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郭嘉哽咽。
要离开的孙礼愣住了,随即苦笑,转身。
“末将孙礼,愿降,只是希望陛下,言而有信!”
“朕向来一言九鼎,言出必行!”秦放长出了一口气,下马,转身,走向已经下马的孙礼。
第637章 提前部署()
北山的大军,浩浩荡荡,军容整齐,一杆大旗迎风飘扬,上书一个‘汉‘’字!
中军,几人骑马并列而行。
“陛下,你不是说你言出必行吗?”孙礼哭丧着一场脸,看向秦放。
孙礼投降,秦放入城鲁郡,张榜安民,留下了一些兵马,一个军司马被提升为了太守,暂时处理鲁郡事务。
没办法,鲁郡就一个孙礼有本事,其他的,秦放完全看不上。
手下的牛人就那么几个,留在鲁郡,实在是浪费,所以才选了一个军司马。
当然,秦放做事也不会如此莽撞和随意,他给许昌的法正和程秉等人发了旨意,让他们从选拔的官员种,挑选一些出来,充任各地的官员。
孙礼,秦放答应的是先锋,但是在他投降之后,秦放却把他留在了中军。
这让孙礼相当的不满,但鲁郡已经没了,大军也投降了,没有了资本,只好一直隐忍着。
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
孙礼呢,就是一个不低头的人,虽说不能明着反抗,但是一有机会,就会发出心中的不满。
一开始,他还担心秦放会突然暴怒,把他杀了。
但一次两次之后,他发现,秦放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秦放看起来年纪轻轻,但办事,相当老脸,喜怒更是不行于色,年轻人那种少年得志,更是一点都看不出来。
每次他询问这个问题,秦放都是笑而不答,这让他相当的被动,也相当的没有办法。
这一次,又有了几乎,孙礼依旧没放弃,发出了询问。
“孙礼啊,咱们这位陛下,跟其他人不一样,以后啊,你就明白了,这事,别再问了!”郭嘉开口。
对于孙礼,郭嘉以前并未听过,但秦放重视的人,一向不是凡人,要不然,他也不会提出给孙礼做谋士,讨伐曹操。
“可是,九五之尊不都是一言九鼎,言出必行的吗?”孙礼看着秦放。“咱们陛下,也是九五之尊,要是不能言出必行”
“孙礼!”庞统开口,呵斥住了孙礼。
秦放虽说大大咧咧,但并不是什么都不在乎,孙礼的话,明显的越说月幽问题,一旦让其继续说下去,这后果还真不好说。
“陛下,咱们现在是否前往泰山郡驰援!”诸葛亮开口。
“泰山郡?”秦放微微摇头。“泰山郡有关羽、张飞。许褚在,我们现在过去,也不会帮上什么忙!”
孙礼投降之后,秦放最先询问的就是火焰长枪的问题。
跟他想的一样,曹操虽说在紧急制造火焰长枪,但还是没做到,各个城池都有囤积,大城,重城,险要之地,还有夏侯家和曹家将领把手的地方,都会多一些,或者说,怎么都会有一些,至于其他的将领,分到的便会很少了。
他们控制的都是小城和不重要的城池,丢失与否,在曹操看来,于全局没有多大影响。
给他们的命令也不是死守城池,而是寻找机会,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若是不敌,可自行撤离,前往周边最近主城,继续抵抗。
孙礼守卫的鲁郡,能被秦放如此拿下,还招降了孙礼和降兵,跟孙礼的一个失误有关。
秦放传过去的消息,他没有相信,派出的之后,被秦放全数拿下,大军突然兵临城下,依靠城池都守不住,此刻逃离,秦放必然会追上去,到时候,损失的只能更大。
也正是因为这样,秦放单人独骑出现之后,孙礼才会出城。
本想有机会就杀了秦放,不想孙礼跟徐邈终归不是一样的人,在听了秦放的话之后,一直不得志的他,觉得归顺秦放,才是一个更好的出路。
这些因素综合到了一起,这才有了最好的那么一个结果。
秦放在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一切之后,孙礼就成了中军将领,至于前军,根本没有前锋,一队队的斥候在前方不断打探消息,汇集而来。
大军速度不快,但每一步,似乎都早有定论,走的四平八稳。
鉴于此,众人才会怀疑,并且,问题还不少。
“既然不是泰山郡,那就是济北郡了!”庞统略作沉思,给出了答案。“只是,我们这里距离济北郡,路途不近,大军需快速前往才是,不然他们的军马驰援泰山郡,很可能让许褚、关羽、张飞陷入困局。”
“济北郡?”
秦放再次摇头。“不不不,济北郡我已经让张绣率领大军去了,我相信张绣,拿下一个兵马不多的小城,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一下,众人都懵了。
他们刚刚拿下了鲁郡,剩下的只有泰山郡和济北郡,现在秦放不攻打泰山郡,也不大济北郡,那他们到底要去哪啊?
这三郡互成掎角,此刻,拿下了鲁郡,正是攻打其他两郡的时候,而秦放,却没有这个打算?
这
不正常啊!
“陛下,攻打哪里都行,只是你答应的事”
绕了一大圈,终于孙礼逮到了说话的机会,第一次问,秦放选择了常用的不回答,不放弃的他,发出了第二次的询问。
“孙礼啊,放心,这一次,肯定让你做先锋!”
回答完孙礼之后,秦放继续道。
“鲁郡靠着青州,徐州,乃是重镇,所以火焰长枪囤积众多,想要拿下,必然不容易,我们拿下了鲁郡,相比济北郡也该被张绣拿下了,我认为,西边的东平和任城也该得到消息了”
“哎哎,改变方向,向西,向西!”秦放看了一眼,一条宽敞的有些慌乱的大道迎入眼帘,马上下令。
因为斥候都走出去太远了,前军也有一部分继续北上了,秦放一行人停了下来,等待大军掉头。
“陛下,我,我”秦放其他的话孙礼都没听清,只听到肯定让他做先锋,现在是激动的不得了。
“任城和东平,你选一个便是!”
说完之后,秦放脸色微变,看向诸葛亮!
“孔明先生,希望你可以前往济北郡,辅助张绣,守住那里,那里是冀州来往兖州的要道,这里大战之后,冀州方向援军,随时可能会来,毕竟,这里的人物,可不是青州夏侯杰支流可以比拟的!”
第638章 一纸檄文()
诸葛亮在几百人的护送下,前往了济北郡,那里扼守兖州北部,冀州援军弱来驰援,必然要经过那里。
张绣带着兵马众多,张绣也是一员猛将,但没有一个大才在那里帮忙,秦放着实不放心。
济北郡是否能守住,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可以说,济北郡关乎着整个兖州战事。
派去了诸葛亮,秦放还是不放心,派人给青州的贾诩等人传旨,严密盯着冀州和济北郡,危急时刻,可以不用请旨,火速驰援。
青州有贾诩,黄忠、魏延,不管是守城,还是驰援,秦放都相信,可以起到作用。
孙礼最终选择了东平。
东平靠近济北郡,在孙礼看来,这里有着一定的危险系数,既然已经投降了,自然要帮着秦放思考,难啃的骨头,危险的地方,他们这些将领要效劳一下。
秦放微微皱眉,任城郡地界不大,攻打也不会太难,毕竟,鲁郡已经拿下,徐州,青州,都是他的地界。
守军唯一的逃命方向就是向南。
兖州就那么大,难逃也只是多聚集一些乌合之众罢了,秦放完全没有担忧。
但是东平就不一样了,济北郡的情况,现在如何,还不清楚,一旦东平均抵抗不住,选择北山济北郡,这对于张绣来说,可就麻烦了。
济北郡地界不小,他们若是溃败的散兵游勇倒也无妨,但若是大军全撤,与冀州军马夹击,济北郡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就算有诸葛亮,秦放还是不放心。
秦放看了看孙礼。
孙礼此刻一脸坚毅,秦放微微摇头,不想打击这位刚降的将领。
“奉孝,你不是想跟随孙礼建功立业吗,也罢,我就随了你的心愿吧!”
郭嘉也没想到,秦放会在这个时候让他跟着孙礼出战,但转念一想,便明白了。
“奉孝,多谢陛下成全!”
“陛下,小小的一个东平,末将虽说不才,但自认还是可以拿下的”郭嘉明白,孙礼却不明白。
按照秦放所言,郭嘉他们聚集在一切,掌控全局,才是大军的福气,这才过去多久,一天不到,诸葛亮被派往了济北郡,那边靠着冀州,可能受到攻击,秦放有所担忧,他能理解。
但让郭嘉跟着他,孙礼却理解不了。
若是险要之地,倒也罢了,但东平郡完全没有那种条件,要说,这里背并州,据说,经常受到袭扰,城内的守军都不敢出城。
虽然相对于任城,这里更难一点,但孙礼自认,拿下还是没问题的。
郭嘉的大名,他是知道的,这种大才,用来攻打东平,自认是屈才,大材小用了。
孙礼认为,这种情况,只能说是秦放不相信他。
若不是如此,断然不会为了一个东平,让郭嘉跟着。
“孙礼啊,你别想得太多,这事吧,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让奉孝去东平,不是担忧你打不下东平,而是担心东平的军马望风而逃,大军撤往济北郡,那里情况不明,曹操又诡计多端,一旦济北郡有了问题,兖州的兵马,我们就不是瓮中捉鳖了,弄不好,曹军一路南下,我们这些捉鳖的人反而会变成”
见孙礼不明白,郭嘉赶忙开口,将问题说了个通透。
孙礼蹙着眉头,郭嘉说的关键就是东平的守军去向,若是他能拦住他们北上济北郡,或者全歼他们,也就不存在秦放担忧的问题了。
如此一来,郭嘉也就不用跟着了。
有什么办法,能一举拿下东平,还能让他们的大军逃离南下呢?
全歼,孙礼不敢想,因为太难了。
逼着这些人南下,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只是这唯一的选择,他只能想到结果,却想不出合适的办法。
“孙礼,我知道你想的是什么,若是你去攻打任城郡,奉孝跟随一言,我可以收回,但若是攻打东平,奉孝必须跟着!”秦放看着孙礼。“这是为了大局,部下的生死,我不能不考虑在内!”
秦放如此一说,孙礼没有再说什么,也没法在说什么。
东平郡,是他自己选择,他如此选择,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帮秦放分忧,此刻若是改变,改变的原因还是不希望郭嘉跟随
这种做法,是很容易引起猜忌的。
“末将未能领悟陛下意思,还请陛下赎罪!”
秦放微微点头。
郭嘉、孙礼率领大军十万,前往东平郡,秦放率领着剩下的兵马,前往任城。
“陛下,这孙礼去东平郡,我倒是不担心,不过,咱们这边,似乎又剩下陛下一人了!”
大军前往任城,庞统嬉笑道。
“这任城郡,本就是个小郡,按说,攻打这种小郡,随便派出一个部将就行了,但谁让咱们命不好呢,那孙礼非要去攻打东平!”
秦放淡淡说道。
庞统笑而不语。
要说诡诈,谁也没有秦放诡诈,给出选择的时候,必然猜到了孙礼要去哪。
郭嘉跟着过去,北边就有了诸葛亮和郭嘉两位,并州有司马懿,青州有贾诩。
如此一想,兖州的曹军,便彻底被分割开了。
可以说,兖州,现在彻底被秦放包围了。
这场大战,还没彻底开始,秦放已经占得了先机。
司马懿,诸葛亮,贾诩、郭嘉都是不可多得的大才,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躲不过这些人的眼睛,曹操若是真的敢大动干戈前来驰援,恐怕到时候,他冀州的大本营,都朝不保夕。
秦放这边呢,看样子,完全是不着急,一点点的磨,一个郡一个郡的打
看样子,这天下一统,过不了多久就会实现了。跟随秦放,果然是正确的。
庞统想些什么,秦放并不清楚,他现在想的是任城的事情。
找来纸笔,刷刷点点,一纸檄文便挥洒而成,最后,派人快马传往任城。
不急不缓,慢慢悠悠,几日之后,秦放率领大军到达任城,不想任城此刻是城门打开。
守将崔林、高柔见过檄文,直接选择了投降,率领大军已经开成迎接好几天了。
今日见秦放率军到来,一拥而上,热烈欢迎。
第639章 文远来了()
这种情况,秦放还真没想到,本来以为,一纸檄文,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打击一下守军的军心,一旦猛攻任城,守军会弃城而逃。
不想,这守军没有逃走,而是选择了投降。
崔林,高柔的热情,让秦放觉得是那么的真实,他甚至怀疑,这是一个阴谋,这两位一定是想靠近他之后在对他出手。
“末将崔林(高柔)见过陛下!”
崔林、高柔急匆匆来到身前,跪倒在地。
“起来吧!”秦放淡淡开口。
崔林、高柔起身,站在一旁。
他们身后跟随的兵卒闪到一旁,通往任城的大道,出现在秦放眼前。
秦放没有迈步前行,他就站在那里。
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崔林、高柔二将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啥情况,难道他们投降了,秦放还不满意?
不是都说,秦放一向宽认为怀吗?
这情况,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啊。
秦放对降兵,降将,一向都是一视同仁,此刻如此,崔林、高柔懵了,那些投降的兵卒也懵了。
相对的,跟着秦放而来的大军也懵了。
要说清醒的人,也不是没有,还真有一位。
“陛下,崔林,高柔二位将领弃暗投明,乃是大喜之事,虽说各地战局错综复杂,但此刻沉思”
庞统微微低头。
“恕臣冒犯,这个时候,实在不该!”
秦放那里是思索各地战局,他只是不相信崔林、高柔。
庞统这么说,秦放心中虽然还在泛着嘀咕,但还是迈步入城。
张榜安民之后,秦放入住太守府,崔林,高柔不在是太守和守城大将,秦放将二人都封了杂牌将军,其实也就相当于副将,留在了身边。
他们的兵马,为了安全起见,被彻底打散。
“士元,我想问一下,今日你为何敢断定,崔林,高柔二人,没有阴谋,是真的要投降呢?”
剩下二人之后,秦放将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
庞统听后,先是一愣,随即才想明白,秦放白天愣神的原因,他当时这么想过,但最终,心理也是没底。
因为,这种事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司空见惯。
现在秦放又问,庞统都在怀疑,秦放这是故意在逗他。
“陛下,你真的不知?”
见庞统这神情,秦放轻笑摇头,一脸坦然,更让人猜不透心思。
“陛下,崔林,高柔这种将领,在这个时代,太多,太多了。他们投降,只是为了活命,不管是投靠,都不会得到重用,他们会被安排到一些边缘的城池守卫,其实,就是充数。”
“谁的实力强,他们就会跟着谁,至于所谓的气节什么的,他们根本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