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临听这爷孙俩是来自这附近一处勾栏,心中生出一些其他想法,便送这爷孙俩过来,顺便亲自看一看,能不能符合心目中的要求。
爷孙俩将他们领到一处干净的座位上坐下,然后便告辞离开去了这处勾栏后面的小院,看的出来里面还住着不少如这对爷孙俩这样的人。
“勾栏多同瓦市有关。瓦市,又名瓦舍、瓦肆或瓦子,是古代大城市里娱乐场所的集中地,也是戏曲、说书人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相当于后世的戏院。大的瓦市,有几十座勾栏,演出杂剧及讲史、诸宫调、傀儡戏、影戏、杂技等各种伎艺,可容观众数千人。”
刚才王君临说了自己的某个想法,聂小雨认为事关重大,所以看着眼前这一切,轻声向王君临说着他所掌握的有关勾栏的信息。
。
第四百七十章 王君临的想法()
此时,台上一名长相普通的歌姬正用悠扬的声音唱着一首王君临从未听过的词牌,王君临看着勾栏,对聂小雨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听明白了,然后向着不远处的伙计招了招手。
“客官,您需要点什么?”那小二急忙跑了过来,满脸堆笑的说道。
“上一壶清茶。”
“好嘞,客官稍等,茶马上就来。”。。
小二应了一声,没过多久,便将清茶端了上来。
王君临抿了一口茶水,再抬头看时,台上的歌姬已经退了下去,几名女子在上面翩翩起舞,水袖飘飞,颇具美感。
台下的座位上,有不少的叫好声传了过来,看到兴处,从怀里摸出几枚铜钱扔了上去。
铜钱砸在那些舞姬的身上,她们也不躲不闪,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王君临饶有兴趣的看着台上的舞蹈,这种充满了古典优雅之美的舞姿他感觉比青楼里面的艳舞反而要更加的养眼。
就是下面这些观众的举动有些粗俗,大煞风景,不过在这个时代,伶人戏子的身份极低,虽然喜欢看她们表演的人不少,但在心底里面,却是瞧不起这些优伶的。
这倒是和后世的明星不同,大家都是戏子,身份地位相差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
……
“隋唐时期,由于人们文化娱乐的需要而出现了勾栏。这里可供艺人演出杂剧及说书讲史、诸宫调、傀儡戏、影戏、杂技等等。瓦市勾栏的出现,对中国戏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民间艺人向市民观众长期卖艺的地方,各种伎艺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吸收。演出可以经常化、固定化。让最早的艺人演员有了稳定的演出场所和最低的经济收入,有利于艺术上的提高……”聂小雨过了一会儿,又说了起来,这让王君临生出一种后世用电脑查阅资料的错觉。
不过,据王君临这会儿观察,这里的勾栏的确是就相当于后世的戏院,以戏剧、歌曲、舞蹈、说书为主,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为数不多的娱乐场所,王君临自然对这些没有多大的兴趣,不过他刚才生出某个想法,需要进一步亲身了解一下勾栏,所以他看的很认真,观察的也很仔细。
“不过,这个时候的勾栏毕竟还是早期的城市戏曲剧场,有简陋的一面,多少带有临时的性质,容易损坏。由于临时的勾栏容易损坏,元朝的《南村辍耕录》曾记载倒塌、压死观众的不幸事情,所以在明清时期就以砖木结构的庙台慢慢开始取代了勾栏。”
聂小雨看着这个勾栏之中,大约有百十个座位,此时大部分都没有坐满,王君临一杯清茶约莫喝了小半个时辰,其间台上表演了两场歌舞,一段戏曲,歌舞尚可,至于戏曲,在王君临看来实在是有些无聊。不过,他想起这个时代普通人匮乏到极致的娱乐活动和精神产物,便能够理解这些在他看来无聊的节目,为何有不少人喜欢的原因了。
王君临此时想的事情自然不止是这些——他此时想到的是,这种公共性质的表演类节目,无形之中对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和对舆论的引导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王君临很清楚,即使在几乎人人都是读书人的后世,一场历史类的电视剧便可以无形中让很多人以为历史就是这样,事实上很多时候那也只是作家、编剧和导演在历史背景下,为迎合市场需求而定下的故事情节而已。某些大明星说的话,发的微博很容易影响、引导或者误导很多人的选择和想法。毕竟不管是什么时候,大部分的人都是缺乏准确的判断能力和见识见解的。而这也是明星的广告费会哪么昂贵的原因。
当然眼前这些后世明星的同行们受时代的限制是不可能达到哪有的高度,但王君临却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达到类似或者相同的目的。
特别是他在主持或者经历与昌平王邱瑞,与越国公杨素,与前太子杨勇和高颍,以及与陇西李氏的一次次决定生死的舆论战之后,更是明白若是利用的好,眼前这些勾栏的力量远不止于此。
不过,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眼前这样的勾栏,不论是规模,还是机构体制,管理模式,表演类型和方式,特别是表演的内容还远远不行。
“这些表演其实很无聊,只不过这个时代人们精神娱乐太过匮乏了,说实话,对男人来说,除了青楼就是青楼。而女人几乎就没有任何精神娱乐。”
至少也要弄成后世戏院那样的模式,当然,这些词牌别唱了,那些无聊的戏也不要唱了,相信西游记,白蛇传,聊斋志异这些千古流传,但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的故事一定更能够吸引人,当然再不行还有后世金、古两名大师的武侠小说,以及那些网络小说大神们经典的小说作品不是。他记下的不多,但王君临知道,聂小雨的脑袋里面肯定存在这方面大量的资料。
“书怡姐姐,他们快要下来了,你和你爷爷这次要唱什么,《洞桥女》吗?”舞台后面,一十五六岁的少女,俏脸涨红的问身旁的那可爱呆萌的女子。
“该书怡姐姐上场了?那我们又能收到不少的赏钱了!”另一名少女嘴角带笑的说道。
“书怡姐姐唱的好听,他们自然会给多一点赏钱了……可是那些人又会来收保护费的。”那少女白了她一眼,探头向前面瞅了瞅,立刻说道:“他们已经结束了,书怡姐姐,快点上去吧。”
那可爱呆萌的女子笑了笑,等上一场唱罢戏曲的人出来,才搀扶着爷爷缓缓的走了进去。
这爷孙俩的弹琴唱曲确实不错,但听一次两次还可以,听多了就没有什么新意了。王君临已经没什么兴趣再看下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开始参观起这勾栏。
刚刚没走两步,全场忽然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呼声,王君临转头看了一眼,心想,可怜的人们,就这样的娱乐表演便这般的热情,不行,我要尽快整合勾栏,按照戏剧院的模式进行改制,将这股力量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同时也给可怜的大隋人民创造出丰富的精神食量,也顺便将这些更加可怜的古代艺人们生活质量和身份地位稍微提高一些。
第四百七十一章 匮乏的精神食粮()
(非常感谢‘海虎888’、‘月光里的小生’和‘乱x星辰’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离开这个勾栏之后,王君临没有离开,而是带着面无表情暗自观察着一切的聂小雨继续参观这片瓦市,比起勾栏来说,瓦市的整体空间很大,里面有不少临时搭起来的看棚,十分简陋,外面用栏杆围起来,里面唱戏的;跳舞的;唱歌的;说书的,玩杂技的等等,只要能够给人们带来乐子,或者消磨时间的,这里都有。
人们可以进去随便欣赏这里的节目,感觉好了就扔钱,不好了不仍一文,也没有人会说什么。
而这些看棚其实就是勾栏,当然,这样的勾栏只是最低端的娱乐场所,聚集在里面的,大都是经济不宽裕的普通百姓。
除了这些勾栏之外,茶楼、酒肆,甚至是青楼里面也有勾栏中类似的表演,不过这些地方就比较高档了,一般人根本消费不起。
鉴于这个时代贫富差距和贫富人们的比例,在普通勾栏里面消费的至少也要占人们的七八成之多,而在高档茶楼、酒楼和青楼中消费的人恐怕最多也就一两成而已。
转了一圈,王君临和聂小雨又来到了那对爷孙所在的勾栏,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表演说书。
“两位公子,您需要点什么?”
依旧是刚才见过的那个伙计,看到王君临和聂小雨进来,满脸笑容的问道。
“你们这里都有什么?”王君临感觉这里的清茶味道实在是一般,喝了一次,他再也不想喝第二次了。
“我们这里有清茶。”那伙计热情的笑着说道。
“还有别的吗?”王君临皱眉道。
“只有清茶。”伙计脸上的笑容不变,伙计倒是个好伙计。
没得选择,王君临最终还是让那小二上了一壶清茶。
但禁不住心中暗叹,这勾栏管事的人没有一点商业头脑,太不会做生意了,不管是看什么样的表演,随便提供一些小吃、干果之类的东西,价格也不用太贵,比外面摊位上贵了一两成,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想想后世不管是那黑舞厅,还是白舞厅,看表演都不要钱,可是靠酒水、水果、瓜子、饮料这些都已经赚足了钱,然后服务再齐全一点,留住客人,赚大钱或许没有,但是最起码也不会让那爷孙二人那般可怜了。
稍稍想了一下这些事情,一边等那伙计上茶,一边听台上的说书人说书。
“这老头还一身兼数职啊!”出乎王君临的意料,说书人是那爷孙俩中弹古琴的老者,王君临和聂小雨来的时候已经讲到了半途,不清楚前言后语,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故事,但这故事逻辑简单,稍一猜测也能猜个七七八八。场下零零散散坐着的几人倒是听的起劲,听到高兴之处,偶尔有人从怀里捏了几枚铜钱扔上去,那老者脸上露出笑容,讲的更加起劲。
讲到关键时刻,那老者忽然声音一顿,站起身来,说道:“各位看官,今天的故事就说到这里,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正听到紧急之处,被那老者来这么一出,下面顿时有几个人不满了,不过表现的倒也不是很强烈。
“你这老头,吊什么胃口,继续往下讲啊!”
“正听到兴头上,这算什么?”
“下回分解,分解个屁,再赏你些铜子,借着说啊!”
两个人嘟嘟囔囔的说了几句,从怀里摸出铜钱扔到了台上。
“既然诸位看官抬爱,那老朽就接着说了。”看到脚下多多少少落了几个铜板,老者暗自松了口气,说书这一行在这个时候冷场太正常了,若是没有人扔赏钱,这书可就说不下去了。
有赏钱,老者脸上的皱纹便如同菊花一样盛开,本来作势已经站起来,又赶紧立刻坐了下去,清了清嗓子,换个强调,说道:“且说那刘公子来到王家庄……”
这老头的套路,是比较常见的,那些说书人或者是伶人,一个节目结束或演至要紧关头时停住,向观众收费,然后才继续表演,在瓦市勾栏之中十分常见,毕竟这些赏钱是他们大部分的收入构成,底下客人其实也知道规矩,嘴里面骂上几句,该给的赏钱还是会给。但前提是说的故事能够吸引他们想知道后续的内容。
“这样索然无味的故事也如此受欢迎,这在后世不说金大家和古前辈,以及那些网络小说大神,就是小有名气的网络小说作者随便来一个编的故事都比这讲的故事好了几条街好吗!”比起之前跳舞和唱曲的表演,说书的这一幕更让王君临吃了一惊,禁不住再次感叹这个时代人们精神食粮的匮乏。
还有,这服务……往那伙计离开的方向看了看,那家伙刚才还挺热情的,可这上茶的动作不是一般的慢啊!这么久了,茶居然还不上来……
而此时,就在看台一侧,台上说书老者的孙女,那呆萌可爱的少女露出脑袋,看见坐在不远处桌旁的王君临和聂小雨,一脸欣喜的走了过来。她和爷爷刚才忙着表演,将两位恩人带到勾栏之后便先忙去了,等忙完再找恩人准备好好招待感谢一番时,两位恩人已经离开了,结果正在失望的时候,恩人又回来了。
飞快的跑到后院从自己床上拿来一个用手帕包着的点心,呆萌可爱的少女又跑到了前面勾栏,结果还差点与伙计撞到一起。
少女死死的抓着自己包着东西的手帕,见里面自己珍藏多日的点心没有掉落,这才拍了拍胸脯,呼了一口气,怒道:“好你个韦大宝,你是想吓死本姑娘吗!”
那伙计捂着肚子,额头满是汗水,脸上的表情纠结,弯着腰说道:“书怡姐,你帮我把这壶茶送给那边那两位公子,我好像闹肚子了。”
那伙计说着话,指了指放在一边的茶壶,说完就一溜烟跑的没影儿了。
少女接过茶壶,另一只手抓着自己手帕小包裹,嘴里嘟囔了一句,才拿起茶壶走了过去。
第四百七十二章 聂小雨吃东西()
王君临这会还真有些口渴了,正想着这伙计上茶速度还真是太慢了,就见那位显得有些呆萌的唱曲少女走过来,向他和聂小雨很认真的行礼,俏脸微红的微微一笑,将一壶茶和一个手帕包裹放在他面前的桌上,说道:“两位恩公,我叫郑书怡,您的茶来了。我们这里也没有什么好吃的,这是我珍藏的点心,你们尝尝。”
王君临感受到名叫郑书怡少女淳朴的感激之情,温和的笑了笑,说道:“你的名字很好,你爷爷是读书人,估计是他给你起的名字吧!这个点心也看着很好吃的样子。”
说着话,他拿起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点心直接一口吃了,然后又喝了一大口茶,他是真渴了。
“我的名字不是我爷爷起的,听我爷爷说是我母亲给我起的名字。”郑书怡笑着说道,但眼睛深处闪过一抹悲伤。
“不错,这点心还真的挺好吃的,里面有一股杏花的芳香味。”王君临本想问这女孩父母的情况,但一想估计又是什么伤心事,便只是由衷的夸赞这点心起来。
“真的吗?这个叫杏花糕,是人家自己做的呢!”郑书怡送来了茶水和点心,人却没有立刻离开,她是想看着两位恩公将这些点心吃完,此时一听王君临夸奖她做的杏花糕,便真的很开心。
然后,她见王君临旁边漂亮的小哥哥没有吃她的点心,她便有些失望,踌躇半天,鼓起好大的勇气,拿起点心递到聂小雨面前,说道:“恩公,你尝尝吧!这是我自己做的,很好吃的。”
聂小雨之前听了王君临的话,此时看着一动不动,其实正在按照王君临的要求,收集梳理类似于白蛇传、西厢记、七仙女等各种故事。
此时她看着郑书怡递过来的杏花糕,愣了一下,然后在王君临目瞪口呆的目光中,咬了一口杏花糕,然后可能发现杏花糕上多出一个缺口显得一点不对称,又立刻在缺口对称的另一边咬了一口,王君临敢发誓,这两个缺口大小弧度一模一样,而且位置是极为对称。
“她竟然还能吃东西,这些东西都吃到什么地方去了。”王君临惊讶之后,心中却已经疑惑到了极致。
不管王君临怎么想,郑书怡见聂小雨吃了她做的杏花糕,而且吃的很快,便感觉很开心,眼睛都笑成了好看的月牙。
很快,王君临和聂小雨便将郑书怡送来的杏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