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立隋-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这样的情况,李采玉早就想到了,可是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带着一万人,并且士卒从去年年末就是定杨军的后方骚扰,日子非常的苦。有时候,士兵没有饭吃,只能空着肚子,转战四处,一天只能吃一点微薄的食物,勉强保持着体力。

    当然,后来,战局一度好转,李采玉也通过流动作战,夺取了定杨军的粮食,这才满足了士兵饮食需要,可是,军中若不是她带兵有方,加上这支唐军,士卒大多是河东人氏,对定杨军的烧杀抢掠深恶痛觉。他们家中的亲人,有不少死在定杨军的手上,这样的大仇,岂能不报?

    正是有了这个原因,唐军才能支撑到现在。如今攻打苇泽关,却是有些疲倦了。可是,她李采玉必须赶紧攻取苇泽关,不然,等到定杨军失败的消息传了出去,她李采玉若是还没有攻下苇泽关,恐怕隋军也要来攻打了。到时候,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啊。

    如果是那样的话,大唐在河东的基地就危险了所以,她才会在这种情况下,强行攻城。

    五月七日,唐军攻打苇泽关,苇泽关守将张万岁早有准备,一连三日唐军久攻不下,只能无奈返回。

    宋金刚失败的消息传来,刘武周顿时只觉得头晕目眩,天就要塌了他将全部的兵力,交给了宋金刚,居然就这样一败,而使得局势再也无法挽回他的心中生出了恐惧感,在这种情况下,刘武周想到的就是,逃尽快的逃,而且逃的越远越好

    绝望的刘武周只好放弃太原,带着少数部众流亡东突厥。本来,宋金刚还想收集残部再战,可士卒们风闻刘武周已经逃亡漠北,顿时人心惶惶,纷纷溃散而去,不听宋金刚的号令,宋金刚无可奈何,只能步刘武周之后尘,率一百余骑逃奔东突厥。

    消息传来,张万岁有些不敢置信。这次,他派去太原求援的士兵,乃是他的心腹,所以,带回来的消息,绝对可靠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张万岁同刘武周一样,犹如雷击。这个消息实在是太震惊了让他顿时喘不过起来,想不到,皇帝已经逃走了,就连宋王也已经逃往了突厥这样一来,苇泽关就算城墙高大,又能怎么样?已经是孤关一座了啊到时候,被唐军一围,不消攻打,只等关中粮食一尽,就不攻自破了

    怎么办?张万岁的心中闪过这个念头,这是个大问题啊。

    看着张万岁愁眉苦脸的摸样,那名亲兵想了想,走上两步,试探着道:“将军,如今情形,不如……”

    张万岁蹙眉,说的没有错,如今这种情形,或许投降唐军是最好的,可是,他的家人都在马邑,刘武周虽然北逃,可是如果听说自己投靠了大唐,恐怕马邑的妻儿不保啊这才是张万岁深深顾虑的。站起身来,踱了几步,张万岁思虑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

    五月十日,卯时。

    “陛下”秦叔宝颇为有些惊讶,他想不到皇上居然亲自来了。前些日子,他得到了唐军也在苇泽关西面的消息,所以派人前去,通知了尚在恒山郡的大部队。如果,与唐军作战,恐怕他的前锋三千人,不能抵抗唐军的攻击。

    果然,很快,得到消息的杨浩领着一万隋军,向苇泽关赶来。

    “叔宝,如今情形如何了?”刚到山腰上的营帐之中,杨浩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陛下,前几日唐军攻打苇泽关,久攻不下。”秦叔宝道,前几日,他再找到一个颇为高大的山峰,发现那里,可以看到苇泽关内的情形,于是,他便在山中日日安排了斥候,随时回报苇泽关内的情形。所以对于日前唐军攻打苇泽关的情况,秦叔宝是掌握了一清二楚,如今陛下问起,他理了理思路,将情况一一汇报。

    听完秦叔宝的回答,杨浩微微点头,看来,唐军也是在防备着自己啊,否则不会那么急着攻打苇泽关啊,只是不知道,唐军的将帅是谁?

    “报”忽然,一个斥候匆匆的赶来,跪在地上道:“陛下,定杨军兵马调动频繁,似乎准备出关”

    “哦?”杨浩站起身来,看了一眼身边的罗士信、秦叔宝两人,道:“走陪朕去看看”

    半个时辰之后,杨浩领着诸将及心腹亲卫登上了那座山峰。一路山,倒是颇为险峻,地上,残留着尚未干枯的蔓藤树枝,想来定是前几日隋军斥候为了上山而开辟的道路。

    此时,太阳已经逐渐升起,露水还有些重,整个山中,显得雾气腾腾,透过浅浅的雾,远处的苇泽关的确是有异动。虽然不明白定杨军终究是要做些什么,可是很明显,他们正朝着西边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苇泽关东面几乎没有多少守军了。

    难道是,宋金刚已经败了?因为空间的关系,杨浩并不知道,宋金刚已经败了。虽然杨浩知道宋金刚必败,可是具体的日期,他并不知晓啊。所以他只能大概的估计,一步一步的前行。

    但是,苇泽关的守军向西边移动,即使杨浩不知道原因,可是他也明白,这个时候,正是夺取苇泽关的好时机了

    “叔宝,士信,速速攻打苇泽关”杨浩下令,时机,永远是不等人的。只要隋军能够登上城墙,那么就胜利一半了

    对于定杨军的异动,李采玉有些疑惑。

    今日是新的一天,李采玉很有把握攻下苇泽关。这股自信,是有理由的。昨日黄昏时分,据斥候来报,有人杀进了苇泽关内。虽然唐军损失了几名斥候,可是李采玉并不为意。因为她猜中了一件事,那就是,闯进苇泽关的那人,必然是数天前,张万岁派出去的向刘武周求援的使者。

    而现在,她已经知道,刘武周已经仓皇逃出了太原,据说宋金刚已经也跟着逃走了秦王已经取得了大胜,刘武周已经溃不成军了,亡命之徒而已,河东已经重归大唐所有

    所以,李采玉明白,那人应该是定杨军的使者,在这种情形下,那人肯定会将刘武周已经奔逃突厥的消息告诉张万岁在这种情况下,他张万岁定然不会坚守苇泽关,因为那已经没有了必要,除非,他张万岁一心求死李采玉相信张万岁不是蠢人,在这种情况下,张万岁只有几条路可走,一是逃跑,二是投降。当然,这投降自然要看是投降谁了,大唐?大隋?

    在李采玉看来,隋军应该还没有赶来,否则苇泽关也不会是这般的情形了。所以,她本来打算天亮,就派使者进关,劝说张万岁投降,毕竟,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啊,如果不用大唐将士流血,不用牺牲大唐的将士性命,就是饶张万岁一命,又有何妨?

    可是,天刚亮,她还没有派出使者,就有斥候来报,说是张万岁已经领兵出关。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采玉微微一愣,难道是张万岁不怕死,特意来寻唐军拼命?随后,她就摇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她相信张万岁是正常人,不会在这个时候,来进攻唐军。既然,他不可能来进攻唐军,那么张万岁就只有逃跑一途了

    所以,李采玉当机立断,决定派兵准备抢占苇泽关柴绍当即表示,他愿意领兵出击,夺下苇泽关。

    李采玉的一双澄若春水的眸子看了柴绍一眼,点点头。对于夫君,她非常的明白他,毕竟,做了好几年的夫妻了。知道他这个时候,领命出击,是为了证明自己。毕竟,他是一个堂堂的驸马,很多时候,人们只记得,他是唐皇李渊的女婿,平阳公主的夫君。这个人,不过是借着妻子的声名,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啊。

    有时候,柴绍喝多了酒,半夜时分,他常常在哪里喃喃自语,让李采玉分不清楚是梦话还是醉话,不过,不管是梦话还是醉话,这些话语,都让李采玉隐隐的心疼虽然,这个男子,在她得心中并没有那个人那般的重要,可是,他毕竟是自己的夫君。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结婚数年以来,柴绍对自己的好,她自然是知道的,也深深的感激。更何况,与那个人,已经继任了大隋皇帝之位,与自己的父亲,势不两立纵使心中还有他的位置,又能如何?又能如何?

    唐军并没有对逃跑的定杨军更多的追击,因为,定杨军已经是日薄西山,他张万岁又能逃到哪里去?夺取才是最重要的。

    当柴绍进入了苇泽关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愉悦的,虽然攻取这座几乎没有了定杨军防守的关口,并不值得夸耀,可是他知道,隋军早晚必定来攻取苇泽关。只要自己,留下来镇守苇泽关,到时候,他以区区数千的兵力,将隋军挡在苇泽关下,牢牢把守住河东的大门,就是大功一件

    他带着人,冲进了关中,眼中充满了欣喜的看着高大的城墙,正要吩咐士卒时,一串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他不由愣住了,而对面的人,也是愣住了。

    秦叔宝以为,唐军必定会派出军队攻击定杨军,所以,他奉了杨浩之命,带着士卒,迅速的登上了城墙,准备在唐军杀进苇泽关前,牢牢的占据苇泽关,从而令唐军的企图破灭。可是他显然有些小看了唐军的将帅。当他看到柴绍的时候,虽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可是从他身上的铠甲,他知道,眼前的这人,是唐军,而且,还是一个不小的军官啊。

    “啷呛”秦叔宝拔出了横刀,他明白,唐军已经杀进来了,如今正是两军争夺苇泽关的时候了

    “兄弟们,上”秦叔宝一声大喝,手中的横刀高高举起,向柴绍杀去。如果,能斩杀这名唐将,势必是大功一件啊

    秦叔宝抱着求胜的心思,带领着隋军向唐军杀去。

    而这个时候,柴绍的手臂在微微的颤抖,是的,颤抖。这并不是他害怕,相反,他的心情有些激动。他刚才想着,如何能立下大功,让那些以为自己不过仗着家声,仗着娶了一个好妻子才拥有了今天地位的人们看看,他柴绍不是庸人,一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业的

    眼中,冒着熊熊的火焰,带着对胜利的渴望,柴绍狠狠的冲了上去,手中捏紧了武器,同秦叔宝战成一团。

    其实张万岁应该值得庆幸,他并不知道,正是因为唐军主帅李采玉有着自己的想法,并没有派兵攻击他,而是派兵夺取苇泽关。想来,他是应该感谢隋军吧。当然,张万岁更想不到,在他离开苇泽关不到一个时辰,隋唐两军在前一个时辰他还在镇守的关中,斗了个你死我活。

    苇泽关无论是对于隋军,还是唐军,都显得无比的重要。所以,两军的将领都明白他的重要性,所以甫一交锋,就用尽了全力,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敌人赶出关。谁也不知道,接下来,敌军有多少援军?

    “杀”柴绍怒喝着,他手中的横刀非常有节奏的舞动着。他一直是被忽略的人,所以他有满腔的愤怒想要倾泻。出来,谁知道,他在暗地里,下了多少苦功,练习武艺?谁又知道,多少个夜里,他挑灯夜战,努力的阅读兵?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我柴绍不是一个庸才证明我柴绍是哟个有本事的人,所有的功名,所有的富贵,不必假借他人,只凭我的一双手,就足以取得这一切是的,凭着一双手

    柴绍的刀锋呼啸,挟带着惊人的力量,还有不满,还有对胜利的渴望,一刀一刀,向秦叔宝砍去,他明白,和自己交手的这人,至少是一名先锋官吧。斩杀敌将先锋官,挫其锐气,可是大功一件

    “铛”的一声,秦叔宝手臂有些发麻,想他年少就开始从军,自认为颇有勇力,想不到,这个家伙也不差啊。其实,若论勇武,柴绍又怎是秦叔宝的对手呢?只不过,这个时候的柴绍,心中的战役熊熊,取胜的欲望很是强烈,使得他全力以赴,想要斩杀秦叔宝。

    可是,秦叔宝何许人也,他自从参军以来,不知道参加了多少战役。他救过张须陀,救过李密,靠的就是悍不畏死的精神劲。

    当初,他本就是大隋的军官,可惜后来,张须陀战死,他无奈从了裴仁基,依旧是大隋的将士。后来裴仁基遭人陷害,他跟着投靠了李密。后来,李密战败,他又投靠了王世充。可是王世充此人,心胸狭窄,并没有什么才能,为了亲戚,还可以夺了罗士信的战马。这样的人,哪里值得追随?最终,他又投奔了占据河北的隋帝杨浩,重新做了大隋的将帅。

    世事真是变幻无常啊,谁又知道,他的明天在何处呢?

    秦叔宝自从投靠杨浩以来,深受杨浩的信任,让秦叔宝甚为感动,所以他决定,为大隋耗尽最后的一滴鲜血士为知己者死

    柴绍久战秦叔宝不下,心中渐渐急躁起来。可是临阵对敌,哪里容得半分急躁?他刀法一乱,顿时被秦叔宝抓住机会,施以辛辣的反击,顿时柴绍险象还生,若不是身边的亲卫拼死相救,恐怕他早就挂彩了。

    这场战斗,隋军却是占据了优势,毕竟,秦叔宝带着的这支军队,乃是隋军的精锐,正是为了一举夺下苇泽关而来。相反,唐军征战多时,士气难免有些低迷,在这种情况下,纵使唐军英勇奋战,也渐渐的不支,向后退却了。

    :

第八章 苇泽关(下)() 
看到杨浩的时候,李采玉在那一瞬间,微微的失神。

    她想不到在这个地方居然能看见他,所以在最初的一瞬间,她很是惊讶,一双秀目睁的大大的,澄若春水的眸子,有惊讶,有欣喜,有疑惑,有失望。

    种种复杂的情绪,一下子涌上心头,让她有些不知所措,目光定定的看着远方的那人,他似乎成熟了许多,听说,已经称帝了啊。当初,脸上的稚气已经褪去,身上似乎有了一种气势。虽然,李采玉说不清楚,可是她知道,这个人,已经变了。

    最初的时候,她听到士卒来报,说是在关内遇见了隋军。那个时候,她以为隋军来的并不多,所以,她急匆匆的带了援军,想要一鼓作气,将隋军赶出苇泽关。可是,她想不到,在这里居然会遇见杨浩,那个曾经让她思念的人啊所以,她得心情是复杂的。她并没有注意到,她的表情,已经让一个人格外的愤怒。

    当杨浩看到李采玉的时候,猛地,他想起了这个人是谁。虽然,自从他转生以来,并没有看见这个女子,可是,当看见她的第一眼,记忆深处,一个名字就涌了出来:李采玉。

    看着李采玉,杨浩不由点点头,当初,他与李家的李建成、李采玉,还有其他世家大族的子弟,常常郊外出游踏青,或是去山间打猎,可以算是老相识了。

    不过后来,杨玄感叛乱之时,宇文述前去平叛,与镇守河阳郡的秦王杨浩有信来往,因而被百官弹劾之后,杨浩就被杨广带在身边,从那以后,杨浩虽然还有一些自由,可是却不能四处走动了,再也没有见过李氏兄妹。

    往昔,已经过去了,对于李采玉,杨浩并没有什么想法,这只不过是一个年少时候的玩伴而已,更何况,她的家族,是自己的敌人,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想到李家人,杨浩就想到了后世之中,被人誉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

    纵然,李世民的功绩无可挑剔,的确,唐朝在他的手上,蒸蒸日上,不过数年,就灭掉了盛极一时的突厥。可是,在杨浩的心中,对他并没有什么好感,年仅十三岁的杨吉儿就被他抢进了秦王府,欺我杨家无人在杨浩的心中,他就是护短,纵使,他转世以来,对杨吉儿并没有什么印象,更谈不上什么感情,可是,她毕竟是杨家人,你李世民欺负她,就是欺负我杨浩,此仇不报,我杨浩如何对得起杨氏的列祖列宗?

    目光冷冷的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