以,此战谁都不可掉以轻心,如果此败战败,想想我们还有多少人!”

    诸酋悚然而惧,多铎说到要害,清军兵少,如果来攻的北伐军败了,他们还有大量的人手,还有淮河、长江防线,而清军要是败了,连黄河都守不住………想守也没人了!

    多铎着勒克德浑说了一次他进攻的经过,诸酋才明白他败得不冤,搁作其他人来,只怕也是麻烦,于是诸酋收起了先前轻视明人的态度,领命回去后,着包衣、部下等做足准备,多带弓箭,喂好马匹,预备苦战。

    清兵入关后,由于进展顺利,关外老家的人员几乎都涌进关内,才不想呆在关外苦寒之地。

    而且清廷上层惊觉所得的地盘如此之大,人手严重匮乏,又发现南明强大,于是拼命搜罗关外的诸族(非汉族)充入诸牛录,同时扩大蒙古八旗和收纳关外汉人入汉八旗,千方百计拼凑之下,可用之兵好不容易才凑够了十二万满洲勇士,蒙古八旗五万,汉八旗五万,现在足足有六万满洲军、蒙古八骑三万、汉八旗三万,连带着经过挑选的投降的明朝伪军十万,整整二十二万猬集于济南防线。

    唯恐不足,又加多了五万伪军,如此伪军还多过了八旗军,且慢!真正可以作战的满洲军才六万,但真鞑子其实更少。

    现时八旗军是充了气的,平行空间里清廷胜利得国后,北京的满军约三万,各地的满军亦不到三万,在战场上基本为督战队,而以汉人为主的绿营去南征北战!

    所以说平行空间里,诺大的汉人帝国被打翻在地,亿万汉民被区区不到十万余异族战胜而被统治,确实大笑话!

    ……

    出击南明的清军次第出发,首先对各路北伐军进行一波流的袭拢,四万骑兵的攻击很实有力,突前突后,突左突右,攻击力强,就是弓箭也多,甚至让北伐军各部停止了前进,原地转入了防御!

    双方军队损失都不大,那些清军呼啸而过,直杀向北伐军的后方,清军骑兵仗着腿快,四处出击,让各处警报频传,风声鹤唳。

    接着负责袭扰的清军赶到,就象一群群讨厌的苍蝇一般,死死地绕着北伐军打转,你想打他吧,他跑了,你想休息时,他又来了,忒够可恶。

    而二十多万清军陈兵济南防线,严防死守,据斥侯回报,他们的防御严密,不容小看,尤其是济南城集结了十万大军,城池相当坚固,号称百万明军亦难攻破!

    貌似将北伐军给吓住了,他们到达济南当面,垒起厚实的防御阵地,准备好大炮、火枪和弓箭,军卒守护,先立于不败之地,才伸出触角,与济南守军开战。

    他们并不死拼攻城,而是充分发挥火器的作用。

    “开炮,开炮!”大炮猛轰,炸得济南城墙各处崩坍,冷僧机所吹嘘的铜墙铁壁变得处处破破烂烂的,他们当然没有水泥那种逆天神器………东南府的水泥配方和制作工艺被情报局牢牢守定,无法快速修补,只好看着城墙日益败落。

    清人妒忌地看着明军火炮逞威,没办法,人比人,气死人,人家火炮射速快,射程完,持久力强!

    火炮发射实心弹还好说,最大的麻烦是攻城的明军在盾牌、拦箭车的掩护下,近距离地迫近城墙,由身材高大结实的装甲掷弹兵猛扔炸弹,落在城上爆炸开来,实际就是人工式爆破弹!

    防不胜防,被炸得抬不起头来。

    明军带有工匠,心灵手巧,居然制作了投石车,用来发射炸弹、火坛弹,再有,炸弹里装填了粪便,炸开来,臭气冲天,把济南城池炸得乌烟瘴气,哪一支部队被叫上城墙防御,无不面如土色,视为苦差。

    他们炸药真多,可是清军楞是无法切除北伐军的补给线,他们利用后方城填作为补给中枢,军队出动护卫补给,五千人以上的明军,清军已经不敢战了。

    明人摆明车马,就是一兑一!

    他们根本不怕牺牲,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一双有赚,试问清军哪敢拼!

    后来有那么一句话:女真满万不可敌,过十万就是怂包!

    多铎集结了他父兄从来没有过的庞大兵力,却不敢与北伐军展开战略大决战,光顾着游击战术,这不是认怂了吗!

    各地城镇防御出色,哪怕是小城镇,也足以让清军付出不菲的代价,于是清军唯有游击,他们进至淮河边上,望河兴叹河上的炮艇是他们根本不能战胜的,河那边的明人防御同样严密,清军不敢过河了。

    “只是,好象那些明军的进攻意愿不是很足啊!”

    毕竟北伐军令行禁止,火器犀利,说他们攻击力匮乏,谁都不信的。

    却是为何呢?一些清酋发现北伐军攻势不猛,光顾稳守反击,都觉得很奇怪!

    ps:书友们,我是比萨饼,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754节 阿济格图川() 
且说清军在中国腹地的兵锋,最远处甚至进抵至长江处的武汉三镇,旋即大步后退,自长江边退到了黄河边,空出了大量的地盘!

    如此大的诱惑,可惜那些地区明军没有上当,他们不出动。Ωヤ看圕閣免費槤載ノ仯紗d閲讀網メ

    重点关注颜常武的北伐,只要他成功,事情自然了局。

    中间许多地方成为了无人区,明朝这边委派了一些游击队占据地盘,同时归顺朝廷的忠诚营亦占据了汉水流域的城市,恢复汉家统治。

    他们蓬勃发展,一路打向北,直逼黄河,汉水流域诸城已经归明。

    镜头转向六朝古都西安,曾为大顺政权的“国都”,现已陷入清军手里。

    昔日名城如沧桑老人,清人缺乏治理人才,又不上心,导致整座城池满目沧痍,街道坑坑洼洼,多处房屋有火烧的痕迹,市面萧条。

    除了那些气焰嚣张清军之外,街道行人稀少,皆勿勿而过。

    街道上往往只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