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4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在长安周边生活,宫中的一些事情还是听说过不少,看两个小丫头的年纪就知道定然是皇帝陛下最宠爱的幼女晋阳公主和衡山公主了。

    跟房俊大家可以随意说笑,毕竟房俊虽然位高爵显,但是一贯平易近人,况且大家都在房家的农庄讨生活,严格来说都算是房家的奴仆庄客,是自家人。

    但是面对公主就不行了,必须得依从礼数。

    当即街上的所有人便都齐齐的弯腰施礼,大声呼道:“见过公主殿下……”

    人数不少,声势很大。

    两位小公主毕竟很少经历这么多人一齐施礼的场景,有些紧张,便一左一右紧紧握着房俊的手,不知怎么办才好。

    房俊无奈道:“都免礼吧。”

    “诺!”

    行人商贾应了一声,顿时做鸟兽散。

    这可是公主殿下,万一说错了什么话岂不是要倒大霉?还是离远一点的好。

    老板娘吓得脸都白了,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刚刚说啥来着?要给公主殿下说亲?哎呦我滴个天,要死了这是……

    瞅着房俊目光满是祈求。

    房俊摆手道:“没事没事儿,忙你的去吧。”

    老板娘这才千恩万谢的一溜烟儿钻回铺子里去了,不敢露头。

    衡山公主很失望,刚刚还有那么多人有说有笑夸赞自己漂亮,怎么一转眼就都没影儿了?

    晋阳公主懂事一些,扯了扯房俊的手,仰起小脸儿说道:“咱们回庄子里吧?”

    房俊点点头,既然公主身份暴露,逛起来也没意思,别看现在街上没几个人了,准定都躲在门口围观呢……

    扯着两个小公主的小手沿街向着农庄那边走,路过一家包子铺的时候,忽听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带着皇家贵胄招摇过市,若是出了什么差错,房俊你担得起责任么?”

    房俊心头火起,谁呀这是?

    四下一望,就见到包子铺门口停了一辆马车,几个仆役模样的人守在门口。

    顺着敞开的店门看进去,就见到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坐在临窗的座位上,向着他怒目而视。

    我去!

    怎地碰到这个老东西?

    房俊一脸晦气,松开两位公主的手,抱拳施礼道:“原来是郑国公,晚辈有礼了。”

    居然是魏徵这个“千古人境”……

    自己领着两位公主招摇过市,说起来的确有失体统,被这个老顽固逮个正着,怕是跑不过一顿说教。

    不过魏徵年岁地位摆着呢,总不好太过失礼,便领着两位公主进了包子铺。

    店主活计老早就吓得跑远了……

    两位公主自然是认得魏徵的,晋阳公主扯了扯妹妹的衣袖,两姊妹一齐向魏徵施礼:“见过魏伯伯。”

    李二陛下所有的儿女见到朝中大臣都称呼其官职以示尊重,唯有这两位小公主,在李二陛下的纵容之下从来都是“叔叔伯伯”的称呼。

    这也是一种皇家与大臣亲近的体现,即便是顽固不化的魏徵亦是喜闻乐见,并不曾有半句诽议。

    此刻见到两位小公主有模有样的施礼,尽显皇家端庄气质,老脸便笑成了菊花,颤颤巍巍的起身还礼,欣然道:“老臣也见过两位殿下,两位殿下钟灵毓秀,气色红润,老臣甚是欣慰。”

    衡山公主年纪小得多,跟魏徵不熟。晋阳公主则经常陪着李二陛下在御书房玩耍,跟魏徵非常熟悉,便上前关切的眨着大眼睛问道:“魏伯伯不是病了么?为何还要到处走动呢,要当心身体才是,父皇好几次都在宫里叹气,担忧您的身体呢。”

    那萌萌的小脸儿透着真诚的关切,即便是顽固如魏徵,心里也暖暖的甚是开心,捋着胡子哈哈笑道:“人老了,身体的零件都已经坏掉,总是会时不时的生病,不当大事。倒是殿下你身子弱,要当心受了寒气才是。”

    晋阳公主乖巧说道:“兕子省得的,魏伯伯你看,穿得衣服很厚呢!”

    魏徵笑眯眯的点头,然后转向房俊的时候瞬间变脸:“简直胡闹!晋阳殿下身子弱你难道不知?这么冷的天还要带着她在大街上逛,实在是过分!”

    房俊叹了口气,掏了掏耳朵,坐到魏徵面前的座位上,无奈道:“您老担心担心你自己吧,都快咽气的人了,还要操不尽的闲心管不完的闲事。”

    魏徵身边一个长身玉立的青年顿时怒叱道:“房俊,居然对家父如此无礼,简直混账!”

    房俊斜睨他一眼,认识,魏徵的长子魏叔玉。

    这小子就是蔫葫芦,跟杜荷长孙冲年纪仿佛,平素都窝在府中不知道干什么。读书不成做事也不成,白白生了一副好皮囊,一无是处。

    哪里有他老子魏徵半分气魄?

    房俊冷冷道:“魏叔玉,别以为你老子在这里,本侯就不敢打你!”

    魏叔玉噎得面红耳赤,刚要还嘴,魏徵皱着眉冲他挥挥手:“去门外待会儿吧,这小子就是个棒槌,你惹他干嘛?”

    魏叔玉差点气哭,爹啊,我这是给您出头好不好?

    不过老爹的话语他连半句都不敢反驳,更何况他对房俊真的怵头,若非当着老爹的面不得不硬气一下,打死他也不敢跟房俊怼上!

    闻言,乖乖的转身出去。

    瞅着儿子的背影,魏徵叹道:“后继无人啊……”

    一脸失落。

    房俊让两位小公主也坐下了,吩咐店主将拿手的糕点都摆上一些。衡山公主咬了一口包子又吐掉,小眉毛蹙起来,嫌弃道:“不好吃。”

    废话,能跟你家的御厨相比么?

    房俊也不理她,对魏徵说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阴阳互补,刚柔并济。您老刚硬了一辈子,若是后辈继续刚硬下去,难免就有些过犹不及,依晚辈看,软一点更好。”

    何止下辈子继续如您一般刚硬会过犹不及?

    你这辈子就有些过头了!

    您活着的时候跟李二陛下硬杠,无论李二陛下是真当您是“千古人镜”以明自己得失给自己树立一个监督,还是利用您向天下人显示他“胸襟伟岸”的气度,李二陛下都可以容忍。

    但是您临死还要生前的进谏李二陛下的言辞记录下来……

    这就是搞事情了。

    魏徵这一辈子为何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因为他一直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无视生死的干一件事情——进谏。

    进谏这个词如何解释?

    最简单的来说,那就是“劝阻”。正是因为李二陛下有错,所以魏徵才会直言进谏。更为无语的是,魏徵临死竟然把自己说的话记录下来,交给起居郎褚遂良,这种举动你让李二陛下怎么想?

    如此一来,那些对话肯定会原原本本地出现在史书中。

    用李二陛下的名声来成全你自己“千古人镜”的声誉,你这不是自己作死么?

第九百七十六章 孔方兄有绝交书() 
一  魏徵如此做法,导致的后果就是若干年后人们读了唐书史籍,肯定会称赞魏征是个足智多谋、犯颜敢谏的良臣;至于李二陛下的形象便没有魏征那么光辉了,人们在肯定他善于纳谏的同时,也会对他的执政能力、道德水准提出质疑……

    你如果不总是犯错,人家魏徵何以总是进谏?

    魏徵死的时候李二陛下并不知道他的这个想法,魏徵死后,褚遂良拿出魏徵给他的资料,请示李二陛下怎么办?李二陛下顿时就怒了,特么老子在你活着的时候百般忍耐,在你死后又给你这么高的待遇,还要将闺女给你当儿媳保你魏家永世富贵,结果你就拿老子的名声来抬高你自己的清誉?

    李二陛下暴怒之下,砸了魏徵的墓碑,取消了衡山公主跟魏叔玉的婚事。

    这不就是魏徵自己作死么?

    房俊觉得魏徵不错,便特意提醒了他一句,正如李二陛下曾经答允对魏徵“善始善终”那般,你就不要临死还要搞事情,恶心别人和恶心自己……

    魏徵有些怔忡,似乎在琢磨着房俊这句话。

    良久,才喟然一叹,继而转换话题:“二郎的确有才华,不仅将这数千灾民尽数安置,更能令其丰衣足食,不愧陛下夸赞你有宰辅之才,老夫亦是佩服。”

    房俊赶紧一抱拳:“哎呀呀,能够得到您老的一句褒扬之词,晚辈实在是受宠若惊,若是陛下在此,定然对晚辈羡慕嫉妒,他想要听您的依据夸赞,怕是等了好几十年吧?”

    晋阳公主听房俊说的趣怪,脑海里想象一下父皇每次被魏徵顶撞恼火不已的样子,掩嘴“噗嗤”一声笑出来。

    衡山公主则不明所以,一脸茫然。

    魏徵顿时黑了脸,半晌才哼了一声:“好话有你这样的佞臣说就行了,哪里需要老夫凑趣?”

    房俊无语。

    我怎么就是佞臣了?

    不过跟魏徵这样的人不能讨论这个话题,否则定然被他喷死,错误能挑出一箩筐,这一点李二陛下怕是早就“深受其害”……

    房俊便问道:“您老正病着呢,何以大冬天跑到骊山来?难不成您心中敬佩晚辈将这农庄经营得红红火火,是以按捺不住心中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的崇敬之意,特意前来领略一番,以示尊敬?”

    晋阳公主笑弯了腰,两只大眼睛弯成月牙,又是吃惊又是崇拜的看着房俊:这天底下大抵也就姐夫能够在魏伯伯面前如此不着调的说话吧?

    连父皇都不敢呢,姐夫真厉害……

    魏徵也给气笑了,指着房俊笑道:“这天下论起面皮厚度来,你房二自称第二,无人敢居第一。”

    房俊全当这是夸奖,咧嘴笑道:“不敢不敢,咱一向低调。”

    魏徵失笑摇头,精神似乎很不错。

    “要说敬意,老夫对你还有一些。不说别的,就说你这敛财之术,当真是冠绝古今。古之以来敛财者数不胜数,比你有钱的也有不少,但是别人敛财都是盘剥百姓、貪污国家,危害甚大。可是你不同,你的一件件一桩桩老夫都有所了解,不仅不会危害国家、苛待百姓,反而能造福苍生、有益国家,但从这一点来说,你比古往今来的富豪都强得多。老夫就不行了,读书可以,做事可以,唯独这个钱财与我无缘,到了如今依旧家无长物两袖清风,说出去好听,可是日子当真难过。今次是到山上的一处庙宇还愿,捐了十贯香油钱,搞得老夫好生心疼……”

    魏徵是真的清廉。

    据说魏徵死后,家中连一辆运载棺椁的大车都没有,李世民下诏厚葬魏徵,魏徵的妻子裴氏以魏徵生平生活简朴朴素,豪华的葬礼不是亡者之志为由拒绝。最后到底只有一辆小车装载魏徵灵柩,前往目的安葬。

    不说别的,只是这一点上就让房俊敬服,堂堂一朝宰辅死后连辆运棺材的大车都没有,放在后世你敢信?

    房俊脑中想起一个故事,就笑着说道:“管城子无肉食相,孔方兄有绝交书。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魏徵一愣,怎地作起诗来?

    略一思索,问道:“老夫寡闻,管城子是谁?”

    房俊也一愣,意识到出了口误。

    “管城子”是毛笔的代称,但是这个典故出自韩愈的《毛颖传》,但是大文豪韩愈现如今连单细胞都不是,又何来《毛颖传》呢?

    房俊摸摸鼻子,只好说道:“那是晚辈闲暇之时写的一篇杂文,代指毛笔。”

    魏徵点点头。

    孔方兄他是知道的,这首诗开篇就将毛笔称为管城子,将铜钱称为孔方兄,极尽诙谐之能事。然而细细咀嚼品味,却自有一股清新通透之率性,通过一种自嘲的手法尽抒胸中块垒!

    你看,这位管城子根本就没有封侯的相貌,那位孔方兄又早就对我发出了绝交的文书……所以我才会这么穷啊!

    房俊家财万贯,自然说不上“孔方兄有绝交书”,这就是给他魏徵的自嘲之诗。

    魏徵哈哈大笑,赞道:“起雄整,接跌宕,俱入妙,收远韵。房二郎不愧是诗才天授,这首小诗送给老夫,当真是入情入景,妙不可言!”

    虽然诗中有诸多之处与实情不符,但房俊作诗一向天马行空,从来都不是心有所感方能下笔成诗,人家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偏偏就是那么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房俊害怕魏徵问他“管城子”的由来,他读过《毛颖传》,可是哪里记得全?

    赶紧起身道:“时辰不早,晚辈带两位殿下进庄子歇息,郑国公也早早归家,保重身体吧。”

    魏徵摆摆手,“去吧去吧。”

    然后又想起一事,问道:“听闻二郎再次在南洋得了一批紫檀木料?”

    “正是。”

    “那正好,老夫余日无多,记得给老夫挑一块上等的木料送到家中,这可比老夫以往准备的寿材强多了。不过说好了,没钱买,你得白送。”

    魏徵一脸坦然,张嘴要东西没有一丝半点的窘迫不好意思。

    房俊就笑道:“晚辈知道了,您穷嘛!送您一块就是了。”

    这才领着两位小公主告辞离去。

    待到房俊一走,魏叔玉方才进屋,忿忿不平道:“真是过分,有两个臭钱了不起吗?送就送,不送就拉倒,何必特意说一句咱们穷?”

    魏徵深深的注视儿子,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房俊最后的这句“您穷”,潜藏的话语是——因为您穷,所以我敬佩您,这才送您一块您买不起的上等紫檀木了当作寿材。

    没错,正是因为他穷,所以房俊才敬佩他。

    堂堂一朝宰辅买不起一块上等的紫檀木料,怎么会不让人心生敬佩呢?

    可惜自家儿子却不懂房俊的意思,认为房俊是在羞辱他……

    到了房俊那样的层次,还会因为一个人钱多钱少而尊重谁瞧不起谁么?反正整个大唐九成九的人都不如他有钱!正如官职到了魏徵这个地步,绝对不会因为别人的官大官小而区别对待一样。反正大唐九成九的人都没他官大……

    这就是差距,是由天赋所造成的差距,谁也无力更改。

    魏徵开始沉思房俊一开始说的那两句话。

    他已经刚硬了一辈子,是不是临死了还要再刚硬一次?

    默然良久,魏徵叹息道:“回家之后,你去褚遂良那里,将为父交给他的那些文稿要回来,统统都烧掉吧……”

第九百七十七章 猫崽子() 
一  回到农庄,房俊直接给自己的亲兵部曲全都放假,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些亲兵部曲一直都跟随在身边,牛渚矶之战、林邑国之战、两次剿灭海盗全都护卫在自己身边,俱是忠心耿耿不惧生死。是以房俊特意给大家多加赏赐,使其回家骨肉团聚,三日之后再来报道。

    房俊回归,庄子里顿时欢天喜地。

    相比房玄龄,他才是这里的主人、精神支柱!

    卢成一旦都不显老,笑呵呵的上前施礼:“侯爷您可算是回来了,小老儿日盼夜盼,都快望穿秋水了……”

    忠厚的卢成难得如此诙谐的一面,房俊哈哈大笑:“您只要别变成望夫石就行。”

    卢成大汗:“那就对不能!”

    说笑一番,房俊问道:“棉花收成如何?”

    卢成答道:“今年关中雨水不多,但是咱家的水车沟渠灌溉便利,是以收成甚好,老奴特意空出一间库房安放棉花。只是请恕老奴多嘴,这东西看着洁白似雪柔软轻巧,但是棉籽被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