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如今情况未明,还是先守住再说”李靖冷声。
“嗯,二哥,适才我已经下达了命令,让各营严守,不可轻出,敌人来了,只管以弓箭射之即可”杨浩笑着道。
“王爷,我看不如这样……”李靖笑了笑。
宋金刚在大营外,连连催动士兵攻打官军大营,无奈官军大营,防御设施早就准备,他是久攻不下,相反,官军的弓弩却是精良无匹,几次冲锋,都是无功而返,反而被射死不少兄弟,他知道良机已经丧失,不能再攻打下去了,那样只会造成兄弟们无谓的伤亡。
想了一想,宋金刚叫过一名亲兵,问道:“大王那边怎么样?”
“大人,大王那边情形和这边差不多。”那名亲兵大声喊着。
历山飞攻打的东面,正是来整守卫的右军,他生性谨慎,在接到杨浩的军令后,更是让身边的心腹亲兵,将军令传达了下去,务必要士兵们,夜里提起精神,不可误了大事。所以历山飞那一路,反而是最没有进展的,在西边火气之时,历山飞也和宋金刚一般,想要强攻大营,可是却是无功而返。
“通知大王,撤”宋金刚咬咬牙,既然攻不下,还不如撤退,免得等天色一亮,官军回过神来,就走不掉了。
宋金刚的算盘没有错,如今天色昏暗,他就是撤退,官军也不敢来追,深恐中了埋伏。
果然,在他下令撤退之后,官军并没有前来追击,他的心中稍定。接着想起杨公卿,这才派人通知他撤兵。
因为怕官军追击的缘故,所以宋金刚走的很慢,而且,火把并没有点多少,反正这一带,多是平原。
在鼓城城南十余里处,宋金刚与历山飞会合,缓缓的向鼓城行去,至于杨公卿,让他先回大营,明日一早在商议如何对敌。
两人见了面,宋金刚摇头不已,叹息道:“想不到官军居然纪律森严,虽惊不乱,稳扎稳打,竟然是攻不下大营。”杨公卿此时已经派人将事情说了。
历山飞也是摇了摇头,道:“义弟,还是先退回鼓城,天明再议”
两人缓缓带兵而回,将近五更时分,这才到了故城城下。
早有小卒上前喝道:“大王回来了,还不速速开门”
可是他话音未落,只听城墙上一人冷笑,现出一个身影,正是李靖
只听他哈哈一笑,道:“历山飞,你想趁夜偷袭我军大营,可是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已经趁夜袭取了你的城池了”
历山飞脸色大变,尚未说话,只听西边马蹄声响,隐隐约约,几骑激射而至,为首的赫然是杨公卿
只见杨公卿奔了上来,脸色有些惊慌的模样,喝道:“魏兄,宋兄,大事不好了”
宋金刚沉声,问道:“杨兄,这是怎么了?”
杨公卿一脸的沉痛,道:“官军趁你我两军攻打他的大营之际,却是令人烧了我的营寨。”
历山飞脸上忍不住抽搐几下,叹息道:“杨兄,如今鼓城已经被官军所据矣”
“什么?”杨公卿大惊失色,抬头看了看鼓城,只见上面,已经遍插隋朝的旗帜,他有些不敢相信的擦了擦眼睛,再度看了看,这才问道:“这究竟是什么回事?”
历山飞也是有些无奈,本来是他想趁夜偷袭敌军大营,可是那里料得到,反被官军袭了城池?可恼可气
原来,在宋金刚等人攻打官军大营正酣时,李靖却是突发奇想,率领骑兵反而去攻打反贼的大本营,于是,在简短的商议之后,由李靖亲自带兵偷袭鼓城,而苏定方则是去焚烧杨公卿的大营。
事情商定,两人带着骑兵,由空隙中插出,直奔各自的目的地。由于两人均是骑兵,所以跑得比魏军要快,到了鼓城下,李靖借着天黑,只是利用了几副魏军的铠甲就轻易的骗过了守城的士兵,从而占领了鼓城
此刻,宋金刚咬牙切齿,冷哼道:“官军果然卑鄙无耻,大哥,我看为今之计,只有向北撤退了”
历山飞对此深以为然。于是,杨公卿与历山飞等人合并一处,向北方逃去。
:
第四十一章 赵郡()
历山飞想逃,可是并没有那么容易。
得到消息的杨浩怎么可能就此放过,让他那么轻易的逃窜。所以他命令苏定方带着骑兵快速的追击。
一千骑兵,都是清河千挑万选的精锐,在苏定方的带领着,快速的向历山飞扑去。
宋金刚也是有些无奈,要跑吧,跑不过骑兵;要战吧,可是那些骑兵却就此停住,只是在外围探查,并不轻动。宋金刚无奈,只得亲自领着五千步兵断后,让历山飞先走。
历山飞直奔深泽县而去,他在那里经营多年,势力庞大,更因为深泽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其中又有滹沱河、磁河等几条河流,可以说是依山傍水,若是打不过官军,哪怕往深山中一藏,以太行山连绵不断的山势,想必也可以逃脱。
历山飞大营内。
历山飞皱着眉头,这几日他显然没有休息好,是以他有些精神不济的模样。
杨公卿也是一脸郁闷的在一旁,他的兄弟们比起历山飞损失更大。苏定方的骑兵,是杨浩举数郡之力打造出来的,人数虽少,可是却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战马,均是百里挑一,高大威猛,奔跑迅速,还很有耐力。尤其是在李靖的训练下,人人几乎可以以一当十,战斗力非常的强悍。
这几日的追逐,苏定方充分利用了骑兵的机动性,或追击,或埋伏,有时候更是趁夜突袭,骚扰的历山飞苦不堪言,总是时刻担心官军前来,是以时常夜不成眠。此刻坐在帐中,眼里满是血丝,闷闷的喝了一口酒,历山飞开口问道:“杨兄,这样下去,可不是长远之计啊”
杨公卿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这支骑兵,神出鬼没。很让人头疼啊。”
历山飞叹了口气,正想说些什么。只听营外一阵喧哗,他正要发怒,外面有人高声喊道:“啊,宋将军回来了”
“啊,是义弟”历山飞立刻站了起来,迎了出去。
“大王”宋金刚走了过来,脚步却是有些虚浮了。
“义弟,你没有事吧”历山飞大吃一惊,赶紧上前扶住他,然后在两名亲兵的帮助下,将宋金刚扶进大帐内安坐。
“拿水来”历山飞见宋金刚口。唇干裂,赶紧吩咐几名亲兵道。
“咕咚咕咚”宋金刚灌下几口水,这才抹了抹嘴,擦干上面的水渍,叫道:“大王”
“义弟,你辛苦了”历山飞脸上露出沉痛的神色,他实在想不到官军居然这么厉害。
“大王,如今官军已经被我甩掉了。”宋金刚说着,他带领士兵带着士兵断后,硬生生的与苏定方耗了一日,然后率兵入山,这才甩掉了官军,可是人也困乏的不行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历山飞挤出笑容,笑着道。
“可恨”杨公卿却是忽地一张打在案几之上,一脸的沉重,道:“以魏兄的实力,想不到居然都不是官军的对手,这股官军可是非常厉害啊”
历山飞笑了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的心中其实有些恨透了杨公卿了,要不是他引了官军来,自己怎么会损失这么重?可是他知道,目前的敌人不是杨公卿,而是官军。
杨公卿并不知道历山飞在想着什么,他笑了一笑,道:“宋兄,你可好些了么?”
宋金刚两日没有睡觉,其实这回困乏到了极点,可是他不敢睡。他强自撑着精力,让士卒拿过烈酒,一连灌了几口。他生性最爱喝酒,几口烈酒下肚,顿时感觉精神了一些。他站了起来,道:“大王,我看还是退往鸿山关罢了”
历山飞心中有些不忍舍弃深泽县的根基,可是又能如何?他想了一想,忍痛道:“也罢,那就退往鸿山关吧。”他说着,看见宋金刚一脸憔悴的样子,道:“义弟,你还先休息休息,明日我们在回鸿山关吧”
他话音未落,只见一个小卒匆匆而来,道:“启禀大王,官军已经退却”
“退了?”历山飞心中大吃一惊,他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那名小卒再度应声,道:“官军退兵了”
宋金刚脸上阴晴不定,他实在是想不通官军退兵的理由,他想了一想,问道:“可曾派斥候探查清楚了?”
“启禀将军,苏定方已经带领士兵撤回鼓城,兄弟们一直跟着,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退了回去。”那名士兵道。
“你先下去吧”宋金刚挥挥手,心中暗想,难道有诈?官军究竟在搞什么?想了一想,他还是觉得颇不放心,道:“大王,依我看,还是先回深泽县,然后排出探子到鼓城探听一下消息。”
历山飞想了一想,应声答应。
三日后,探子回来,报告了消息。原来,赵郡西部盘踞着一些盗贼,其中势力颇大的有一两万人,占据元氏、高邑、赞皇等诸县,这些地方,靠着太行山东麓,地势较为险要,这些盗贼平常打家劫舍,官军却是向赵郡西部杀了过去了。
历山飞这才心情稍定,与宋金刚商议了一番,这才退回深泽县,准备建造工事,防御官军的再度进犯。
鼓城。
杨浩的脸上露出笑容。对于盘踞在赵郡的那些宵小之辈,他自然是不放在眼里。
不过其中的一支,也就是最大的一支势力,却是大有来头。
崔氏一门,在清河、博陵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可是这两家,还是有亲戚关系的,由此可见,崔家旁系很多,在赵郡也有不少他们的亲戚。隋朝末年,天下攘乱,官有时候就是匪,而匪,有时候却比官还要强。
为了顺便清除掉赵郡的这些残余势力,他让苏定方、来整各自带了一万兵马前去剿匪,当然在他的指示下,是以招安为主,剿灭为辅。主要日后施行仁政,自然不怕这些人兴风作浪,毕竟在他的心目中,大部分的百姓还是善良的,只要不是过不去日子,自然不会造反。
当然他没有乘胜追击历山飞,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在他与李靖商议之后,所以毅然决定了先让来整、苏定方两人先带兵平定了赵郡,而余下的两万余人则镇守鼓城,涌来防备历山飞。
两个人一致认为,一山不容二虎,如今杨公卿与历山飞联合,两人均是一地的反贼,作为各自的头领,想不应该会谁也不服谁。可是因为有官军的缘故,即使两人有多大的矛盾,也会团结在一起,一致对敌,而若是外敌解除,说不定就会反目成仇。就像当年曹操征辽西,击乌桓时,追杀袁氏兄弟,被公孙康所接纳。公孙康迫于曹操的压力,需要袁氏兄弟对抗曹操一样,不仅不会轻动两人,反而要与之联合。可是等到曹操退兵,公孙康立刻抓住了袁氏兄弟,随即将他们的头颅献给曹操,博得高官厚禄。
当然,这并不是说历山飞与杨公卿之中的谁会杀死了对方之后,然后投降官军。而是说两人在官军退却,没有外部的压力之后,两人或会火拼,如果两人两败俱伤,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那个时候,赵郡的那些盗匪应该已经剿灭完毕,休息片刻,即可北进深泽县,一举剿灭历山飞,从而让河北一地安定,以便让杨浩有个较为安定的后方,可以南下争霸。
消息,不断的传来,训练有素的官军很快将赵郡几支盗匪剿灭,随后,来、苏两人却是放回了俘虏,然后令他们广为宣传,官军并不是想杀他们,只要他们投诚,不再造反,安安静静的做个老实本分的百姓,那么官府不仅不治他们的罪,而且还会依照他们的意愿和才能,或从军,或是回家务农。如果是回家务农,还会根据他们的家中情况,发放粮食、农具等物,让他们可以栽种粮食,并且,税收很低。
很快,这些被放回的盗匪四处宣传,不久就有了效果。或许其中还有襄国等郡的良好风貌给了这些盗匪的信心。清河秦赵王之名,甚贤。所以这些盗匪,大部分都下山投降,有几个还想顽抗的山寨头子,竟是被手下的人绑了送下山来。苏、来两人依照杨浩的指示,有功的封赏,对于那些顽固分子,则是捆绑了起来,集中押送到了鼓城。
不过月余的时间,赵郡各地闻风而降,很快的,那些世家大族里,一些有才能的人担任了要职。毕竟,杨浩现在还需要靠他们帮忙。
当苏、来两人领兵回鼓城之后,杨浩明白,该是时候进军深泽县了,而这个时候,也有了一些消息传来。
:
第四十二章 大胜()
在杨浩进军深泽县的同时。
长安。
李渊看着西方,那里,他的儿子正与秦军再度对持。在一个月前,他在西门送走了儿子世民。
那个时候,他的心中是不安、感慨的。
尽管对前番他不听自己的言语,而轻视薛举造成唐军大败有些不满,可是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啊。长子建成,乃是太子,断然是不可轻出的,不然,战场无眼,太子若是有什么闪失,可能会动摇根本。而元吉则是在镇守太原,力不能逮。所以他目前仰仗的,只有世民。不管怎么说,这是他的儿子,忠心度断然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薛举一死,秦军势必动荡不安,太子薛仁果登基为帝,想要控制他老爹的旧部,恐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些骄兵悍将不见得会卖他的帐,所以,即使唐军才经历了一场大败,李渊还是决定主动出击。毕竟这个时候的秦军,应该是最为虚弱的吧。若是等薛仁果控制住了他老爹的旧部,稳定了军心,那么以陇西精兵的厉害,又让李唐头痛了。
而上次战败后的李世民,在府中静思了许久,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的性子,还是有些不稳重啊,可正是这一仗,让他深刻的反思,同时也认识到了陇西骑兵的厉害。如果,日后,建上这次一支骑兵,冲锋陷阵,那是那么的爽快啊,男子汉,自当纵横沙场,虽死无憾
生性不服输的他,在接到老爹的命令之后,当即表示愿与一雪前耻,将薛仁果捉拿,平定陇西,从而是李唐无后顾之忧,全力东进,进而平定天下。
上一次,是秦军攻打高墌城,而这一次,是李世民的唐军攻打高墌城,两军调换了一下位置。
可是这次的秦军,明显占据了弱势。
薛仁果其人,虽然骁勇,可是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生性凶戏,极度的迷信武力,以为武力可以解决一切。
大业十三年时,他曾奉父亲之命,攻打天水,攻下城池后,他将当地富人抓住,倒吊起来,逼迫他们交出财物。而且,他对手下将士,毫不体恤。薛举得到天水后,下令薛仁果进兵扶风,为农民起义军唐弼阻拒,多次攻打不下。后来唐弼接受了薛举的招降,可是薛仁果却心感不忿,乘其不备,率兵从后面偷袭,斩杀了他,并受其众。薛举得到消息之后,颇为无奈,让人传了口令给他:“你的武功才能,足以继承我的事业。可是你与人无恩,只知杀戮,不会收买人心,他日,我的社稷终会在你的伸手覆灭。”
薛仁果在做太子时,常常仗着一身武力,谁也瞧不上,所以与手下的将领很不和睦,登上皇位后,各将领都对他感到猜疑和恐惧,生怕被他拿来开刀,所以都对他很是提防,深恐他那日心情不好,就拿手下的将士开刀。
随后,薛举的智囊,老成谋国的大臣郝瑗也因为薛举的去世而过度悲伤,不久也死去了。郝瑗其人,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