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侄子抬头看苏瑾歌,婶婶作为一个女人上朝肯定会被为难。只是叔叔请了病假,赋闲在家,也没人在朝堂上替婶婶说话。婶婶再坚强也只是个女人,也不知道会不会私底下偷偷的哭。
徐勇十分担忧,可抬头一看就呆住了。
原先婶婶满面风霜,也不懂得化妆修饰,皮肤也不白。看着就是一个普通妇人,顶多健壮点。
如今这肤白貌美,唇红齿白对着他笑的温柔的是谁?
“婶婶……”他迟疑的喊,眼里满是不敢置信。
“是我。”苏瑾歌点头:“大侄子最近清减不少啊。不过我和你叔叔已经合离,你就别叫我婶婶了。”
“谢婶婶关心,养育之恩不敢忘,您一日是我婶婶,在我心里就一直是我婶婶。”
苏瑾歌有些感动了:“你弟弟妹妹是因为我被流放,你就不怨我?”
“青娘和二弟本就错了,是我没有担当长兄的责任,让他们犯下大错。这也是他们应得的。流放三千里虽苦,可有叔叔的部下照顾着,也难有生命危险,只希望他们能在琼州好好改造。不然总有撞到南墙的时候。那时候想改,就难了。”
苏瑾歌点头:“你是个好孩子,恩怨分明。两箱子财物带走吧,你去跟你叔叔说,我只要我当初攻下平城安城的财产。”
徐勇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是。
因为徐洲降爵,平城安城已经成了怀恩伯府不能说的话题。
这几天叔叔醉生梦死,弟弟妹妹又连发信函说流放路上有多艰难。吃住不好不说,因为两个人是犯人,必须下地跟着车走,三千里路必须一个月到达,一天就要走一百里。这对于喜欢乘车坐轿的两兄妹是巨大的折磨,没两天两人脚就烂了。
他们说生不如死,让叔叔帮忙把他们弄回去。
徐勇接了信函,只能给他们送去吃的用的和药。银钱只给押解的官差,让他们沿途照顾好两兄妹。这是他仅能做的事情。
这段时间既要忙着家里,又忙着两兄妹的事,徐勇颇有些焦头烂额。他总是想到婶婶在家的时候一家人和美的场景,只是他母亲私心太重,竟然做了那等恶事。
叔叔对他也没了好脸色。
徐勇一句怨言都没有,害叔叔断子绝孙,他怎样补偿都不为过。
两人寒暄过后,苏瑾歌邀请他吃饭。
徐勇很想念饭菜的味道,可是想到叔叔在家里一个人,如果他不回家就没人照顾,于是辞别。
苏瑾歌这个官职平时没什么大事,属于决策层。主要是皇帝没给她找事做。
苏瑾歌能做的就只有怼怼皇帝看不顺眼的官员,暗地里查谁和她有仇了。
又到了皇上在朝堂上给怀恩侯赐婚的时候。
被她怼过的官员幸灾乐祸看着她。
没嘲笑徐洲是因为徐洲没上朝,徐州自从降爵之后就一直没上朝。
苏瑾歌懂,因为就算是没上朝,每天议论徐洲的人也很多。
嘲笑他不行。
一个男人没了生育能力和太监有什么两样?
徐州当初的战友经常因为这事和别人打架。
朝堂上经常发生冲突,火气很旺。
官员们就以为皇上给徐洲赐婚是要敲打他们,毕竟是陪皇上打天下的功臣,皇上看着呢,谁还再敢折辱?
苏瑾歌耳边清静不少。
第655章 糟糠之妻之死(10)()
清静了是因为不敢在她耳边讥讽,朝堂上都知道苏大人怼人的功力杠杠的,关键是能屈能伸。你说她不尊老爱幼,她就反过来骂你说不过一个女人。
简直奸诈。
跟上一世不同的是,杨小姐接到圣旨,在家里都哭天抢地的。杨小姐自诩身份高贵,这些年来也做了不少政治投资,获取不少位高权重的人对对她的好感,本来想着要选一个最好的,没想到皇上一道圣旨打碎了她的美梦。
要是一个月前,她肯定高兴的很。
那时候徐洲是镇远侯,身份高贵,得皇帝信任,家里的孩子都是大哥家的,影响不到她的地位。
可是如今徐洲受皇帝厌弃,听闻又是个不能人道的。相反他的前妻在朝堂上正受皇帝看重,这样一个人,除了一张脸还算得上能看,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被前妻报复,被皇帝清算了。
杨小姐心中不高兴,可又不能抗旨。
苏瑾歌传旨的时候见到了杨小姐,见她的表情并不像欢喜的样子,杨小姐对苏瑾歌也是恭敬讨好的态度。
现在有嫌疑的徐家兄妹和杨小姐都没有做案条件,也许下毒的人不是他们,也许这一世和上境况不同,他们打消了下毒的念头。
苏瑾歌暂时这些事放在脑后,朝堂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有几个地区发生地震,有人趁机传播谣言。说当今皇帝上位不正,于是引得上天震怒,降下灾祸给人间。
这股谣言越传越烈,传到了朝堂上,甚至有老臣让皇帝下罪己诏。
苏瑾歌当即就表示了反对,杜大人很看不惯她,可是在朝堂上被她怼了几次之后也不敢出头了,这次出来的是另一个言官。
那位言官引经据典洋洋洒洒的列举了历史上各地发生地震之后,皇上发罪己诏最后天下太平的例子。又列举了一些皇帝独断专行最后应验上天降罪的事例。
朝堂上竟有半数的老臣附和。
皇帝是以武力打下天下的,在军中很有威望,但不包括这些老臣。皇帝的仁慈宽和已经让他们忘了前朝传的皇帝阎罗名号了,那可是能为了行军速度,就地杀俘虏的人。
“微臣不同意。”
“苏大人又不同意了,苏大人,这可是有例可循的!”言官嘲讽的看着她,心想你再牙尖嘴利也不能说古人的做法不对,那都是经过验证沿用已久的。
“这位大人说的对,那是有例可循的,可有例可循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胡言乱语!大胆至极!不知所谓!”言官用三个词语评价,看着她的表情有些惊骇,万万没想到她能挑战权威。
“前朝史书共三百年,描述了五十九次特大地动,仅有三位皇帝上了罪己诏。这三位还是有名的昏庸皇帝,可见上不上罪己诏和地动没什么关系,而是和帝王的品德有关系。
陛下奋斗多年打下江山,还天下百姓一片太平。这是足以彪炳千秋的大功德!杨大人,我听您刚才叫的最欢,鼓动群臣逼陛下上罪己诏,莫不是你认为,咱们陛下是个昏君!”
最后两字掷地有声,杨大人立即就软了脊背颓然跪下,五体投地两股战战道:“微臣不敢!”
苏瑾歌扫视一圈朝堂,眉眼如刀:“各位大人,认为陛下是昏君吗?”
“哪里?都是吃饱了撑的文官说的瞎话!”
“什么鸟罪己诏,我看就是你们文官无能安抚不了百姓才来推卸责任,逼迫皇上。”
“一个个怂的很,只会拿大帽子压人。”
武将队伍议论纷纷,刚才附和让陛下上罪己诏的文官全都跪在地上连称:“微臣不敢。”
苏瑾歌转向皇帝:“陛下,既然天下都认可您的仁德,这罪己诏就是无稽之谈!也只有朝臣昏庸,治理不好一方百姓,才会谣言四起伤及陛下。微臣虽是个女人,也愿意为陛下尽忠。陛下,这次河西的赈灾事宜,微臣当仁不让,必会给出一个让陛下满意的结果。”
皇上一拍龙椅,大喊一声好,亲自走到堂下赐予苏瑾歌天子剑,让她面对昏官贪官可以先斩后奏。
给了她极大的权力。
救灾事宜刻不容缓,皇帝给苏瑾歌配备了护卫和副手,以及数十万的赈灾银。苏瑾歌领命下去了。
皇帝面对这一朝堂的人,心中怒气翻腾:“这一朝堂的男人还比不上一个女人!”
声音冷肃,并没有高声,却让堂下官员冷汗涔涔。
皇帝是在苏瑾歌来之后才感觉到做一个皇帝的好处,永远有人能察觉到你的心意,并照着你的心意说话。想说什么一个眼神苏瑾歌就能领会,并且把他不喜欢的官员怼的无地自容。
有些他不适合说的话,苏瑾歌都帮他说了。
只这一点就胜过了朝堂大多数大臣,更别提她还有战功,还会干实事。
而且永远都是皇帝最好皇帝最棒皇帝没有错的样子,要是错也是大臣无能。
真是完美臣子啊。
皇帝感觉朝堂上有了苏瑾歌他身心舒畅。
可怜徐洲有眼无珠,为了一对蛇蝎心肠的侄子侄女和苏瑾歌和离。
不过和离的好啊,苏瑾歌的用处就应该在朝堂上而不是深宅后院。
苏瑾歌带着赈灾银两去了灾区,她身边跟着二十多人的皇帝亲卫,每个都是跟着皇帝南征北战很长时间的,战功赫赫。有这种杀气腾腾的亲卫,再加上随身携带的天子剑,一路上一个劫匪都没遇到。到了受灾地区,当地官员也完全不敢轻视。
赈灾银两贵重,赶路速度不能太快,她是乘着马车去的,途中写了一些防疫的小册子。
地震过后瘟疫是个大问题,被污染的饮用水,蚊蝇,腐败食物等都可能造成瘟疫横行。
苏瑾歌带了一批大夫,分发口罩,熬清热解毒的汤药给伤者包扎。焚烧尸体,最后搭建暂时安置的窝棚。
在她没来之前,灾区的情况很糟糕。县衙的衙役不够,也就意味着救灾的人手不足,地震的消息传到京城已经过了十多天,再加上她路上走的十多天,能救的人基本上都救下来了,不能救的人也早就没了生路。
苏瑾歌带着人马去的时,受灾地区官员正带人正在清扫县城。
一个数十万人口的县,房子全部被夷平。远远看去一片荒凉。
灾民被暂时安置到了城外,他们还在饮用河流里的水,然而那些水经过上流动物尸体和尸首的污染,已经有了病毒。
第656章 糟糠之妻之死(11)()
已经有数百人有了瘟疫的初步状况,发烧,全身无力,身上出红疹。而且衣食无着。由于周朝的统治刚开始,基层官员用的还是前朝的。
苏瑾歌先斩杀了几个贪污受贿克扣百姓的贪官,用雷霆手段震慑了当地官场之后,她发布的命令执行力度果然好了许多。
肃清官场之后救灾上了正轨,当地的大户也开始开仓放粮,或在城门口施粥。
苏瑾歌找出捐献数额最大的,求皇上赏赐了忠义之士的匾额。有了金字招牌,大户们的捐献热情纷纷上涨。
加上药材和粮食到的及时,大家不必为饥饿发愁,疾病也得到了控制。虽然还会哭自己死去的亲人和财产,但灾区的气氛并不颓靡。
苏瑾歌还加强了对灾区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全国各地都在关注他们。说有江南送来的米,云南送来的药,河北河南送来的棉花和布。周朝的人都关心他们,希望他们能振作起来。
逝者已矣,未来的日子还是要过的。
各地的邸报实时报道了灾区情况,通过这个渠道,苏瑾歌组织了全国性的捐款。
她这个女官早就传遍了周朝各地,再加上是地震这样的大事件,各地纷纷慷慨解囊,苏瑾歌赈灾的好一部分钱财都没有用国库里的。
受灾地区民众情绪也逐渐恢复,灾难期间涌现的仁人义士,苏瑾歌也适当给了嘉奖。
通过地震这件事情还加强了周朝的民族凝聚力。
全国各地支援受灾地区的新闻已经在各地传得沸沸扬扬,百姓们头一次感觉到这个朝廷是实实在在做好事的。
他们很有同理心,想着受灾地区在朝廷的组织下全国都帮助他们,因而很快解决了危机。听说今年地震灾后死的人都很少呢。万一某一天他们也遭灾了,朝廷会不会也组织全国的人帮助他们?
不像前朝,皇帝昏庸无道,只管自己建楼阁建园子,哪里管百姓受灾?哪里管百姓饿死?
苏大人是个好官,皇帝是好皇帝。
苏瑾歌的事迹被编成了话本在京城的酒楼被广泛传颂。
同时被广泛传颂的还有皇帝的仁德与慧眼识珠。
若不是皇帝力排众议让苏瑾歌当了官,一场地震的灾难会延续很长时间,有时候瘟疫能让一城的人死光。
之前的三年赋税再加上这次救灾能力展现在广大群众的面前,再也没有百姓说她做官不应该了。
之前皇帝说满朝堂的男人还比不上一个女人的,那些官员还颇为不服,觉得像苏瑾歌这种谄媚逢迎的官员,他们才不屑与之为伍。
没想到,人家这么简单就把地震的事解决了。
既没有流窜到到其他城市的灾民,也没有地震过后瘟疫横生,遍地饥馁的惨象。有点理智的官员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巧合。
苏瑾歌回来复命,发现好多官员悄然转变了对她的态度。
皇帝也对她大加赞赏,赏赐众多财物。
苏瑾歌突然就想,做官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不是为了权力,就让她为这天下的百姓真真切切的做一次好官。
反正距她死亡也只有半年时间了。
苏瑾歌送还天子剑的时候,皇上说天子剑暂时保存在她那里,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大家单知道皇帝对苏瑾歌恩宠,但不知道皇帝对苏瑾歌这么恩宠。
历朝历代有皇帝信物的人莫不是劳苦功高,德高望重之人。
苏瑾歌这个当上官还没几个月的人,还是一个女人,拿着天子剑实在说不过去。
赈灾的事情,皇上只骂了一句就再无生声息。官员们都以为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因此胆子又大了,上书说苏瑾歌资历不足,不足以拿天子剑。
皇帝看了一眼苏瑾歌,苏瑾歌明白皇帝这是让她自己解决。
苏瑾歌还没怕过谁。
她直接就把矛头对准了叫得最凶的那个人。
不巧,又是个言官。
看着一脸清高倔强,一副我说的都是为皇帝好,我是在尽职尽忠,我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忠臣,不屑于你们这些佞臣为伍的高傲样子。
苏瑾歌笑了,还是熟悉的开头:“敢问这位大人可有寸功?”
大人们推陈出新努力研究,已经得到了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
言官不屑的瞥她一眼,就列举出了自己在朝堂上劝谏皇帝的几十条建议。
又说从这几件事可以避免皇上奢侈,避免皇上享乐,避免皇上亲贤远佞,避免皇上头脑发热做出不智的决定。虽然只是些小事,不值得一提,可皇帝是管理天下的人,他这些劝谏从小的来说可以让皇帝少做错事,大的来说能影响天下。
这位言官避重就轻,夸赞皇上的功绩。又说自己的功劳微不足道,都是皇上仁德,才有他这样敢于直谏的官员存在,说有了这样的皇帝是天下之福,这是百姓之福。
皇帝笑了,有了苏瑾歌之后,朝廷上的官员都变得会说话了。
苏瑾歌脸上的笑更大了,以为这位言官也是死磕死犟准备跟她讲大道理的人。没想到也这么会拍皇上的马屁,简直是深得她的真传,不过配上这一脸清高倔强的样子,真是违和得很。
苏瑾歌鼓掌:“呕吼,大人可真是劳苦功高。”
言官得意仰头。
“大人比我年龄大,比我做官久,比我功劳多,却没有得到天子剑。怪不得叫的这么凶啊,原来是对皇帝不满啊。”苏瑾歌说。
言官脸色顿时就难看了,他以为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可以破解苏瑾歌话里的陷阱,作为言官总是说不过一个武官,那算怎么回事。
可没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