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大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的世界大战-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形同虚设,没有人当真起来。

    现在新皇帝朱牧一边举着边将回京述职的大义,一边用自己庆生做理由,打出了一套请边将王甫同进京的组合拳。兵部一群人顿时有些晕头转向了,他们不知道用什么理由来拒绝朱牧的这个“合情合理”的要求。

    大家不由自主的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终于睁开了眼睛的葛天章,还有满头大汗的程之信,希望他们两个赶紧给大家个暗示,是寻个理由拒绝皇帝,还是想尽办法求王甫同回京。

    毕竟在兵部内,谁都知道王甫同的崛起,是葛天章坐镇兵部之后的事情。为了实现自己先南后北的战略部署,葛天章启用了能力并不出众的边将王甫同。这并不是因为王甫同如何厉害,而是因为王甫同对边境的处理手段符合葛天章的要求。上任之后的王甫同也确实帮助葛天章很好的稳住了辽东局势——以“和稀泥”和养寇自重为主,绝不主动寻衅叛军,让葛天章得以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南面。

    现在皇帝朱牧要动王甫同,葛天章如果不站出来说句话,有可能这个边将就真的要被皇帝逼反或者进京授首了。无论是反叛还是回京,那么至少一个结局被注定了,兵部长久以来希望辽东局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算盘,彻底落空了。

    》庆祝我军节日,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104再升() 
看着办公桌后面坐着的新皇帝朱牧,一时间葛天章突然有了恍惚的错觉,他仿佛看见了当年在仁智殿设立办公室,第一次坐在这里的那位中兴之皇——天启皇帝。

    毕竟是老啦!跟不上这些年轻人的锐气了,也挡不住这些年轻人的锋芒了。葛天章在心中哀声叹息,然后强作精神抬起头来,对视向朱牧,开口劝谏道:“陛下!乱局未安,请三思!”

    听到这个风向之后,兵部的郎中赶紧上前一步,对皇帝朱牧劝谏道:“陛下!庆生之事年年可行,如今辽东局势混乱,王甫同作为辽北军统帅,不可擅自离开自己的防区,否则恐生变化,乱了如今辽东局面……”

    “陛下!”程之信也赶紧站出来,这一回他是在为了国家谋划,所以更加理直气壮一些:“王甫同虽然在边境平叛不利,可也是多年的重臣大将,草率处理,会祸乱边军,坏了陛下在辽东的用心啊!”

    听到这些大臣们异口同声的恳求自己收回成命,朱牧立刻变得有些不悦起来,他即位成了大明帝国的皇帝以来,每一次发号施令都会遭到各种各样的劝阻,仿佛所有的事情都要商量着来,而不是他一个人做主。

    这种感觉让他很不好,甚至有些恼怒。看着这些七嘴八舌劝说他不要命王甫同进京的兵部大臣,他更是有了一种手下大臣们朋党串联的隐忧——难道不是这群家伙串通好了,一起欺负自己年幼无知?

    心中冒出了这个想法,坐在椅子上的朱牧就更加恼怒起来,他一下子从桌子上站起来,吓得众臣们赶紧闭嘴,一时间这个房间里恢复了安静,就连朱牧那急促的呼吸声,似乎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

    结党营私!聚众犯上!这些混蛋都该死!等到我有乾纲独断的那一天,我一定把这些混蛋统统抓起来绞死!朱牧咬着牙盯着眼前的这些大臣,似乎要把这些大臣的长相都牢记在自己心底——他们每一个人都该死!该死!

    捏紧了自己的拳头,朱牧盯着眼前的众臣,嗓子眼里的话还没有咆哮出口,门口就匆匆忙忙走进来一名军官,将一封来自辽东的封存电报,就这么交到了朱牧的手中。然后这名军官就一言不发的退下,走出了皇帝陛下的办公室。

    撕开封存,朱牧用冰冷的眼神看向里面的内容,然后他突然就收住了即将爆发的脾气,竟然就这么坐回到了自己的的椅子上,甚至连咬着的后牙,都在不经意间松开了。然后他突然微微笑了笑,紧接着变成了让面前大臣们都背后发凉的大笑。

    朱牧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面,用手压着一封私信,用的是皇室专用的密码和渠道。发信人自然是朱牧在辽东最信任的朋友王珏,电报信上的内容就是朱牧正在做的这件事情。朱牧最开始的发笑是因为他觉得王珏和他两个人真的是合拍到了极致,竟然差不多同时想到了王甫同的辽北军,而后面的大笑是因为,王珏在电报里面说的事情,更加直白的剖析了现在的辽东形势。

    王珏在电报里坦言,暂时不要去动王甫同,这对辽东局势更为有利。而且劝说朱牧不要在辽东问题上操之过急,以免引起反弹,给大明帝国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封来自王珏的电报,明显要比一大兵部大臣的劝说要更加管用的多,朱牧在脑海里略微一衡量,就理解了不动王甫同的原因。

    有的时候人并非是利令智昏,或者说并非是因为某些决策者不够聪明。他们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他们习惯的立场来判断问题罢了,比如一个事情如果是岳飞联合大臣劝谏那就是结党营私,如果是秦桧带着大臣劝谏就是公忠体国了。

    转变了立场的朱牧突然发现,这些紧张的站出来让自己不要急躁着去动王甫同的大臣们,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恶了,所以他大声的笑了起来,连带着也散去了剩余的那一点点的恼怒。

    “朕……觉得你们说的也有道理。”朱牧突然变了画风,眼看着从一头暴怒的狮子,就这么变成了面带微笑的佛陀。兵部的众人立刻开始好奇起来,究竟那封电报里面,写了一些什么样的内容。

    仿佛是知道兵部众人心中的疑问,朱牧炫耀一般的对着程之信招了招手,然后将手里的电报塞给了这位兵部侍郎。后者将这份电文送到了葛天章的手上,葛天章打开看了一遍之后,就合上了那份电文。

    难道远在辽东的这个王珏,真的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莫测之智?葛天章心中不免有些疑惑,带着这股疑惑他将电文交回到程之信手上,心中的一块大石也算落了地。不管是什么原因,王珏在辽东留住了葛天章的颜面,保住了表面上看依旧无可动摇的先南后北国策,给了葛天章天大的人情。无论如何葛天章也要投桃报李,还上这个王珏递过来的橄榄枝——因为如果他不给,朱牧也会帮王珏主持这个公道。

    点了点头,葛天章终于开口,表示了自己在辽东新军上的态度:“冯平章将军的第29军,在辽东之战中表现不俗,就由兵部拟旨,效法新军重新编练。”

    这一点儿优惠当然不够,葛天章接着推出自己的筹码,一直到双方的利好差不多等价为止:“新军自成体系也有一段时间了,陛下应该给这支军队正名……按照其辽东之战的功绩,钦赐一面军旗表彰其的功绩。”

    “另,新军指挥官王珏,突破柳河防线,大破叛军于新民城下,功绩突出,应该给予应有的晋升。”葛天章说完了名义上的好处之后,就要给真正的实惠了:“兵部拟晋升其为帝国中将,请陛下恩准!”

    王珏,在辽东两次大战,两次大胜。从挂名的新军大校一跃成为大明帝国历史上,第一位不满21岁的帝国陆军中将。

105过时的新武器() 
这个时候的新任帝国陆军中将王珏正在干什么呢?他正在对着1000支刚刚从后方的武器生产工厂里运来的自动武器发呆——陈昭明在报告内提到的自动武器,在大明帝国或者说全世界各个国家里,早就有了这样一种武器设计。另外1000支已经送往前线,取得了很好的战绩。

    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武器设计师,除了天才一般灵光乍现,设计出划时代的伟大武器之外,大部分人都只能按部就班的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军方设计要求去探索未知的未来武器发展方向。

    这些工程师们设计武器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可以设计出一款真正超越一切的武器来:体积轻巧杀人方便,火力凶猛威力十足,精确并且压制力非凡,射程远见效快……可是残酷的现实往往告诉他们,世界上并没有这样十全十美的武器存在。

    于是在沮丧之余,设计师们开始根据人类战争的需要来为武器进行性能上的取舍。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设计师们追求的是更远的射程和更大的威力。并因为这样的追求制造出了栓式步枪以及重机枪这种阵地战配套武器体系。

    而有一些异想天开的设计者独自的思考,想到了赋予步枪更快射速的“奇思妙想”。他们利用机枪或者其他武器的原理,开始想尽办法为步枪提高射速,最终诞生的武器,就是一种叫做“自动步枪”的新式武器!

    当然,就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武器都只是半自动步枪而已,可是在当时看来,为手持步枪的士兵赋予连续开火的能力,绝对是一件跨时代的伟大壮举!于是各国都开始投入精力去研发这种半自动步枪,希望可以为自己的士兵装备上更强大的武器。

    可是这股热潮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逐渐消退了下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半自动步枪在射程和威力以及精度上,都无法和栓式步枪相提并论。谁也不愿意在阵地战千米左右的距离上拿着一支只能打500米的步枪作战,那只会让自己死的很有节奏感。

    不要以为步枪无法准确击中1000米开外的敌人,就否定1000米的有效射程,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因为在堑壕战的时候,有无数士兵在千米距离上开火,即便命中概率很低,可谁愿意顶着这个概率继续冲锋?

    所以半自动步枪,以及火力更猛压制力更强大的冲锋枪,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被各大参战国排斥,并没有大规模的装备部队。并非是这些武器不够先进,而是在当时的作战体系下,这些武器不适合罢了。

    可是当有人愿意购买这种武器的时候,武器生产厂商们立刻就从自己的技术储备仓库里,找到了合适的东西。江淮武器生产公司在1791年就曾经实验开发出一款能够连射的步枪,不过因为当时技术水平制约,这些武器在射程上完全无法满足军方要求。

    同样,在1799年的时候,为了满足美**方的采购要求,蚩尤公司设计生产了一种使用手枪弹的连射武器。这种武器最初装备美国海岸附近的巡逻船,以便上面搭乘的警察用来压制走私犯。

    可惜的是这款设计最终因为英国和美国之间的冲突有所缓和最终被美国人放弃。当然放弃的理由之一是这种武器相比较步枪而言“射程上存在较大缺陷”。

    然而时过境迁,现在大明帝国的军方指名道姓要这样的武器,这些武器制造商们为了节约研发成本,以及抱着废物利用的打算,直接就把这些已经“过时”的设计,给拿了出来。

    当王珏看着面前这2000支来自1799年生产的库存“自动武器”的时候,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他感觉自己要的东西应该更好,可眼前的这些东西确确实实也算满足了新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实战要求。

    比如说这种被刚刚命名为“冲锋枪”的武器,简直就是为了王珏的装甲步兵们量身设计订做的:拥有一支28发子弹容量的超大弹匣,可以快速装填;使用8毫米口径手枪子弹,和陆军通用;只要打开保险就可以连续射击一直到打光弹匣里的弹药,操作可以算是方便快捷……

    不过为了散热考虑采用了更厚重的枪管,重量方面也有些让人觉得无奈,这些武器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先进,相反还带着一股土得掉渣的乡村气息。但是当这些武器中的一半分发给伴随坦克作战的几个步兵师之后,得到了士兵们的一致好评。

    这些武器在新军向东攻击柳树屯和包家屯等战斗中,被士兵夹杂在步枪内大规模使用的时候,立刻得到了实战的证明——冲锋枪在堑壕内为士兵提供了良好的压制性能,填补了步枪射速上的空白,大大减小了刺刀肉搏的几率。

    当然这种新式武器出现的光芒,被坦克这样更加耀眼的新式武器带来的光芒给掩盖了下去,现在全世界都在谈论的是有关坦克的各种强大,却很少有人看到,包括部队编制在内的变革,已经在大明帝国的新军之中悄然展开了。

    这几场小规模的战斗,为新军在实战中检验自己的革新成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新军在这里投入了1号坦克,并在坦克的掩护下,快速的夺取了这些地方的叛军防线。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不过最终新军以比柳河之战低得多的伤亡,赢得了这几场小规模战斗的胜利。

    “告诉陈昭明!我们新军不是垃圾堆!让他尽可能的和武器生产厂商沟通清楚,我要更好的武器!更好的!”最终,王珏还是将这些武器都分发了下去,而第1装甲师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200辆1号坦克。

    这些坦克赋予了第1装甲师超强的攻击力,也赋予了第1装甲师无与伦比的远程突击能力……当然,同时,这些坦克也让第1装甲师成了名副其实的油老虎,成了整个辽东战场上,对汽油物资依赖最为严重的一支部队。

106架在火上烤() 
也就是王珏带的士兵素质更高更便于管理和指挥,要不然整个新军系统现在已经被自己的变化给彻底瘫痪掉了。物资分配方面禁卫军和新军两边都要照顾,牵扯了王珏大量的精力。

    禁卫军那边如今已经装备了40辆坦克,虽然有10辆是王珏调换过去的旧坦克,不过这么多坦克也确实让禁卫军有了一定独立作战的能力。另一方面,如此多的坦克也给禁卫军带来了各个方面的难题,比如说相关的车辆以及火炮方面的不足。

    于是王珏不得不紧急调拨了40辆各种型号的汽车过去,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禁卫军机械化方面的不足。可是这些装备也仅仅只能算是起到缓解的作用,距离禁卫军需求的数量,还差了相当多的距离。火炮更是禁卫军手里短缺的东西,他们扩建成军队以来,手里的火炮就没有满编过。

    禁卫军如此,新军自身就更是如此了。各个部队对于汽车的需求似乎根本就没有尽头,就连配置最为齐全的第1装甲师,在索要汽车等物质的时候,都从来没有手软过。第1装甲师目前配备了各种型号的汽车290辆,可按目前的估计来计算的话,想要让第1装甲师闭嘴,这个数量至少要再翻一倍才行。

    为了弥补汽车还有其他车辆一时间产能上的不足,王珏和他的手下们甚至打起了替代车辆的主意。在各个部队被当做高级通信兵使用的代步工具的摩托车,在新军这里被大量的装备,甚至安装上了“挎斗”,当做运输车辆使用。

    一些步兵临时装备了自行车,这种平民设备在国外也已经大量的用在了士兵身上,只不过在中国因为军队不重视只有少量配备而已。而这一次王珏一口气采购了1万辆,甚至先集中了100多辆分散的自行车,成立教导连培训士兵骑自行车的技能。

    当然,还有大量伴随新军作战的马车,这些马车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马车并不相同,它们大多数都是六匹甚至八匹战马拖拽的马车,上面搭载炮兵,后面拖拽一门小口径的野战炮。

    从外形上看,新军装备的马车也更前卫一些,上面有存放制式弹药箱的格子,两侧有用于悬挂帐篷还有背包的挂钩。这些马车有些用于拖拽轻型野战炮,有些用于装载军火还有运送步兵多余的辎重。

    这样的部队战斗力已经比传统的步兵提升了一大截,可是同样的消耗物资的速度也提升了一大截。第1装甲师人吃马嚼汽车消耗,一个月的开支可能比传统步兵一个军还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