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的是家仆,他禀报道:“刘先生来拜!”

    送上拜贴,冯广年一看,却是同窗好友,苏州的廪膳生刘玉明,忙道:“快请!”

    所谓廪膳生,是指生员中的公费生,刘玉明的文章做得极好,家境同样不差,冯广年识得他,也向他请教过学问,不敢怠慢,请了刘玉明升堂入室,居上座。

    比起纯纯书生的冯广年,刘玉明相貌有点凶恶,双眉竖起,看上去象军官不象读书人,奇的是他读书考试成绩很好,实打实的廪膳生。

    两人寒喧已毕,刘玉明就问冯广年最近看什么书,说看春秋,刘玉明点头道:”春秋好啊,以史为鉴。”

    然后他话题一转道:“夷狄入中国者中国之,中国出狄夷者狄夷之,你认为如何?”

    冯广年心中一跳,他也不傻,立即答道:“夫子作春秋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只要外来者接受了中原文化,接受了华夏文明就是中国人,而不管你种族和血统。这实质上是中国人和野蛮人群的区分,身在何处,得以区分。”

    “然而,东南府为中国乎?为夷狄乎?”刘玉明抛出问题道。

    “然为夷狄者也!”冯广年回答道。

    “何解?”刘玉明追问道。

    冯广年定了一下神,组织措词道:“东南府乃化外之地,不服王化,虽为明臣,实为明贼!”

    “可有凭据?”这刘玉明明摆着是东南府粉,打破砂锅问到底。

    “东南府虽有大明之封,却听调不听宣,朝廷旨意不入东南府,东南侯桀骜不驯,世子不受朝廷封赏(如此不食明粟),朝廷诏其勤王,亦是不受诏!”冯广年说出他的理由道。

    “政治上这东西,不是说黑,或者是白,还有灰的!”刘玉明淡然道,他的目光望向河水道:“有的事情,不象你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东南侯这边不奉诏,那边却助战宁远锦、击杀北虏大酋岳托,他还出兵打流寇,重要的是他维护大明东南沿海秩序!”

    他戟指低喝道:“且不论倭寇,曾打到苏州,红毛番为祸我大明,岂是轻的,远的来说,他们把我南海之外的海外属国尽行清除,明船只能龟缩于近海!

    世宗嘉靖年间,佛朗机海军与我大明水师战于屯门,再战于西草湾;

    之后到了天启二年,荷兰红毛番军舰七艘、军队九百人,占领澎湖,修建工事,到了天启四年,福建巡抚率一万兵力,二百兵船,十倍于红毛番,进攻澎湖,苦战七个月!”

    “朝廷说是大捷,实际上是败阵,对方毕竟鞭长莫及,撤退了事,却又把台湾给占了!”

    “之后东南府崛起于台湾,与荷兰人两战于台湾,正式夺取台湾,之后向我大明输诚,他们本来就是明人。

    荷兰人并不甘心失败,遂有东南府先发制人,三打巴达维亚,最终控制了马六甲海峡以东!”刘玉明用手执茶杯盖轻刮茶杯边道:“我大明每年出口丝绸、茶叶、瓷器巨量,银子如泼水一般进入大明,天大的利益,若无东南府护佑,红毛番岂会放弃,乖乖地在商言商?!”

    “只怕那时,我大明东南尽是红毛番的炮声,你我还可以安居此处品茶?”刘玉明冷笑道。

    冯广年勉强道:“不至于吧!”

    “不至于!”刘玉明嘲讽道:“你都不清楚红毛番什么德性,你手里有大炮和战舰,他们就会对你客气,你要是没有,他们就会对你不客气!”

    见冯广年想说话的样子,刘玉明再下猛药道:“小儿闹市执金而过,你说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必定被抢!”冯广年低声道。

    “如何不被抢?”刘玉明断喝道。

    “身带保镖!”冯广年应道。

    “不错,东南府正是我等保镖!”刘玉明点头道:“红毛番坚船利炮,东南府的炮比他们的更粗更大和更硬,是以红毛番不敢妄为。”

    这话果然很东南府!

    冯广年没得话说,听刘玉明继续道:“东南府长于海战,陆战时不惧阵战,可守坚城,然而北虏以骑兵称雄,是以东南府只可近海行动,其东南府之前开拓东南亚,方兴未艾,岂有余力?”

    至此,冯广年无话可说。

    见他失风,刘玉明乘热打铁道:“我听闻赵连峰(另一生员)与你一个鼻孔出气,既日头朗朗,与你一起去访他!”

    冯广年闲着无事,无可无不可的,遂与刘玉明一道造访赵连峰。

    去到赵家,赵连峰亦在家中,接着两个同窗进屋,双方坐定,刘玉明将之前的话对赵连峰说过一遍。

    不想赵连峰牛心,左讲右说却是认定了东南府不服王化,既为人臣,当遵朝廷旨意,岂能违逆,若是不遵,即为乱臣贼子矣!

    见他迂腐,刘玉明也不着恼,不慌不忙地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鄄!”

    “我等不妨过海到台湾一游!”他提议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700节 百闻不如一见() 
苏州生员冯广年、赵连峰治学,在苏州小有名气,算是有点影响力。

    刘玉明暗通东南府,奉命前去说服他们。

    其实,在东南府通知刘玉明出动之前,东南情报局已经动用力量,监视了两个生员一些日子,得出的判断是“书呆子!”

    读书读傻的书呆子,乃是自己意识,并无他人指使。

    对于这种人的处置是先礼后兵,绝不能一言不合,即动用湿活处将对方毁灭。

    杀人之事,慎之!

    人在做,天在看,身为主君,手执权柄,越发得慎重。

    残暴不可持久,臣民不喜欢嗜杀的主君。

    且说刘玉明提议,得到了冯广年与赵连峰的响应。

    大家辩论,不伤和气,他们都是读书人,亦知游学的好处。

    正好最近无事,遂带上家仆、僮儿,一行八人,联袂往南京而去。

    南京那里,有去东南府台湾的班船,非常方便。

    东南府张开双臂,笑迎四方来客!

    苏州离南京很近,到得南京,那刘玉明找了一处临江大酒店请大家住下,稍待几天。

    不几日,又有松江士绅陆乘风,湖州生员陈云鹤、孙涂,扬州举人马磊等人陆续而来,大家按序排齿,称兄道弟,很是热闹。

    他们阶级接近,彼此间大有话说,说起来对东南府有偏见,但队伍中亦有刘玉明之类的为东南府说话,两种观点冲突。

    这些人,正是东南府判断过的,认为是可以说服的,于是动用了种种关系,将他们请来,组成一个有来自各地,有三十多个贵人的参观团,去台湾看个究竟。

    当然也有不肯来的,那些人就列入了东南府重点监视的名单里。

    人来得差不多之后,大家坐上东南府的海船,那种海船很大,分上下两舱,上舱是单间,归贵人们用,下舱是大通铺,归佣人们用,船大,环境舒适,伙食很好,连佣人都有肉和鱼吃,更不用说贵人们。

    他们的身份,值得上由东南府埋单,如此有得吃有得玩,这帮读书人和士绅在船上开起了文会,吟诗作对,讨论时文,非常开心。

    船家见风使舵,走熟的海路,一周内就到了台湾,往台南而去。

    没上岸,就被港口之大,停泊的海船之多而震惊!

    东南府台湾行省高雄是留守所在,军港重地,一般人不得进入。

    而台南却是东南府、大明乃至于世界的贸易中心枢纽,除了两广的物资在广州与澳门交易之外,其余中国的物资乃至于倭国、朝鲜的物资,都在台南进行贸易。

    红毛番对东南府有诸多不满,这是其中之一。

    东南府不许红毛番乱走,指定了贸易的地点,如此红毛番不能到处拿货,就提升了他们成本。

    红毛烟起初颇有怨气,却不想到在台南集中贸易后,东南府保证了货物的质量,不然华人的伪劣商品有得红毛番乐呵乐呵的。

    参观团但见得码头内鱼龙混杂,各国人士齐集,各种口音充斥,异常的繁华。

    出得港口区,一个个就被台湾的富庶所震惊。

    主道是水泥路,副道尽是石板路或者水泥路,彻底硬底化、路边的铜制或者锡制路灯一路延伸,南京都比不上它!

    道路干净整洁,远比大明的要好,且没有乞丐。

    两边尽是高大的楼房,最高的几近十层!

    简直吓煞了这些举人秀才和士绅!

    他们绝非不见过世面的人,但见到如此高大密集的楼群,看到了一副副巨幅的广告有什么雅居乐楼盘、爽口青盐、顶级享受朗姆酒、椰树香烟等等,那些广告,甚至有伤风化地动用了美女模特画像!

    明眸皓齿,栩栩如生,虽然她们的衣着还是很保守,但给参观团里的一些老古董认为世风日下!

    不过耳闻不如目睹,两样东西即时不攻自破。

    在东南府街道上,既见到简体,也见到繁体!

    繁体的招牌同样不少,不存在所说的禁止繁体字的现象。

    见到的行人有穿着中山装,但大部分的人都是明人衣冠打扮!

    其实,东南府想推行中山装这等干练的衣服,进行类似于胡服骑射的改革,却不想百姓自动脑补中山装乃是官衣,我等小民不敢穿!

    哪怕东南府提倡穿中山装,只得吃公家饭的和学校师生穿此衣服,其余老百姓一概不穿!

    所以,说东南府毁汉家衣冠之事,根本不是!

    参观团向前走,赵连峰挪不动脚步了,大家紧跟他的目光望去,见他盯着路边小摊档,卖水果的一位中年大叔。

    又不是美女,有什么好看?

    看多几眼,一些人明白了。

    大叔脸色红润,声音洪亮,关键是他穿着丝绸衣服!

    再环顾周围,台湾天气炎热,穿丝绸的人不是少数,许多人都是那种看似普通的人而照穿丝绸。

    证明了一个传闻东南府富裕,民间走卒皆穿丝绸!

    他们在街道上走着,见到红毛番有不少人,还有穿着打扮明显是中华小跟班国家,还有西亚的褐发高鼻深目之辈,以及包头阿三,颇有万国来朝的景象!

    民众气色皆佳,无忧无虑,眼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当真是热闹非常,又见那四处商行店铺商品堆砌,虽是来人行商不断,讨价还价,却是秩序井然,丝毫不乱。

    这是大治之世!

    大部分的人心中都动摇了,也有的人不服气的,分出两种观点,一称此乃东南府打肿脸充胖子,城里如此,城外必不如此;二称台湾既然这么好,为什么东南府不助粮助饷助兵大明?实属不该,不对!

    刘玉明与到来接应他们的东南府的一个低等文官叫做魏际刚的不须多言,先带诸人到宾馆住下。

    接下来几天,魏际刚带他们参观了东南府的商场、工厂、街道、学校、船厂、农庄等等,让他们见识东南府的繁华景象,同时还看到中华文化依旧在东南府传承,从来也没有丢下老祖宗的东西!

    魏际刚取出地图,让他们选择去参观的地方!

    于是他们去了台中县。

    固然比不得台南发达,但建筑、生活方式与台南无异,该有的东西都有,不够台南有钱,但民间百姓的气色很容易看出来,有油水,这做不了假!

    他们甚至翻了农民的米缸与储藏室,发现有米、有油、有肉,生活水平与江南富县差不了多少。

    “我们发展还不到二十年!”魏际刚提醒大家道。

    。

第701节 种种手段() 
“你们为什么能够发展这么快?”松江士绅陆乘风问道。

    “民间只收一成赋税!“魏际刚回答。

    “何够支出?”陆乘风惊讶。

    “银子自海上来,红毛番、倭人有大量银子,从中收税,加上糖烟酒销售,够矣!”魏际刚回答道。

    “那不是与民争利吗?”陆乘风冷笑道。

    “确实,与民争利,但民众可有什么不满?再看大明,不与民争利,成什么样子,不须我来多说!”魏际刚一句话即让陆乘风止咳!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乃我东南府支出的宗旨,收取赋税,用在舰队上,保障了我们的安全;用在发展经济上,如农田水利、道路桥梁;又有福利,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鼓励多生多育,保证患病得医!”

    “诸位!”魏际刚骄傲地道:“我们干得并不差!”

    听众纷纷点头,苏州生员赵连峰是个顽固分子,他承认东南府办得好,但他问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们既然挂着大明的旗帜,承认大明的统治,为什么拒不奉诏,不接受吏部派出官员到东南府任职?”

    被魏际刚来了极尖锐的一句话道:“难道要把这么好的地方让给那些贪官污吏来作践吗?!”

    人心都是肉做的,赵连峰竟无言以答!

    其余参观团成员纷纷点头赞同,他们太清楚明朝官员的德性了。

    魏际刚缓了一口气道:“之前吏部也派过官员来,比如台湾知府刘之凤,现在他已经成为了我们这边的高级文官!”

    “我们从没有拒绝吏部派来官员,是吏部不派来而已,所以,不关我们东南府的事,我们不背这锅!”魏际刚掷地有声地道。

    吏部不是不派来,而是派不来,东南府是龙潭虎穴,除非想从贼的官员,否则没人敢来!

    “原来如此!”

    魏际刚陪同着他们,满意地看到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被转变过来,就算不转变,也态度松动。

    只要这些一定程度掌握了语话权的他们回到地方,不再反对东南府,或者少说几句,则社会舆论有利于东南府,将来入主海那边是水到渠成!

    ……

    参观团里的读书人和士绅属于可被争取的范畴,也有的人难以争取,为死硬派,那就不同的对待了。

    如扬州的盐商丁斯时,家财万贯,极端顽固派,到处讲东南府的坏话,并且拒绝了东南府派人的劝说,叫嚣道:“我就是看东南府不顺眼!”

    结果呢?

    他的下场就是在丽春院的大门处,被一个纯正的倭人用一把解腕尖刀在他的脖子上一割,动脉被割破,鲜血直喷到丽春院的匾上!

    那个倭人被捉后,招供说这位富商碰了他,他不爽,所以激情杀人。

    有人指使吗?

    没人指使!

    确实有人指使,但贱命一条,何足道哉。

    那倭人在倭国犯了死罪,结果东南府把他要来,做了这单事,但他的家庭能够加入东南府,成为华人!

    于是该个倭人被明朝官府判了死刑,一命换一命,但丁斯时是景德镇,倭人是烂陶盆,碰撞两败俱伤,丁斯时真是蠢到家。

    没人同情他,大家都说商人嘛,就应该是和气生财,圆滑做人,干嘛与东南府硬碰呢!

    人家可是杀人不眨眼的主儿,没把丁家连根拨起,对得起丁家了。

    其实,要对付丁斯时还有许多的办法,东南府用了最激烈的办法,盖因丁斯时很有钱,影响力很大,也最为嚣张,结果他受到了致命一击,让许多人明白了东南府果真不是吃素的。

    除他之外,没有多杀人。

    再有湖州士绅周某,对东南府颇有微辞,尤其是不满意东南府的税收!

    盖因东南府税收达二成,即20%以上,而大明税收为三十税一,即3%,如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