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立隋-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吃完果子,宋金刚拍了拍身上衣裳的灰尘,站了起来,注视着远方,不由思绪万千,或许,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吧当初,历山飞被杨浩斩杀的时候,他疯狂的奔逃,可是想不到,投效了刘武周之后,又被唐军击败,最终还是投效了隋军。早知道,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投靠了河北,总比现在的这般落魄要强啊

    可是,当初隋帝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呢?似乎,他是有意的将自己赶到马邑去啊。他有些百思不得其解,这个问题他曾经想过,可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摇摇头,他决定不再去想,还是早些休息吧。明天,或许又将是一场恶战呢

    他走上两步,叫过一名亲兵,正准备要说些什么。这时,他感到了地面在微微的颤抖。宋金刚大吃一惊,他赶紧伏在地上,将耳朵贴在地上,顿时不由大惊失色。

    蹄声如雷,响彻在宋金刚的耳中,他张张嘴,正想要说些什么,不远处,一个亲兵疾奔过来,道:“大王,似乎是唐军”

    “该死”宋金刚忍不住骂了一声,这么晚了,这些唐军居然还不休息,难道他们都是铁打的吗?从柏壁开始,唐军就紧紧的咬在背后,丝毫没有放松,一路追杀到这里,宋金刚都觉得非常的累了,可是,唐军似乎还是精神气很足啊。这么晚,还不肯休息,连夜追击。

    “大王,和他们拼了”一名亲兵大喝一声,将腰刀拔了出来,恶狠狠的道。

    摆摆手,宋金刚摇摇头,道:“不可”他并不是怕死,可是这种情况下,无疑是送死啊。凭着十几号人又能做什么?对战局没有任何的改变,更何况,他宋金刚自认为以他的才能,投效了大隋之后,封侯拜爵不成问题。所以,他怎么舍得在这里和唐军力拼?不划算啊

    “走”宋金刚果断下令。

    一名亲兵得令,赶紧将拴在密林边的马屁解开,宋金刚等人跨上战马,向榆次疾奔而去。

    “殿下,前方发现尚未完全熄灭的篝火”一名探路的斥候奉了队正的命令,赶回唐军大部队,向秦王李世民报告了这一消息。

    “哦?”李世民沉吟,问道:“有多少人?”

    “殿下,应该不超过二十人”那名斥候回答。作为斥候,他们需要训练的东西很多,比如从篝火的情况,判断敌军的人数已经何时离开。作为斥候的基本条件,这些都是要学会的。

    “唔”李世民点点头,看来,这应该是宋金刚的暂时驻所,想来是得知唐军杀来,所以他仓促逃窜,就连篝火都来不及熄灭了。

    “殿下,请允许末将带人前去擒获此僚”殷开山似乎看上了宋金刚,想要将其擒获。

    “末将也愿往”段志玄也是一副急不可耐的摸样。

    “殷将军,速速带兵前去追赶”李世民微笑着下令。随后,殷开山一抱拳,道:“遵命”说着,脸上露出喜色,带着本部人马疾驰而去。

    “殿下”段志玄有些郁郁的摸样。

    “志玄莫急。”李世民笑着阻止他,然后续道:“宋金刚向北逃窜,势必会走榆次,段将军可领五千人马,速速赶往榆次”

    “遵命”段志玄闻言大喜,勒住战马,笑道:“多谢殿下”

    “务必小心,务必在天亮之前,赶到榆次”李世民道。

    段志玄点点头,随即大声喝道:“请随我来”

    做出连夜追击的决定,李世民几乎没有思考多久,正如杜如晦所言,定杨军已经是丧家之犬,惊弓之鸟。可以说,唐军不需要花费多大的力气,就能降定杨军吓跑所以,即使唐军人困马乏,可是这一战,却是有惊无险,一定能后获得胜利

    所以,李世民当即下令全军快速追击,一举收复太原。

    夜风呼啸,天空之上,一丝云彩也无。

    秦叔宝静静的看着天上的明月,太原守将杨伏念已经投降。这对于隋军是一个很令人振奋的消息。隋军从河北原来作战,因为道路的缘故,不能够大规模的运送粮草,所以,隋军同当初在柏壁与李世民对峙的宋金刚一样,渴望着能够速战速决。如今太原守将杨伏念投降,那就意味着,隋军有了太原积蓄多年的粮食可以食用,从而避免了缺粮的危险,宋金刚失败的教训,可是历历在目啊

    隋帝已经快马告诉了秦叔宝宋金刚已经投降的事情,并且,做出了安排。

    当宋金刚赶到榆次的时候,秦叔宝就要做率领隋军出击,攻打已经困乏的唐军。可是,如今的唐军在何处呢?为了这一战,秦叔宝可是做出了周详的安排,派出大量的斥候,沿线探查,只要有唐军的消息,就立刻回马来报。

    这个时候的秦叔宝并没有睡觉,从军多年,他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在大战来临之前,他的心情就格外的兴奋,从前在跟随张须陀的时候,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尽管张须陀曾经劝阻与他,让他不要这么拼命。虽然武将的天职就是在战场之上,拼死作战,可是,爱惜身体才能更好的作战啊。

    似乎要预感到什么似的,秦叔宝在军营里慢慢的巡视着,查看着军中的情况。河北治军相当严格。毕竟上了战场,就是你死我活的战斗,薛世雄等人的失败,可是历历在目啊杨浩绝对不能允许这种失败。所以,隋军一直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来训练。

    这座营寨,隋军建造的相当完美,哨楼上的士兵,正抖擞着精神,一丝不苟的视察着远方。在这样一个星月晴朗的夜晚,士兵的视线非常的广阔,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听到脚步声,哨楼上的隋兵只是看了一眼秦叔宝,施礼之后,继续瞅着远方。

    在营寨的外围,拒马、铁蒺藜等防御骑兵冲击的东西早就摆放在营寨的外围,同时,还有一条相当宽阔的壕沟,也是用来防止敌人的骑兵不顾一切的冲击营寨的。当然,在这样的一个夜里,秦叔宝相信,应该没有什么情况发生,只不过,小心谨慎,总是好事啊

    看看天色已晚,秦叔宝回到大帐之中,准备休息一会。

    涿郡。

    王伏宝看着跪在地上的谢稜派来的使者,皱眉。

    这个时候,三更半夜,谢稜居然派来了使者,说是他暗中联络自己的事情,已经露馅,如今正遭到高开道的追杀,请求王伏宝率兵前去接应。

    王伏宝有些犹豫。皇上西征之时,曾经派人告诉他,千万要注意高开道,此人狼子野心,必定会趁着河北军主力西进,河北诸郡空虚而有所动作。在这种时候,高开道若是有异心,那么河北诸郡就很危险

    所以王伏宝知道,一定要谨慎行事千万不能辜负了皇上的期望啊皇上将涿郡这个重要的地方交给了自己,正是对自己的信任。当初,他还以为,作为一个降将,恐怕他的一生,就这样的度过了。不过,随后,杨浩将他招进了房之中,一番详谈。要知道,能进杨浩房议事的大臣,并不是很多啊。基本上,只有那些心腹大臣,诸如李靖、魏征、苏定方等人,才有那种资格。

    王伏宝非常清楚杨浩这般做的用意,这一套,当初窦建德也曾经这样做过,对于臣下,无非就是恩宠,说白了就是对他进行利益上的拉拢,这样才能得到这些人的支持,效命。王伏宝虽然知道,可是他也清楚,天下虽然大势未定,可是河北的形势非常的好,或许,皇上真的能够统一天下,兴复大隋呢?

    所以,王伏宝立刻表示了忠心,一定好好的镇守涿郡,力保这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不失。所以在第一次谢稜的使者到来的时候,王伏宝很是犹豫。为了避免是高开道的诈降之策,他让谢稜的使者带话给谢稜,让他等待机会,两面夹攻高开道。

    本来,这样的计划是万无一失的,即使谢稜是诈降,王伏宝也能够针对谢稜的诈降做出安排。可是,如今从种种迹象看来,似乎谢稜并非诈降,而是真心的投降看着使者一身的的血渍,王伏宝不由生出了一个想法。

    既然谢稜是真心的投降,那不如出兵接应他,然后再一举歼灭高开道这个叛臣贼子思虑良久,王伏宝中意点头,道:“如此,汝可速速回转,告知谢稜,让他困守待援,本将这就带领士兵前去救援”

    “多谢王将军”那名使者闻言,连连磕头。他刚想站起来,可是只觉得眼前一黑,居然倒在了地上。王伏宝身边的几名亲兵赶紧上前扶住他,然后有人端来甘甜的井水,喂他喝了一些,那使者这才悠悠的醒来。

    “你不要紧吧?”王伏宝问道。

    “不要紧”那使者挣扎着起来,道:“卑职这就前去告诉谢将军。还望王将军速速带兵前来支援啊”

    王伏宝点点头,忽然道:“来人准备吃食”说着,微笑着看着那使者,道:“还是先吃点食物,再上路吧”

    “多谢将军”那使者一抱拳,在一名亲兵的带领下,向大厅外走去。

    王伏宝眯起双眼,冷冷的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踱了几步,在他的心中一个计划渐渐的浮现在眼前。

    上党郡。

    苏定方留下了薛万钧带着五千士兵镇守,自己则带着四万五千隋军一路向临汾郡与长平郡的交界处杀去。

    他的目标,是要与困守在河东郡蒲坂的王行本会合,然后截断李世民从河东回转关中的道路。当然,若是李世民兵败,走蒲坂并非仅有的一条路,龙门也是另一条路。只不过,相对于蒲坂的路途,龙门险要了许多,而且一路上需要渡黄河,翻越吕梁山,显得非常的不便。

    这也是当初杨浩与心腹大臣商议后的结果,兵发两路,夺取河东,就是为了截断李世民的归路。在杨浩看来,原本的历史之中,李唐能够统一天下,除了占据地形有利的关中之外,还有李渊的老谋深算。不过,饶是如此,李世民的功绩更是不小。平定薛仁果、宋金刚,后来的中原大战,一举消灭了王世充、窦建德,就是李世民能力的体现可以说,皇帝之中,李世民的带兵能力非常的强,大唐的江山,至少有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所以,杨浩认为,李唐之中,最为可怕的不是李渊,也不是李建成,而是骁勇善战的秦王李世民只要,在河东这一战,击败大唐的主力,甚至擒杀李世民,那么未来的路,就要好走很多。兵分两路,进发河东,两者相辅相成,是需要互相配合的,这样才能够取得河东的胜利。

    苏定方显然知道他带领的这一支隋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在和平取得上党郡之后,苏定方做了几件事。

    第一,派人前往上党郡各县安抚百姓,宣传河北的政策,取得百姓的支持,这一点,是河北军同其他各大势力之中,所不同的。水舟之说,杨浩认为很对,所以他对百姓非常的重视,轻徭役,在河北已经取得重大的进展。据苏定方所知,河北的百姓对这样的政策非常的欢迎,所以,他相信,在上党郡,这样的政策,也能为百姓所接受。

    第二,取得上党郡各个世家大族的支持。当然,有了冯家的带头,上党郡的世家大都对大隋表示了归顺,毕竟,原本他们就是大隋的子民,当初投效李唐,不过是因为形势所逼而已。在这些世家大族的心中,只有永恒的利益,还没有永远的朋友。所以,他们无时无刻,不将家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所以,在隋军大兵压境之下,并且有冯家在其中交涉,这些世家大族很快的投入了大隋的怀抱。

    做完了这些事情之后,苏定方这才让薛万钧领兵镇守上党郡。兵马虽然不多,可是对于上党的险峻的地势来说,已经足够了薛万钧的这支兵马,并不是为了防止上党郡的叛乱,或是在河东的唐军的威胁,而是为了镇守壶关。无论是从长平郡还是武安郡,要想进入上党郡,就必须要夺下壶关。当然,武安郡在隋军的掌握之中,并不需要防备。薛万钧驻扎在此处,是为了防止长平郡的唐军得到消息,率兵攻击上党。

    那些世家大族虽然投效了隋军,可是毕竟是新附。其中虽然有不少真心投效大隋的,可是说不定也有一些人是因势而降的,暗地里打着什么坏心眼,谁又能知道呢?留下一员大将,镇守壶关是很必要的。

    每一步,苏定方都做得仔仔细细,并不求急,稳扎稳打,做好一切的准备。当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计划周详,粮草也准备完毕,苏定方这才率领大军杀向了临汾郡。他从靠近长平郡的太岳山余脉快速的推进,不过一日,就达到了临汾郡的冀氏县。冀氏县县令听说隋军杀来,大为惊讶,举城投降。

    苏定方在哪里休息一宿,然后立刻领兵绕道而行,走绛郡,准备走最短的路,支援摇摇欲坠的蒲坂。毕竟,蒲坂城以一城之地,力抗大唐数万军队。城中的粮食已经吃尽,士兵多有战死,百姓易子而食。虽然,在年初,趁着唐军退却的时候,阮君明利用上党冯家,为蒲坂输送了粮食。可是到现在,已近半年,恐怕城中粮草也早已经食尽了若不能够及时的支援王行本,恐怕他在内忧外患之下,不能支持啊若是蒲坂城破,落入了唐军之手,那么隋军就难了要知道,蒲坂可是通向关中的要道

    当初,宇文周与高齐对峙的时候,就因为高齐掌握了蒲坂,因此很容易的就能进攻关中,攻打宇文周的京城长安。后来,蒲坂的守将因受到高齐的猜忌,因为投降了宇文周,从哪里时候开始,本来处于攻势的高齐变成了守势,主动权易手,并最终被宇文周所灭所以,蒲坂城非常的重要

    在这样一个晴朗的夜里,绛郡、太原郡、涿郡都在做着不同的决定,而这些决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对大隋的各个战场起着不同的作用。

    :

第十九章 暗涌(十一)() 
“啊”一名唐军惨叫着,捂着血肉模糊的手臂,哀叫不已。 刚才榆次守军将烧滚的油汁泼了下来,顿时将奋力向城墙上爬去的唐军烫了个皮开肉绽,撕心裂肺的哀叫声中,至少十余名唐军无法忍受那种痛苦,在地上打着滚,嘶声力竭的叫喊着,让人不寒而栗。

    张达毫不在意鼻边的恶臭味,指挥着士卒抵抗唐军的进攻。城中的百姓在城墙上不停的穿梭,将烧滚的油汁抬上城墙,这个时候,榆次城已经是全城皆兵,发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尽量的支援着城墙上的守军。

    似乎嗅到什么味道一般,李世民抽动了几下鼻尖,然后冷冷一笑,道:“哼,张达,你以为使用油汁,本王就没有办法了么?”他回过头,冲着掌旗手道:“让冲车加快速度务必一举打破城门”只要城门一破,唐军冲进城中,那就大势已定

    “是,殿下”掌旗手大声的回应着,然后努力的挥舞着大旗,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冲啊”唐军看到挥舞的大旗,然后发出一声呐喊,推动冲车向前。

    “弓箭手,掩护,掩护”段志玄大声的高喊,唐军的弓箭手从盾牌手的身下钻了出来,准备抛射出一轮箭雨,可是还没有等他们抽出箭支,榆次守军就用密集的箭雨回敬了他们,一时间,唐军又有不少士卒倒在了箭雨之下。榆次守军在城中百姓的相助下,效率提高了许多。

    张达在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唐军之中,看到了几个特殊的存在,那是唐军的冲车,当初,李世民为了以防万一,从祁县带来几个冲车,如今却是派上了用场了。沉重的冲车用来攻击城墙,或是城门,是相当好用的。

    虽然城门处,已经堆积了如山的沙袋,将城门口牢牢的堵住,唐军就算有些威力极大的冲车,一时半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