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挤了!别推了!再推就掉下去了!”甲板相反的方向上,一个先上船的人被拥挤的人群顶在了船舷栏杆上,尖声叫喊道。
“闭嘴!不要喊!招来了明狗的炮弹怎么办?”他身后,一个抱着步枪的日本步兵头上缠着绷带,压低了声音呵斥道。
而另一边,一个孩子的哭声在昏暗的夜里显得那么的刺耳,于是更多的叫骂声跟着响了起来:“让他别哭了!向害死我们大伙么?”
还没等这些声音逐渐的安静下去,远处黑暗的西方,就亮起了一片闪光。这些闪光太不起眼了,还不如山顶的星星看上去明亮。
那是大明帝国的200毫米口径火炮开火的光亮,因为炮管修长,所以在高处甚至可以看到炮口的火焰闪烁。
200毫米口径大炮打出来的炮弹,飞过漫长的距离,很快就落在了港口码头附近,向这里炮击是白天就测过距离角度的,所以非常的精准。
当这些炮弹从天而降的时候,码头上等着上船的日本人发现,即便是在夜间,他们登船的危险,也已经大到了让人崩溃的程度了。
因为随着大明帝国地面部队的推进,15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现在也已经能够轻松的覆盖釜山码头了。
这些150毫米口径榴弹炮加入到了压制的射击之中,一下子让整个码头都变成了地狱,上面的日本人死伤惨重,一些趁着夜色想要靠近的船只,也都打消了自己的想法。
开什么玩笑?冒着炮火冲上去,停靠在码头上等着人员登船,然后再离开那里——谁有这么好的运气?敢做这样不要命的事情?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大明帝国时断时续对港口码头方向的炮击,效果非常明显,没有船只再停靠过来。
日本船员们想到的新办法,就是在其他地方,用小船一船一船的运走岸上的日本人。这种运载效率极低,而且很容易就因为大家你拥我挤,导致小船倾覆。
就这样,一晚上的忙碌,日军接走了大约数千人,剩下的人只好在天亮之后听天由命,祈祷日军还可以守住阵地,撑到下一个夜晚来临。
当然了,这种祈祷并不能产生任何作用,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大明帝国的轰炸机就准时加入到了攻击序列之中,向釜山城内持续不断的投下炸弹。
整个釜山都被淹没在了一片爆炸之中,日本守军大约1万人在中午的时候投降,釜山市中心在这一次投降后易手。
无数大明帝国的士兵冲上了釜山市中心的大楼,在上面欢呼胜利,并且在制高点上升起了龙旗。
这是一场属于他们的辉煌胜利,也是剩下的小半个城市里,日本残兵败将们崩溃的开始。
在欢呼的声音中,大明帝国第2集团军的指挥部里,杨子桢下达了发起新一轮攻击的命令。大明帝国的部队开始沿着街道疯狂进攻,日本守军节节败退。
因为有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大明帝国的步兵沿着街道推进的速度非常快,当天下午两点的时候,大明帝国就已经打到了港口区附近的街道。
而身后的楼房里,到处躲藏的日本士兵和平民,都被扫荡的大明帝国步兵清洗干净了。他们要么就投降被押送到城外的战俘营,要么就被子弹手榴弹干掉,成为城市内的一具冰冷的尸体。
下午三点的时候,大明帝国的几辆坦克掩护一对步兵冲进了码头所在的区域,钢铁的履带碾过码头上成堆的尸体,声音都变了腔调。
此时此刻日本守军的抵抗已经完全乱了步骤,也失去了组织纪律,有些地方正在顽强的抵抗,而有些地方却已经开始成建制的投降。
不管怎么样,因为大部分沿海地区都已经被大明帝国的士兵占领了,即便是城内的日军还能再坚持到夜晚,他们也无法撤出来,登船离开了。
这真的是一场血腥的战斗,日本平民在这里至少阵亡了二十万人。日本守军也在这里损失了大量的兵力,至少有5万名日军被俘或者战死。
因为天气寒冷的关系,所以连伤兵都少得可怜,很多人中弹之后就被丢在街道上,或者简单的拖到角落里,然后冻死在寒冷的夜晚之中。
更可怕的是,因为日本士兵不允许平民投降,以及登船离开的希望一直存在,所以日本平民很少有投降的。城内因为集中了周边的日本难民,所以人口密度极大,所以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于炮火的惨剧。
当下午四点,最后的枪声渐渐平息下来之后,大明帝国在朝鲜半岛上最后的一场战斗,以大明帝国的胜利告终。
历时两个月的朝鲜半岛战争,经历了前期的胶着,中期的惨烈,在后期变成了一场速战速决。
大明帝国的坦克部队长驱直入,仅仅用了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从平壤一线,推进到了釜山海边。
日本部队惨败溃退,最终丢失了整个朝鲜半岛。截止到2月4日,除了拒不投降的日本零散游击队,有组织的朝鲜半岛日本守军,全部撤离或被大明帝国歼灭掉了。
“给陛下发电报吧……张建军昨天就把42师团吃掉了,我们打到现在才拿下釜山,终究还是慢了一步啊。”杨子桢把部队的报告丢在桌子上,对自己的参谋长刘志坚说道。
刘志坚笑了笑,开口说道:“将军阁下,能够顺利打赢朝鲜之战,我们已经算是有大功劳了……朝鲜,终于又回到我们大明帝国的统治之下了!”
478赏()
♂
“把这些文件送给内阁……关于征收战争税,并且动员预备役的事情,先压下来!”紫禁城仁智殿内,朱牧把手中的文件,递给了秘书处的秘书长。
他松开手来,侧过头看向身边站着的沈延,开口说道:“沈书,想来朝鲜半岛的事情,这两天也就能有个结果了吧?”
“启禀陛下,臣也觉得,这两天,就能有个结果了。釜山之战随时都有可能结束,善后工作,就比较棘手了……”沈延一抱拳,开口对朱牧回禀道。
可以这么说,大明帝国对进攻朝鲜半岛的预判,实际上是非常准确的。包括王剑锋等内阁大臣在内,许多人都笃定了大明帝国会在这场战争中获胜。
实际上,大家担心的第一个就是莫斯科公国在这个过程中倒戈,让大明帝国北部地区出现问题。
另外,内阁以王剑锋为首的大臣们,都害怕战争会在东南半岛扩大并且延续下去,最终无法收拾扩散成耗时日久的全面战争。
简单的说,就是大家都认为,单挑日本根本没难度,打锡兰最终引来英国,被消耗成全面战争,引发又一次反明浪潮,才是大明帝国顾忌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有关朝鲜半岛内部的。因为朱牧扩军用的是从资本财阀手里借来的钱,所以朝鲜半岛理论上,是要用来“还债”的。
怎么一个还债的方法呢?就是大明帝国官方用俘虏还有征服的地区内包含的财富,来偿还借资本家的武器装备……
这件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在朝鲜半岛上的奴役工作也早就已经展开。大明帝国的后续部队完全变成了治安军,正在帮资本家和财团们,维持糜烂的社会治安。
毫无顾忌的征召民夫,强制当地人服劳役,甚至直接抓人关进矿山等劳动点工作,这些都引起了朝鲜半岛原住民们的激烈抵抗。
但是,抵抗归抵抗,可这些抵抗却无法在大明帝国的军队面前掀起什么浪花来。因为随着大明帝国的部队开进来的,还有大量的汉族人口。
历史上那些扩张民族,很多都倒在了地广人稀,人口不足这道难题上。可比起游牧民族来,农耕文明从来就没有被人口难倒过。
大明帝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第一批移民就有辽东发配的叛军俘虏与其家属等100万人。
后续还有不少于500万人要被送到朝鲜半岛上去,这只是强制性的移民,不包括自愿去拓荒还有淘金的人口。
可以这么说,那些所谓的游击战还有人海战术,在大明帝国面前,根本就玩不转——任何民族,在面对汉人的时候,都只能是可悲的少数民族罢了。
沈延现在说的问题,就是资本家引起的地方骚动问题,这种骚动没有10年都稳定不下来,所以自然是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
而作为兵部书的沈延,肩负着镇压朝鲜半岛上的叛乱职责,所以这个时候他也赶紧抓紧时间,对皇帝陛下诉苦。
“你说的这个,是避免不了的问题……抓紧时间向朝鲜半岛移民,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朱牧也知道这个问题棘手,所以也只能给出一个方向上的意见。
只有当那里真正变成顺民还有汉族人居住的地区,才能避免出现历史上的种种反复——这是历史给朱牧的教训,他学的很快。
尽管这种教训很血腥,也伴随着对朝鲜半岛上原住民的不公平,可一切都是早就被注定了的事情,容不得更改……
“陛下,要不要臣去告诫一下,让他们在朝鲜半岛上的吃相好看一些?”沈延突然开口,问朱牧道。
身份上,沈延是资本财团挺起来,作为代言人安放在兵部书这个位置上的人选。他代表的是身后的军火商和财阀,但他同时也是兵部书,是大明帝国的臣子。
如果他只是一个传声筒,那沈延也坐不到现在这个位置上。他当然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手腕。
他当然明白,一味的贪婪和索取,终究会引起皇帝的不满,也会让双方的关系生出嫌隙。这不是长久之道,有的时候是要学会自我收敛的。
而这个时候他提出要帮皇帝压一压,也能争取到皇帝更多的信任和支持,所以他才提出了这么一个不符合他身份的建议。
朱牧这个时候想着的是用资本的手,解决一下朝鲜半岛原住民的骑墙态度,他需要的是血腥镇压,和之后的救世姿态。
直白一些,就是他要等资本家先闹,闹够了他再出手收拾,借机打压一些人,拉拢一些人,甚至回收一部分撒出去的利益。
也正是因为朱牧有这种手腕,有这种走一步看三步甚至三十步的睿智,才能用得起王珏这样的臣子。
“不必了,那些人做什么,都不要插手!如果……”朱牧开口想要说一些什么,可是随后自己就打断了自己的话语。显然他改变了主意,放弃了要和沈延说的话。
沈延知道,皇帝要说的事情,一定是和他身后的人有关,所以他意识到朝鲜半岛上要起风了,下意识的垂下了眼皮。
这个时候,一个电报处的联络官走了进来,开口唱和道:“大喜啊!陛下!大喜!釜山大捷,朝鲜半岛大捷!”
听到这个消息,朱牧提着的一口气松了下来,他脸上带了笑容,站起身来,走过去扯过了电报纸,看了一眼就哈哈大笑起来。
沈延在一旁,也赶紧祝贺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朝鲜半岛,终于重回我大明治下了!”
朱牧把手里的电文丢在桌子上,笑容更盛道:“好!好好!如果王珏不负朕的希望,这一场,朕是不会输了!”
他一边说,一边大声的召唤:“来人!拟旨!给朕拟旨!赏张建军,赏杨子桢!封张建军的妻子诰命……杨家在京师的老爷子呢?请来见朕!朕要赐宴!”
479二倍之敌()
♂
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赏赐朝鲜半岛将士的圣旨还没有拟好呢,另一个让朱牧郁闷的事情就发生了。
在日本被赶出朝鲜半岛的同时,英国海军4艘战列舰和4艘巡洋舰组成的舰队,先期越过了马六甲海峡,与前来接应的锡兰分舰队汇合。
这个消息是被锡兰方面当做广播新闻有意放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大明帝国的东南半岛军事行动施压。
显然,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王珏此时此刻正在焦头烂额的应对,希望可以抵消掉英国舰队加入战区的不利影响。
“楚与之这一次可难熬了。”王珏头疼的看着手上的消息,对目前的情况有些无可奈何。
他作为一名陆军将领,实在是无法帮海军方面分担压力。他也无法指挥海军作战,毕竟陆军和海军之间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王珏一不懂潮汐洋流,二不懂舰队阵型组织,即便是他想去海军帮忙,估计海军也看不上他这个陆军上将。
况且,海军方面坐镇的老将军是不动如山的楚与之,也实在轮不到王珏去指手画脚。
“可不是么?也为难老将军楚与之了……今年都六十多了……”王琰站在王珏的身后,开口附和道。
前面的王珏看了王琰一眼,无奈的开口:“楚与之一旦顶不住英国锡兰两国舰队的压力,我们的侧翼就暴露了,到时候,沿海一线你的集团军,是要被压制的。”
“所以您让我的部队向中路靠,把海岸线留给了你自己的守备集群?”王琰看着可以说是自己半个老师的王珏,开口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王珏也没有遮掩:“我不放心把你留在劣势地区,我怕缪晟晔会在沿海利用海军反击,所以我决定亲自在这里等他!”
有一个事情他是没有说明的,他怕王琰第一次作战就遇到劣势情况下对阵缪晟晔的局面,一个人应付不来。
“我可以应付的!司令官!我认为我一手训练出来的第4集团军,也能胜任这个任务!”王琰皱起了眉头,开口对王珏说道。
笑了笑,王珏听自己的手下这么说,欣慰的伸出了手掌,在对方的肩膀上拍了拍:“我相信,只不过我要给你制造一个机会,一个与老将军司马明威一起升官发财的机会。”
他一边说,一边收回了自己的手掌:“我年纪轻轻已经是上将军衔了,元帅这个位置轻易是不能给我了,这是定数。”
大明帝国中兴之主天启大帝的军事改革中,元帅和大元帅就是最高军衔了。不同的是元帅是给带兵指挥的一线作战将领最高的赏赐,而大元帅差不多就是爵位一类的东西了,基本就是“回家养老”的意思。
所以,在王珏现在这个年纪上,封上将已经是非议颇多的一种恩宠奖赏了,再给个元帅就有些过了。
皇帝最忌讳的事情之一,就是赏无可赏的局面——他无法行使自己赏罚的权力的时候,就是非常危险的一个时候了。
这就是为什么,王珏在夺了辽东之后,给了他一个上将的军衔,却让他赋闲在家一年的主要原因……
“跟在我身边,已经让你们的晋升慢了一线了,如果这一次再不给你找个机会,我自己都要埋怨自己了。”王珏看着面前的王琰,开口这样说道。
看到对方还想解释什么,王珏伸出了自己的手掌,阻止了对方开口:“我知道你觉得不介意,可是我介意!去吧,去把属于你的荣誉,带回来!”
“司令官!等我在中路旗开得胜!”王琰知道,王珏做出的判断是不容更改的,他也没有必要在自己得利的时候,忤逆王珏。
所以他立正敬礼,把自己的拳头按在了自己的胸前,开口承诺道:“您等我的消息!”
说完之后,他就走出了王珏的司令部,而这个时候王珏才叹息了一声,把目光又投在了远处地图上,那浩瀚的海面上:“这一次,不好打啊。”
缪晟晔看出了王珏急于决战的思路,结果宁愿处处被动挨打,也不愿意投入预备队与大明帝国的军队决一死战。
锡兰摆明了要消耗下去,虽然一时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