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修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修历史-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攻弋阳!”

    文聘做了最终决定,亲自出马。

    黄祖、蔡瑁、蔡中他是不敢相信了,至于张允,跟蔡瑁的实力差不多,也是不靠谱的住,蒯越智谋可以,但领兵打仗还是要差点的。

    为了不至于在出现惨败,文聘只能选择相信自己了。

    文聘、蔡瑁、黄祖、蒯越率着一万大军先行追击,蔡中、张允集合剩余队伍,紧随其后。

    魏延在撤退,还是拼命的撤退,现在大军获胜,撤退正是时机。

    嗒嗒嗒

    前往,一共传令兵骑着蒙古矮马朝着这边疾驰而来。

    魏延勒住缰绳,面露疑色。

    怎么回事?难道秦放又有新动作了?还是说,他们私自撤退的消息,这么快就被秦放知道了?

    魏延心中忐忑,等候着,最终的命运降临。

第317章 分兵分兵又分兵() 
追击,全速的追击,文聘作为主将,亲率大军,一马当前。

    吁!

    勒住缰绳,文聘的脸色微变,魏延给他出了难题。

    前边是两条路,两条路上都是杂乱的马蹄印和脚印,看起来,魏延撤退的相当慌乱。

    但慌乱就慌乱,为啥要分开撤离呢?

    魏延的大军不足一万,集体行动,在被追上之后,还有一战之力,突围逃走,还有机会,如此分兵,简直就是兵家大忌啊。

    文聘迟疑,黄祖、蔡瑁、蔡中、蒯越几人都赶了过来。

    “将军,为啥不追了!”

    最先开口的是黄祖,他这次,怀揣着复仇大事,见大军停滞不前,心理一下子就窝起一股火。

    “魏延可能分兵了,但也可能,这是个陷阱,魏延想让我们分兵”文聘蹙着眉头。

    “将军,魏延只有一万大军,我军有六万人,就算分兵,我军也有优势,只要在魏延撤回弋阳之前追上,就算分兵,我军也有足够的实力将起拿下!”

    对于魏延的仇恨,黄祖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是一个机会,很可能还是唯一的机会。

    现在若是不能快速追上魏延,给王威和吕介复仇,恐怕这辈子都不会再有机会了。

    黄祖主张分兵,蔡瑁和蔡中可不是这样的想法,大军合并一处,他们悄摸的偷点懒,活命的机会很大,但分兵之后,挡箭牌就少了,万一分出去的是他们,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回事。

    蔡瑁和蔡中已经有了心里阴影,他们被魏延和韩暹偷袭过,一万大军所剩无几,也正面跟魏延开战过,结果三万大军被魏延一万大军杀的丢盔卸甲,逃回去的,只有一半。

    分兵,被说给三万,就是给六万,他们也不想。

    “将军,魏延诡计多端,这肯定是他们的计谋,我们不能上当。”蔡中开口。

    “我军可以沿着一条路追击,虽说可能魏延是真的分兵了,但分兵的敌军我军可以更容易的歼灭,对于我军来说,敌军分兵简直就是上天在帮忙啊”蔡瑁笑了起来。“如此一来,我军这次,必能大胜”

    “万一我军追击的方向,没有敌军主将,又该如何?难道我六万大军追击而来,就是为了杀掉几个敌军兵卒?”对于蔡瑁的说法,黄祖显得相当不屑。

    “先不说我军选择的方向是不是魏延所在的方向,但凭大败敌军这一点,已经足够了,我军要的是胜利,要的是提升士气!”蔡瑁瞥了一眼黄祖。“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想要复仇,这可不好,为将者要从全局考虑,不然很容易得不尝失的!”

    蔡瑁的话带着讽刺的意味,也带着教训的意味,这让黄祖脸色阴寒,怒视蔡瑁。“你说什么?”

    眼看蔡瑁和黄祖要动手,文聘开口了。“行了!”

    “吵吵吵的,都什么什么了,你们还有时间争吵,你们要知道,如果我们一次次的失败,到时候荆州都未必能保住,那个时候,不管你们支持谁,都要成为别人的阶下囚。”

    训斥完黄祖和蔡瑁,文聘看向蒯越。“异度,你认为我军该如何是好!”

    从看到两条道路的时候,蒯越就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了,现在文聘开口询问,蒯越道。

    “将军,这件事说来困难,其实也简单,既然黄祖将军支持分兵,将军不如给他一只人马,分兵追击!”

    文聘没有开口,眯眼看向蒯越。

    分兵,说来容易,但分兵追击,这同样是兵家大忌。

    “将军,魏延一路撤退,不分兵,逃亡的机会明显跟大,但他却选择了分兵,这足以说明,他现在已经慌乱了,这样的机会不多。再者,我军就算分兵追击,在对方没有火焰长枪的情况下,我军人数同样是占据优势的,所以,我支持分兵追击!”蒯越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好,既然如此,那”文聘想了想。“黄祖,我给你两万兵马,追击右路,其余人给我从左边追!”

    “是,将军!”

    黄祖感激的看了一眼蒯越,率兵两万,追向了右边。

    文聘带着其余人马追向左边。

    追击的时间并不长,大军再一次停了下来,因为前边又是两条路,且两侧还是都有脚印。

    “异度,这回呢?”文聘无奈的看向蒯越。

    “弋阳城所有兵马只有两万,就算秦放出来接应,有埋伏,我军有足够的人数优势,也不会落到下风,我建议,分兵!”蒯越在稍作分析之后,依旧选择分兵。

    “蔡瑁,蔡中,给你二人两万人马,追击右侧!”文聘下令。

    蔡瑁、蔡中十分不情愿的率兵去了右路,文聘、蒯越率着剩下的两万人马前往左侧。

    前行了一段时间后,前往又是岔路,两边还是皆有脚印。

    “看样子,这个魏延是打算将大军彻底分散,潜回弋阳啊,高,这手段还真高!”

    文聘闷哼一声,脸色阴晴不定。

    魏延一次次的分兵,本就不足一万的大军这么分下去,用不了多久,每一队人马便只有几百人了,几百人想要躲起来,那可比几万人简单了。

    “将军,我跟你的观点不一样,我觉得,我们可能上当了!”蒯越这一次的表态与前几次正好相反。

    以前,他支持分兵,坚持人数优势,但几次分兵之后,他渐渐觉得不对劲了。

    “嗯?”文聘眉头一紧。“怎么?你不是说我军不管怎么分,都占据着人数优势吗?”

    “将军,分个三五次,我军自然是占据着人数优势的,但每一次出现岔路,对方都选择了分兵,一直这么分下去,先不说什么时候是个头,我军被不断分散之后,人数的优势越来越得不到体现。”

    “对方火焰长枪不多,但如果分到几十人开战的地步,一干火焰长枪,足以扭转劣势。”

    “如此一来,对方不用太多的火焰长枪,便可以在广大的土地之上,对我军形成扭转”

    蒯越不敢说下去了,他生怕自己不好的预感成真。

第318章 条条大路冒地雷() 
文聘盯着蒯越,思索了一番之后,攥紧了拳头。

    蒯越说的这种情况,可以说相当极端,并且,还要冒相当大的风险。

    但这种事,别人干不出来,秦放是可能干出来的。

    当然了,这也可能是魏延的逃往之策,但事情到了现在,已经由不得他不相信了。

    文聘这一次没有选择分兵,大军直接开赴左侧道路。

    前行不多时,又是岔路。岔路两侧依旧都有脚印。

    “哼哼,看样子,我们可能真的掉入陷阱了!”文聘深吸了一口气,眼神变得有些不安了。

    “将军,不必如此,不管是秦放的谋略,还是魏延的脱身之计,只要我军不在分兵,都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只要碰到,我军都还有机会。”蒯越适时的站了出来。

    蒯越可以说是当前最冷静的一个人了。

    自开始,他同意分兵,原因是黄祖复仇之心,再加上魏延兵马实在不多。

    但随着岔路越来越多,很明显,问题也是越来越重了。

    魏延以前是荆州将领,虽说官职不高,但蒯越还是有所了解的。

    这人武力有余,智谋不足,一般的计策弄出来倒也罢了,如此精密的诱敌之策,绝不是魏延可以弄出来的。

    就算魏延带着司马懿这个谋士,但能弄出这种策略的,蒯越还是更相信秦放。

    秦放征战天下,罕有败绩。

    魏延的突然撤退,本就是有问题的,现在看来,多数是秦放交代好的。

    打败江夏守军之后,趁机后撤,引诱江夏大军追击,然后分而击之,各个击破,只是这个各个击破,分的实在有些太多了。

    但文聘依旧有着获胜的可能,因为文聘率着的兵马太多了,现在文聘手上,还有两万大军,而弋阳守军,一共才两万人。

    秦放布置了如此多的岔路,那么岔路的尽头,一定有一定的兵马守卫,秦放兵发不多,想靠分兵以及武器优势抹杀掉文聘的兵力优势。

    但文聘若是不在分兵,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反利用秦放兵力不足的弱点,这就是转机。

    若是运用得当,说不定,一鼓作气,还能拿下弋阳。

    机会与挑战并存。

    文聘接受了蒯越的建议,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两万大军一路前行,岔路出现了n个,但文聘劝都选择了左侧的。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时辰之后,绕来绕去的文聘发现,他们可能迷路了,弋阳在说明方向,已经彻底搞不清楚了。

    现在只能不断前进,先绕出这里在说了。

    这个时候,大军行进缓慢,小心翼翼,生怕碰到偷袭。

    但文聘想多了,接下来的道路没有偷袭,也没有岔路,他们就这么一路前行。

    “将军,你看那”蒯越指向前方,双眼放光,说这话的时候连他自己恐怕的不相信。

    “弋阳,那是不是弋阳?”

    文聘看向蒯越所指的方向,那是一座坚固的城池,城墙上兵马不多,上竖一道大旗‘秦’。

    “弋阳,这一定就是弋阳!”文聘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笑意。

    虽说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赶路,但他们却到达了弋阳,虽说还有些不确认,因为,江夏到弋阳的速度,应该远没有这么快才对。

    但弋阳就在眼前,由不得他不信。

    “冲,拿下弋阳!”

    文聘一马当前,冲了出去。

    距离弋阳还有五百米左右的时候,城墙上传来了一道声音。

    “来将莫急,你可是文聘?”

    说话间,城墙上,站起了一位年轻将军。

    “这,秦放?”

    站起之人正是秦放,蒯越见过秦放,此时此刻见到秦放,让他竟有一种不相信感。

    “秦放?”文聘看向秦放。“你是秦放?”

    虽说听说秦放还不满二十岁,但真正见到的时候,文聘一时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他年近三十,还只是刘表手下一员将领,而秦放,二十不到,已经靠着自己的本事成为一方诸侯了,这差距,着实有些大。

    “我正是秦放,如果猜的不错的话,你就是文聘将军了吧!”秦放轻笑了起来。“你不错,竟然带着这么多人冲出来了,我很佩服,你是个将才,不如投降于我,也好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招降?见面就招降?

    这实在有些不按常理出牌,再加上,文聘的大军比城内的守军都多,你凭啥招降啊?

    但不管怎么说,秦放还是这么做了。

    “看你城上人马,城内最多也就两三千人,我大军两万,你招降与我?”文聘大笑了起来。“你投降还差不多吧!”

    “秦放,你是个人才,若是投降,我可保你不死!”

    秦放撇嘴,摇头。“保我不死,你在刘表那说话有这么大分量?别开玩笑了。”

    “既然你冥顽不灵,那就不要怪我了!”文聘一抬手。“全军前进,准备攻城。”

    “我劝你再想想!”秦放笑道。

    “哼!”文聘冷哼,下令。“攻城!”

    两万大军一拥而上,涌向了弋阳。

    他们都清楚,现在弋阳城内没人,此刻,是拿下弋阳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若是能活捉秦放,那功劳更大。

    大军距离弋阳越来越近,越过了五百米,攻到了弋阳城下五十米。

    秦放轻叹一声。“自作孽,不可活啊,行动!”

    “全军行动!”弋阳太守张勋摇旗大喊了起来。

    轰轰轰轰

    弋阳城前,冲向弋阳的大军中,不断响起了轰鸣之声,每一次响动,都会有兵卒被热浪轰起,尘土飞扬,血肉横飞。

    “怎么会这样,这,这”

    就在文聘不知所措的时候,身后也传来了轰轰的响声。

    文聘回身,那是一片低矮的山峦,他们就是从哪里出来的,响声传自哪里,不用猜,文聘已经明白,黄祖、蔡瑁等人,现在是个什么状况。

    听着轰鸣的响声,秦放嘴角轻扬,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设计出来的一个计谋,所有岔路都地雷,只要追击魏延的大军进入那些山峦,等待他们的,就只有全军覆灭!

第319章 看上文聘() 
文聘的脸色不仅仅是难看,而是相当难看,很显然,从追出江夏,进入第一个岔路开始,他们便陷入了秦放的圈套。

    以前从江夏攻打弋阳,走的都是大路,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但进入大山,绕来绕去,一天不到,已经到了弋阳城下。

    可见,这山峦间的道路,秦放也是用了心的。

    还以为魏延撤退,是个机会,却不想,人家早就挖好坑在这等着了。

    文聘摇了摇头,无奈的下达了停止攻击的命令。

    弋阳城下,埋着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他并不知道,但这东西的威力可不比火焰长枪小。

    谁也不知道这东西秦放埋了多少,现在文聘还是有着兵力优势的,但一直这么攻击下去,兵力优势消失,那等待他们的,可能就只有全军覆灭了。

    文聘的大军停止攻击,除了死掉的,伤者都被搀扶着从弋阳城下撤了出来。

    倒不是他们不想将死去的也拉出来,实在是死者大部分都被炸的支离破碎,根本不是顿时间内可以弄出来的。

    现在这里太过危险,为了死者搭上活着的人,文聘自认,这个时候有些亏。

    “怎么?文将军难道不是来攻打我弋阳的吗?”

    见到文聘下令后撤,秦放站在城墙之上,淡淡的开口了。

    “秦放,这次你赢了,我承认,我上当了,不过下次,你就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败是肯定败了,这一点文聘心里十分清楚,但走之前,说说狠话,维护一下面子和士气,还是很有必要的。

    “文将军,我这城内,可是只有五百兵马哦!你大军两万,杀到城前,要是就这么放过,我认为你亏的可能太大了!”秦放言语中带着挑衅的意味。

    “你”文聘震怒,回身。

    “将军,这是秦放的激将法,你千万要冷静啊!”蒯越马上开口,劝阻文聘。

    文聘当然知道这是秦放的激将法,但有些时候,作为主将,在对方挑衅的时候,怎么也得表示一下吧,不然在兵卒眼中,这个主将也太怂了。

    蒯越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在第一时间开口劝阻文聘。

    文聘的大军撤了,一击不成,马上撤退,足见文聘的过断。

    “主公,怎么办,要不要追击?”看着缓缓而撤的文聘大军,张勋手痒难耐。

    这次,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