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殖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球殖民-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引战俘下跪。

    兵部尚书报告:“献俘!”

    鼓乐大作,礼炮轰鸣,诸官肃立,庆贺胜利,典礼官道:“行礼!”

    杨廷鉴按照前次午门献俘的步骤,用白色的绳子牵着莽古尔泰来到午门前,莽古尔泰的双手被反剪在背后,脖子上也被绳子勒着,莽古尔泰的脾气暴躁,十分的不服气,一边走一边用力挣扎,可他那里是杨廷鉴的对手,何况他的脖子上还拴着绳子,那是越挣扎越无法呼吸。

    待杨廷鉴来到午门的时候,杨廷鉴对着莽古尔泰呵斥道:

    “跪下。”

    莽古尔泰把脑袋一昂,装着没有听到杨廷鉴的呵斥,此时可由不得莽古尔泰这个奴酋了,杨廷鉴的脚闪电般踢出,“啪啪”两声,杨廷鉴的脚踢在膝后窝,莽古尔泰推金山倒玉柱,直挺挺地跪着了下去。

    这午门前的地面可是上好的汉白玉石头砌成的,这下可是把莽古尔泰疼得呲牙咧嘴,莽古尔泰这奴酋就算疼得钻心,就是不哼一声,到是硬气得很。

    ……(未完待续……)

    。。。

第195章 夸功阅兵(中)() 
杨廷鉴对着午门上端坐的崇祯大声地禀报道:

    “微臣杨廷鉴奉旨抵御建奴,所获俘囚后金和硕贝勒莽古尔泰,谨献阙下,请旨。”

    这时皇帝降旨,或将战俘交给刑部,或将战俘恩赦释放。交给刑部就是立即斩杀,交给其他部门就是不杀。

    就在这时,礼部尚书温体仁快步地从午门左边的文官队列中走出来,大声地对着午门上端坐的崇祯启奏道:

    “合赴鸿胪寺问罪,请旨。”

    皇帝亲传:“拿去!”午门前,空间大,人又多,城楼下的官员听不清皇帝说什么,怎么办?有一个很有意思且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皇帝左右的大臣二人,重复高喊:“拿去!”再左右四人高喊:“拿去!”这样,一增为二,二增为四,四增为八,八增为十六,最后大汉将军等三百六十人齐声高喊:“拿去!”声音之大,如轰雷矣。

    杨廷鉴听到温体仁“合赴鸿胪寺问罪,请旨。”的启奏后,忍不住“啊!”的一声,这好像不对啊!这莽古尔泰的双手沾满了汉人的鲜血,怎么就不交给刑部了呢?而交给什么鸿胪寺,那可是管理外交和少数民族事务的一个机构。

    这个鸿胪寺可不会杀人的,这下可是把杨廷鉴给气得七窍生烟,自己辛辛苦苦把后金的一个和硕贝勒给抓来振奋军心民心,结果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居然不杀了,换谁心里都不能接受,但杨廷鉴此时可不能发作,夸功阅兵马上就要开始了,不能因为这事儿。把夸功阅兵搞成一个笑话。

    “老子忍了。”杨廷鉴咬牙切齿地暗想着,午门献俘一搞完,就是夸功阅兵的第二阶段,崇祯乘坐四轮马车检阅虎贲军,崇祯的问话杨廷鉴已经为他设计好了:

    杨廷鉴又接着启奏道:

    “请陛下检阅虎贲军,请旨。”

    端坐午门的崇祯立即说道:

    “准了。”

    在崇祯身边的人再一次重复崇祯的话。几百人同时大喊,声音当真的如雷贯耳,这夸功阅兵的气势是出来了。

    稍许,一辆无顶的四轮马车搭载着崇祯,“嗒嗒”地从午门驶出,这辆特制的四轮马车是专门为崇祯准备的,上面安放着扶手和御座,是站是座,又崇祯自己决定。显然崇祯这个天子是站着的。

    在午门前的文武百官先是跪拜崇祯,然后就是内阁和六部尚书骑马跟随在崇祯的四轮马车之后。文官所乘之马都是挑选的极为温顺的马,基本不用牵着就自己跟着走。不用担心这些文官不会骑马,古代的读书人,君子六艺中就是骑马一项。

    杨廷鉴作为带队夸功阅兵的指挥官,当然也会骑马跟在崇祯的四轮马车后面。一行人从午门出发,在通过金水桥后,开始左转进入东长安街。而虎贲军此时已经全部在东长安街整好了队伍。

    最前面的旗手,他高举着虎贲军的军旗。他的身后就是步兵方阵,每一个方阵一百人,可谓衣甲鲜明,长枪如林。特别是他们身上的板甲,这是在大明蝎子拉屎——独一份,这还是不最主要的。主要是这些士兵的士气高昂。

    崇祯看着这些雄赳赳气昂昂的士兵,在心中忍不住感叹道:

    “杨廷鉴这小子真是国之栋梁也,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训练出如此虎狼之师,当真是不简单。”

    崇祯的四轮马车所到之处。所有的将士立即对着崇祯行注目礼,一个方阵接着一方阵,全都是这样,自然崇祯内心的万丈豪情不由自主地被激发起来,在四轮马车上大喊道:

    “将士们好。”

    崇祯的话刚落音,距离崇祯五百米之内的方阵立即齐声喊道:

    “陛下万岁。”

    这几千人同时大喊,那是什么境况呢,用如雷贯耳那可是远远不足,这一声整齐的大喊,让崇祯的龙袍都被喊声的声波震动得迎风飞舞,紫禁城上的琉璃瓦就微微颤栗,跟着四轮马车的朝廷大佬差点被吓得掉落马下,要不是他们的胯下的战马事先用棉花堵住耳朵,怕是要已经被惊得四处乱窜。

    所有的朝廷大佬无不在心里感叹,这军容实在在震撼了,这些将士实在太精锐了,这杨廷鉴是如何在短短的几个月做到的啊!并且还没有要朝廷的一两银子,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长长的步兵长戟方阵之后,就是穿着板甲的火枪方阵,这火枪也和大明的那些烧火棍不同,乌黑发亮的枪管上卡着一把五十厘米的刺刀,整支火枪的长度达到了五尺,(一米六五。)这简直和一个成年男子的身高差不多啊!就算这火枪没有了弹药,完全可以当红缨枪使用。

    要不是现在正在检阅,崇祯真的想走下马车,亲自去看看这些虎贲军将士手中的火枪,这火枪的样式,完全颠覆了崇祯对火枪的认知。

    虎贲军的士气,他们身上板甲,手中的火枪,让崇祯和一帮朝廷大佬深深地被震撼了,这虎贲军简直强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怪不得杨廷鉴可以在虎峪口轻松歼灭八千蒙古骑兵,可以在通州城外歼灭两千正蓝旗真建奴,怕这就是其中原因。

    崇祯那个激动啊!想不到自己的手里还有如此强大的军队,如果皇帝手中无可战之兵,就算是皇帝有通天的本事,那也是空了吹,军队乃是国家支柱。

    “将士们辛苦了。”

    “陛下辛苦了。”

    又一声雷鸣般的呼声,这喊声直让天地为之变色,天地为之动容,这是汉民族发出的震天动地的呐喊声。

    火枪方阵后就是炮兵方阵,这大炮也把崇祯给雷倒了,两匹马拿着带车轮的大炮,而大炮的口径也十分的大,可是这炮管壁也太薄了,这样的大炮能用?崇祯心中充满了疑问,后面的朝廷大佬在看了杨廷鉴的大炮后,也忍不住摇头,他们心想:

    “这虎贲军什么都好,就是大炮台滥竽充数了,这些大炮多半是木头做的,是用来应付这次夸功阅兵,这么薄的炮管能打吗?比大明官方作坊里面生产的火炮都要差。”

    ……(未完待续……)

    。。。

第196章 夸功阅兵(下)() 
杨廷鉴的两个步兵师,一共三百零四门神威火炮,结果在这些朝廷大佬眼中成了拿来滥竽充数的“豆腐渣”,杨廷鉴看到这些朝廷大佬不置可否的眼神,也不解释,给他们这些尸位素餐的人有必要解释吗?完全没有必要。

    崇祯看着这么多全身板甲的铁甲将士,内心那个激动啊!忍不住的崇祯不由自主地大吼一声:

    “将士们威武。”

    这一句话,可是崇祯临时加上去的,在预先的排练之中却是没有,好在虎贲军平时训练也不少,所有的距离崇祯五百米之内的虎贲军立即大声喊道:

    “大明万胜……”

    这炮兵过后就是骑兵了,这些骑兵也是全身板甲,但是他们手上的武器可有区别,一部分拿的是五眼铳,一部分拿的是长戟。这些人板甲骑士已经放下了面罩,崇祯和朝廷的大佬肯定是分不清楚那些是蒙古人,那些是汉族骑兵。

    骑兵之后就是四轮马车辎重队,这些人就是穿的飞鱼服了,其实他们也应该穿板甲的,可是杨廷鉴现在还差一万多套板甲,所以他们就只能穿锦衣卫的飞鱼服凑数。

    崇祯和各位朝廷大佬检阅完虎贲军后,就立即回到承天门城楼上,开始分列式,这是夸功阅兵的重头戏,首先是虎贲军军旗手踢着真不在前面引导,然后等后面的方阵到达承天门前的时候,开始踢正步。

    这哥特板甲的鞋子都是铁的,几万人穿着铁鞋子走起路的声音,那简直是如雷鸣般地响起“咚咚”声,地面的震动犹如地震一般,那视觉冲击绝对是碾压一切的。承天门上的一些尘土也簌簌下落。一帮朝廷大佬和崇祯,因为没有注意,差点站立不稳。

    步兵方阵开踢着正步轰隆隆地开了过来,他们每踢出一步,就重重地踏下去,三万多人的踏步声。简直就是惊天动地,哪种声音直接震撼人的灵魂。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踢着正步的步兵方阵不管怎么看,都是一条直线,可以说是分毫不差,这是什么情况,崇祯和众位朝廷大佬的眼珠子差点掉到地上。

    大明何时有这样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军队了,这还是大明的军队吗?这简直是天兵天将啊!所有的人全都茫然是看着眼前走过的军队。

    温体仁此时也陪伴在崇祯的身边。温体仁最善于拍马屁,而且还反应敏捷,周延儒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突然温体仁跪倒在崇祯的脚边,大声地启奏道:

    “微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微臣学生杨廷鉴真乃陛下肱骨之臣也,真乃国之栋梁也,真乃常山赵子龙也。”

    好吧!这温体仁在恭喜崇祯的时候,也不忘把自己给捎带上。此时温体仁这个次铺精神首铺那是板上钉钉子的事情了,而崇祯此时也心情大快:

    “爱卿快快请起。爱卿能为朕选拨到杨廷鉴这样的人才,朕心甚慰。”

    周延儒及其党羽只听看着崇祯夸奖杨廷鉴,谁让他们的反应没有温体仁快呢,这可怨不得别人,再说建奴入寇以来,周延儒手脚无措。拿不出一个破敌的方略来,任由建奴荼毒京畿,崇祯在心里已经决定换首铺了。

    在道路两边围观的军民也被虎贲军的震天气势所感染,虎贲军一到,道路两旁的军民就发出了齐声的呐喊:

    “大明万胜。”

    “虎贲军万胜。”

    “大明威武。”

    ……

    这夸功阅兵的作用已经达到。分列式完毕后,所有虎贲军就立即出京师,然后返回通州,虎贲军虽然不是客军,但也不是京师的军队,所以不能在京师里面呆着,必须立即出城,这是规矩。

    卢剑星带着虎贲军会通州去了,而杨廷鉴却被崇祯诏进了乾清宫,这次崇祯诏见杨廷鉴,可是单独诏见,除了崇祯本人,就一个王承恩陪着崇祯。

    崇祯为什么不把内阁的人召集起来,还不是他们这帮人不能为崇祯分忧,建奴入寇都半个月了,就没有见他们有任何的退敌方略,反而是任由建奴荼毒地方,攻城略地。

    周延儒这个首铺肯定有一定的责任,但是大明的军队糜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追其根源还是军队没有得到足够的军饷,大明的岁入才四百万两,是绝对不够支撑如此当前的战争,另外就是官员的贪污,让普通士兵更是连生存都有问题,这样的军队如何去打仗啊!没有办法的。大明的积弊是不周延儒一个人就能解决的,就连崇祯也做不到。

    要打破这个旧的规章制度,就需要要两方面大同时动手才可能实现,一个外因,那就是建奴和流贼,他们会打破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的构架,然后外因触发内因,内因就是大明王朝从上到下就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不然华夏就将面临再一次被异族灭掉的下场。

    崇祯一直喜欢单独诏见杨廷鉴,这样两人谈话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这次崇祯单独诏见杨廷鉴,就是想问问杨廷鉴有什么退敌的方略。

    杨廷鉴还是往常一样,见到崇祯皇帝以后就是行一个九十度的鞠躬揖礼,这对于杨廷鉴来说已经是最高的礼仪了,崇祯见怪不怪,他早也是和杨廷鉴打交道很多次了,杨廷鉴这个特点也是知道。

    其实内阁大臣和六部九卿,在觐见崇祯的时候,一般也是行揖礼,行跪拜礼只在重大的场合,不然怎么体现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只有满清才把文武官员当成奴才。

    “微臣杨廷鉴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崇祯连忙站起来说道:

    “爱卿不必多礼,朕有一些问题还不甚明了,朕想问问爱卿……爱卿请到屏风后面来。”

    崇祯的御座后面就是屏风,杨廷鉴随着崇祯来到屏风一看,这屏风的背后面就放着一张大桌子,上面摆着杨廷鉴送给崇祯的中国卫星地图,而王承恩的手中还拿着一个放大镜。

    杨廷鉴想不到崇祯居然喜欢看地图,其实这对于崇祯来说,这是他唯一能从地图上了解到的敌我战略势态,大明以前的地图,还是不要拿来说事了,那玩意儿实在太抽象,崇祯只能看个大概。

    这地图上已经摆满了四种颜色的小旗帜,杨廷鉴随眼一看,就知道这三种旗帜分别代表拿一方,黄色代表大明,建奴为蓝色,蒙古为黑色,流贼为红色。(未完待续……)

    PS:月票,打赏,赠送,推荐,有的兄弟就能砸来,落叶感激涕零啊!

    。。。

第197章 围点打援() 
杨廷鉴看着这卫星地图上的四种颜色小旗子,忍不住点点头说道:

    “想不到陛下也会使用这地图了,不错,不错。”

    “呵呵,那当然,只要朕用心捉摸下,这还不是小菜一碟。”崇祯颇为自信地说道。

    杨廷鉴这段时间,还不知道建奴到底攻占了那些地方,现在一看,心中的确是吃惊了,建奴已经攻占北京周围大半的地区,眼看着就要把北京给包圆了。

    杨廷鉴吃惊的是历史上没有的这次入寇,为什么这次建奴派出这样多的兵力,难道真的是杨廷鉴这只蝴蝶引起来的。

    崇祯见杨廷鉴看着地图不说,也没有出言打扰他,稍许杨廷鉴心中有了打算后,才主动向崇祯说道:

    “陛下,看样子建奴是想四面合围京师,然后围点打援。”

    崇祯有点不懂这“围点打援”了,连忙问道:

    “爱卿,何未围点打援?”

    “陛下,这围点打援就是建奴先把京师给包围起来,但是并不进攻京师,而是集中兵力歼灭前来的增援的军队,这京师一旦断绝了粮食和援兵,是守不住的,同时建奴还可以大量劫掠和消灭大明的有生力量。”

    “啊!”

    崇祯可是被杨廷鉴的话吓住了,半响说不出话来,等崇祯清醒以后,又连忙问道:

    “爱卿可有办法解决,爱卿不是训练好了虎贲军吗?难道爱卿也束手无策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崇祯看着杨廷鉴的眼神是急切的,是真诚无比的,崇祯此时和杨廷鉴一般大小,两人也就没有年龄上的代沟,说话也就直来直去。

    “陛下稍安勿躁,既然咱们已经大概知道了建奴的的战略目的。接下来就好办了,但是为了稳妥起见,请陛下令锦衣卫尽全力收集关于建奴的情报,然后在结合建奴的进攻方向分析,那么建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