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谁想刺探,就把谁抓起来!

    双儿转述颜常武的话,但她按照颜常武的吩咐,以她的口气来说,以便大家听从和对她进一步的尊重。

    “在北港和今后我们的地盘上遍布眼线,发动民众,叫谁敢来我们这里,都有去无回!”

    最后一个副局长颜璜主管反间谍,双儿指出道:“颜副局长相当于南镇抚司了!他的事情,直接向我负责,不必经过其他局长。”

    其余三人心中一凛!

    他们有所了解锦衣卫南镇抚司负责锦衣卫的法纪、军纪,就是专门来查自己人的!

    颜璜的权力不小,横跨情报局和军政系统,都将会有他的人。

    想到自己所做所为有一双看不到的眼睛在盯着,他们就有所戒惧,不敢随心所欲,这是件好事。

    ……

    双儿说了不少,而其他人多是听,毕竟“情报局”的出现是桩新鲜事儿,大家还须“摸着石头过河”。

    “爷说了,我们相当诏狱,但又不等于是诏狱,各项事情逐级上报,在采取‘湿活’行动前,必须经过我的批准,拿到我签发的命令。所有被捕人员,在收集了必要的证据之后,移交‘军事法庭’进行审判!当然,事情临急时,爷授予大家特别权利,以利我们,事后必须报备!

    无所不在的监视、层层节制、权利交错是上位者必须做的功课,对于上位者来说,必须成功,而失败的结局就是身死!

    有特务机构,与东厂、锦衣卫相比,东南情报局有侦察、逮捕、审问的权利,但无审判的权利,以作节制。

    ……

    诸人向着双儿躬身行礼告退,双儿努力摆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差点想跑开,她比起颜常武的年纪更小呢!

    离开之后,大堂上留下了双儿和张伯,双儿心中忐忑不安,对张伯道:“张爷爷,我怕做不来呢!”

    “要做,努力地去做!爷缺乏人手,更缺乏可以信赖的人!”张伯浊眼闪过精芒道:“我和你都是他最可信赖的人手,我们不帮他,谁去帮他!”

    要帮少爷!双儿用力地点头。

    张伯教她道:“虚心学习,多看少说,低调行事!”

    “其实你也不用怕!少爷天纵之才,他知道搞‘情报’是怎么一回事,别人不知道,你也不知道,就一起办差呗,你就可以知道事情的经过流程,过得一二年,你就是熟手了。

    多看少说,是因为你代表了少爷的颜面,你说什么,别人就会认为是少爷的意思,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你不能轻易表态,不能确定的事情,绝对不说,谨记,惜字如金!”

    见之前大门不出的双儿睁着点漆也似的双眸望着他,老人家心中一叹,就教多点:

    “比方说,少爷说‘某某某必须死’,话一出口,某某某哪怕不该死,都该死了,因为少爷的部下,会把少爷的话当成了真言,必须杀死某某某,而如果不杀他,则少爷就说话不算数,就没了信用,你明白了吗?”张伯谆谆教导她道:“你要多学习,学习局里的精力知识,其他方面的知识,也要学习!”

    “明白了!”双儿点头如小鸡啄米。

    “再说到‘低调’,一定要低调!你可知你现在的身份非同小可!”张伯喝道。

    “我?”双儿用葱白小手指点着自己琼鼻道。

    “你,已经可以让别人人头落地了!”张伯感叹地道。

    双儿开始明白到自己身份的重要性了,张伯让她必须低调,他这个老家伙出于对情报局的敏锐性,让双儿要做“阴影”,不要人前露面,不可人前嚣张,不得不说,老家伙吃的米多是有用的。

    “嘿嘿!”张伯向双儿伸出手来。

    双儿莫名其妙,张伯笑道:“双儿小姨娘,请给老奴打赏啊!”

    羞得双儿双颊飞红,飞也似地跑开了,张伯不由得摇头:“唉,这还是日后统领东厂、锦衣卫的老板娘呢!”

第40节 扬旗称霸() 
他微眯双眼,眼神幽幽,想着心事。

    情报局的事情,双儿在初期根本指望不上,而少爷也根本没空理会,真正能够过问情报局事务的是张伯,这点少爷清楚,把财权交给他,没有行动资金根本就寸步难行,而别人也很清楚,目前说话作决定的是张伯。

    “唉,这把老骨头,给他颜家卖命,献了年华光阴再献子孙!”这位颜家忠仆决定好好干着,少爷的事业红红果果的,老家伙心中高兴得很!

    无疑,颜大少是幸福和幸运的,有许许多多象张伯的人,都对他是忠心耿耿,以身家性命为他而战!

    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来自后世的颜大少,相对于其他的统治者,待人有更多的尊重。

    ……

    北港事务开展逢勃,首要是陈衷纪与洪升负责的抢人大计,他到得大陆,大肆蛊惑人心,引诱民众过海投奔北港。

    曰为:台湾地主乃颜常武大龙头也,台湾所有的土地都是他的(谁封的?福建官员表示不背这锅),他与每户农民让他们最少种一百亩地,而且一签就是三十年,只收二成的地租,不用负担国家的赋税,每年每丁只负担一个月徭役。

    许以种子、耕牛、农具,每户皆有,并且初来乍到的头一年,大龙头慷慨地送上一年的口粮!(明白为什么要种这么多的番薯了不?当然是只送少许米和大多数的蕃薯)

    要求是大龙头让他们种什么,他们就要种什么。

    所有产出除自用之外,只许卖给大龙头,收购价公道合理,谁都不会吃亏。

    如遇台风等天灾,作物受损,大龙头连二成地租皆可免!

    此外,大龙头提供良好治安、不许胥吏逞威,再有提供更多的打工机会,民众可以赚到银钱,我们的大龙头,做的是转口贸易,有的是银子!所以不在乎地租!“

    听闻陈衷纪这么说,许多人深表怀疑,有广南东路人氏认为:“咁大只蛤乸随街跳?”其他地方的人也都怀疑。

    此时就是发挥老乡的作用,陈衷纪随带一个讲师团,各府各县的都有,现身说法,一个个拍着胸膛打包票道:“来吧,绝对不骗你们!”

    作法灵活,不信的可以挑选代赴台参观,再有讲师表明,我们就留在这里作为人质,你们去的人要是回来说不好的,任打任骂,绝不皱眉。

    并且规定时限,早到先得,可以得到更好的口粮,还可以挑选耕牛。

    说得天花乱坠,沿海地方的江浙、福建、广东等省,民风不以出海为耻,民众只要是生计困难,便唯有出海一途。

    台湾北港大龙头颜常武招募民众开荒,又攻下荷兰人的台南地区,名声渐显,民众将信将疑,却有许多人坐上了免费渡船过海,众者如云。

    此时大明统治依旧牢固,台湾颜氏大量招集人手,动静少不了,于是陈衷纪、洪升光是花在贿赂官员身上,便用去了好几万两白银。

    这大明朝官府腐败,没有人不爱银子的,就算有,没关系,他的上司爱银子,将他调走或者将他构陷,从而贬职了事。

    陈衷纪、洪升使出手段,大量撒钱,专干穿针引线,凿墙洞,挖墙脚的活计,对各地关官员施以美酒佳肴、银子土地、古玩字画、三千佳丽,反正是坏事做尽,可以国法处置几十回,但成果显著,大陆赴台民众络绎不绝,一年就有五万余,三年有上十余万!

    去到北港,发现所谓的颜大龙头没说假话,还真的是送种子、耕牛、农具和口粮!

    于是民众安心,在颜大龙头治下讨活。

    因见人口众多,颜常武着分出人手,自北向南铺开,正式建立云林、嘉义、台南和高雄四镇,其中台南即是荷兰人的奥伦治城,重新建设,而高雄则直达了南部海边。

    管治范围已大,为了避免“名不正言不顺”,颜大少正式扬旗,以“星辰、山峰和大海”为旗帜,号为“东南军府”,颜常武自称为“督军”,其管治机构为“军机处”,下辖四镇,又扩建部队,有二个步兵混成团(指混合了火枪兵和掷弹兵),分别以邓天彥、颜乐为团长,颜典还有陈乔、洪熙官为团副,陆战队一个团,以周全斌为团长,加上其余独立部队,已有半万之众。

    再有“东南舰队”,长官是提督,就是颜大少自己,李英为副提督,荷兰人斯托姆为参谋长进行管理。

    舰队主要是北港一号至四号共四条主力舰,均为五级风帆战舰,整备大小战船六十余艘,军力膨胀到三千人!

    又修船坞,建船厂,设立枪械厂等。

    他不算大肆铺张,动作缓和。

    消息传回大陆,官府中人听闻,名称皆前所未闻也!皆认为颜常武是沐猴而冠,所立不伦不类,见他不来袭扰地方,又吃饱了他的银子,地方官员往北京上奏时称有化外之人颜常武,来自幕府,啸聚民众在台湾立足,虽不服王化,却也恭敬有加云云。

    北京官员看到这封奏折,真是哭笑不得,这是赞扬不服王化吗?简直与“臣屡败屡战”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地方官员不上奏此事给人捅到北京他们也得吃上挂络,但他们又不能与银子过不去,只好这样写了)

    此时,坐朝皇帝是天启帝,由魏忠贤辅佐施政,魏忠贤九千岁也,朝堂混乱,政令不出北京城,因此颜常武竟得以无事。

    别人怎么说,反正颜常武自嗨,他着各镇四周设木栅挖壕沟阻挡外来人与野兽,设以箭楼警备,驻有警察负责治安,设立镇首、行政中心进行日常管理,虽是自立的名份,民众倒也服贴,管治井然有序。

    遂行开发,修水渠建立水库,大量种植稻米、杂粮、甘蔗,还种果树、挖塘养鱼,并且成立海产养殖公司,在海边养虾、养生蚝养鱼等。

    又修理马路,彼时水泥产量不高,多用在军事上和镇建设,但也以三合土筑路,并且不断地进行水泥路的改造。,

    规定是土地不可轻动,除非有行政中心组织开拓,而海里出产,颜大龙头却不与民争利,任由民众自采,自用不禁,出售则要收税。

    于是民间这边开荒,那边出海捉虾捕鱼,无官府胥吏之苦,生活起初是艰苦,却是心定:与颜大龙头签下了三十年的土地契约,谅他也不会爽约,除非他不要名声了!

    待过上一二年,经济自然好转,见颜常武说话算数,遂对其拥戴者众。

第41节 地瓜有了好出路() 
入夜之后,北港最繁华的“美食一条街”上华灯初上,人气渐起。

    各商家伙计在门口边上卖力招揽生意,见着一群人过来,正待过去,却赶快撤回来,不敢惊动。

    老板们怪之,伙计们说“您去瞧瞧!”

    老板们仔细一看,也吓得不敢惹,以免冲撞贵人。

    还真的是贵人,来者五人,中间有陈衷纪、洪升、李德、李英四人,他们乃东南军府的实力派人物,陈衷纪、洪升、李德乃中枢成员,而李英为副提督,他们中间拥戴的不是督军,却是另外一个人,可想而知那个人身份之贵了。

    今非昔比,别看大陆那边讥笑东南军府是土台班子,现今四人却是本地不折不扣的大人物。

    中间那人还着实的比大人物还要大人物,是为东南督军也得向他问安,“国丈爷”杨天生也!

    杨天生是颜常武便宜老子的兄弟,在“北港事变”中他的人出手杀掉郑一官,

    “杨兄,请!”五人连同一干随从到了地头,叫做“望海楼”,陈衷纪亲自延请。

    “请!”

    国人好礼仪,谁升请有讲究,他与陈衷纪乃好友,谁先请本无所谓,然而东南军府成立,定下君臣名份,杨天生地位骤然提升,就得头一个上楼了。

    上到三楼,在最大的房间坐下,朝向大海,望向海外渔火点点,连绵不断,如同天上的星辰。

    遥想初来北港,海外连同陆地都是漆黑一团,杨天生不由地感慨道:“没想到,没想到啊!”

    他经营转口贸易,把大明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商品运到东瀛幕府,在海上颠簸,风里去浪里来,赚了足足百万两银子!

    按照与颜常武的约定,三分之一属于颜常武所有,杨天生决定给三十五万两银子给颜常武,还送多两万两。

    他也好生自傲,押运白银回北港,没来之前是想看看女婿在土里刨食的窘境,得到那三十五万两白银的惊喜,对他的感激涕零,真会满足他好大的虚荣心。

    看,做岳父的关照当女婿的哦。

    不曾想,到达北港,才知道自家女婿的事业好生兴旺!

    近万的军队,几万的民众服他管!

    成立四镇,管治范围别看现在不大,但圈的地方却大,而且民众络绎不绝地到来,将来宏图可期!

    白天看到大量开垦的土地,处处都欣欣向荣,令他感慨。

    要不是自己亲自扶他上位,真不敢相信。

    好在,双方订下婚约,古代极讲信用,颜常武等闲不会废约,如此不管他怎么发展,最终也得给杨天生面子。

    “坐吧!”五人呈半圆形,面朝大海,冷风直吹而来,让人精神爽朗。

    实在话,酒楼装修有点粗俗,办不来大陆那边酒楼的讲究,但菜肴的好吃程度令人惊奇。

    早就订好了宴席,大家坐定后不一会儿,菜肴纷纷送上来。

    杨天生顿时楞住了,好多菜式都不认识。

    “怎么我离开不到一年,就出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他询问道。

    “来来来,你试一下这些菜式!”陈衷纪笑吟吟地,一一向他作出介绍:

    东南牛肉羹:其主料为上等精牛肉和地瓜粉,辅料为骨汤、盐、糖、酱油和葱末、生姜适量。作法是精牛肉经木棒碾碎后反复敲打,加入水、酱油、盐、糖、生姜,再放入地瓜粉,搅拌均匀。

    将调好的牛骨汤放入锅中烧沸,把拌好的牛肉分散放入锅中氽,约10分钟后装入碗中,撒上葱末姜丝即成。

    筒仔米糕:先将糯米与香菇、红葱头、酱油、盐、酒、油等一起炒香,然后再将切片卤蛋、肉片或是肉燥放入竹筒子中,再放入炒过的糯米料,之后再蒸。等熟了之后,倒扣于盘上,淋上甜酱及香菜,就成了筒仔米糕。

    东南肉圆:肉圆外皮以地瓜粉制作,内馅则用猪后腿肉制成的绞肉,佐以香菇为主。

    做法是先将肉圆连同容器放入蒸笼蒸熟,固定外型,待食用时,再油炸而成。

    蚵仔煎:生蚝加地瓜粉做成,不必多说。

    油炸花枝:所谓花枝是指乌贼肉身挑花而成,花枝肉身结实纯白洁净,混以地瓜粉油炸后金黄一片,喷香无比,口感弹性堪称一流。

    烧酒螺:以海产小螺为主料,店家以糖、酱油、中药包、大蒜、葱、香油等卤煮小螺,鲜美无比!

    薯条:油炸土豆条,吃了再吃。

    ……

    色香味美,吃到杨天生眼眨眨,不得不服!

    他大叫道:“北港什么时候有这等好吃的,我在外面从来没有见过!”

    “你看,这些菜式都用到什么料的?”陈衷纪问道。

    “很多都用了地瓜粉,还用了土豆!”杨天生吃出来道。

    “对,以前我们农村除非实在没办法,大家才会吃地瓜,一般地瓜都用来喂猪的!”陈衷纪说道。

    “北港种了许多地瓜,为了推广地瓜,专门弄出这些菜式!”杨天生灵机一动,猜出来道,他赞赏道:“好啊,地瓜高产,又可种薄地,不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