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8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这么一说,身边的将领也回过味儿来,顿时面色难看,心中惊惧。

    都知道唐人没安好心,不管支持谁都是为了利益,可正因如此,支持诸葛地还是支持伽独就没有本质的区别……现在唐人是站在他们一边,就算没有出兵,可总归不会与大家为敌。万一言语有失将唐人得罪得狠了,干脆转而去支持伽独……岂非大事不妙?

    那种后果是谁都无法承担的,这些将领即便心中怨忿,却赶紧闭上嘴巴,再也不敢多说一句埋怨的话语。

    正在这时,猛然见有人大叫道:“快看快看,叛军退了!”

    众人精神一振,远眺城墙,果然见到城上的叛军人数依然变少,无数勤王之师攀上城头,已经渐渐将城头占领。

    城下的军队爆出一阵惊天的欢呼。

    诸葛地擦了擦冷汗,心底狂喜,大声下令道:“传令全军,继续强攻,一鼓作气攻入王城,吾为诸位在王宫庆功!”

    “喏!”

    将领们欣喜若狂,纷纷打马各自前往自己的部队,传达强攻到底的命令。

    眼瞅着胜利在望,只要再加一把劲儿便大事可成,万万不可在这个时候掉了链子!

    勤王之师见到叛军退下城头,顿时士气大振,攀上城头之后追着叛军的屁股便杀入城内,却遭受了迎头一棒。

    到底是正规军,叛军虽然撤退让出城头,但是城内街巷狭窄道路交错,叛军三五一群各个作战单位各自为战,面对一盘散沙的勤王之师立即获得极大的优势,整座城池就放佛一架巨大的绞肉机,数千勤王之师冲入城内,眨眼间就变成横尸街头的尸体。

    诸葛地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之下意气风发的进入城门,迎接他的不是胜利的欢呼,不是光明的曙光,而是充斥耳鼓的悲呼惨叫,是浸入骨髓的杀戮!

    房屋、墙壁、店铺、庙宇、佛塔……所有的一些都被叛军利用起来,没有声势滔天的集团冲锋,就这么一口一口、一点一点的将冲进来的勤王之师碾碎、残杀、吞噬……

    诸葛地目瞪口呆,浑身泛起一阵冰冷彻骨的寒意,握住缰绳的手都在不断的发抖。

    这简直就是一副人间地狱的惨烈场景……

    所有的勤王之师都冲入城中,就在这狭小的城池之中与叛军展开生死决战,血肉横飞战况惨烈,双方都杀红了眼,手撕牙咬挖眼抠鼻,无所不用其极。

    唐军校尉看着眼前这些战斗场景,嘴角的肌肉抽搐了几下。

    不得不说,这些奴隶被奴役得太久,脑子里除了主人的命令根本不将的命当回事儿,所以能够爆发出视死如归的气势;而叛军已经被逼上绝路,后退一步便是被围拢聚歼的下场,各个化身亡命之徒。

    然而在绝对的装备优势和训练有素的唐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猴子再是不要命,又怎能是虎豹的敌手?

    诸葛地咽了口唾沫,颤声问道:“敢问将军……大唐的援军何时能至?”

    他是真的怕了!

    万一这些勤王之师都死光了王城仍未攻下,岂不是意味着他的国王之梦即将碎裂?伽独掌权,他的下场就唯有流亡他国一途,此生此世,子子孙孙,都休想再踏上林邑国的土地半步!

    眼瞅着国王之位近在咫尺,谁甘心流亡天涯?

    唐军校尉眯了眯眼睛,淡淡道:“快了,快了……”

    你们这些野猴子若是不自相残杀死的差不多,我大唐雄师岂不是还要多费手脚?

    *****

    混战持续了一整夜。

    勤王之师眼瞅着大功到手,冒死冲锋;叛军已经逼上绝路,死战不退!双方就在城内依托街巷房舍死战不休,尸体布满大街小巷,鲜血浸透全城土地,焚烧了一夜的大火几乎将所有房屋焚烧一空,处处烟雾弥漫瓦砾遍地,恍若人间地狱……

    伽独褪去战袍衣甲,赤着上身坐在王座之上,任由随军郎中为其处理伤口。

    昨夜一战,他身为大将军身先士卒,手里的宝刀都劈砍到卷刃,不知手刃了多少敌人。可即便是战神降世、吕布复生,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亦难免身被数创,数次差一点便丧命阵前。

    身上数道伤口渗出鲜血,精壮的身体伤痕密布,高大的身躯宛若魔神!

    “大将军,这么下去,恐怕不妙啊……”

    数位部属汇聚在大殿上,神情焦躁,忧心忡忡。

    混战一夜,他们固然伤亡惨重难以为继,勤王之师的伤亡数字更是数倍于己,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双方默契的撤出不少兵力,战况稍稍缓解,各自舔舐伤口后撤修整。

    伽独伸手拿起一旁的酒壶,将壶嘴塞进嘴里,咕咚咕咚一口气将一壶美酒抽干,猛地将酒壶投掷于地,银质的酒壶“当啷”一声砸在地上滚出去老远,正巧弹在一个部属的腿上,将他吓了一跳。

    抹了一把嘴角的酒渍,伽独瞪着血红的眼珠,沉声道:“妙也好,不妙也罢,吾等已然无路可退!你当那些勤王之师就好受了?他们虽然人数多,但是装备远远不足,伤亡人数在我们数倍之上,现在不过是吊着一口气,想着一鼓作气将吾等尽数歼灭之后可以窃据王位的美梦!诸位信我,只要大家咬住牙,最先顶不住的必然是那些乌合之众!”

    一众部属默然不语。

    这道理谁都知道,可是经过昨夜惨烈的厮杀,这些平素无法无天的兵将此刻都已经胆寒。

    说不得下一刻这股气就泄了,士气一溃千里,兵败如山倒……

    可是正如伽独所言,眼下哪里还有退路了?

    弑王杀驾谋朝篡位,谁还能容得了他们?更别说昨夜在城内那一番肆无忌惮的烧杀掳掠,除非伽独登基为王能够免除大家的死罪,否则换了谁来当这个国王,都必然要对他们赶尽杀绝……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伽独心中的担忧更甚!

    面对数万勤王之师,伽独固然知道取胜艰难,但却并非全无希望,然而令他提心吊胆的乃是唐人的态度……

    奸诈的唐人蛊惑自己弑王篡位,一转眼就将自己抛弃,伽独摸不准唐人到底打着什么主意。按说只要扶持自己坐稳王位,自己必然对唐人所提的任何条件都会欣然应允,可唐人偏偏就将自己给抛弃了……

    难不成还有人比自己更适合当做唐人的傀儡?

    万一唐人转而支持外头那些勤王之师……一想到这里,伽独就不寒而栗。

    伽独肠子都快要悔青了,自己怎地就迷了心智,轻信了那些奸诈的唐人的话语?落得个进退维谷生死两难的绝境。

    外头喊杀声再次传来,那些该死的勤王之师又开始进攻了……

    “大将军!”

    一个衣甲狼狈的部将小跑着进了大殿,上气不接下气道:“禀告大将军,城西的斥候传回消息,唐军来了!”

    伽独呆愣当场,万念俱灰。

    唐人戏耍了他,此刻却又出现在城外,毫无疑问,必然是如他所料那般,转而支持那些勤王之师了……

    

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万春国后裔() 
宋平县。

    作为安南之地的中心,可谓“宅天地区域之中,得虎踞龙蟠之势,正南北东西之位,便江山向背之宜。其地广而坦平,厥土高而爽垲,民居蔑昏垫之困,万物极蕃阜之丰,遍览越邦,斯为胜地,诚四方辐辏之要会,为万世京师之上都”……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从未对这块富饶的土地有过重视,除去彰显天朝威仪之外,更未有将其永久纳入版图之决心。

    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国蛮,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

    李二陛下是怎么处理的呢?

    他说:“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故汉光武云:‘每发一兵,不觉头发为白。’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隋主亦必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至如颉利,往岁数来侵我国家,部落疲于征伐,遂至灭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但经历山险,士多瘴疠,若我兵士疾疫,虽勀翦此蛮,亦何所补?”拒绝发兵征讨。

    言语之间,充满悲天悯人之情怀,对安南以及林邑之地不屑一顾。

    事实上当真如他所言那般“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么?绝非如此,他这个时候还蔑视隋炀帝征伐高句丽劳民伤财,然而心中却早已有了将高句丽征服一次彰显胜过隋炀帝之决心。

    有很多皇帝不怕打仗,李二陛下便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看不上这块地方,不过是“经历山险,士多瘴疠,若我兵士疾疫,虽勀翦此蛮,毫无裨益”而已。

    那地方秦朝征服过,汉朝征服过,隋朝征服过,萧铣征服过……现在大唐是否征服,又有什么所谓?左右不过是地少民寡化外之地,有他不多,没他不少而已……。。

    *****

    夜半三更,月明露重。

    年逾古稀的李壮志一身甲胄腰悬佩刀,须发皆白眼神炯炯,站在府内庭院的石阶上,看着面前或老或少几十个心腹亲信,闭嘴不言。

    这些人有跟随他多年的老奴,亦有当年万春国的后裔,更多的则是族中青壮。

    明月在漫天雾气当中显得影影绰绰一片朦胧,微凉的月光照在庭院中这些人身上,仿佛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清辉……

    李壮志拔出佩刀,刀尖斜斜指着天空,沉声道:“一百年前,天德皇帝反抗梁国暴政,带领交州百姓起兵,驱逐酷吏自立为国,定都龙编,开创了万春国,此乃吾等安南百姓万年不休之基业!”

    他嗓音低沉,但是在寂静的深夜里,却一字一字清晰的传到在场所有人耳中。

    “何为‘万春’?”

    李壮志问了一句,灼灼的目光自面前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自问自答道:“万春,即为‘春望社稷至万世’!此乃天德皇帝心怀百姓之祈祷,希望在他的带领之下,这块土地上的子子孙孙都能昌盛太平犹如春日,江山社稷传至万世而不衰!”

    他目光之中充满炽烈的崇拜,声音渐渐高亢:“自元德元年万春国建立之日起,至南越皇帝李佛子兵败被隋朝恶贼刘方所擒,押赴长安惨遭杀害,六十年间,万春国先烈视死如归前赴后继,只为了护佑这一片土地不被中原汉人所霸占,吾等百姓不被汉人酷吏所奴役!现在,万春国已然灭亡了四十年,然而万春国的苗裔却从来不曾灭绝!今日,吾李壮志,以南越皇帝嫡孙之身份,在此立誓起兵驱除异族,只要重现万春国之光辉,不惜肝脑涂地神坠地狱!若违此誓,有若此指!”

    刀光一闪,李壮志以佩刀削断左手小指,鲜血涌出,却面不改色!

    庭院中诸人一个个神情亢奋目光炽热,不敢大声欢呼惊动总管府的唐军,尽皆紧紧抿着嘴,却高高举起手臂!

    万春国是个什么玩意,在场众人其实大多不知道,就算知道,也有不少人早已忘却。

    四十年时间,虽然不足以沧海变桑田,但足矣斗转星移物是人非,谁还能记得住当初那个刚刚立国便被汉人剿杀有若丧家之犬苟延残喘的国家?

    不过这并不重要。

    现在明显大唐对安南这块土地并无兴趣,十年前林邑国作乱,大唐皇帝甚至拒绝出兵讨伐……眼下虽然有大唐水师租借了岘港控制了林邑国朝堂,可没人将这个放在眼里。

    大唐水师固然天下无敌,可那实在海上,上了陆地,却是由不得他耀武扬威!

    安南,不是林邑!

    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绝大多数皆是汉人后裔,哪怕是祖先背井离乡客居于此,却也从不曾将林邑国那些土著猴子放在眼中!

    只要能够快速消灭交州总管府在此地的驻军,万春国便可富国成功,十年前大唐不肯出兵讨伐林邑,现在大唐皇帝正厉兵秣马准备东征高句丽,更不可能派遣大军前来剿灭他们这个小小的万春国……

    一旦复国成功,这里所有人都成了复国功臣,封侯拜将加官进爵自不待言,更可将自己的名字铭刻于青史之上,子子孙孙尽皆瞻仰崇拜,这是何等巨大之成就?

    一个矫健的身影匆匆自府外跑进庭院,到李壮志身边低声道:“西于、北带、麊泠等地青壮已经抵达县城之外十里,兵械甲胄具备,只等家主一声令下,即里应外合,杀入城内!”

    李壮志精神振奋,让一个郎中给自己处理伤口,抬眼瞅了瞅天色,以刀拄地,对面前诸人说道:“三日之前,林邑国内乱,大将军伽独弑王杀驾谋朝篡位,却被各地前往的勤王之师攻入城中,死战不休。大唐水师岂能容忍卧榻之侧有此隐患?出兵剿灭势在必行,大部分兵力必将被牢牢牵制。吾等只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各地大唐驻军,而后宣布复国,造成既定事实,大唐国内只会捏着鼻子认了,绝不会派遣大军前来攻打!所以,诸位自当精诚团结,携手并肩共创万世不朽之基业!”

    言罢,将宝刀提在手中,大声道:“诸位,随吾前去打开城门,汇合各路义军进入城中,猛攻大唐驻军!”

    “喏!”

    诸人纷纷拿出兵刃,齐声呼应。

    府门大开,数十人鱼贯而出,趁着夜色悄悄摸向北门城楼……

    夜漏更深,城楼上的兵卒正抱着兵刃坐在箭垛下打着瞌睡,城内除去星星点点的烛火之外,万籁俱寂。

    城外一处树林之中,千余服装各异武器五花八门的青壮潜伏于内,屏着呼吸或站或蹲,没人敢发出太大声响。树梢栖息的鸟雀早已被惊得飞走,幸好并未引起城楼上兵卒的注意……

    李青树站在树林边缘,凝望了一会儿远处一团模糊的城楼,又看了看身边的李万山。他们两人皆是万春国的后裔,他的祖父是南越皇帝李佛子的外甥李大权,而李万山的曾祖则是万春国大将李善鼎。

    虽然同姓,但二人却不同族。

    万春国覆灭之后,子孙族人受到百姓的庇护幸存下来,几代经营,再次成为安南一带的豪族,但昔日祖先之荣光与血仇,却一时不敢或忘,时刻都在寻觅着最佳时机起兵复国……

    只是毕竟万春国的年代已经有些久远,族中年青人早已忘却那段辉煌的岁月,以及那尸横遍野的仇恨,现在能够跟随在他们身后的,大多是为了自己的前程打拼。

    他们不在乎万春国是否能够复国,只在乎起兵之后能否驱逐唐军,建功立业升官发财。

    就如同他身边的李万山……

    两人隔了一辈,李万山现今尚未及而立之年,却在年轻一辈当中拥有很强的威望,号召力极大。李万山对于昔日的万春国并无多少归属感,只是此人野心勃勃不甘人下,总想着创出一番震古烁今的事业,升官发财之余,再能青史留名就最好了……

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起兵做反() 
李万山这样的年青人,在这一次起兵的数千人当中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令李青树有些忧心忡忡。

    人无恒志,焉能成事?

    与矢志不渝光复万春国的志向相比,升官发财急功近利哪里算得上是志气?这样的人看似热血沸腾士气高昂,但一旦遭受打击挫折,便极易一蹶不振,甚至改弦易辙……

    李青树便是汉人的后裔,所以他知道汉人到底有多么强大。

    当年万春国集结了安南绝大多数豪族土著之力量,却在隋军面前不堪一击,李青树年幼之时曾亲眼目睹其祖父李大权率领的军队在隋军冲锋下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