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别人的试探,颜大少从容笑道:“不清楚耶,我只是负责吃,制糖那玩艺儿,岂用我去操心!”

    推了一干二净,那个员外失望道:“你们东南府真会保守秘密!”

    确实!东南府专门成立了“保密局”,主要就是监督东南府里公家事务的保密事项,还有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配方!

    不仅对本府,就连大陆企业也受到他们的关照,重点在于丝绸、瓷器和茶叶的生产流程、配方保密等等,都有提示帮助,这是免费的,避免那些东西流传到外国去!

    那个老板,姓沈,主营南北货,也卖糖果,本身也在两广种甘蔗制糖,自营生产糖果,但销路远远不及东南糖。

    不过无妨大家合作,颜大少留下东南府驻南京办的联系方式,让他去找谁谁谁,让他们去进一步的会商。

    转眼间,他又与另二家老板达成了合作意向,让同座的前南京户部主事安道成钦敬地道:“我十分佩服贵府,尤其是两样东西!”

    “愿闻其详!”颜大少问道。

    “一是贵府不务虚,民众做工积极,象您这样的大老板,有空就做生意,难怪是财源滚滚而来,东南府也蒸蒸日上!”

    “第二是贵府的厕所!”安道成去过东南府,对厕所卫生深有感触,远比其他地的卫生要好得多!

    “噢,请安大人多多指教哪!”颜常武立即打蛇随棍上道:“不妨派出子弟,到东南府做事,必有厚报!”

    “巧了,我正有两个子侄出来做事,那就拜托彥老弟多多关照了!”安道成与颜大少一拍即合。

    至于金百万,同样推荐了数个子侄,加上茶叶大老板陈远志和湖州丝绸大商人罗少英,对东南府派人、合作、达成合作意向,于是东南府的力量又增强了,多人多财嘛,当晚至少有三十万两银子的合作项目意向。

    旁边一些人晒之,这等风雅场所说这些阿堵物。

    也有人服之,妥妥的银钱快要进账啊!

    客人差不多到齐,各桌坐得满满当当的,仅中间的三桌客人较少,中间一桌主位上坐着一位气场极大,道貌岸然,身穿道袍的老家伙,金百万介绍这是钱谦益!

    右边一桌主位上坐着锦衣玉袍的青年,看上去十分嚣张,金百万介绍这是南京留守徐公爷的妾生子徐成荫;

    左侧一桌,主位上坐的是风流倜傥的年轻文士,格外突出,众多人中一眼就见到他,乃是大才子冒襄!

    真是风云聚会,究竟是什么美女?且看她花落谁家,拭目以待!

第551节 在南京之董小宛() 
当晚客人中间尤以钱谦益和冒襄这一老一少的大才子出名。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苏州府常熟县人,他出道甚早,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回家闲住。

    此人风流成性,又有文才,乃是青楼常客,任职期间,还注意一下,现在无官一身轻,放飞自我,也不管自家老,尽玩一枝梨花压海棠。

    至于冒襄,更是文学巨巨,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如皋人,冒襄出生在一个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随祖父在任所读书,十岁能诗,十四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其文思敏捷,曾有一个月内这边与红颜知已应和,那边写了三十篇时文,让世人佩服不已。

    明朝的如皋城里的冒氏家族人才辈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家。当时的明王朝已成溃乱之势,东北在清兵的铁蹄之下,川陕湖广是“流寇”驰骋的战场,而江浙一带的士大夫依然过着宴安鸩毒、骄奢淫逸的生活。秦淮河畔,妓家所居的河房开宴沿宾,樽酒不空,歌姬的翡翠鸳鸯与书生的乌巾紫裘相交错,文采风流,盛于一时。

    冒辟疆也沾染了一般豪贵子弟的浪漫风习。一方面,他年少气盛,顾盼自雄,他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并称“四公子”,其主持清议,矫激抗俗,喜谈经世大务,怀抱着报效国家的壮志;另一方面,又留恋青溪白石之胜,名姬骏马之游,过着脑满肠肥的公子哥儿的生活。

    实质上就是一老一少两个老咸虫!

    话说回来,大家都咸,现在这场面,所有雄性生物都是谷精上脑。

    见客齐了,媚娘正式出场,这女人又换了一套衣服,在舞台上性感无比,鲜艳肥美,真的是迷人至极。

    她代表玉清楼欢迎各位贵客的到来,点出了钱大人、徐小公爷、和冒襄的名字,然后说到了东南府彦公子,手指处,大家的目光都望向了颜大少,他对大家点点头,拱手致意。

    一般的人向着颜大少回礼,也有人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小声嘀咕,更有人,那个徐小公爷不屑地道,“原来是黑和尚啊!”

    此乃对东南府人的不敬称呼!

    黑,东南府人可没有什么诗歌唱和,大家净是死干,在外奔波,又近海,这脸色自然不能让人恭维,经常被人嘲笑。

    和尚,平头也,东南府以海军起家,海军的标志就是铲小平头,板寸头,实际上就是海贼头,更被人讥笑。

    那时期的明男人可是留长头发的,《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其重要性可以用“曹操割发代头”来表示,曹操有一次犯了自家军纪,论罪当斩,但他是老大,因此他割了头发代替斩首,而无人对此表示不满,可见留长发的重要性。

    以后当满清入关,发生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事情,尤其汉人的强烈反对与抵抗,结果导致满清的血腥镇压。

    但对于海上讨生活的人来说,你让他留长发,那是大麻烦,没水,洗不了头,就发臭,继而起跳蚤,然后蔓延整条船,那乐子大得不得了。

    留长发,海军更增加了打仗时的不方便,头部中弹时不易抢救和容易感染的危险,这道理大家都懂。

    因此,为显示精神和节省打理时间,东南府公职人员一概平头!

    但没激起大陆明人的强烈反对,最多是嘲笑东南府人乡巴佬,排斥他们,盖因闽南地区本来就是支持留小平头的,风气如此,人家要不留长发,就好象广东人吃狗肉的地方习俗,关卿何事?

    关键是东南府民间是自由的,意思就是说你爱留小平头,还是留长发,或者什么奇装异服,无人管你。

    不过东南府的民间风气,当是讨好颜大少也好,还是大家发现板寸头的好处多多也好,留小平头的男人占了八成。

    他们到大陆这边游学、做生意,引发大陆明人的讥笑和排斥,人称他们是“黑和尚!”

    颜大少好脾气,没作计较,戴维先生目光如电,把那些开口说“黑和尚”的人统统计了下来,他记性奇好,等着秋后算账。

    辱我家大少爷,就是辱东南府百万之众,岂可容忍。

    台上的媚娘见势不妙,开口说话,成功地将大家的注意力拉回她这边,听她讲道:“今天是媚娘女儿董氏小宛梳拢之日,请贵客们多多捧场!”

    董小宛!

    董小宛!

    台下诸人叫着她的名字,气氛热烈起来,整个大厅欲沸。

    董小宛是明末有名的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女子中的一流人物。

    之前她是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培养出人气之后,正式梳拢。

    南京周边能来的富贵人家都来了,想的是争花魁,不过媚娘说了规矩:一是价高者入围,选五人;二是由董小宛来选,主要是看文才。

    此乃雅事,大家欣然同意。

    好戏开场,先是一班全女乐,由女乐师拿着乐器,细心吹奏,仙乐飘飘,音韵悠扬,一片热闹。

    接着是六位盛装女子踏着轻快的步子,来到席前载歌载舞,演出曼妙无伦的舞姿,把气氛逐渐抬高。

    人人嘱目中,清丽脱俗的董小宛出台!

    端的是明艳不可方物,但见她面晕浅春,缬眼流视,仙姿玉色,神韵天然,姿色可称为“造化钟神秀”,尤在颜大少入手的李香君与寇白门之上!

    她轻启朱唇,感谢各位贵客捧场,声调妩媚,听得人心痒痒的,激发男人心中的狂想!

    “这一趟还真的是没有白来!”颜常武缓缓吐出一口气道。

    而戴维先生仔细观察董小宛移步,点头道:“她及格了!”

    赫然是天足!

    要说到这秦淮河上的生意,女子多是身不由已,老板看市场导向,有让女子缠小脚的,不一一而论,而在名女子中,相对有点自由。

    主要是东南府留天足影响到秦淮河上的生意,一些女子有主见的,或者老板心软的,就不让她们受罪了。

    清客凌濛初以目视金百万,传递出一个花丛信号,金百万心领神会!

    董小宛献艺,她坐在圆凳上,手持琵琶,铮铮铿铿弹奏起来,她轻吟浅唱,乃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乐声琤崆,优美动听,一曲弹完,余音袅袅。

    她起身向客人们致意道:“宛一生心愿,但愿良人怜惜,千里共婵娟!”

    众人轰然应喏,那个徐小公爷更是大刺刺地道:“放心,美人,有我在,不会亏待你的!”

    然后文房四宝伺候,这董小宛出玉腕,灯下致致生光,奋笔书写,一气连写二首示众。

    一首乃钱谦益的《西湖杂感》:

    “板荡凄凉忍再闻?烟峦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时草,鄂国坟边宋代云。

    树上黄鹂今作友,枝头杜宇昔为君。

    昆明劫后钟声在,依恋湖山报夕曛。”

    又一首则是冒襄的“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其作为:

    “红闺紫塞昼飞霜,顾影羞窥白玉塘。

    近日心情惟短笛,当年花絮已空箱。

    梦残舞榭还歌榭,泪落岐王与薛王。

    回首三春攀折苦,错教根植善和坊。”

    再写三首,用是李白的《春思》和《夜宿山寺》,还有杜甫的诗《望岳》。

    五幅诗作挂起来,虽是女流之辈,却也笔锋有力,龙飞凤舞一般,有一股淋漓尽致的感觉。

    “贵客们抬爱,小宛只能身属一人,这些书法,任由入围贵客挑选,以作纪念!”董小宛面面俱到。

    众人称好声中,董小宛退场,大家正式出价!

第552节 在南京之面子之争() 
一个客人施施然道:“我出三十花枝!”

    既是雅事,不能说多少多少银子买董小宛,而是以一根花枝代十两银子,三十花枝表示三百两银子,乃是当红花魁的梳拢价码。

    当然不止这么少,客人们你一句我一言地出价。

    “三十一花枝!”

    “三十二花枝!”

    ……

    到了四十三花枝,这价钱不算低了,乃是冒襄出的。

    钱谦益出到四十四花枝,而徐小公爷则开到了四十五花枝。

    金百万举手道:“彦公子愿出三百花枝,欲行花好月圆美事。”

    意思就是说要三千两白银给董小宛赎身,结果被徐小公爷迎头痛击道:“金百万,这不合规矩吧!”

    金百万表达了他的意思,为日后给董小宛赎身作了铺垫,即时改口道:“那彦公子就出四十六花枝!”

    徐小公爷勃然道:“我出四十七花枝!”

    金百万淡然道:“彦公子出四十八花枝!”

    “我出四十九花枝!”徐小公爷站起来,一脚踏在椅子上,他也斜着眼睛,威胁道:“金百万,你敢跟我过不去?”

    “不敢!不敢!”金百万一边说不敢,一边却出价道:“五十花枝!”

    徐小公爷冷笑道:“好啊,金百万,我记得你了,我们走着瞧!”

    “嘿嘿,不敢当,等以后我给小公爷陪罪!”金百万面上堆笑,心中那个苦啊,真是两大之间难为小的了。

    徐小公爷想出最高价,不一定是花落他家,主要是面子,居然给东南府的一个黑和尚取得第一,让他极为恼火,想的是以后圈叉圈叉不识相的金百万!

    最终金百万代东南府的彥公子成功地以五十花枝取得优势,名列第一!

    出价排名依次为彥公子、徐小公爷、钱谦益、冒襄和一位关姓老板。

    接下来就是一群花枝招展美女上台跳舞暖场,而在后台,则是一场关系到董小宛命运的谈话正在进行中。

    “女儿啊!你想的是谁啊,跟妈妈说一声!”媚娘问道。

    “女儿……”董小宛皓齿轻咬,楚楚动人。

    彥公子,东南府来的黑和尚,不认识,CUT!

    徐小公爷,主要是投胎投得好,腹中一肚草包,光有钱没有用,亦CUT!

    钱谦益,是个雅客,既有闲情、闲暇,还有足够的财力,又不咸湿,惯带美女游山逛水,享受自然风情。

    对陪客出游,董小宛醉心于山水之间,并不觉得这等白发雅士有可憎之处,在旖旎风光的衬托下,她也容易涌动柔情,而真心真意地给客人以娇媚娇笑。

    至于冒襄,气节高傲而又风流自赏的高名才子,属于董小宛愿意倒贴的那种。

    关姓老板,熟客,很有钱!但董小宛严重BS他,盖因这位老板十分吝啬,舍不得花钱带她出去游玩,花了钱就想赚便宜的那种,不象钱谦益这样大方,百分百CUT!

    想来想去,终究是妞儿爱俏,就冒襄吧!

    “女儿选冒公子……”董小宛作出决定道。

    “好啊,不过,那东南府的彦公子出价最高,得安抚一下!”媚娘深思熟虑地道,她阅客千万,哪还不知道彦公子非常人也。

    她说了金百万不惧徐小公爷的威势,硬压他一头,出价最高的事情。

    董小宛也不傻得,连连点头道:“妈妈说得对。”

    “想个什么法子,让他知难而退?”

    媚娘想东南府人善做不多说,精于实务,少说诗赋,得,就这样办!

    于是她出去说道:“承蒙诸位贵客抬爱,今有五人入围,这位彦公子出价最高,本应雀屏中选,不过我女儿说了,她平生最爱诗词,愿闻彦公子大作,以作选择!”

    “对啊!就请彦公子洒墨宝,让我们领教领教!”人们起哄,他们可不乐意秦淮河花魁给一个外来的黑和尚弄走!

    又是徐小公爷出头,傲然地道:“东南府苦哈哈赚点银子不容易,就别献丑了。”

    大家都知道东南府的军力强劲,又有钱,但从没听说过他们有什么诗赋大作面世。

    “他行不行的?”

    “和尚会写诗,仿佛跳蚤头上跳!”有人即时来笑话了,其他人凑趣道:“怎讲?”

    “不可能!”那人说道。

    一想对啊,别人长发有跳蚤,和尚头上找跳蚤,这是不可能的,忍不住笑道:“兄真高明!”

    “东南府人有什么本事,他们只会赚钱!”

    “哈哈哈!”狂笑声响起,尤以徐小公爷格外嚣张。

    “外地人!”有人轻蔑地道。

    居然成了本地人对付外地人,入耳处尽是嘲笑和奚落声,颜大少这桌人:“……”

    金百万等人有钱是有钱,但对诗赋属于七窍通了六窍。

    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