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哼了一声,指了指苏定方,敦敦教诲道:“脑子要灵活一些,咱们全占了林邑国有何益处?不过是蛮夷之地,大多数的地方太过荒凉未经开发,就算是白送给我们也不要。范氏王族不可能只有范镇龙父子两个人吧?杀了他们,挑一个拥有王室血统的人继承王位,然后选择一个地方势力扶持他,大臣也好土匪也罢,要钱给钱要装备给装备,让他们自家人打自己人,哪一个若是敢不服我们的命令,就干掉他再换一个,总之,必须保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林邑国国境之内烽烟不止、战争不止,让他们都必须紧紧的团结在大唐周围,否则就会被另一方干掉,你看他会不会乖乖的听话?”
“嘶……”
苏定方到此一口凉气,死死盯着面前云淡风轻的房俊,心底升起一股寒意。
太特么缺德了……
如此一来,林邑国百姓当苦不堪言,其国永无宁日矣!
房俊叹了口气,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只要如此施行,林邑国怕是干戈不止战火不绝,用不了十年八年,当地的土著便死得差不多了,到了那个时候整个林邑国都是汉人的天下,哪里还用派兵去各地驻守?”
之所以语气唏嘘,盖因这种方式正是民国之初欧美列强对付中國的法子,各地军阀相互攻歼,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不得不将利益上赶着送给那些支持他们的列强,争前恐后的卖国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苏定方是战将,战场之上两军争雄运筹帷幄,这是他的强项,但是涉及到一国之内政,他完全不懂。
现在房俊的这个扶持傀儡的法子令他大开眼界,心生寒意的同时跃跃欲试,点头道:“好,只要范氏父子心生异志,末将便即刻按照侯爷的计策行事,无论如何,林邑国亦会掌控在大唐手中。”
房俊满意的点点头。
既然是军人,那就应当心中只有胜负,绝无慈悲。面对异族维护自家的利益,妇人之仁才是最愚蠢的行为……
见到苏定方眼睛一直未曾离开自己手底下的图纸和书籍,房俊笑了笑,将其在桌案上轻轻一推,推到苏定方面前,指着那本书,说道:“这是某闲暇之时所著的一本书,名字叫做《海权论》,刚刚成书,眼下尚且在校订阶段,你先拿回去好生阅读,若是不明之处,亦或是有不同见解,可来信与某仔细讨论。”
苏定方看着这本厚厚的书籍,一时无语……
这个念头,著书立说乃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多少闻名于世的大儒终其一生方才能够将自己的见解和成就编撰成书,立即成为天下敬仰的人物,结果自己面前这位纨绔侯爷却说“闲暇之时”便著了一本书……
苏定方是个武夫,字倒是识得不少,书也读过不少,但生平最是羡慕那些学富五车的大儒,此刻诚惶诚恐道:“侯爷折煞末将……末将何德何能,敢对侯爷所著之书指手划脚?定当竭力拜读,若有不懂之处,还望侯爷不吝赐教。”
房俊也不知说什么好了。
他这番话并非谦虚,《海权论》这本书他前世曾拜读过,但那都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何况就算是读过,也不过是兴趣所致走马观花,大致记得住书中的观点和思想,但是哪里可能记得太过详细?
更何况《海权论》成书的时间在十九世纪末,那时候西方国家工业革命早已完成,与眼下之大唐截然不同,其中诸多地方需要更改删除,难免会有疏漏之处。
不过苏定方之反应他也不出意外,这个念头著书立说的光环实在太过耀眼……
“这本书校订之后,将会成为水师学堂的教材,届时所有水师校尉以上级别的军官,都要分批前往水师学堂学习,不仅要学习海战之战术、经验,更要学习海战对于国家的战略意义。”
其实不仅是水师,就算是骑兵、步兵也一样,光有打仗的技巧可不行,更要教会那些军官战争的意义。
知道怎么打仗,更要知道为什么打仗,那才是真正意义的现代军队!
苏定方深以为然:“侯爷顾虑甚是。”
不说别的,只说现在水师之中装备越来越多的火炮,其中实心弹、开花弹、燃烧弹、葡萄弹……越来越多的新式装备,便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新式战法,墨守成规的沿袭以往的海战经验,早已无法发挥水师的战力。
房俊又将那一摞厚厚的图纸推到苏定方面前,道:“这是某设计的一款战舰,你将这图纸拿回去华亭镇,与江南船厂的船匠们仔细商讨,无论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打造一艘出来。”
苏定方赶紧应是,事实上现在水师所沿用的“剪式”战船,便是出自于房俊之手,放眼大唐论起战船的设计,无人能出房俊之右,现在房俊这般珍而重之的设计出一种新式战船,谁敢轻视?
苏定方一面回答,一面随手翻了翻图纸,然后就被扉页之后第二张上标记的战船数据给惊得目瞪口呆……
全长76米,水线长46米,龙骨长39米,船宽14。7米,吃水6。3米,排水量1600吨,100门火炮,船员780人……
苏定方自然知道江南船厂有别于大唐各处的计量单位,对于“米”和“顿”这样的单位自然毫不陌生。
他看着这一组数据,差点给吓死,抬头看着房俊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吃吃道:“这个……侯爷,您确定没记错?这样大的战船且不说能不能造的出来,就算是造出来了,怕是下了水就得……那个啥吧?”
“沉船翻船”这样的词汇在出海为生的群体当中是极其犯忌讳的,无论渔民、海商、亦或是水师都一样,在神威莫测的大海上,稍稍有一点风起浪涌都是九死一生之结局,任何忌讳的话语都唯恐被“海神”听见,哪怕是到了科技昌明的后世,靠海为生的人们依旧保持着这个传统。
所以苏定方及时咬住舌头,没有将不好听的词说出来。
但意思却非常明显了……
侯爷,你别闹了行不行?
这哪里是船?
分明就是一个水上炮台啊……8
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东征是有可能失败的()
前世今生,房俊都是个精力充沛的人。
而通常情况下精力充沛的人都兴趣多多爱好广泛,上辈子房俊便是个bb党,同时也是多炮塔神教的信奉者,在一些军事论坛当中小有名气。
何谓“bb党”呢?
就是巨舰大炮的追随者。
在“bb党”的群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二十五子的“真言更大的舰体,更厚的装甲,更强的主炮,更多的副炮,更高的航速!
曾有人说,“bb党”都是强迫症,对于身边的生活有着變態的苛求,比如晾衣服习惯于将各色内衣串成一串,利用静滑轮缓缓拉出窗外,有时最后还敬礼;比如鄙视一切比自己小的汽车,对三十吨集装箱车鞠躬致意,会车的时候以最高速度冲对面的汽车投掷石块并试图形成跨射,甚至做梦都想在自己的汽车前面安冲角……
所以,作为一个巨舰大炮的爱好者,如何能不清楚世界上最早的风帆战列舰“海上主权号”?
那么,如何分辨自己是不是一个“bb党”呢?
曾有人开过玩笑,说是从观看《泰坦尼克号》的反应中便能清晰分辨出你是哪一种战舰的拥趸:
bb党:装甲不坚固,沉了应该。
cv党:没有整体舰队,出事傻了吧。s党:有阴谋!一定是被潜艇伏击了!
dd党:船小好调头……
现在房俊将“海上主权号”的各项数据克隆下来,打算提起一千年将这样一艘无敌于海上的风帆战列舰复制出来。尽管这艘船下水半个世纪也没打几仗,最后还毁于一个厨师的错误操作,导致全船焚毁……
虽然“海上主权号”诞生于十七世纪中叶的欧洲,但是当时的欧洲尚未进行工业革命,“海上主权号”庞大的船体全是木质,按照目前大唐的造船水平来说苦难肯定很多,但完全有可能造的出来。
只要畅想一下十几艘风帆战列舰一字排开炮声隆隆硝烟弥漫,身为一个“bb党”的房俊就有些热血沸腾……
然而在苏定方看来,如此巨大的战舰且不说能不能造得出来,就算是造出来了,那得悬挂多少风帆才能驱动他航行在海面?而且如此巨大的船体使得受风面积大大增加,怕是一阵大风就玩完儿……
看到苏定方一脸便秘也似的表情,房俊笑道:“怎么,你觉得这图纸纯粹是某闲来无事瞎扯淡?”
苏定方不吭声,等于默认。
房俊无奈,这艘船的确有些太过于超越时代,在这个二三十米的战舰就已经算的上“庞然大物”的年代,实在是碾压了人们的认知。
若是自己告诉苏定方以后咱们还会造铁甲舰……不知道会不会被苏定方当成疯子?
铁疙瘩还想浮在水面上?
呵呵……
房俊只得说道:“你又不是船匠,你没资格说行不行,将图纸带回去,让郑坤常他们父子带领船匠好生琢磨,一定可行。”
苏定方只得说道:“末将遵命。”
合上手里的图纸之时,眼角瞥见后面一页上写着几个字,“皇家公主号”……苏定方眼皮一抽,觉得洞悉了房俊如此执着如建造这么一艘完全不靠谱的超级战舰的动机,这是要想皇帝展示夫妻恩爱博取皇帝的好感么?
不得不说,的确是个好手段。
作为一个父亲,见到女婿如此疼爱自己的闺女,甚至建造出一艘天下无双的超级战舰来讨好……这小子看似棒槌,实则心机深不可测啊!
……
水师的事情告一段落,两人闲聊起来。
“江南兵马调动情况如何?”
房俊示意苏定方饮茶,问道。
苏定方拈着茶杯,道:“目前兵马调动并不太频繁,毕竟东征的主力乃是十六卫大军,陛下定然是要御驾亲征的,陆路才是东征的主力,想必今后大军必将云集于幽营二州。水路乃是辅助,一方面运输粮草辎重从海上绕过登州对主力大军进行补给,一方面主要是袭扰击溃高句丽的水军。这两个任务以目前咱们水师的战斗力来说,轻而易举,所以江南兵马现在的调动主要是负责运输各种辎重抵达各处港口,以便战争发起之后能够及时运输出海。”
房俊点点头。
这就是中原王朝千余年来的战争方式,攻城略地,寸土必争,哪怕若是以水路为主可以直抵高句丽的王都平壤城,以雷霆万钧之势覆灭高句丽王室,也不可能会被采用,这是战争认知上的“代沟”。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全天下的人都认为东征高句丽必然马到功成,试问这般天大的功勋只要稍稍分润一些,便足矣使得子孙后代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那些跟随李二陛下南征北战的骄兵悍将又怎么可能将这份天大的功劳让水师轻松捞走?
所以就算皇家水师的实力再强十倍,东征高句丽的主力也必然是由陆路发起,水师只能跟着打酱油……
房俊叹了口气,无奈道:“当初却是未曾想到将你们召到水师,居然害得你们无法跃马扬刀攻城拔寨,眼瞅着天大的功劳却只能飘在海面上运输辎重……”
如此盛大之战事,代表着无上的功勋,谁会甘心打酱油?
苏定方略一沉吟,抬眼问道:“似乎侯爷也觉得……高句丽不堪一击?”
“嗯?”
房俊微微一愣,反问道:“你什么意思?”
历史上李二陛下东征高句丽的确是失败了,然而现在的大唐,却绝非对不同于历史上的那个大唐!
无数的林邑国稻米漂洋过海运到大唐,供应军队绰绰有余,装备的兵械甲胄更加充足也更加精良,还有震天雷、火炮这等攻城神器,怎么可能还会重演历史上铩羽而归的一幕?
苏定方上身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请恕末将鲁莽……在末将看来,高句丽恐怕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弱,否则隋炀帝三次东征,岂能每一次都大败而回,生生耗空了帝国根基?诚然,高句丽与大唐相比就像是个身虚力短的侏儒,却绝非没有一战之力。若是大军能够长驱直入还好,可一旦被阻于某一地,则极易放生变故……”
说到此处,苏定方目光灼灼,一字字道:“骄兵必败!”
房俊愣住。
骄兵必败?!
仔细想想,苏定方之言还真的有道理……
历史上李二陛下东征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实力强弱的缘故吗?
绝对不是。
相比于偏居于东北一隅的高句丽,大唐历经贞观时期的休养生息励精图治,李二陛下从登基即位的那天起便将目光盯着高句丽,运筹帷幄十数年,调集数十万横扫西域的精锐军队,舟楫如云辎重如山,却硬是被高句丽狠狠挫败,不得不狼狈至极的班师还朝,一生梦想之宏图霸业尽付东流……
这样的结果,绝非是实力上造成的结果。
唯有军心士气可以解释……
大唐上下都信心十足的将高句丽视为囊中之物,大唐兵锋所指必将所向披靡,将高句丽这块上古以来从未征服的土地纳入大唐之版图指日可待,更是将这等千古功勋视为利益,群起而争之。
然而正如苏定方的这一句“骄兵必败”,上至李二陛下,下至军中将领,从来没有人想过若是失败会怎么办,所以当大军踌躇满志的一路攻城拔寨,却在安市城下遭遇狙击之时,立即士气涣散军心不稳,兼之路途遥远辎重运输不便等等不利因素,终于导致一场打败。
所以,就算这一世的大唐较之历史上更加强大,却也不是没有失败的可能……
房俊心里猛地一跳,下意识说道:“这么说,我们水师完全有力挽狂澜的机会?”
苏定方一脸肃穆,沉声道:“依末将之见,的确有可能,但末将宁愿不要这等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功勋。”
因为一旦东征要依靠水师长驱直入歼灭平壤城来决定胜局,就表示着陆路大军已然溃不成军再无寸进,也就意味着必然遭受连场败仗,不知有多少汉家儿郎埋骨辽东、魂魄不得归乡……8
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征倭布局()
“放肆!”
李二陛下面色不善,狠狠将手里的国书投掷于地,若非顾忌身份,恨不得上去踩上几脚……
他起身怒目圆瞪,盯着面前的吉士驹,怒道:“蕞尔小国,不过窃据四岛之地,亦敢自称什么东天皇,与雄踞中原富有四海的朕平起平坐?简直狂妄无知!莫非以为吾大唐之水师不能横渡重洋,兵临倭国?”
真是岂有此理!
区区倭国,居然在国书之中使用“东天皇”这般自称,这在志向远大极度自恋的李二陛下看来,简直能忍受!
尤其是倭国的国书之中对于上一次的遣唐使犬上日等人在长安犯下的血案轻描淡写般予以否认,甚至替那几个犯下死罪的倭人使节措辞狡辩,完全就是一副无赖的嘴脸,根本未将大唐放在眼中,缺乏最起码的尊重!
如何不怒?
吉士驹被李二陛下盛怒之下的天威吓得瑟瑟发抖,跪在地上讷讷不敢言,唯恐大唐怒极,将其推出午门斩首示众。
一边则偷偷瞥着一侧肃立的房俊,心中自然难免埋怨……你教我把国书给改了,不会害了我的性命吧?
不过害怕归害怕,但却在腹诽:您身为大唐皇帝,吓唬我干什么呀?您若是真有能耐发兵倭国制裁天皇,咱不仅热烈欢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