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混蛋,倒是会拍马屁……
长孙无忌心里忿忿,却又无可奈何。若是房俊谗言媚上奉承皇帝,他还可以动御史言官弹劾之,可是人家拍晋阳公主的马屁……即便是强硬如魏徵,怕是也只会哈哈笑,听之任之吧?
程咬金心知这话头若是继续兜兜转转的,说不得就要弄出点不愉快来,没见到房玄龄都已经开始皱眉毛了?
便打岔道:“说起来,与坊间的议论不同,某倒是很看好房二。那小子是个有才华的,不仅文章诗词写得好,对于这些奇淫技巧的东西,更是有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所以,某还在魏王殿下那里下了重注,就赌房俊会成功!”
程咬金貌相粗豪,实则却是心细如,这话题岔开,却岔得很有水平,不经意之间,便将目标由房俊变成了魏王李泰。谈笑之间便将李泰推了出来,还谁都没注意……
李绩拈须不语,闻言,抬头看了看大大咧咧的程咬金,心里微微有些诧异。
直以来,程咬金都置身于储位争斗之外,从来不表态。
可是今日,却为何要打击魏王李泰?
难不成这老妖精已然站到了太子边?
不太寻常啊……
李绩是武官,可是心思细腻不下于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此刻感受到微妙的暗流,心下对于未知的事情有些不安,愈沉默起来,言不,静静的观察、思索。
难道是咱忽略了什么?
听到程咬金提起赌局之事,李二陛下面色丝未变,仍旧微笑不语,似乎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长孙无忌看了看李二陛下脸色,随意说道:“青雀也是胡闹,堂堂亲王,怎地能去学那些市井之辈般,放赌设局?此举实在有损皇家颜面,陛下,应当申饬番。”
李二陛下摆了摆手,无所谓道:“由着他去吧!毕竟是年少肤浅,做事未能顾全大局,不过太过少年老成,也未必就是好事。少年天性,越是压抑得久了,反弹便越是强烈,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到头来,他指不定给你搞出个大事件!”
众人尽皆无语。
您若是早知这个道理,何必对太子百般挑剔,严加督管?若非您要求太过严格,太子或许也不至于重压之下情绪失控,做出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明显的双重标准么……
不过这话,也只能放在肚子里,打死也不能在李二陛下面前说。
在座的几位,都是明哲保身派,坐看储位争斗风生云起,从来不会表达丝半点的态度。
大家都聪明的保持沉默,唯的表态,那就是全力支持陛下的决定,皇位是您的,您说给谁就给谁,跟我们完全没关系,我们是您的臣子,只忠于您个!
第四百九十二章 酝酿()
只有这样的臣子,才是皇帝喜欢的臣子。
对于那些急于向太子表忠心的,皇帝其实心里腻歪得很。老子还没死呢,你们就急着改换门庭,是不是老子多活几年挡了你们的路,你们还要把老子给赶下台?
太极殿里气氛很融洽。
程咬金只是浅浅的试探了下皇帝,便偃旗息鼓,转而说起此次房俊搞出的事件,坊间是如何评价。他嗓门大,说话的语气也大大咧咧的,气氛搞得很活跃。
听着民间百姓以及众多勋贵豪门都打算在试验的那天赶去骊山,李二陛下不禁也有些心动,提议道:“不如到时候咱们君臣几个,也去凑凑热闹?”
房玄龄吓了跳,再也不能玩深沉了,赶紧说道:“陛下三思!据臣所知,此次赶往骊山的人数,怕不低于上千之众。人多手杂,谁也不敢担保会否有居心叵测之辈藏匿其中,即便再多的禁卫,也护不住陛下的周全!”
别人或许会赞同皇帝陛下与民同乐,房玄龄却差点吓死!
那骊山农庄就是自家的地盘,若是陛下在哪里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可就是天大的罪过,这不是那老房家上上下下上千口人的性命的开玩笑?
万万使不得!
长孙无忌撇撇嘴,说道:“玄龄啊,你这人最是无趣!届时人山人海定然非常热闹,陛下有多少年没有与民同乐了?大不了到时候临时搭建个观礼台,派驻重兵在四周把守,绝对万无失。”
万无失你个脑袋!
房俊差点骂娘!合着不是去你家是吧?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不过回头看到李二陛下跃跃欲试的神态,房玄龄也无语了,感情这位皇帝玩性大起,还真打定主意去了?
再阻拦,怕是真就惹恼了李二陛下,房玄龄愁的不行,陡然现若是魏徵那个老家伙在就好了,有他在,皇帝估计连提都不敢提这茬,否则,魏徵绝对能喷皇帝脸……
死就死吧!
房玄龄万般无奈,不过就算是死,也得拉个垫背的!
“陛下既是心意已决,微臣亦无话可说,只是这安保措施,定要周密计划,确保万无失才行。放眼长安,战斗力最高的部队,便是神机营,若能由神机营护卫左右,方是万全之策。”
你长孙无忌不是说万无失么?
那行,派你儿子去保护陛下!真有了什么差池,我房玄龄没好果子吃,你长孙无忌也得把儿子搭上!
长孙无忌没料到房玄龄居然如此阴险,玩了这么手!
长孙冲那可是他最看重的儿子,整个长孙家的未来希望所在,长孙无忌怎能让长孙冲置于如此险地?
可是他话依然说在前面,这时候却无话可说了。
说其实这事儿很危险,刚刚我跟皇帝说着玩儿呢?还是说我儿子不行,恐怕不能护卫皇帝安全……
本想坑把房玄龄,不料将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心里暗骂房玄龄老狐狸,着实阴险!
既然连长孙无忌都说不出拒绝的话语,房玄龄也已同意,旁人自然不会多事,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
十日之后,大唐皇帝驾临骊山,观看房俊的“孔明灯号载人飞行”……
*****
“王爷是说,陛下将会亲临骊山?”
侯君集端坐在榻上,上身微微前倾,双目灼灼的盯着面前的汉王李元昌。
因纵兵掳掠高昌国都之事,侯君集被御史弹劾,证据确凿,被李二陛下革去官职,押入大牢,并且没收了大量在高昌国的非法所得,这令侯君集非常不满。
出狱之后,便闭门谢客,整日里在家中饮酒,颇为消沉。
在他想来,自己好歹是跟随陛下打江山的老臣子,忠心耿耿,多少次拼死血战,才为皇帝打下来着锦绣江山。更别说那高昌国本就是自己挥军平定,如此扬威异域开疆拓土的功绩,不封赏便罢了,居然因为抢掠了几件珠宝财物,便将自己革职下狱,实在是过分!
皇帝对待自己,有所不公,这性情也委实凉薄,怪不得当年能狠心将自己的兄弟统统干掉。这要是哪天咱再不小心触怒了皇帝,估计杀自己的时候连眉头都不会邹下,更不会想起这些年咱鞍前马后拼死拼活的功勋……
而汉王李元昌,则是对李二陛下不满已久。
李元昌是高祖李渊的第七子,李二陛下的异母兄弟。
世人皆称其是皇室之中最出类拔萃的才子,其书法受之史陵,祖述羲、献,童年之时便以深有造诣。善行书,又善画马,笔迹妙绝,画鹰鹘雉兔,当时佳手叹服。博综技艺,颇得风韵,自然举,其水平甚至还在阎立德、阎立本之上。
而且此人颇有勇力,弓马娴熟,是难得的文武双全。
只是李元昌跟李二陛下向不亲近,他小时候就是跟着李建成的屁股后头玩的!玄武门场喋血惊变,李二陛下将李建成和李元吉都给干掉了,当时身在封地的李元昌嚎啕大哭,在府邸之中设祭招魂,祭奠李建成。
李二陛下虽然事后知道此事,却没有对李元昌如何,只是难免心中膈应。
贞观五年,李元昌授华州刺史,在任上干了些违法乱纪之事,被李二陛下亲自下手敕责骂,心中愈不忿。
此次将近年关,李元昌回京朝见,去了趟东宫,知晓李承乾现在储位堪忧,朝堂之上暗潮涌动,便存了别样心思,前来寻侯君集。
“千真万确,此事刚刚决定,想来绝对不会轻易更改。”李元昌压低声音说道。
侯君集心里跳了下,股难言的燥意席卷全身,令他有些嘴唇干,咽了口唾沫,状似不解道:“便是陛下去骊山,与某有何关联?王爷知道的,某被陛下责罚,不可能随驾前往。王爷若是想要摆脱某为您说项,可是找错了人。”
实则他心里明明白白,李元昌所指之意究竟为何,更知道李元昌刚刚从东宫而来。
只是这等泼天的干系,岂敢轻易表态?
李元昌不以为意,咬牙道:“太子仁厚,异日必是明君,天下臣民莫不敬之!可那魏王李泰,却狡诈阴险,兼且性情刻薄,若是朝为君,你我这等东宫旧属,必是凄凉下场,绝无幸理!将军生戎马,刀头舔血死中求活不知多少次,向来雷厉风行处事果断,其中道理就算本王不说,想必你也自能做出决断!本王言尽于此,何去何从,将军但请考虑周祥。”
言罢,起身边走。
侯君集神情恍惚了下,赶紧说道:“且慢!王爷此去,可是回东宫?”
他不确定,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太子之意!
想来太子向优柔寡断,怎地陡然之间敢于做出如此决定?
李元昌自然知道他话里的意思,这是在确认自己此来,是否受了太子之意。
“将军向来被太子倚为臂膀,这等要是,本王岂敢冒充?不过本王现在并不回东宫,而是去趟赵国公府……”
“赵国公府?”侯君集大吃惊,浑身震,不可置信的看着李元昌。
李元昌很满意侯君集的反应,微微笑,说道:“若是没有个能够统御群臣的大人物,到底还是有些麻烦……”
说完,再不停留,大步离去。
侯君集端坐依旧,只是神情却以浮现抹狠厉!
对于李元昌,他毫不怀疑。
这人跟陛下有大仇,向对于当年玄武门之变怨念颇深,从来都不肯表态依附于陛下,哪怕陛下登基为帝,执掌天下!
对于仁厚的李承乾,却是实打实的支持……
况且,现在不是考虑真伪之时,要的问题,是这件事到底做得还是做不得……
出身市井的侯君集,身上那股子痞赖狠辣的尽头从未消失,这从他敢于纵兵掳掠高昌,视军法如无物便可看出其桀骜不驯的脾性!
这世间,就没有我侯君集不敢做的!
既然你不念昔日恩义,那就休怪我今日无情!
问题的关键,只是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事后我能得到什么……
第四百九十一章 君臣之间()
李泰被李二陛下勒令住到房俊家里,却不代表被禁足。
经过起初几天惊弓之鸟一般的恐惧之后,被刺杀之事渐渐淡忘,待不住的李泰开始时常出去交朋会友。房俊才不会管他出去会不会安全,甚至恶意满满的想着,最好那位刺客直接在外面把李泰干掉,在外面出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省的在自己家里令自己提心吊胆……
不过刺客显然一击不中之后,便偃旗息鼓,一脸几天,李泰都是早晨精神抖擞的出门,晚上喝得醉醺醺的回来,全须全尾,屁事儿没有。
看来那几位杀手并不是太敬业,亦或者幕后的主使已然放弃了李泰,这令房俊既是失望,又暗暗松了口气。起码这位殿下在自家的时候,不用担心被刺杀从而让自己担上干系。
只不过,房俊未料到李泰这厮长了一张碎嘴……
这家伙不仅将房俊的“孔明灯计划”好一顿嘲笑,惹得房俊一时间成为整个长安城的笑柄。
孔明灯带人飞起来?
这房二莫不是傻了……
可也有人认为房俊的想法还算靠谱,起码道理说得通。
于是乎,很能折腾的魏王殿下居然坐庄设局,将房俊的“孔明灯计划”开了盘口,全城富豪官商皆可押注,多少不限!
魏王殿下开局,谁能不给个面子?甭说想着赢钱的那些,便是不怎么在乎钱财的,往往也都凑上去压一注,能够有这个交好魏王殿下的机会,怎么能放过呢?
谁不知道这位殿下可是太子的热门人选,这时候在魏王殿下面前露个脸,可比人家当上太子以后去捧臭脚效果好得多……
人皆逐利,无可厚非。
很快,这件事在长安城里形成了一股风潮,街头巷尾庙堂市井,尽皆热议,都对孔明灯能否将人带上天存在好奇,等着房俊数日之后在骊山上的试验。
房俊听闻此事之后,颇为郁闷。
他与李泰打赌,本意是杀杀这位魏王殿下的威风,顺带着赢他俩钱花花。可谁知道李泰不仅将此事传扬得街知巷闻,甚至还设了局,坐庄开盘。
而且这家伙很鬼,赔率设置得倾向于房俊的试验能够成功,如此一来,他只是从中抽水,几乎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房俊的试验成功,李泰大不了从赚取的抽水中赔付给房俊赌资,若是试验失败,则拿房俊的钱去赔付给别人……
无论胜败,李泰都注定大赚一笔,堂堂亲王殿下设局,谁能不卖几分脸面?可以预计,参赌的金额必将极为巨大,光是抽水,李泰都能肥肥的宰一刀!
这家伙太奸诈了!
原本以为能坑李泰一把,结果反倒被李泰给利用了,房俊顿时心情大坏。
只是他有些好奇,李泰就不怕在这风口浪尖的时候,因此惹得李二陛下生气,使得将要到手的储君之位长了翅膀又飞走了?
*****
太极宫。
房俊想要用孔明灯将人带上天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整个关中妇孺皆知,李二陛下自然早有耳闻。
这一日处理完政务,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程咬金、李绩等人留下,拿出上品的龙井贡茶,与诸位大臣品茗聊天。
君臣之间也得时常交流,喝喝茶,聊聊长安城里的趣事,维系着彼此之间的默契。为君之道,有张有弛,有奖有罚,不能一味的对大臣施以威压,这会令大臣们心理负担太大,容易造成怨气,致使君臣反目。当然,亦不能太过放纵,有些时候,该敲打的时候还是得敲打。
李二陛下对于为君之道琢磨得很透彻,再者说,满朝文武基本都是跟随他打天下的旧部,相互之间信赖有加,关系相处很是融洽。
“某听说,房二郎又耐不住寂寞了,在家里呆了几天,这就要弄个超大号的孔明灯,要上天……”
长孙无忌喝着茶水,啧啧嘴,似笑非笑的说了一句,言辞之间,自然免不了讥讽和嘲笑。
房玄龄每当这个时候,都是一副风轻云淡,只要不涉及到儿子的切身利益,如同这种言语上的调侃,根本就不在意。反正自家儿子脸皮厚,被说说又不能掉块肉,爱说你就说几句呗……
李二陛下瞅了长孙无忌一眼,心里知道,大抵是因为前几日长孙冲和房俊之间闹的那一出,这位国舅爷对房俊很不待见。
便笑道:“诸位有所不知,其实房俊搞出这么一件事情,是为了完成对晋阳公主的承诺。”
这话说出来,就等于是给房俊这次的“孔明灯事件”定下了调子。众所周知,晋阳公主那是李二陛下最最宠爱的公主,一向视若掌上明珠,即便是年纪最小的嫡女新城公主,亦比不得。
房俊是为了哄晋阳公主,所以才弄出这么一件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