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这儿女私情之上,那贱人必留不得了。”太皇太后已然动了杀心了,或者很早之前就动了杀心了。
万公公面上一白,不会吧!太皇太后这时候想杀伍皇后,这不是笑话吗?且不说人都不在京城,上哪儿寻人去。可是做奴才的,该做的就是顺主子的意。“太皇太后说的是!”
太皇太后睁开眼,脸上一冷,周身不是死气,而是一股子杀气。“哀家要派人去边城,一定要杀了那贱人。哀家要断了这妖女,要让这江山永世只属于南宫家。”
万公公心里一惊,太皇太后要杀伍皇后,自己到底要不要告诉皇上呢?可是太皇太后既然跟自己说,就必定是不想让皇上知晓此事,不然为何要对自己说呢?(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五章 纸包不住火
“哀家需要你的帮助万公公!”太皇太后冷眼看着万公公,惊得万公公心里一凉,这是何意?
万公公小心的抬眼,赔着笑脸,“瞧老祖宗说的,您是主子奴才只是奴才,自然事事听主子吩咐。”
太皇太后对于万公公的滑头,早就习以为常了,在这宫里混了这么多年,是个人都得成精了。不然没法活下来,也没法活到这个位置上。
“万公公明白哀家的意思,哀家的知道皇上在边城有人手,哀家想借他们的手除掉那贱人。
这个贱人必是留不得,她是祸水!太皇太后说到最后,整个人都有些激动了,瘦弱的身子根本支撑不起那股子怒气。
万公公其实已经明白了,只是这会子太皇太后直接说出来,万公公心里就犹豫了。
万公公明白皇上爱江山,可是皇上也爱美人,若伍皇后真的有事,将来皇上必定会很痛苦。
就算皇上最后为伍皇后报仇杀了自己,也未必能缓过劲儿来。
皇上为伍皇后做的那些事,不是太皇太后能明白,能理解的。当然万公公也不打算说,可是万公公真的不敢。
太皇太后一眼就看明白万公公心里那些盘算,忍不住略带伤感道:“万公公心疼皇上哀家明白,可是皇上因何如此,想必万公公比哀家更清楚吧!
既然皇上得不到,就不如让她在这世上消失。是她害得皇上失了心智,做出夺臣子之妻的蠢事的。
这件事情万万不能走漏一点风声。坏了皇上的名声是小,让百姓看轻皇上才是大。
如今国难当前,也由不得万公公思前想后了。指不定那贱人死了。反贼莫离因为想不开,也会随她而去呢?
就算不会随她而去,能让莫离痛苦于皇上也是有利的。万公公可不能妇人之仁,一念之差到时候可就天差地别了。”
万公公又何尝不明白呢?可是万公公还是不敢,“太皇太后,不是老奴不愿,而是皇上身边的人。老奴哪里指挥的动。”
太皇太后斜眼扫过去,“万公公别再推脱了,哀家说出去的话。可没收回的理儿。”
万公公只能咬牙应下,“奴才明白!”
太皇太后见万公公识趣,终于同意了,脸上的表情这才和缓一些。既然匈奴灭了。接下来莫离就会把重心放在攻打山海关。此事必需要上万分的心,不能大意一分。
“皇上可有吩咐下去,重兵把守山海关?”
万公公无奈一叹,摇头:“没有,皇上只是干坐着,不吃不喝,也不说话。
老奴着急又心疼的,这才没法子只能来寻太皇太后做主了。”
太皇太后朝身边的宫女看去。立马小宫女们小心的上前扶起太皇太后,“哀家这就随万公公一起去看看皇上。皇上可不能倒了,这天下还指不定归谁呢?
乱党也不会猖狂一辈子,总会有一天太平的。”
万公公见太皇太后愿意去劝皇上了,心情大好。“可不是,还是老祖宗见识多,知道怎么劝皇上,奴才们哪有老祖宗贴心呢!”
皇上突然之间身子不适,居然由久病的太皇太后监国,这让群臣不明所以。可是如今这都是小事,只要能解如今这困局,其它的也暂且不提吧!
太皇太后对着文武百官下的第一道旨意,居然是封锁消息,不要让反贼莫离打败匈奴的消息传入京城,更不能让老百姓们议论此事。
而接着下的第二道旨意,则是把京城全部的兵力全部调往山海关,一定要守住山海关。
第三道旨意则是重新启用老臣,而这些老臣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则是太皇太后的党羽,这些年年轻时全都是投靠在太皇太后挥下。
如今太皇太后重掌大权,这些人又得到重用,朝中之前那投子干练劲全没了,有的只是老臣与年轻大臣之间的互相算计,互相诋毁,互相算计。
可惜的是,太皇太后的旨意下的太晚了,也不知是谁在城中开始传此消息,而全国其它各城,皆传出此消息。
这速度快的远远比宫中旨意下达的快,而且好像受人操控似的,不管男女老少,三教九流的。
人人嘴里闲下来,全讨论的皆是此事。莫家军的主帅莫离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不计名声打入匈奴内部。终于打败了匈奴,赐死了匈奴王。这对于百姓来说,那是相当振奋的消息呀!
要知道南宫国与匈奴世世代代征战,对于朝廷可能就只是派人镇压罢了。
可是对于老百姓们来说,却是苦不堪言。这征战需要兵吧,那些兵都打哪里来,还不是从老百姓们征来的。因为与匈奴的年年战事,哪家都有儿子上战场。
许多家老子去了儿子去,儿子去了孙子去。一家子代代为征战出力,从未真正的团聚过。
如今听闻与匈奴终于让莫家军打败了,老百姓们谁不高兴,这下就不必担心儿子明年要被征兵家人分离了。
老百姓要的太平就是一家子团聚,要的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的,百姓能安生度日,才能休养生息,才能一代一代的繁衍下去。
所以南宫国特别是边城附近的城里,老百姓没有不恨匈奴的,没有不称赞莫家军的。
若不是莫家军怕是大家死伤更惨重,若不是莫家军。各家的安抚金怕也没那么快拿到。
早让那些子贪官贪到手里了,正因为在莫家军当兵,不管是活着还是战死的,都会对家人有一个交待。
但凡家住的近的,还可以一个月回一次家,这对于老百姓来说,真的是好将军,好主帅。老百姓全念着莫家军的好,在边城附近几百里开外,莫家军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就是大家的保护神。
老百姓们不信皇帝,不信官府,唯一住的就是莫家军。所以当初莫家谋反时,边城许多百姓是不信的。
而且坚信莫主帅不会领着匈奴人冲进关来,不会看着匈奴人杀同胞。如今一听说莫世子之前与匈奴交好,不顾皇上的圣旨,只是为了使苦肉计,取信于匈奴人,只是为了早日打败匈奴人时。
老百姓们就觉得皇帝太小心了,人家又没真去攻打京城,这就说莫主帅谋反了。还把莫家抄家,连同与莫家有关联的官家,不是抄家就是砍头的。(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六章 真相大白
如今真相大白了,可是皇帝这不信忠臣,不仁不义的德性。却让老百姓们记在心里了,京城菜市口的血水还没干呢?
当初一日砍一个头,一直砍了好几个月,这都还没砍完呢?如今眼瞧着莫主帅沉冤得雪,皇帝怎么着也得把人放了吧!
可是万万没想到,大家伙只是在茶馆里议论此事,结果宫里的旨意就出来。
茶馆里不许议论边城之事,老百姓更不得提边城的战事,反贼莫离人人得而诛之。
这道旨意激怒了京城内的百姓,人家莫主帅打败了匈奴人,并不是什么反贼,可是皇家却偏偏容不下人家。看来菜市口的血不会干了,砍头的还得继续。
不过听闻这道旨意居然是太皇太后下的,皇上居然病倒了,这就更加让此事的准确信得到证实了。
老百姓们私底下就开始说,必定是皇上听到莫主帅打败了匈奴人,担心莫主帅打到皇城来,所以这才急的病倒了。
只是太皇太后下这样无聊的旨意,不觉得有些可笑吗?如今京城哪家不在聊这事,不让在茶馆聊也行,可是妓、院,在家里,一街道上,三五成群的,不管男女老少,谁不在聊这事儿。
再说了,这莫主帅打败匈奴,杀了匈奴王这不是好事吗?做为老百姓没晓的权利吗?还是皇室根本不希望莫主帅打败匈奴人呢?
这些疑问本来就让老百姓们议论纷纷的了,哪知突然之间全国各地的戏院。就开始演一初新戏了。
而看完这戏的人,没人不明白因由的。说白了就是皇帝小人之心,成天防着莫家人反。结果就因为他们那点子小心眼,逼得莫家人不得不反了。
如今莫家人打败了匈奴国,皇家更是害怕莫家功高盖主,反正已然抄了莫家,想再回头也无回头路可走了。倒不如一条路走到黑,直接灭了莫家。
也省得夜长梦多,与其一直防着莫家。倒不如直接灭了莫家。
这初戏文演的那个情真意切,把莫家人煎熬,困苦。无奈,挣扎,演的活灵活现。老百姓们看着都流泪,心里跟着莫家一起恨着皇室。恨着没天理没人性的皇室。
太皇太后坐在养心殿内批折子。侧室里趟着皇上,万公公也没想到皇上会病倒,而太皇太后直接把持了朝政。
如今宫里宫外都在议论莫家打败匈奴之事,万公公强列的感觉到,这件事盖不住的。
越盖反而越事得其反。可是太皇太后下的旨意,朝中那些老臣又一例支持,皇上也就没再做反对,任由太皇太后去折腾了。
可是结果果然不如意。不要说掩盖此事了,现在搞得全京城的老百姓。不管男女老少,全都在聊这件事。
而最气人的是,那些戏子,居然还把此事编成戏文,一初一初戏的演着,从当初先皇在,到莫离如何打入匈奴内部,如何冒险打败匈奴,全都演的活灵活现。
万公公自己出偷偷出宫听了几初,回来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做为一个寻常百姓,可不是觉得皇家太欺负人嘛?重点是,太皇太后没意识到这一点,还想继续打压下去,什么叫民意,这就叫民意。
得顺着老百姓来,你越是逆反,老百姓越想听,越想看。这老百姓自个的事情,皇家想管也管不着。明着不行,人家暗着来,城里不行到乡下去,乡下不行离开京城,也得瞧清楚到底是咋回事。
太皇太后严厉的处治了宫里的太监宫女,但凡传此事的奴才,要么打杀了,要么直接丢到冷宫里。
一时之间后宫的气氛也紧张极了,几乎没人私底下敢说一个字,一句话。
一座安静的小山村里,今日全村上下难得的热闹,简直像过年一样。皆因一件事情,
莫主帅打败了匈奴王,这件事对于老百姓来说值得高兴,可是对于这个村子来说,简直就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这年也没这么让人高兴呀!
枝儿叶儿看着已经能有模有样打拳的两位小少爷,心里眼里,满满的激动。
终于等来了,世子爷怎么可能勾结匈奴人呢?如今莫家的清白终于得到认可了,相信不久世子爷也该来接两位小公子了。
小公子们每日认真习武,认真读书,就是为了早一日见到爹娘。孩子再懂事,再听话,心里也是念着爹娘的。
旁人待孩子再好,也及不上与爹娘在一起的那份安定。这个小村子里,住的全是莫家的旧部下,那些伤残的士兵们退下之后,一没亲人,二没谋生能力,三没土地,四没有收入。
当时莫家祖先就发现了这个大问题,于是在京城郊外最偏僻最贫穷的村子置办了许多土地。
而那些没有去处,没有生计的老兵们,就可以到这里住着,自己住些薄田,养些鸡鸭什么的。
一能有安生之地,二能互相有个照应。而这里本来只是一个小庄子,结果因为太多太多无处可去的士兵,于是这里慢慢就成了一个村子。
接着老的离开新的进来,大家都在这里住着生儿育女的,慢慢小村子就变成大村子。
曾经最贫瘠的土地也慢慢肥沃了,开始世代繁衍,有了人气了。这里的人因为出身一样,所以大家互为依靠,互相帮扶,生活的非常安静平和。
而这个村子里的人,个个会武,慢慢也就成了莫家人的秘密根据地。村子里有一条规矩,全村上下誓死保卫莫家子孙。
这也是为何当初莫雨会去那里,接着老侯爷会把两个孙子送过去。正因为知道这里不易让人发现,二村里子全是对莫家最忠心的人,没有地方比这里更安全了。
村子里的村民们听说莫主帅终于杀了匈奴王,收服了匈奴,这可是莫家军几代人的心愿,如今终于实现了,能不高兴,能不激动吗?这不全村上下就沸腾了,一个个杀鸡杀猪的,就为庆贺此事。
莫子画莫子凡听说爹打了胜仗,一个个骄傲的不行,连玩都顾不上,只说一定要习武,一定要变厉害。
不然将来怎么能跟着爹去打仗呢?村子里教两位小公子习武的,也是全村武艺最好,当年习过莫家剑法的老爷爷。
虽然年纪大了,可是教两位小公子还是不在话下的,看到两位小公子如此认真习武,老爷爷只得高兴的感叹,莫家后继有人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七章 皇后殡天
南宫明卧在龙床上,万公公端着药进来,一见皇上又发呆了。万公公心里更痛了,
“皇上,您别想太多了,如今有太皇太后主持大局,想必一定会有好转。您最要紧的就是好好保重身子,等您好了,再想法子对付反贼也不迟!”
南宫明只觉得冷,为何这次自己败的这般惨,先是断了莫离的粮草,接着在全国放出莫离与匈奴勾结谋反的消息。
虽然当时确实让莫离成为众矢之的,确实让自己获利。可是万万没想到莫离直接来了个大逆转,直接就把匈奴灭了。“太皇太后下旨镇压可有效果?”
万公公手里的药碗微微抖动,脸上却强打精神,努力的挤出笑容来:“这是自然的,怎么可能还生事端呢?这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也就皇上仁慈才会纵着他们无法无天。”
南宫明疲惫的闭上眼睛,万万没有想到,只是小小的风寒,就让自己病的这般厉害,连起个身都觉得乏力。“朕这身子到底如何,万公公你实话跟朕说吧!”
万公公心惊肉跳,到底是宫里的老人,并未失态:“皇上放心,再休养几日就该见好了。
皇上也知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急不得。”
南宫明不语,“药放一边吧!朕这会子不想喝,呆会再用!”
万公公深感疲惫,这主子们打架,为何是小鬼跟着受牵连呢?太皇太后不想皇上好。自己有什么办法呢?
万公公想要活着,虽然知道这样对皇上不忠,可是谁都怕死。而且如今朝中由太皇太后把持着。皇上就算病好了,又能如何呢?
只是万公公想不明白,太皇太后为何野心如此之大,明明之前眼瞧着都快不行的人。
这七十多的老人,怎么就精神这么好,一下子就好起来了。到底是太皇太后贪权,渴望权利呢?
还仅仅只是因为太皇太后要为皇上撑着这片天。为皇上守着基业呢?
“皇上,这药还是趁热喝,凉了可就没效了!”万公公违心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