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浩只能徒呼奈何。
所以岳翻说的,方浩没有一条可以反驳,一旦北敌南下,大宋朝还能像当年澶渊大战之时,力挽狂澜吗?可是当初大宋朝有寇准,有王旦,有杨亿,有曹利用,还有李继隆这位超级战将,开国诸将之后还有战斗力,还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圈养成猪,还能打仗!现在呢?大宋还有什么?六贼?
西军真的可以比得上当初的禁军吗?西军可以承担起国防军的职责吗?西军可以在最重要的时侯两线作战甚至三线作战吗?
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所以方浩突然觉得浑身发冷,冷汗直冒,看着岳翻一脸安静地看着他,他几乎是想要生出膜拜他的冲动,但是他不能,他的尊严和他的身份不允许他这样,他还没有认为岳翻真的到了他必须要仰视的地步,一切都还没有发生,这只是猜测和推断,没有充分的依据和即将发生的征兆,所以他不会这样就相信岳翻,但是他紧紧握住岳翻的手,因为他相信,有了岳翻的相告,他至少多出了一份警惕之心。
于是不久之后,相州方氏也开始向江南转移产业。
但是这却是悲哀的,知道的人无能为力,甚至不敢告诉其他人,而不知道的人即使知道了这种事情,也不会相信,一百六十余年的平安富足和安定已经让大宋子民们失去了五代十国末代他们祖先的强悍善战和危机意识,整个中原之地充斥着靡靡之音,充斥着醉生梦死,大宋国都达官贵人们桌上的酒已经流遍了整个大宋,整个大宋都在醉生梦死!
怎么办?挽救?力挽狂澜?一个人?两个人?十七个人?
方浩再也没有询问过岳翻这些事情,而岳翻也相信了方浩不会对他有威胁,两人心照不宣的一起参加了会试,三天两夜的考试结束之后,两人又聚在一起喝酒,聚在一起吃饭,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但是,方浩的眼睛里已经没有了闲适与轻松,岳翻看得出来,真的看得出来,方浩不是一般人,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犯二,什么时候不应该犯二,而现在,就不应该犯二。
岳翻终究没有把大宋真正的心腹之患告诉方浩。
有些事,他还是不要知道的比较好,时间会证明一切。
。。。
一百三十五 一切都在岳翻的掌握之中()
会试阅卷的时间比较长,因为会试已经属于国家层面的超级考试,会试试卷的阅卷工作往往要召集很多很多的名师大儒来参加,一起评断,甚至还有不少皇帝亲自指派的人来挑选人才,为最后鲤鱼跃龙门的殿试做好准备,看看谁是龙,谁是鱼。本文由 。。 首发
大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岳翻和方浩都在一起厮混,两人似乎已经心照不宣的明白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应该做的事情,方浩知道了岳翻曾经的事情以及他实际指挥的平定江南之乱,岳翻也知道了方浩的十几年奢华人生和他自己的感悟,两人都对对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方浩的心开始发生变化,他终于意识到岳翻比他强在哪里,他也明白,他虽然有自己的感悟,有自己的见识,甚至有自己的能力,但是和岳翻失去至亲之后的大彻大悟和上了战场以后的血海拼杀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方浩可以卖弄自己的文采和智计,但是岳翻只要一句话,就能决定他的生死。
两人年岁相差无几,方浩甚至还比岳翻大三个月,但是现在的差距,让方浩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无知和弱小。
他不笨,他很聪明,他非常能干,岳翻知道方浩并不是一个纨绔子弟,而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家族事务,家族以外的事物,家族之间的人情世故,都被他那个油滑得像泥鳅一样的老爹调教得非常优秀,可以说,但凡是岳翻缺乏的,就是方浩所擅长的,两人在一起取长补短,倒也是一段佳话,而唯一有所遗憾的,就是方浩的武艺实在是不堪入目,也错过了习武最佳时机,他只能眼馋的看着岳翻习武,而自己什么也做不到。
习武这种事情真的不是到了他这个年纪还能驾驭得了的,所以他仅仅是表达了自己愿意跟着岳翻一起南下吉虔二州为官一方的想法,岳翻很高兴地接纳了这个家伙,他相信,这个家伙一定会在他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予他意想不到的帮助,他的麾下,需要各种各样文韬武略的人才,甚至是善于经商搞经济的人才。
就这样,岳翻终于翻身了,在这一个月里面,把方浩的巨额资产花了个一干二净,方浩肝儿都疼,但是想到了自己老家的更多的资产,还是忍了,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他忍了,一直忍到会试结果公布的那一天。
结果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更没有出乎岳翻的预料,大宋宣和三年秋会试第一名省元,相州举子,汤阴县岳翻岳鹏展!
岳翻的名声终于在东京城彻底打响,也在大宋朝彻底打响,借着之前书画双绝和诗词双绝的名号,岳翻的才子之名算是彻底打响,他在大宋终于有了自己独特的印记,被皇帝所喜爱还不算,在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里面,已经连续拿下了两个第一名,连中两元,而如果在最后的殿试中可以取得好名次的话,那就是科举考试制度确立以来极为罕见的连中三元!
那可是多少名臣才能做到的事情,多少超级大才子也梦寐以求的殊荣,要是可以这样的话,不用说,立刻就死也值得了!
不过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当事人岳翻只是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一荣誉,拿出喜钱散发给在场的各位,对他们的恭贺表示谢意,然后行了一礼,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面,说是要继续读书,等待最后的殿试。
然后整个东京城都为岳翻的这种品质感到极为折服,要是寻常人,此时应该开始庆祝了才是,会试第一名会元,几乎已经确定了进士的身份,只要确定了进士的身份,那么必然可以获得官位,这是等价的,而岳翻已经注定要做官了,但是还是那么的淡定,面对巨大的殊荣和来庆祝的人群,只是微微一笑,一个行礼,就回去继续读书,这样的品质,这样的心性,难道不是古之大儒才有的风范吗?
此子有蔚然古风。
这是东京城的大儒们给岳翻的统一评价,当然也仅此而已,从那天开始,岳翻所居住的那个客栈附近变得极为安静,人人都知道一位连中两元的大才子,被皇帝赏识的大才子正在这里安静的读书,他不去参加任何庆祝活动,不去炫耀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只是一心一意的读书,等待考试,谁都不敢打搅他,甚至连开封府都派人来到这个客栈附近张贴告示,不允许大声喧哗。
人们对大才子有惊人的尊重和期盼,岳翻深刻的感觉到了,而这家客栈的老板也没有任何不满,亲自服侍岳翻,岳翻想吃什么想喝什么需要什么都是他一手操办,亲自为岳翻选来最适合他的而不是最贵的,其实即使是最贵的,也是这个老板自己出钱,他相信,他所付出的一定会得到回报。
没错,这一点他猜得一点儿都没有错。
人人都心照不宣的安静,进来住店的进来吃饭的,都是很安静很安静,拿着一本书权当消遣,久而久之,这居然成为了一种风俗习惯,这家店面也成了开封府著名的店面,进来的人都不说话,只是拿一本书看着,岳翻在不经意间,居然塑造出了这个世界的第一家图书馆……
其实岳翻这样做也是有理由的,他不是不喜欢热闹与奢华,只是他知道,这个时候如果他高调从事,会引起一些人的注意和一些人的不满,而这些人分为两派,每一派都不能沾染,沾染到了任意一派,都会很糟糕,所以他要靠着舆论的力量让自己不被任何人打扰的读书,也借此回避一切相邀,有了这样的大义名分,没人敢逾越。
方浩考了第五名,吕文德考取了第十二名,成绩都不错,而且本次会试大比,似乎整个相州的成绩都很好,前五十名里面不过相较于岳翻太过低调而吸引人眼球的能力,岳翻之后的二三四五名反而都有些不太引人注意了,并且珠玉在前,人家考了第一名还如此低调,你们这些人又如何好意思大肆庆祝?
所以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人,都不得不按照岳翻的做法,闭门谢客,苦读诗书,一时间,这一届考生成为了大宋朝开科取士以来的唯一一次没有庆祝活动的考生,创造了历史,被记载入了史书。
老儒们拍手称赞,古风重回世间,这是吉兆,吉兆啊!
整个开封府都变得有些诡异的安静了,就好象相州考试一样,所有人都在憋着,等待着大考结束名次确定,大家一起放大招疯狂庆祝,同时,大家也期待着见证历史,见证又一次连中三元的大才子的传奇的出现,人们都希望这样,所有事不关己的人都希望这样。
这很正常不是吗?
“鹏展,你可要小心些啊,最近我去外面游走,总是能听到一些称赞你的话,还有一些贬低你的话,说你沽名钓誉,只是在欺骗大家而已,你可要注意一些,这样一来,让之后的所有人都不敢庆祝,有些人本来就不想庆祝,可是有些人可不是这样,只是被逼无奈而已,他们很可能会迁怒于你。”这是来自方浩的警告。
“我有不得不这样做的理由,我并不担心那些人对我的迁怒,他们还不够我去看,我只是想要避开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拒绝一些不必要的邀请,这样一来是最好不过的,党政之祸太过于恐怖,沾染到身上,一辈子也休想洗清,子成,你也要注意,有些事情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是因为我已经有了身份,并且我有大义的名分。
考完试以后,我会立刻离开开封,赶到吉虔二州做官,不在开封作任何停留,也不会和任何人有任何联系,所以我不会惧怕任何权贵,但是你要注意,你没有我这样的条件,而且你又是第五名,考取进士很有可能,所以这些可都会发生在你身上,你一定要小心谨慎。”
。。。
一百三十六 方浩终于坚定了决心()
岳翻的话让方浩思考了很久,然后方浩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并且在殿试即将召开的前一天晚上,方浩和岳翻进行了一次影响人类历史的会话,地点就在开封城的那个客栈的楼顶上,时间是大宋宣和三年末的某一天,岳翻和方浩坐在一起喝酒赏月,面对着满天繁星和一轮圆月,他们肆无忌惮的交谈着。し
“鹏展。”
“嗯。”
“我饿了。”
“………………”
“真的,我发现我离不开你的美食了。”
“付钱。”
“没钱。”
“你的钱呢?”
“带出来的基本被你花完了,剩下的那是我父亲的血汗钱,不是我的钱,我是个读书人,不能不知廉耻的向家里伸手要钱,我是个好男儿大丈夫,怎么可以恬不知耻的向父亲伸手要钱?我是时候自己养活自己了,所以,我没钱了。”
“所以你这位不想向家里伸手要钱,自己有没有办法挣钱的好男儿大丈夫就很直接的问我要吃的?”
“对啊。”
“理由?”
“我追随你一辈子。”
“………………进展是不是太快了一些?这样的展开我可没有预料到,为何我从来没有发现你有这种嗜好?不过,我还是要说,虽然你的感情传达到了,但是我感到十分抱歉,虽然你对我有这样的情感,但是很抱歉,我喜欢女子,我并没有龙阳之好,这种事情想想也就罢了,所以,请你另择他人吧!”
“………………鹏展,我在说正事,你能否不要这样消遣我?你从哪里看出来我有龙阳之好?我是说追随你,不是说追求你,再者说了,这段时间我们青楼也没有少去,女子也没有少见,为何你还会这样怀疑我?我很好奇。”
“我倒是听说过有些人不仅仅喜欢女子,也喜欢男子。”
“鹏展,我会生气。”
“然后呢?”
“我说了,我要追随你,我会放弃参加殿试,等着你做了官,再来征辟我为你的幕僚,我也会把相州方氏的家产往南方迁移。”
“……给我一个理由。”
“怕。”
“好。”
心照不宣,岳翻知道方浩在怕什么,方浩也知道岳翻知道他在怕什么,没有必要说更多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多么真实,这本来就是画蛇添足的事情,方浩感到恐惧,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感到真真正正的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于他从未投眼过的北方,他被岳翻的理念所占据,他认同了这种理念。
他相信智计双绝的岳翻,能够统兵打了一场大胜仗的岳翻,能够连中两元甚至马上就要连中三元的岳翻,他相信这样聪明的岳翻不会无缘无故的表达出自己的无能和怯意,他相信只要岳翻有一点点办法,就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抛弃祖宗之地,来到荒芜人烟的江南山区重新开创祖业,这一定有不得不这样做的理由。
所以在感到了巨大的恐惧之后,方浩习惯性的寻求帮助和心灵慰藉,于是他发现了早就开始做准备,并且已经初见成效马上就要成功一半的岳翻,在这种事情上,岳翻毫无疑问是先知,在整个大宋朝醉的不醒人事的时候,只有岳翻醒着,很不合群的醒着,并且看穿了未来会发生的一切。
乱世之前,一定会有诸多征兆,方浩相信这一点,赤眉绿林军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黄巾贼不会无缘无故的进行声势浩大的反叛,黄巢的菊花也不会无缘无故的盛开,这一切的背后,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而这种原因的存在,就是一切悲剧的起源。
方浩理解到了这个地步,所以走南闯北,到处打听野记杂文,与此同时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一开始他只是叹息,但是现在,他是冷汗直冒。
一种惊人的直觉告诉他,一切都来不及了,一切都注定会发生,一百六十余年的和平安定富足即将走到终点,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可怕到了无法想象的惊天浩劫,已经不可逆转,很快就要发生了,大家都会死,都会死无葬身之地,所有人都无法逃脱这场浩劫,而方浩所能信任的所能依赖的唯一助力,就是提前开始做准备的岳翻。
在那种深深的无力感中挣扎着不愿意沉沦的方浩,似乎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救命稻草,那根救命稻草,姓岳。
岳翻没有理由拒绝方浩的追随,这是一种投资,也未尝不是一种机遇,集合方岳两大家族的财力,或许能让他在起步阶段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因为从宣和七年开始一直到建炎十年左右,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宋王朝的残余势力根本无法控制各地的军队势力,被金兵极大削弱的宋王朝的控制力一落千丈,一直到二十多年以后才有力量重新控制军队和军人。
今后二十年,是弱肉强食的时代,岳翻不可能躲进山区直到二十年以后再出来,那不可能,他必须要战斗,必须要活着,必须要为了自己的承诺而战斗,尽管自己的力量十分微薄,根本无法和巅峰状态的金兵相抗衡,最多也就是螳臂当车而已,可悲而又可笑的灰色螳螂。
他要有自己的力量,哪怕成为一个军阀,也要拥有自己的力量,保一方水土,守一方生灵,在未来二十年汉民族空前堕落的时代,岳翻要坚定的为汉民族的再度崛起留下希望的火种,而不是被蒙古人欺负到底才爆发了惯例的大起义。
那不是民族意识的觉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