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枭雄- 第4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就在大半年前,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传出了一个谣言,准确的说是一个童谣:法律存,道德在,白旗天子出东海,桃李子,莫浪。语,黄鹊绕山飞,宛转花园里,桃花园,宛转属族幅。桃李子,鸿鹊绕阳山,宛转花林里。莫浪。语,谁道许。株李子,洪太绕杨山。江南杨枷树,江北李茬荣。杨枷飞绵何势央,李茬结果自然成。

    杨广是什么人,猜忌心极重,又有人暗中推波助澜,所以这一年多时间中,杨广便想尽办法的打击李氏。

    陇西李氏在朝中官员纷纷被罢免,军中势力几乎被清除,而身为陇西李氏最重要的分支之一,一郡太守的李渊也未能幸免,直接被杨广一下子就贬成了六品小吏。

    好在李渊此人做官做人很有一套,在朝中人脉极广,耗费了不少银钱疏通关系,又跑到洛阳找杨广哭诉了一次,杨广又渐渐恢复了对他的信任,用了几个月时间,又渐渐恢复官品。

    李渊又抓住这次征伐高句丽的机会,想法设法谋得负责大军粮草差遣,并且因为他的确是能力不俗,善于用人且手底下又有不少能吏,将大军粮草打理的井井有条,杨广甚为满意,今天检阅大军还特意点其名带在身边。

    这个童谣出现的第一时间,王君临就吩咐下去,蓝衣卫府和武林公会所属的情报组织暗中调查,最后矛头都指向了弘农杨氏,而且对王君临来说逻辑上也说得通。

    弘农杨氏杨素和杨玄感父子谋划造反已经有多年,这件事情王君临知道,杨广也始终对弘农杨氏有所防备。

    王君临知道,这个童谣便是假死的杨素想出来的,想要转移杨广的注意力,而弘农杨氏与陇西李氏本来就仇怨极深,刚好借这童谣重创陇西李氏,唐国公李渊却算是被殃及了,可惜在原本历史上这个童谣最终却成为事实,大隋天下竟然真的被李渊父子所得,从而也让这个童谣流传千古。

    不等王君临主动去拜访,有护卫进来禀报,说唐国公李渊求见。

    王君临连忙走出去亲自将李渊迎了进来,二人客气寒暄之后,李渊又感激了王君临照顾李玄霸,王君临谦虚几句,两人便沉默下来。

    沉默了片刻,二人的目光再次相接,又同时叹了口气。

    王君临一见李渊的样子,心想这位历史上的唐高祖果然是个明白人,恐怕对大隋眼下的情况了解,不比他这个开挂的后世之人差多少。

    而在李渊心中,王君临却是天下间最厉害的那类人物,是真正的枭雄,心智自然是高的没得说,此时见王君临的神色,顿时也明白天下大势王君临心中也是心数,所以李渊摇头苦笑,似乎有千言万语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沉吟了片刻,李渊才低声问道:“秦安公,你可知道,自魏晋以来,历代朝政都被一些世家大族把持。无根无凭的人想要出头,总是万分艰难的?”

    王君临没有想到李渊以这句话开头,他只是点了点头,没有接话。

    李渊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所谓豪门,是指那些家中有人做过极品大员,门生故旧满朝的。山东有王、崔、卢、李、郑五大姓,关中则以韦、裴、柳、薛、杨、杜六大姓。加上现在的宇文家,江南残存的谢家、王家、陈家等,一共也就二十几个。世人皆以与他们交往为荣,而这些家族又往往互相勾结起来,权倾朝野。历朝历代皇帝都知道世家当政不是社稷之福,可历朝历代皇上都没办法解决,当今陛下看似强势,独断专行,其实大隋还是世家当政!”

    以李渊的行事谨慎,将话说到这种程度,甚至说了大逆不道之言,显然是做好了和王君临交心之谈的准备,而王君临更是隐隐猜到李渊今天来此目的。

    “而那些推举上来当官的,不是这家的儿子,就是那家的侄儿。他们这些家伙治理地方不在行,祸害起百姓来却一个顶两个。偏偏皇帝还拿他们没办法,因为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李渊摇头,表示对目前这种情况非常不满,但实际上他也是世家门阀中的一员。

    “大隋朝就快被这帮家伙蛀空了,只是皇上还不知道而己。皇帝陛下喜欢听人赞扬,喜欢炫耀他的盖世武功。就像这次伐辽,满朝文武们在陛下的领导下谋划了两年多,但实际上却没有一个人睁开眼睛关注一下辽东地形,也没有一个人想一下,万一战败了,会给大隋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王君临神色平静,依然只是点了点头,他知道李渊说这些话是在试探自己,所以示意李渊继续说。

    而李渊见王君临的神色没有丝毫变化,心中顿时明白,自己没有猜错,对方心中对大隋的形势和内在问题跟明镜似的,或许比自己认识的还要深刻。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里,李渊自然是要将话说完,便继续说道:“豪门世家把心思都用在如何为家族谋利上,眼中根本没有朝廷和陛下,更没有百姓和国家,行事也不讲究什么道义”

    说到这里,李渊摇着头,满脸无奈。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大战开启() 
王君临终于开口说道:“唐公所言极是,在下深以为是。”

    说完试探的话,王君临又给了明确的信号,李渊神色一肃,开始进入重要环节,他叹了口气,说道:“希望大军早日攻克高句丽,打下平壤!”

    王君临看着李渊,说道:“唐公不看好这次征伐高句丽?”

    李渊略一犹豫,说道:“老夫不认为我们大隋会输,但我们大隋出动一百多万大军,三百多万劳役百姓,耗费海量的粮草,就算打赢了又怎么样,必然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

    王君临赞叹道:“唐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在下佩服。”

    王君临说的是实话,很多人知道这场仗不应该打,这其实并不难,有些见识之人一看大隋眼下的情况就知道了。但不管他们怎么想,都认为大隋能赢,毕竟兵力相差和国力相差如此悬殊。

    所以,除了他和聂小雨这两个开挂之人外,能够如唐国公李渊这样看出大隋即使赢也会惨胜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不过,王君临也能够看得出来,虽然李渊不看好这场战争的结果,但依然期望大隋能顺利将高句丽犁庭扫穴。

    “秦安公谬赞了。”李渊谦虚一声,又叹了口气,幽然说道:“此番征辽,近百个属国使者跟在大军旁边观战。倘若胜了,倒也能震慑那些蛮夷。若是大军出师不利,不说突厥等国恐有异动……”他叹了口气,摇头:“就算是大隋天下各郡……恐怕也会生出大乱!”

    “乱世来临前,老夫想与秦安公结成亲盟,暗中守望相助。”李渊终于将今天的最终目的说了出来。

    王君临笑道:“李公何必见外,以玄霸和在下的关系,我们两家早已结盟了。”

    李渊心中狂喜,说实话他们李氏眼下的形势并不好,被罢免了太守之位后,连一个落脚的根基之地都没有,虽然他极力在杨广面前表现,暗中给宇文述、虞世基和裴世矩等天子近臣那里送了大量好处,但能不能成功还不一定呢!而且他想要图谋的是河东太原郡的太守,这可是好地方,盯着的这个太守之位的人不少,比如太原王氏。

    ……

    ……

    和李渊会面之后,王君临立刻出发,坐船南下,前往范阳郡。

    来辽东之前,王君临已经进行了安排,陆寒和管小童带领的盐场六千精锐,尉迟敬德带领的四千精兵也暗中偷偷的乘坐大船全部运送到了大弥岛和白翎岛,麾下共计一万水师精锐也集中在了两岛之上。

    王君临回到范阳郡的时候,范阳郡水师总管赵晨带着三万水师迫不及待的等着出发。

    四月上旬,王君临直接传令赵晨沿海岸线,往高句丽直逼,而他直接去了大弥岛和白翎岛。

    三万水师虽然战力没有蛇岛训练营训练的一万水师利害,装备也相差较大,但在如今高句丽水师已经被王君临打残的情况下,这三万水师足以牵制高句丽不少精力,而且在王君临的计划中,这三万水师的作用还不小。

    而且,控制这三万水师还用不着他亲自过去,有黄少秋存在,他并不担心这三万水师不听话。

    “不管如何,在皇帝征伐高句丽之前,我们在海上的计划基本上是实现了,即使皇帝带着百万大军惨败,但因为有我们的存在,高句丽也不会好到哪去!”王君临站在高句丽南边海岸攻防线形势挂图前,颇为感慨的说道。

    杨空蝉说道:“按照皇帝的旨意,在他没有发兵过辽河,攻入高句丽之前,大人这边是不能出动的……”

    王君临冷笑道:“眼下还不能公然违背皇帝的旨意,暂且等着吧!”

    ……

    ……

    杨广带着百余万大军自然不可能一直停留在辽河西岸。

    大业六年四月十五日,大隋皇帝杨广亲自指挥,向辽河东岸展开强攻。担任先先锋的是左武卫、左屯卫和右武卫三路大军计九万余众,清一色府兵精锐,没有一个临时招募来的平民。

    工部尚书宇文恺奉命为大军造浮桥,四万多民壮腰里栓着吹涨了气的牲口尿泡,扛着木板、竹竿和短桩在大军之前跳进了冰冷的辽河里。

    此时已经是春天,但是辽东的春天来的要晚得多,辽河水正值春汛,又冷又急,半柱香不到时间,己经有四百余名参与修桥的工匠被河水卷走。咬着牙在水早坚持的其他人也被河水冻得嘴唇发紫,手脚上的动作越来越没力气。

    杨广不为所动,在他眼中死去的好像不是人,而是四百多名蚂蚁,下令继续搭建浮桥,而且要求速度加快。

    他的命令很快被传达了下去,随着工匠和负责搭建浮桥的士兵们不断死去,浮桥一尺尺艰难地向对岸伸展,快到河中心的时候,对岸早有准备的高句丽军队也动了起来。

    数千名身披重甲的高句丽士兵冲向了岸边,用巨盾竖起了一道木墙。木墙后,数千名身披轻甲的高句丽武士推来四十几辆城市攻防用的弩车,用牛马拉开弓弦,将杖余长的弩箭搭上了弩床。

    相比水师在王君临手中被碾压摧残的没有丝毫还手之力,高句丽陆地上的军队常年与新罗国和百济国征战,同样堪称是精锐,而武器装备一点都不比大隋差。

    这主要是大隋有什么好东西,高句丽很快就学了过去,在这方面整个大隋上下傲慢的不行,对突厥人还知道不给他们买兵器和铁具,可是对高句丽好像就没有任何的保密意识。

    辽河春汛正急,水面上风很大,距离远时,寻常弓箭根本无法给对方制造麻烦。所以,双方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床弩,一场远距离弩战,率先在两岸拉开帷幕。

    滔滔水声很快就被弩箭破空带来的呼啸声所掩盖,第一个人倒进了河水里,被浪头轻轻一卷,泛起一圈红色涟漪后即消失不见。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手中除了木材之外没有任何武器的工匠和民壮们无处闪避,眼睁睁地看着一根又一根粗大的木材飞来,同时穿过几个人的身体。

    很快便有数百名工匠和民壮们死去,死亡的恐惧让活着的工匠和民壮们乱作一团,想要逃走,可身边都是湍急的水流,离开了浮桥,不知道会被河水冲到哪里去。想要退回去,退路又被自己的同伴挡住,而浮桥的起端,几百名手持弓箭的监督隋兵凶神恶刹的逼了上来,将逃回来的十几个毫不犹豫的直接射死了。

    PS:抱歉,今天只有这两更,有些卡文,接下来的大战很关键,我要好好构思一下主角如何破局————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蝼蚁之命() 
“不要乱跑,不要乱跑,我们的床弩已经开始反击了!”负责搭建浮桥的几名大隋将官在亲兵保护下,大声对慌乱一团的工匠和民壮们嘶吼。

    大隋的床弩的确已经开始反击,而且数量还比高句丽的要多不少,此时随着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一声令下,足足百多具弩床同时齐射,五百多支弩箭“唰”的一下,从辽河中乱作一团的工匠和民壮们头顶上飞了过去。

    下一刻,河对面高句丽士兵也发出了一片惨叫声。

    为了打这一仗,杨广已经不顾大隋百姓死活,这几年逼着各郡县刮地皮似的,不知道收了多少苛捐杂税,有不少用在了军备上,这些弩箭就是精钢为锋,熟铁为羽,在已床弩发射,轻轻松松穿透了高句丽士兵竖起的盾墙,切豆腐般切开盾墙后的石甲或铁甲,将盾牌连同它们的主人一同钉在了地面上。

    高句丽士兵开始出现惨叫,攻击工匠和民壮的弩箭顿时稀疏了很多,再加上试图逃回去的一些工匠和民壮被自己一方士兵射杀,剩下的民壮和工匠只好继续低着头,冒死用绳索绑住搭浮桥用的竹竿、木桩,同时心中暗自祈祷漫天神佛保佑,高句丽人的弩箭不要落在自己身上。

    祈祷显然没有用,高句丽人虽然不断死伤,但他们认准了攻击河中搭建浮桥的人,虽然只有一百多具床弩,且因被大隋的床弩射击影响,但每一次射击,都能够夺走数十民河中隋人的性命。

    而每当河中的人数少了,后面立刻就会有士兵强行将准备好的民壮和工匠驱赶进入河中,将人数补齐,杨广自始至终都没有去看这些民壮和工匠的死活,他的眼睛一直都在盯着不断变长的浮桥。

    在杨广眼中,这些民壮和工匠都是蝼蚁,或者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但不是每个人都如杨广这般,不少将官和士兵看着自己一方百姓被高句丽人射杀,眼睛都红了,心中杀机冲天,憋着一股气,只等着浮桥一通,便杀到对面,将高句丽人杀光。

    大将军麦铁杖便是其中的一个,他的脾气火爆,本是大盗出身,也曾经杀人如草芥,并非什么善良之辈,但此时却恨不得杀光对面的高句丽人。

    长弩当空,风声萧瑟,血如莲花般绽开,生命如残荷般凋落。

    大隋百万大军蚁聚在辽河西岸,眼睁睁看着辽水慢慢变红。他们帮不上忙,无主将命令,他们即使能帮忙,亦不能动。

    “速度太慢,不要再让工匠再死人,人死的多了会影响速度。”某一刻,杨广发现搭建浮桥的速度变慢,不满的冷哼道。

    宇文述立刻有了回应,他下令将本来用来攻城的八牛弩调集上来二百架,并且亲自指挥射击。

    “拉!”左卫大将军宇文述高举宝刀,威风凛凛。

    “拉……”几十名亲兵齐声高喊。号角声中,十名士兵同时扯动牲口的绳子,十匹蠢笨的挽马缓缓向前迈动脚步。弩臂吱吱嘎嘎抗议着,慢慢被拉成半弧,三名壮汉子抬起一根巨弩,狠狠卡在弩槽上。

    几百名,上千名弩兵重复同样的动作,一百多根包铁巨弩在阳光下耀眼生寒。

    “放!”宇文述亲自大声下令。

    “呜!”一百支死亡之矛发出刺耳的破空声,消失在八牛弩上,几乎犹如瞬移一般,掠过河面,扎进了高句丽士兵方阵中。

    第一排高句丽士兵举起的盾牌瞬间被击碎,连同后面的士兵都被射死。

    “放!”宇文述将两百架八牛弩分成了两波,一波射完,另外一波紧接着就发出射击。这样做自然是正确的,因为一波之后,高句丽人难免会生出慌乱,第二波的杀伤只会更大。

    果然,第二波弩。枪不断将高句丽人的第二排盾牌击碎,射杀了后面的士兵,而且还有二十几支弩。枪穿过慌乱之中高句丽人暴露出来的漏洞,射中了正在操作床弩的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